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林立尽显边塞壮美风情

长城,在历史更迭、岁月百转中,见证了兵戈铁马的战争时代,也见证了民族交融的和平时代,其高挺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也是新时代继往开来的不竭动力。近日,记者游览了位于新荣区花园屯乡的镇川口长城,在苍莽无垠的黄土地上,只见墩堡相连、烽堆相望,把古朴沧桑、壮美雄阔的边塞风情显现得淋漓尽致;再看矗立的墩台,像一位饱经沧桑但仍然坚守的老者,为人们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在镇川口长城,每隔百米左右就可以看到一个墩台,台高约15米,旁有附台,双墩并列,延续到天尽头,像一条巨龙横亘大地,气势雄伟。据讲解员介绍,明朝规定每个墩台必须有5人驻守,分管做饭、拾柴、瞭哨、打杂。当时实行府郡制,这些守墩人得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因此在战事不紧张时,守墩人的家属帮忙守墩,男人回去种地收粮食,如果有信息需要传递,家属也会及时把信息传送出去。由此可见这些戍兵和家人为了抵御侵略、保卫家园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镇川口长城是明大同镇长城上有名的隘口,因沿线地势平漫,无山河之险可守,极易受到侵扰。明嘉靖、隆庆年间,蒙古兵就曾从镇川口一带两次大举毁墙而入,当地百姓深受侵扰,所以直至今日,此段长城黄土夯筑较为坚固,墙体保存较好,多存高5米以上,加之墩台林立,是明大同镇所辖长城较为突出坚固的地段。

镇川口以南,就是镇川堡。据《三云筹俎考》载,此堡为嘉靖十八年(1539年)创筑,万历十年(1582年)砖石包修。堡城周“二里五分,高四丈一尺”。明时在此设守备,分守长城“二十里,边墩二十八座,火路墩三座”,是所管边墙各墩兵卒休整、操练、养伤病的地方,也是屯集援兵的地方也是大同北东路长城修建得最坚固的关堡,有“铁打的镇川”之说。从残留的墙体可以看出,当时为了防御敌人所作的大量工作,也可以从中体会到满满的历史厚重感。

“镇戍莫急于边墙”“守边要务,莫先堡寨”,墩堡相连是明朝军事防御的一大特点,也是新荣段长城经典防御体系的一个缩影。由于新荣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汉族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角逐之地。为了防御蒙古人的侵扰,明朝在北部长城沿线设置了9个军事重镇,“其最重而称要实者”莫若大同镇。与崇山峻岭间的雄关险隘不同,有大同镇北大门之称的新荣地势平坦,为了有效防御,明政府在新荣不断修筑边墙,增设堡寨。据了解,新荣境内现存有两条长城,是明代大同北部重要的两道防线,总长约109.5公里。“头道边”主体均系黄土夯筑,共229个峰火台,筑镇川口、得胜口、拒墙口、拒门口、助马口5个关口。属于头道边防御体系的屯兵堡有六座,包括著名的“塞外四堡”,即镇羌堡、拒墙堡、拒门堡、助马堡。著名的“边墙五堡”属二道边防御体系,境内有镇川堡、宏赐堡、镇鲁堡、镇河堡四堡。“二道边”位于“头道边”南,亦系黄土夯筑,筑127个烽火台

除边墙、边堡外,峰、台、墩、口凡长城体系中的各类建筑在新荣一应俱全,在不到5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形成了一个由边墙、边堡、峰、台、口甚至还有壕堑组成的设施完备、信息传递快达、相对独立的防御体系,堪称明代防御体系中的经典之作。

每一堵边墙、每一座古堡、每一处墩台,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里面蕴含着古代戍边将士自强不息的责任与担当,也彰显着英雄儿女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的博大情怀。正因为这些故事,这些边墙蜿蜒、古堡环集、烽燧连绵的壮美之景才更有韵味,才更能体现出别样的边塞风情,让人不由心生敬畏,从中汲取营养以奋发向上。

文章来源:大同日报

Hash:e8fc0dcfb2a9ccd6b3c41ac4e5d03e26511f6c34

声明:此文由 山西农业农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