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有个“将军村”

长期征稿,附带图片,欢迎原创首发。

蔡顺田 遗作

惊悉蔡顺田先生不幸因病仙逝,《原平故事》团队全体同仁深感惋惜,唏嘘不已。多年前,《原平故事》草创时期,曾得到过蔡老的大力支持,他的一些文章为《原平故事》增彩不少,所以我们对先生始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如今,这位为原平文化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文化前辈,带着他那真诚、善良、炽烈的家乡情怀离开了我们,《原平故事》特别推出蔡老的数篇遗作,以悼念和缅怀之,并就此表达我们真挚的敬意!

辛亥革命以来,从原平这块土地上走出去近百名将军级人物,可与湖北红安相媲美,因而原平被人们誉为“北方将军县”。在这“将军县”里有一个“将军村”,它就是位于市域东南边陲、隶属同川地区的西平村。在这百年间,这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竟走出国共两党五位将军。他们是:

刘学基曾用名西园。1928年生。1942年10月参加革命,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军区第军分区5团6连班长,延安中央党校、中直机关警卫队排长,冀晋军政干部学校区队长,66军直属警卫营营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一至四次战役,任66军团长等职。1969年9月任青海省军区参谋长;1980年4月任宁夏军区参谋长;1983年5月任宁夏军区司令员。是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8月授予中将军衔。

刘逢吉字迪卿。1898年生。毕业于保定陆军学校。从武后,由于带兵有方,擢营继团后升任旅长。抗战前任绥远省警备区司令,后任国民军事委员会总务处长。中将军衔。

刘尚华1922年生。毕业于崞定中学。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在延安任某部政治部主任;1951年任兰州空军第八师师长。1955年调武汉军区司令部任作战处参谋长。少将军衔。

刘殿棠又名满良、超一。生卒年不详。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随傅作义部队参加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曾任华北五省人事主任。解放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任参事。少将军衔。

刘光相又名银身。1918年10月生。省牺盟会会员。曾任国民党太原守备司令王靖国首席秘书长,省政府首脑会议常任司仪官。少将军衔。

西平不但在军界“一村五将军”,就是在中央机关内担任要职的也不乏其人。曾任国务院信访局局长刘文亭、农业部种子局局长刘定安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村县团级以上党、政、军干部100余人,大学执教的副教授级以上9人,中学高教18人,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57人。真可谓文武兼备,人才济济。

西平,一个不足千人的山村出了这么多人物,外地人一定会认为这里必定是一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其实,作为西同川(同河以西)地区的一个村庄,与其它地方并无二样,论“天时”十年九旱,有风无水;论“地利”童山秃岭,坡陡沟深。大自然造就一方山川土地的同时,并没有考虑赋予她多少灵气。堪舆学的兴起,说得再玄奥,也不会有什么预见性。

世间万物中,人是第一要素,因“人杰”而“地灵”恐怕倒是真切的。笔者曾在同川地区工作过十多个年头,对当地的历史沿革、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有所了解,与同川的不舍情结将伴随终生。为此,对西平村乃至同川地区的人文现象作一浮浅思考。

(一)同川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据《原平县志》记载,隶属于同川地区的南寨遗址出土有大量陶片和未磨制的石器。陶器的陶质有夹砂灰陶和少量的细泥灰陶、红陶。器型有柱状鼎足、夹砂陶鬲、鬲足、豆、罐、碗等残片。呼家崖遗址有灰坑10余处,陶窑1处。周围有尸骨和兽骨,并夹杂有大量陶片、石斧、石臼、石刀、石环、石球、陶鸟及犀牛臼齿化石等。西社(今属定襄县遗迹经挖掘,有房址、灶膛、灰坑以及石刀、石斧、石杵、骨针等,经专家鉴定,属龙山文化遗址。像这样的新旧石器人类遗址,境内达14处之多。溯源历史长河,穿越时空隧道,随着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的出现,战争的频仍,朝代的更迭,人类社会在这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中前进。时势造英雄,朝朝代代都会涌现出类拔萃的栋梁之オ。据初步考证,从东晋到清末,同川共荐辟贤士2名,进士19名,武进士3名,举人50名,武举人21名。其中西平村进士1名,举人2名,连同贡生、太学生等共91名。自辛亥革命以来,同川涌现出两党将领级人物39名,其中西平村5名。辉煌灿烂的久远历史,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加上同川人特有的倔强精神,真可谓翘楚连连、人才济济。

(二)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生活条件,迫使人们滋生出改变现状的要求和走出大山的欲望。同川地区群山环抱,披陡沟深,十年九旱,生存条件极差,多少年来连温饱都得不到解决。民谚:“糠同川,菜代州”,就是同川人民真实生活的写照。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穷则思变,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的生存本能和自身要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穷困的生存条件成为人们开动脑筋,挖掘潜能,奋力前行的动力。“深山”所以能够飞出“俊鹞”,道理即在此。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无不伴随着腥风血雨、残忍杀戮。千万桑田总战场,百二河山尽赤土。远的不说,就从近代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同川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为着生存,有几千名热血男儿、志士仁人奔赴战场,为共和国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之中先后牺牲的革命烈士就有645名,光西平一个村庄就有14名。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世代以“耕读传家”的同川人,更加注重培养和教育下一代。二十世纪50年代末,西平村民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忍痛割爱,拨出村里的“眼珠子”地,设立了同川第二座中学,一时传为佳话,也足见西平群众的眼光。近年来,西平村在校就读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就达59人之多。战争年代参战的多,和平年代读书的多,出人オ就成为必然了。

(三)同川地区群山环抱,沟壑纵横,河流阻隔,交通闭塞,自成一体。由此,隋开皇元年曾置铜川县(县治在今城头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多少年来形成同川人独特的性格——倔强中有固执,坚毅中有犟劲。由此,外地人把同川人叫做“兔头疙蛋”还编了“葱辣烟硬人僵,墙高巷窄门小”的俚语。而恰恰正是这种“认准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的犟劲,形成了同川人的特有品格——有骨气,有主见,有志气;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媚俗盲从;坚持真理,敢讲真话,有胆有识。正是这种带地域性的特有个性,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深层次的挖掘和最大限度的发挥。再者,同川地区自古以来艰难的生存条件,造就了同川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不向困难低头的可贵精神。

综上所述,同川地区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人才层出不穷。坐落于同川一隅的西平村,作为其中的一座典型村庄,更是它们之中的佼佼者。

向英雄的同川人民深施一礼,向西平“将军村”深鞠一躬!

原载2011年4月18日《原平时报》

End

Hash:661b0eced0a32bf0cc2036465c9b059d739abc81

声明:此文由 原平故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