何必奔波到龙门,磁县陶泉看石窟,带你梦回大隋!
磁县赵王庙摩崖造像是有明确纪年的隋代佛教造像遗迹, 由于地处偏僻, 过去鲜为人知。此文内容对赵王庙摩崖造像进行了初步的考古调查, 并对造像题材、造像题记、造像风格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赵王庙摩崖造像的发现, 为研究隋代佛教信仰、佛教组织以及进一步研究邺下佛教和响堂山石窟又补充了新的资料。今天就随小编一起去揭开赵王庙摩崖造像的神秘面纱······
赵王庙摩崖造像位于河北磁县西部陶泉乡南岔口村南2 公里。这里的地理位置属于磁县最西部, 西距涉县约 10 公里, 南距河南安阳地界约 10 公里, 东距峰峰矿区也约 10公里。
图一 赵王庙摩崖造像位置示意图
赵王庙开凿在陶泉南岔口村南的两山之间, 东侧山峰叫大东脑, 西侧山峰叫城墙尖山。摩崖造像就在山谷的西壁。该处旧有庙宇, 后因山体坍塌, 庙宇建筑被砸毁。 当地人称其处为赵王庙, 造像之名也由此而起, 实际上赵王庙为明清之后建造, 与造像时代相去甚远, 而当地流传的此庙为赵国君王所建与造像更是毫不相干。
1
赵王庙摩崖造像现存8个佛龛, 大小造像总计31 尊。这8个佛龛均雕刻在距地面1.5米高的一处崖壁之上。
以一处大龛为主, 其余小龛分布在大龛两侧, 左侧为 3 个小龛, 右侧有 4 个小龛。 为叙述方便, 以中间大龛为 1 号窟, 其余按照先左后右、 由上而下的原则分别进行编号 。
1 号龛: 位于摩崖造像区的中间, 为圆拱尖楣龛, 两侧无龛柱。龛高 140 厘米, 宽 82 厘米, 深 57 厘米。
该龛较深, 龛内顶部前高后低, 呈慢弧形与龛后壁相连, 后壁及左、右壁壁面陡直, 三壁转折近直角。 龛内三面开基坛, 坛上雕一佛二弟子四胁侍二力士, 共 9 身像, 龛底靠前部位置二狮子像 。
龛内主尊造像为一坐佛, 通高 50 厘米,头部残失。身着双领下垂式大衣, 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之上, 衣纹疏松呈阶梯状, 略显厚重。主尊身体丰健, 左手手心朝上置于左腿, 右手手心向外举于右侧胸前,结跏坐式为先以左脚压在右腿上, 后用右脚压在左腿上。佛像背后有素面桃形头光。 佛座高 15 厘米,为圆形束腰仰覆莲座, 上层仰莲瓣为双层, 外层较大, 内层仅露瓣尖; 下层为覆莲,覆莲瓣平铺在龛底的平台上;束腰部分高 3 厘米 。
主尊佛左右两侧为两弟子像, 像高 37 厘米, 站在龛的正壁佛座两侧,头部均残失。两弟子体态丰圆, 双手抱于胸前, 衣纹简洁洗练。由于两弟子像紧靠主尊佛座,弟子的双足隐去不显。
弟子像的外侧为对称的二菩萨像。二菩萨位于龛的侧壁, 跣足立于圆形莲座上, 像高 41 厘米。 两身菩萨像头部均残缺, 头的两侧残留有下垂的宝缯, 从残迹看, 菩萨像原来头戴花冠。 左侧菩萨体态丰满, 腹部微隆; 下身着贴体长裙,上身披披巾, 披巾从肩臂外侧绕于上臂内侧,然后在身体两侧贴体下垂至莲座之上; 双腕戴镯, 左手臂微屈, 自然垂于下腹部, 右手屈举于胸前, 手中持物。右侧菩萨亦为右手持物举于胸前, 其余特点与左侧菩萨基本相同 。
二菩萨的再外侧为相互对称的二胁侍菩萨像, 也是跣足立于仰莲座之上, 像高 45 厘米。两身胁侍头部均残, 头的两侧未发现宝缯下垂; 身着素面宽袖大裙, 裙衣上有两道简洁的衣纹; 双手合什,体态丰圆, 腹部鼓隆 。
