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考古回放:磨咀子遗址
一、遗址概况
磨咀子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缠山村磨咀子村南 500 米。墓葬分布在一片土山形成的丘陵台地上,汉代墓群多分布在二级台地上。南北长约 1000、东西宽约700 米,面积约 70 万平方米。遗址南邻杂木河,西有高山环抱。1956 年 3 月,磨咀子遗址被甘肃省文管会兰新铁路文物清理组发现 [1] 。磨咀子遗址除了汉代以降的墓葬外,还有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和马厂时期的遗址 [2] 。2013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宝单位。
1956 年,甘肃省博物馆考古队在磨咀子遗址调查中采集到了马家窑及马厂类型遗址的陶片标本。马家窑期遗存仅有遗物而无灰层,主要有彩陶片和夹粗砂红陶片。马厂期有灰层,但遗存甚少,且堆积较薄,除彩陶片、夹粗砂红陶片和夹细砂灰陶片外,还有木炭、朽木、毛草结物、草绳 [3] 文化层厚约 1.2 米。采集有夹砂、泥质红陶片及彩陶片,多为素面或饰附加堆纹,彩陶纹样有圆圈纹、菱形纹、变体蛙纹等,器形有罐、钵、盆等 [4] 。
1955 〜 1957、1972 年,甘肃省博物馆仅对汉代墓葬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先后共清理了 72 座墓,有土洞墓和砖室墓。出土有竹、木简,陶、木、漆器及丝织物等大量文物。其中尤以 26 枚“王杖诏书令”木简、“王杖十简”、《礼仪》简、推算天文历数的木质仪器式盘及木鸠鸟更为珍贵。还出土了 200 多件木俑雕刻品,反映了汉代木雕工艺的水平相当高超 [5] 。2000 年,甘肃省人民政府与日本秋田县签订了“十年文化交流”的协定。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 2003 〜 2005 年,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日本秋田县埋藏文化财中心与武威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历时 3 年,有效发掘日约 200 天,对磨咀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图一、二)。
图一 2003年发掘区全景(西—东)
图二 2004年发掘区Ⅰ区全景
二、主要遗迹
本次发掘面积共计 800 平方米,发现遗迹 208 个。其中带斜坡墓道的土洞墓 32座、竖穴土坑墓 71 座、瓮棺葬 26 座、灰坑 71 个、窑址 8 个。
1. 带斜坡墓道土洞墓
由墓道、墓门、照墙、甬道和墓室五部分组成。墓道均为长方形斜坡墓道,墓向多朝东或朝西,也有少量朝南或朝北。墓道填土为花土,其中包含物有大石块、小石子等。照墙多斜直,墙面较平整,照墙下面紧贴的是墓门,位于墓道底部,墓门顶部多呈拱形。墓门和墓室之间由甬道连接。墓室平面多呈长方形,底部较平整,有的墓室有塌落,墓室内四壁较平整,个别墓室壁上有彩绘。多为双人合葬墓,也有单人墓。仰身直肢葬。大部分有木棺。随葬品有泥质红陶器、泥质灰陶器、釉陶器、漆木器、铜器、铁器、竹编器、琉璃玛瑙串珠及种子等(图三、四)。
图四 2003年磨咀子M6 墓室
2. 竖穴土坑墓
主要为马厂类型墓葬,也有少量汉以后的墓葬。大多数墓坑长、宽仅能容纳一人仰身直肢葬。人骨架大部分有扰动或迁葬的迹象。多无随葬品,仅少量墓葬有一两件陶器随葬,随葬品一般放置在墓主人的头骨两侧(图五)。
3. 瓮棺葬
葬具为泥质红陶或夹细砂红陶瓮,也有部分为彩陶瓮。埋葬方法为先挖一圆形坑,将罐口朝下或朝上,口朝下的罐先将底部削下,再将底覆其上(图六);口朝上的未发现覆盖物。由于只在一座瓮棺内发现了幼儿骨骼,其余均无骨骼痕迹,故这些埋藏的瓮是不是瓮棺葬具,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灰坑及窑址
灰坑均为马厂时期遗迹,多为不规则椭圆形袋状,也有少量其他不规则形状的灰坑。有少量包含物,主要为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兽骨等。共发现 8 座窑址,均位于 2005 年发掘Ⅲ区。Ⅲ区为现代墓区,因现代取土使地表遭到严重破坏。这 8 座窑址开口距地表非常浅,故遭到严重破坏,仅残存窑底局部,结构不清。
