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红色会宁特殊地位的 “十个一”
古道名城五千年,会师圣地八十载。会宁历来风云际会,群雄荟萃,素有“秦陇锁钥”之称。五千年前的牛门洞文化孕育了会宁源远流长、文脉浩荡的人文灵秀,八十五年前的红军大会师铸就了会宁“会师圣地”的崇高红色地位!
正如毛泽东所言:“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这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抗日前进的阵地,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红色会宁的特殊地位可用“十个一”总结彰显。
一次历史性的伟大决策
1936年9月下旬,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在陕北保安讨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时,周恩来说到:“主席,现在二、四方面军即将北上,一方面军也正南下迎接。关于三军会合的地点,请主席考虑一下,军委也好提前协调安排。”
毛泽东思考片刻说:“三军会合的地点是要慎重考虑,选个好地方,上次和国焘会合,选了个两河口,结果分道扬镳了。这回再不能重蹈覆辙。”说着,他抬头问:“军委其他同志有什么意见?”周恩来回答:“我和德怀同志商量了,认为放在会宁为好。”见毛泽东正在沉思,便接着解释:“会宁是陇东重镇和交通枢纽。北控靖(远)、海(原),西障定(西)、临(夏),南蔽秦(安)、通(渭),东跨隆(德)、泾(源),素有‘秦陇锁钥’之称。二、四方面军北上必须经过会宁。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既占领了枢纽地区,又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毛泽东边掐灭烟头边说:“好,三军会师,就放在会宁。”“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古人虽然起了个好名字,可人民仍然没有得安宁,现在三军一会合,人民就会得安宁。恩来,这个地名很有含义,仿佛远古先人就是为我们今天红军三支主力部队在此会师而起的呐!”
历史在经过时间的积淀后愈发显得发端清晰,事实证明,这次决策堪称旷古烁今之伟大历史性决策!
一张具有唯一性的珍贵贺电
1936年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中央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中指出,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抗日前进的阵地,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中央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现珍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是长征途中发出的唯一一份庆祝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贺电,它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的有力证据。
一场具有标志性的会师联欢会
1936年10月10日黄昏,中共中央西北局,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总供给部在会宁县城文庙大成殿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三军会师联欢会。
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有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陈赓等红军领导干部,数千名红军战士和群众参加了大会。 联欢会由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主持,大会首先由徐向前总指挥讲话,接着,陈昌浩、陈赓也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最后,朱德总司令宣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来的《中央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并在热烈的掌声中讲了话。 会议还向党中央发了致敬电。
正像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三个方面军会宁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因此,10月10日在会宁县城召开的庆祝一、二、四方面军会师联欢大会,是一次历史性的、标志性的三个方面军的会师大会,它标志着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实现了大会师。
一道道烙印在会宁大地的光辉足迹
1935年10月3日,红一方面军途经会宁杨崖集时,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登上当地素有“陇镇雅观”美誉的古乐楼对群众演讲,宣传红军北上抗日政策,同时,在古乐楼台子上毛泽东为红军将士和群众诵读了《七律·长征》诗。据统计,红军长征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达会宁,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成、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9位元帅及8位大将、46位上将、127位中将、1200余位少将都在会宁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也留下了20多处战斗生活遗址、遗迹和1000多件珍贵的革命文物,成为会宁人民永久的怀念和不朽的精神家园。
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将军、老红军一直关心关注着会宁的发展。1986年,邓小平亲笔题写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塔名。2007年2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胡锦涛同志专程来到会宁,瞻仰了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并嘱托:会宁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一定要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把革命圣地会宁建设好!
一首唱响在会宁大地的《拥军民谣》
《拥军民谣》是一首会宁原创红色歌曲。“最后一把米,端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为你缝衣裳,最后一件老棉被盖在了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 也要送到部队上……”,这些感人肺腑的歌词真实再现了红军会师期间,会宁人民为红军所做的支援和贡献。
会宁是红军长征期间,各路红军经过全境,战斗生活最长的地方之一,有近7万名红军将士曾在当时只有6万人口的会宁境内战斗生活近2个月之久。淳朴善良正直的会宁人民倾其所有,从人力、物力各方面全力支援了红军长征和大会师。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红军在会宁消费粮食200万斤,征集带走的粮食近500万斤。为红军支援生猪、羊只2889头(只),支援布匹衣物6380件(匹),以及大批银元。当时,全县有400多名青壮年积极参加了红军。
当年木料缺乏,为解决红军西渡黄河造船材料及其它军需物资,有些家庭甚至拆掉了仅有的木房、门窗,捐出了老人的棺木板。有一位诗人曾这样写道:“会宁是条鱼,驮着红军过黄河”。
朱德总司令在离开会宁时语重心长地说:“会宁人民对革命是有贡献的,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对红军的支持,谢谢父老乡亲!”