胁侍像的外侧近龛边沿处为二力士像。二力士跣足立于巨石山上, 像高 40 厘米, 有素面圆形头光。 头残, 头两侧有宝缯下垂。 力士下身着裙, 上身赤裸, 体态强健, 胸大肌和肱二头肌暴突。上身略向后倾斜,左手握拳,右手手掌张开, 拇指朝下横于腹前, 身体两侧有飘带贴体下垂至座上。 力士足下的山石风化较重。
龛底靠前部的两侧为二身蹲踞的狮子, 左侧狮子残毁, 右侧狮子也残毁, 仅存狮子的两只前足。
2号龛:位于1号龛左侧最上部,为一小型圆拱尖楣龛 ,龛侧有素面方形龛柱。龛高25厘米,底宽15厘米。龛后壁为一横长基坛, 基坛上雕一善跏趺坐佛并二弟子三身像。主尊坐佛高 13.5 厘米, 头部残缺, 双腿下垂坐于一横长方台座上, 左手置于左腿, 右手胸前上举, 服饰及细部风化不清。左右两侧为二弟子像, 高 9厘米, 站在横长基坛之上, 分立于左右两壁, 体态饱满。 左侧弟子光头, 为一青年比丘形象; 右侧弟子面部残毁, 双手抱于胸前。基坛前部雕一博山炉和二狮子 。
3 号龛:位于2号龛之下,也为一圆拱尖楣形龛。龛高31厘米,底宽20厘米。龛内顶部与后壁及左、右壁转折均为圆弧形,左、右壁及后壁设基坛。基坛高3厘米, 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像。主尊坐佛结跏趺直接坐于基坛之上,无莲座,通高16厘米, 头残缺;左手自然垂下, 扶于膝部, 右手上举于胸前; 体态宽厚, 衣饰风化较重, 模糊不清。佛左右两侧为二弟子, 身着宽袖大衣, 头部均残, 左侧弟子双手抱于胸前, 右侧弟子风蚀不清。二弟子外侧为二菩萨像, 左侧菩萨整个躯体残缺, 仅存有半截腿部和双脚; 右侧菩萨保存较好, 头戴花冠, 身体直立, 跣足立于基坛之上, 右手屈臂于身体右侧, 手中似提香囊,左手臂弯曲上举于左胸前, 身体两侧有披巾下垂。 基坛正面雕刻有博山炉和二蹲踞的狮子。龛外侧的方形龛柱下面是两身力士像, 高约 7 厘米, 上身赤裸, 胸肌发达, 腹部微鼓 。
4 号龛:位于3号龛之下,也是1号龛左侧最下面的一个小龛。也为圆拱尖楣龛, 龛侧有方形龛柱。龛高25厘米, 底宽30厘米。龛内仅雕一身坐佛, 结跏趺坐在一个横长方形的佛台上, 胸上部及头部残坏。身着大衣, 衣纹刻线略显繁密, 手施无畏与愿印。
4号龛的下面有一处题记 ,文字已漫漶不清, 大致可识为:“相成村西南故···即神···年正月内合村人··· ”似为后代重修记。
5 号龛: 位于1号龛右侧最上部, 为圆拱尖楣龛, 圆拱正中雕刻有一束腰莲花。龛两侧为六角形束腰莲柱, 柱头风蚀较重, 从遗迹看原来饰有束莲或火焰宝珠。龛高26 厘米, 底宽 16 厘米。龛内雕一结跏趺坐佛, 坐于一横长方形台座之上, 手施无畏与愿印, 头部和右手残失( 图一四) 。
6号龛:位于5号龛之下, 也为圆拱尖楣形龛, 龛的两侧有方形龛柱, 龛柱的柱头饰有莲瓣。龛高34.5 厘米, 底宽21厘米。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五身像 ,龛柱前雕二力士像。 力士的位置和布局与3号龛相似。主尊坐佛结跏趺坐在方形台座之上, 菩萨、弟子分立于低 矮的基坛之上 。坐佛通高 18厘米,其中佛高15厘米,座高3厘米,头部残缺。身穿双领下垂式大衣 ,手施无畏与愿印 , 衣纹略显厚重。佛座上雕刻博山炉和二蹲踞的狮子。佛的左右两侧各为一身菩萨像 ,风蚀较重。