三、主要遗物
马厂类型遗迹出土可复原器物有彩陶器 25 件、夹砂红陶器 32 件、夹砂灰陶器 4 件,还有少量的石器、细石器和骨器。彩陶有小口瓮、双耳罐、单耳杯、双耳带流罐等。夹砂红陶主要有双耳罐、钵等,陶色不均匀,有烟炱。彩绘以黑色单彩最多,也有少量黑红复彩。彩绘图案多为圆圈纹、折线纹、菱形网格纹、方块纹、斜线纹、波浪纹等。纹饰主要绘制在口沿内侧、领部和上腹部。有的夹砂红陶双耳罐口沿外侧有附加堆纹(图七)。
汉代墓葬出土随葬品共计 1231 件,其中陶器 289 件、漆木器 120 件(大部分已残朽)、铜器 12 组、铜钱约 800 枚、铁器 10 件(多已残朽),还有少量琉璃玛瑙串珠和丝织物。陶器以釉陶为主,也有泥质红陶器、泥质灰陶器。釉陶主要以黄绿釉陶壶、奁、耳杯、仓、井、灶、炉等为主。釉陶除了底部外,外壁通体施釉,釉料薄厚均匀,有透明玻璃质感,部分绿釉陶器出土后呈现不同程度返碱现象,表面泛白,多数口沿或底部有明显的支烧点痕迹。泥质红陶器和灰陶器均为素面陶,器形古朴自然,器物种类和釉陶器相似(图八)。
漆木器也占有一定比例,主要有彩绘木几、案、木马、独角兽、牛车、狗、鸡、斑鸠、梳、犁及人俑等(图九、一○)。
青铜器比较少见,器类有弩机、斗、釜、镜、车马构件及铜钱。丝织品以随葬衣物为主。其他器物有竹编筐、玛瑙琉璃串珠等(图一一)。
四、主要认识
通过三个年度的发掘,我们对磨咀子遗址及墓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该遗址除了有汉代墓群外,还有马厂类型的墓群及聚落。马厂类型墓群的最大特点是随葬品极少或没有,多数墓葬骨架零乱或缺失,有些墓葬甚至只有墓穴,空无一物。普遍存在扰乱和迁葬的现象。瓮棺葬所有葬具均为小口瓮,口朝下埋葬居多,在 26 座瓮棺中,只发现 1 座有幼儿骨骸。这 26 座瓮棺有的坑口清楚,有的则无法找到与之对应的遗迹,似为置于当时的地表。灰坑为袋状,其底部及壁面都较平整坚硬。根据出土遗物分析,其和马厂类型第二期遗存 [6]——青海柳湾、永昌鸳鸯池等遗址所出器物最为相似,故武威磨咀子马厂类型遗迹的相对年代应归为马厂类型第二期。汉墓均为带斜坡墓道的土洞墓,由墓道、照墙、墓门、甬道和墓室五部分组成。墓室平面多为长方形,个别也有圆角长方形。仅 M3 以白灰涂抹四壁,且有壁画,其余墓穴未见有修饰。多为一男一女双人合葬墓,仅 M9 一座墓葬为两女一男的三人合葬墓。均为仰身直肢葬。有木棺,棺板之间由蝴蝶榫卯连接。墓葬的结构和出土随葬品均符合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晚期时代墓葬的特征。
五、学术价值
通过对磨咀子遗址及墓群的发掘,为武威地区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研究补充了新资料,对更全面的研究马厂类型在河西走廊的传播情况和文化面貌有重要意义。汉代墓葬较全面地揭示了武威地区在两汉时期,尤其是王莽时期的墓葬结构、随葬制度以及葬式、葬俗等特点,为研究河西地区两汉时期的墓葬,随葬器物的组合及演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党国栋:《武威县磨嘴子古墓清理记要》,《文物参考资料》1958 年第 11 期。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秋田县埋藏文化财中心、甘肃省博物馆:《2003 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2 年第 5 期。
[3]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郭家庄和磨咀子遗址调查记》,《考古》1959 年第11 期。
[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 年。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年。
[6]李水城:《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来源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 魏美丽 赵雪野)
Hash:0959f1226d0375f81d4b48d109814977d9091782
声明:此文由 大西北消息速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