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丨寻旧时疍家遗址,访优秀疍家文化

寻旧时疍家遗址,访优秀疍家文化

广东海洋大学青马工程调研团

海珠区新洲渔村采访调研

为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探访旧时海上丝绸之路。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必经之地,在文化传承以及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黄埔古港作为广州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 “活的博物馆”。因此,广东海洋大学青马工程调研团来到黄埔古港中的新洲渔村展开调研。

与彭书记交谈

新洲渔村是目前广州最大的一处疍家人聚居地,这里仍然保留着一些独具水乡特色的建筑,据悉,整个渔村建筑群主要有街巷、餐馆、修船厂、渔业合作社、士多店,以及造型各异的吊脚楼。调研团有幸采访了新洲渔村的彭书记,由彭书记带领我们更加真切地了解疍家文化。

彭书记表示,新洲渔村是1966年建立的,在1967年政府实行了“三结合”政策即由政府、集体以及私人出资建立平房,使疍家人在岸上有固定的居所。

此外,由于生活安稳,人口随之逐渐增多,小船所提供的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因此,大部分的疍家人逐渐上岸定居。彭书记还介绍了他小时候的疍家生活,生动地展示了旧时疍家生活的艰辛。

调研团了解到,当前的疍家渔民越来越少,一方面是由于青年人不愿意从事辛苦的捕鱼工作,同时,岸上第三产业的发展也给他们的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是由于环境的破坏污染,渔业资源日益枯竭,进而影响到了疍家人的生活。

而现在疍家大部分的渔民是以老一辈为主,主要原因是老渔民文化程度较低、仅有捕鱼这一门手艺,难以在岸上重新找到一份新工作。

近年,由于新洲渔村的开发速度逐渐加快,使得渔村的地质受到破坏,水质受到影响,其范围内的水产受到一定污染。因此,在城乡建设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渔村环境的保护。

彭书记分享水上生活故事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疍民上岸生活,及老一辈的渔民逐渐退出打渔的历史舞台,导致疍家文化逐渐消亡。

彭书记表示,疍家文化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除了在对待疍民的安全和补贴方面提供相应的帮助以外,对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并未做好相关宣传与落实的工作;另一个原因则是在对疍民的资金补助方面仍存在不足。

同时,政府要重视疍民,给予疍民更多支持;此外,现在很多年轻人对疍家文化并没有深刻的概念,甚至作为疍家的后代却对疍家文化一无所知。

疍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好地对其进行继承与发展。传承仍在进行时。疍家文化的传承是一代人记忆的保留,也是岭南文化的延续。有关部门要重视对疍民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加大宣传保护力度,给予疍民更多的优惠政策,使疍家文化得以长远发展。

来源:青马二组丝蕴队

稿件审核:金国望

责任编辑:李童欣

Hash:0c9f8f7856bfe458d32f1866edea91b064183bb7

声明:此文由 广东海洋大学海浪传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