左侧菩萨头部残缺, 双手合什,腹部突起; 右侧菩萨似戴冠, 着长裙, 双手抱于胸前, 腹部突起;两身菩萨的双脚隐于佛座之后。菩萨外侧为两身弟子像, 身材较小,与两菩萨的高度相差2.5 厘米, 跣足立于低矮的基坛之上, 均为双手合什。左侧 弟子较为年轻 ,似为阿难; 右侧弟子面部为老者形象, 当为迦叶尊者。龛柱前的二身力士像, 左侧力士左胸部及头部残缺,右手五指张开, 拇指向下, 手心向外置于腹前, 上身赤裸, 下身着裙, 腹部鼓隆, 跣足踏在巨石之上; 右侧力士保存较好,仅面部残毁, 上身赤裸, 肌肉暴突, 腹部隆起,下身着裙, 右手握拳屈臂上举, 左手握拳于腹上侧, 身体两侧有披巾下垂, 跣足踏于山石之上 。
6号龛下有“大隋开皇六年四月八日大石窟主台又字君艺”的造像题记。这处题记计18行,行约15 字,录文如下:“大隋开皇六年四月八日大石窟主台又字君艺」夫前教后教,俱显法相之元, 大乘小乘, 」咸陈苦空之理。是故折旋兴善 , 行坐归」依, 皆慕伟梁, 各崇 彼岸。襄城南岭先有」灵泉涌出, 其处东连州郭,西臣县邦, 北」望古山, 南临隐冗 ( 穴) , 府 ( 俯)瞻阡陌, 平视云霞, 」是名胜地, 实为净土。往有沙门惠胜, 修」营未讫, 寻值周主东平, 此功遂寝。今逢」圣主, 像法重兴, 三乘四谛, 一朝更始。前」频岭戌主台又字君艺, 知水泡易尽,石」火难亭( 停) , 还于此处修营旧业, 图形写迹, 」俨若天成。诸祖备存,众彩焕目, 上为」皇帝国祚无穷, 次及存亡所在安乐, 又」愿一切含生无诸横 苦 , 龙花三会俱时」作佛。大像主陈宰集 , 北龛菩萨主陈宰政, 」南龛菩萨主台钟葵, 南龛圣僧主台□□, 」邑主孝才,邑子比丘尼智颜 ,邑子王波提, 邑子张道方, 」大夫佛弟子 朱 宝。」 ”
7号龛:位于6号龛右侧,也为圆拱尖楣形龛, 龛高34.5厘米,底宽23厘米。龛内设基坛,基坛上雕一佛二菩萨三身像。主尊造像直接坐在基坛上,为一半跏坐佛,体态饱满,头部和左臂残缺, 左腿垂于座前,右腿盘曲于座上, 左手握右脚, 右手屈臂举于胸前。基坛座前雕刻一朵束腰大莲花, 莲花漫过基坛托起坐佛。主尊两侧为二菩萨像, 跣足立于基坛之上, 头部均残, 双手抱于胸前, 身体丰圆饱满, 呈瓶状, 腹部微微隆起 。
8号龛:位于7号龛的右侧,高65厘米,深30厘米,为一方形空龛。龛上部有一圆拱形刻线, 龛后壁有明显凿痕, 龛的下部及右侧都有明显的挖凿痕迹。
后代遗迹: 赵王庙摩崖石刻区的上部还有一个人字形凹槽, 凹槽下面均匀分布着五个方形和近圆形的凹洞。从这些遗迹看, 人字形凹槽当为后人为保护这些石刻而修建的一座硬山顶的建筑物。摩崖石刻前面的田地里还掩埋有半块残碑, 字迹漫漶, 仔细辨认可知是《 重修赵王庙碑记》, 当为明清之后的重修记载。
2
赵王庙摩崖造像所在地在磁县的最西部岔口村 。由于地处偏僻,赵王庙摩崖造像鲜为人知, 以致在民国三十年编纂的《增修磁县县志》中也找不到任何文字记载, 在学术界更是少有人知。