历史不会忘记,红军将士和会宁百姓鱼水一家亲的深情厚谊,会宁大地的山山水水,至今还承载着红军将士和会宁百姓共同生活的故事,《拥军民谣》永远唱响在光荣的会师大地!
一座彪炳史册的“会师门”及“会师楼”
“会师门”原称“西津门”,始建于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会师楼”原为“西津门”门楼。1936年10月,红军将士攻克城门,登上城楼,掀开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的光辉篇章。
为纪念红军会师,1952年将“西津门”更名为“会师门”,命名城楼为“会师楼”。因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大事件,“会师门”成为全国三军会师第一门,“会师楼”堪称中华第一楼,被评为“大国印记:1949—2009中国60大地标”之一。会师楼、会师门已成为长征精神和会师精神的重要象征,成为人们感怀历史的永恒纪念。
一座光辉巍峨的会师纪念塔
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内,矗立着一座傲视苍穹、光辉巍峨的会师纪念塔。这是1986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缅怀在长征途中壮烈牺牲的数十万红军将士,激励后人永远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会宁县在各界支持下鼎力修建的。
塔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三军会宁会师的见证者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纪念塔共十一层,呈三塔环抱雄姿,是全国唯一一座以三塔环抱为构型的会师纪念塔。立意为三军会宁会师像三个历史巨人紧紧拥抱在一起,骨肉相连,团结一致,顶天立地,所向无敌。
仰望会师塔,谁敢忘峥嵘。每年都有两三百万人次前来瞻仰会师纪念塔,缅怀先烈,接受教育。
一座全国最大、唯一全面反映长征历史的纪念馆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是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内标志性主体建筑,于2006年8月建成。纪念馆由“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精神丰碑永存”三大部分组成,展览展陈面积2700平方米,现有藏品1127件,其中珍贵文物107件。通过雕塑、模拟场景、情景再现、大型多媒体互动场景等多种展示手段,全面系统地反映各路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真实生动地再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前后的英勇豪壮场景。
会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唯一全面反映长征历史的纪念馆,也是全国县级馆藏文物最多的展览馆。以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和会师楼、会师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50个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一条题词最多、规模最大的将帅碑林长廊
会宁将帅碑林长廊始建于1996年,共刻碑文300多幅。这些碑文是1986年至2006年间经过20多年的努力征集而来的,碑林题词集中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开国将帅对长征精神和会师精神的高度评价。
会宁将帅碑林,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以将帅题词为主展内容,全面反映红军长征精神的碑林,也是全国展陈将帅题词最多、规模最大的碑林。
一批浸透鲜血的革命历史遗迹遗址
除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外,会宁境内的革命历史遗迹遗址还有大墩梁红军战斗旧址、慢牛坡红军战斗旧址、张城堡红军战斗旧址、侯家川红二方面军指挥部旧址、青江驿红军会师旧址、老君坡红军会师旧址、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红堡子红军战斗旧址等10余处。
红军会宁会师期间,在会宁境内进行了6次大的战斗,有1800多名红军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在大墩梁阻击战中,红四方面军第五军副军长罗南辉及887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在慢牛坡战斗中,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师长柴洪宇及200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2016年,以大墩梁红军战斗旧址为主的红军烈士陵园景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结语
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长征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世界的英雄凯歌。会宁,有幸作为红军长征的会师圣地光荣地镌刻在了新中国的历史丰碑上。历史的见证是对现实的最好激励,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拓未来。“十个一”是红色基因在会宁这片热土一脉传承的有机整体,红色会宁在汲取历史的珍贵养分中昂扬地一路走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今天,流淌着红色血脉的会宁人民,赓续传承“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会师精神,必将奋力把这片光荣的红色热土建设得更加光辉美好!(王 瑞)
动动小手 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吧
Hash:75e4953f137fd490e27811fbb70d9b5165879bf4
声明:此文由 大西北消息速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