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姓资料

人之有姓,与生俱来。姓氏作为社会个体或家族群体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生活、社会往来、功名事业、典籍记载中,无处不在,可谓生而有姓,终生相随,死而传世,代代相承。

姓氏介绍

系承姜尚,始祖为崔季子,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七十四姓。崔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纂》。

姓源

其姓源自姜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相传炎帝神农氏是少典的儿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姓,传至西周初年,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为官太师,也称师尚父。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在齐,为诸侯国,建都营丘。吕尚又俗称姜太公。姜子牙的儿子齐国国君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本应继齐国君位,却让位给其弟叔乙,他的采邑在崔地,崔邑故地在今山东章丘西北的崔氏城。其子孙便以采邑名崔作为姓。季子生穆伯,穆伯生沃,沃生野。八世孙天生杼,为齐正卿,有三子:子城、子明、子疆。其长子子成,三子子疆皆为庆父所杀,子明奔鲁,生良。其十五世孙意如为秦大夫,封东莱候,有二子:业仲、牟。业仲、字伯基,汉东莱候,居清河东武城。业生昱,为太常,封信候。昱生绍,为襄国太守,封穆侯。绍生雅,为禄大夫。雅生忠,为杨州刺史。忠生泰,始居歈县。其后至后魏平东府咨议参军顗之子蔚,自宋奔后魏居荥阳,为郑州崔姓。崔氏子孙一直是齐国公卿之一,季子的八世孙崔杼曾一度执掌国执,后子孙迁往鲁国,是为山东崔姓。

洪洞县分布情况〗

大槐树镇:常一社区居民委员会、常二社区居民委员会、常三社区居民委员会、常四社区居民委员会、梗壁社区居民委员会、后坡底社区居民委员会、弯里社区居民委员会、南官庄、北官庄、城东社区居民委员会、李堡、南周壁、北周壁、南辛堡、南磨上、永一堡、冯张、北营、秦壁、北玉村、大胡麻、苗村、下纪落、小胡麻、上纪落

赵城镇:东街、南街、南关、前村、东堡里、前街

广胜寺镇:曹生、道觉、坊堆、高崖、南秦、南郇、柴村堡

万安镇:万一、万二、万三、东漫底、西漫底、东梁、西梁、南步亭、温家庄、贺家庄、涧西、杨家庄、普安、白村、太阳凹、郭家庄、康家坡、娄村、三教、宋家沟

姜镇大连沟、沙窑

苏堡镇:苏堡、西尹壁、东尹壁、中尹壁、下鲁、张家庄、张家庄、山头、茹去、原上、蜀村、董寺

曲亭镇:范村、南柏

刘家垣镇:曹家庄、伏珠

淹底乡:孙张、迪村、上张、后泉、北卦、曲家沟

堤村乡:堤村、安定、安定堡、崔家庄、干河、李村、南石明、师庄、好义、小河

辛村镇:石北、石南

龙马乡:张家庄、苏家庄

●●●

洪洞县明代名人

崔 登:明隆庆年间人,原籍直隶完县,任洪洞县训导。(《洪洞县志·职官表》)

崔光前:明万历年间人,原籍赵城,渠长。(《洪洞金石录·明水神庙祭典文碣》)

崔 华:明万历年间人,原籍江西永新,任洪洞县典史。(《洪洞县志·职官表》)

崔居简:明永乐年间人,原籍不详,任赵城县主簿。(《赵城县志·职官上》)

天祥:明万历年间人,原籍不详,里长。(《洪洞金石录·汾西县为挑河修地以济民艰事》)

崔文福:明隆庆年间人,原籍赵城,任赵城县主簿。(《洪洞金石录·明察院定北霍渠水利碑记》)

崔元嗣:明天启年间人,原籍北直魏县,任赵城县教谕。(《赵城县志·职官上》)

〖洪洞县现存祖宅〗

广胜寺石桥堡现存有崔家宅院,原宅主不详。

曲亭镇南柏现存有崔家宅院,原宅主不详。

曲亭镇南柏现存有崔家祠堂,原宅主不详。

辛村乡石东现存有崔家宅院,原宅主不详。

辛村乡石北现存有崔家宅院,原宅主不详。

万安镇普安现存有崔家宅院,原宅主不详。

●●●

(文字内容来自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文化原创)

扫码祭祖祈福(购买家谱请扫右边二维码

Hash:58e6df2862fe204c110e642e509915d6aec4b6f9

声明:此文由 行走的老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