赵王庙摩崖造像现存有4号龛和6号龛两处题记, 此外在2号龛和3号龛旁也各有一处平整的壁面,可能也是为镌刻题记所为, 可惜无文字。4号龛下的题记漫漶不清, 似为后代补刻。6 号龛下方题记为我们确定赵王庙摩崖造像的年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这处题记可知, 赵王庙摩崖造像最早由北齐沙门惠胜草创, 工程尚未竣工便遭遇“ 周主东平”, 营修工程被迫停止。隋朝开皇六年 ( 586 年) , 大石窟主台又君艺又在惠胜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葺, 形成现在的规模。按碑中所记 “周主东平”, 当是指北周武帝的灭齐。史书记载, 北周武帝于建德六年 ( 577 年)正月攻入邺都 ( 临漳) , 二月完全灭齐。沙门惠胜在此地第一次营建石窟的工程当是在这个时候停工的, 一直到 7 年之后, 也就是到了隋朝开皇六年 ( 586 年) , 大石窟主台又君艺才在惠胜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修葺。
从赵王庙的现存遗迹很难分辨出北齐惠胜第一次的造像情况, 现存的 7 个造像佛龛从雕刻风格来看,都应该属于隋代。
在经历了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之后, 隋代佛教开始复苏, 佛教造像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 仅在晋冀鲁豫地区就有山东驼山石窟( 第 2 窟) 、云门山第 1、2 窟、济南千佛山、玉函山, 河南安阳大住圣窟、洛阳龙门石窟隋代佛龛、沁阳千佛洞、博爱石佛滩隋代摩崖, 山西平定开河寺、太原天龙山第 8 窟, 河北元氏封龙山 3 号窟、曲阳八会寺、北响堂第 2 窟、南响堂山隋代佛龛、涉县林旺石窟等 10 多处隋代佛教造像遗迹。 赵王庙摩崖造像所处位置与南、北响堂石窟相距约 20 公里, 与北齐都城邺城相距约 40 多公里, 都属于邺城周边辐射地区。北齐之时, 邺城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同时也是佛教中心, 北齐历代皇帝都崇尚佛教, 仅在邺城就有寺院 4 千余所, 僧尼 8万余众, 佛教文化发展可谓鼎盛。所以, 在邺城周边地区留下了诸如南北响堂石窟、 水浴寺石窟、 安阳小南海石窟等颇具影响的北齐佛教遗迹。大象二年 ( 580 年) , 杨坚下令将邺城烧毁, 邺城自此彻底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 但其作为佛教中心的地位并没有随着邺城的消逝而迅即灭亡。 隋开皇四年 ( 584 年) ,在北周武帝灭佛运动中惨遭破坏的南响堂石窟已经恢复了佛教造像活动, 其后在有隋一朝的 30 余年里, 仅南、北响堂就雕凿了大小龛像 60 余处,可见,邺城地区在隋代虽然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 但佛教及其佛教艺术的发展仍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延伸。赵王庙隋代摩崖造像的发现, 更为研究邺城地区隋代佛教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题记中所记载的台又君艺、 大像主陈宰集、北龛菩萨主陈宰政、南龛菩萨主台钟葵,以及邑子王波提、 邑子张道方和大夫佛弟子朱宝、南龛圣僧主台□□、邑主孝才等, 在史书中均找不到任何记载。 题记中提到的沙门惠胜、比丘尼智颜, 在僧传中也没有记载。这说明,在赵王庙出资兴建寺庙和开窟造像的信众群体, 可能在有隋一朝, 他们的社会身份并不太高, 不足以写入正史。从这处石窟的规模来看, 这批信众可能为社会的中下阶层, 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 在北齐时期以皇家贵族为主要出资人的开窟造像群体,到了隋代已逐步向社会中层或中下层人士发展。
3
由于地处邺城周边的特殊地理位置, 赵王庙摩崖造像在造像风格、凿龛样式、造像题材上明显继承了邺下佛教造像的特征。
在造像风格上, 赵王庙摩崖造像较多地流露出邺下风格的共性。主尊体态浑圆, 衣纹刻线简洁疏朗, 着双领下垂式大衣; 菩萨腹部微隆, 宝缯贴体下垂, 披帛自肩侧绕于身前自臂内侧贴体下垂等等, 均表现出邺下隋代造像的普遍作法。
在凿龛样式上, 响堂山隋代流行的圆拱尖楣形龛 ( 如南响堂 6~5 龛、1~48 龛等) 在赵王庙摩崖造像中仍是主流 ( 如赵王庙 1~7号龛) 。 此外, 在圆拱尖楣龛的基础上演变发展出来的在圆拱及龛柱上装饰束莲的龛形在赵王庙摩崖 造像中也有出现(赵王庙5号龛) 。
在造像题材上, 赵王庙摩崖造像也基本延续了北齐邺下造像普遍流行的题材, 如1号龛的释迦像, 在响堂山北齐开凿的南 1、南5、南7, 北响堂北洞、中洞、南洞中都有出现。位于南响堂 6 号窟门外的隋开皇四年开凿的佛龛, 以及南 1、南 4 门外壁面上的隋龛, 也大量沿用了同类题材。2 号龛的主尊造像为一善跏趺坐佛 ( 倚坐像) , 这类造像在晋冀鲁豫地区隋代开凿的诸多龛窟中较少出现, 但在响堂山北齐造像中较为流行, 如南 5 右壁龛主尊、南7左壁龛主尊、北响堂北洞中心方柱左侧龛主尊等, 这类坐式的佛像一般被认为是弥勒像, 赵王庙 2 号龛倚坐弥勒像显然是受响堂山北齐造像的影响。7 号龛主尊造像为一半跏坐像。 半跏坐像在北齐的响堂山也较为流行, 如北响堂北洞中心方柱右侧的主尊像, 在南响堂第二窟中心柱左侧壁与窟室后壁的八尊像组合中, 最后一尊也为半跏坐像, 南响堂 1 窟内前壁窟门上方右侧也有一尊半跏坐像。此外, 山西开河寺隋代开皇元年雕凿的大佛也为半跏坐式。这类造像题材也被学术界认定为弥勒像。但两种坐式的弥勒像同时出现在一处却很少见, 值得进一步研究。
赵王庙摩崖造像的造像组合除延续了隋代邺下一贯流行的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组合外, 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组合方式。如一佛( 4、5 号龛)、一佛二弟子 ( 2 号龛)、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外加二力士( 3、6 号龛)、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二力士 ( 1 号龛)( 见附表) 。这些新样式在响堂山隋代造像中没有发现。响堂山隋代窟龛普遍使用的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两种式样。山西开河寺隋代摩崖大佛曾出现一佛二弟子四菩萨的七身组合, 而赵王庙摩崖造像 1 号龛则是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二力士的一铺九身组合,而且将力士像安置在与弟子、菩萨相等的高度。3号龛和6号龛则是在普遍流行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组合基础上, 也增加了两尊力士像,安置在龛外的两侧, 实际与龛内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形成了一铺七身的新的造像组合方式。这两种组合方式可能是受响堂山北齐洞窟的影响, 如南响堂6窟, 窟内前壁甬门两侧的基坛上就有两身力士,这是力士与菩萨、弟子等同安置在基坛上的较早实例。除南响堂 6 窟力士在基坛上之外,响堂山其它洞窟中的力士多是在窟门外的两侧, 如南响堂 1 窟、2 窟、7 窟, 北响堂刻经洞等。力士像在响堂北齐造像中十分流行, 很显然, 具有护法作用的力士像在响堂北齐时期很具地位, 然而到了响堂的隋代窟龛中, 力士像却突然消失, 找不到一例, 而在赵王庙摩崖造像中, 响堂北齐的这种做法却得到了充分的继承。由此可见, 赵王庙摩崖造像似乎与响堂有着某种特殊的渊源关系, 这个问题值得注意和研究。
4
赵王庙摩崖造像题记中还有两处需要引起注意的。
其一, 题记中提到“大石窟主台又字君艺”。“ 台又”当为复姓, 后简化为“ 台”姓。台君艺史书无载, 僧传中也没有其相关记载, 但此人却是“大石窟主”。在赵王庙乃至邺下所属的范围内, 至今保留下来的北齐至隋代的石窟寺有南北响堂石窟、水浴寺石窟、娲皇宫石窟、安阳小南海石窟、灵泉寺石窟等等, 而能够称为 “ 大石窟寺”的只有北响堂石窟。北响堂石窟原名鼓山石窟,又叫石窟寺,是北齐开凿的规模最大的石窟寺。据《 续高僧传》记载,
北齐天保三年 ( 552 年) , 文宣帝下诏于邺城西南八十里的龙山南麓构建云门寺, 请僧稠住持, 并让他兼任石窟大寺主。温玉成先生曾指出, 僧稠兼任的石窟大寺主即是北响堂石窟。那么, 赵王庙摩崖造像题记中的“大石窟”会不会就是北响堂石窟?“ 大石窟主台又字君艺” 会不会是继僧稠之后的隋代北响堂石窟寺的寺主呢?其二, 题记中提到的 “ 邑主孝才”。“邑主孝才”在史书中也找不到任何记载,但在涉县林旺石窟的隋代碑记中曾出现“ 孝才” 的名字。林旺石窟开凿于北齐, 续凿于隋开皇七年 ( 587 年), 较多地流露出受响堂风格的影响。林旺石窟与赵王庙摩崖造像的情形十分相似, 也是有邑义共同出资续凿的, 主要成员来自距离南响堂不远的原临水县正、临水功曹等社会中层的官僚阶级, 邑主为陈孝谦。林旺石窟碑记的最后有“长侄孝则、孝友, 息孝才、孝密、孝!”的落款, 显然, 赵王庙摩崖造像邑主孝才也参与了林旺石窟的造像活动。从赵王庙邑主“ 孝才”与林旺石窟都邑主“( 陈) 孝谦”的字面上看, 他们也许存在一定的家族关系。 这说明, 以孝才为邑主的赵王庙佛教造像组织和以陈孝谦为主的林旺佛教造像组织是两个相互交叉而又独立存在的邑义, 他们是北齐末到隋初活跃在邺下的两个民间佛教信仰和佛教造像群体, 这两个邑义与响堂都有密切的关系。综上所述, 赵王庙摩崖造像的发现, 对研究隋代佛教信仰、佛教组织, 以及对进一步研究邺下佛教 和响堂山石窟又补充了新的资料。
赵立春、许潞梅/文 王志远/摄影
冯子粟 齐雄/编辑董建华/审核
转自磁力磁县
Hash:d13a626d2c91090c36cba141d44d6860a72eef1a
声明:此文由 邯郸影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