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间的文化坐标——苏州名人墓探寻足迹
山水间的文化坐标
孙会芳
名人墓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历史、文化、艺术的人文景观,而苏州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块土地上养育了太多杰出的名人文士。缀在山水间的名人墓,没有墓地本应的阴森可怖,更多的是一片安静祥和,其中的故事奇妙悠长,让人神往。我寻寻觅觅,近期走访了申时行、顾野王、王锡阐三个名人墓。
申时行墓区
苏州文正学院法学院外有三扇古色古香的木门,里面应该就是申时行墓区,边上有“江苏省文保单位申时行墓”的石碑,可是大门紧闭进不去。幸亏是铁栅栏门,从空隙中可窥见。墓园占地很大,里面绿树成荫,对门是一块高高矗立的石碑,下有一驮碑巨龟,上书“明太师申文定公神道”几个大字,一条笔挺的神道连着享堂,享堂共有五间,边上树荫掩映下隐约还有几口古井,看不甚清楚。
申时行墓石碑
老一辈人都知道长篇弹词《玉蜻蜓》,那位出生在尼姑庵最后认祖归宗的“徐元宰”就是申时行的原型。民间传说毕竟真真假假,申时行之所以姓徐是因为祖父过继给徐姓的舅家,他也跟着姓徐,后来高中状元自然要认祖归宗光耀门楣,改为“申”姓。《万历十五年》中专辟一章介绍他,他是位“太平宰相”,也是皇帝的老师。在那个朋党层出不穷的时代,他与同年榜眼太仓人王锡爵联手执政,持政以宽,以江南人的宽柔平和治国,使大明帝国的经济和民生得以短暂的休养。
这位“状元宰相”晚年退居苏州23年,在苏州大置房产,被人称为“申半城”,至今留下很多痕迹。他的墓位于苏州城外吴山岭,当地人亲切地称此处为“申家坡”。民国李根源曾在《吴郡西山访古记》中说:“申文定公时行墓地,广约二百余亩……吴中古墓,宏大恢皇,完善无损,此为第一,置之全国,实罕其匹。”
申文定公祠,在虎丘三泉亭南,下林千人石。祀明大学生申时行,万历四十八年(1620)建。民国九年(1920)在废址上重建,解放后祠关闭。(苏州市档案馆馆藏)
在铁栅门外看不真切,只好回家翻阅资料“隔岸观火”了解一下整个墓区情况,据资料介绍,碑后享堂五间,为明代建筑,左右次间和梢间立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至四十四年(1616年)的谕祭、赐谥、题奏等碑等8方。虽然申时行墓前的基表牌坊及石人、石兽遭破坏,可喜这墓穴、神道碑、享堂及8块巨碑尚存。该墓规模之大,可称明代高官显宦墓葬的典型,在江南一带是罕见的。
顾野王是南朝梁陈时期鼎鼎大名的江南才子,他博学宏才,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顾野王擅长文字训诂,著有《玉篇》,此书为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后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
顾野王墓就在苏州职业大学校园内。顺着校内一条叫顾公路的开进去,我寻思着,此路既然是因顾野王而命名,想必墓地应该在不远处。其实墓地就在一河之隔,但是近在眼前却无从寻见。后来还是通过搜寻网友的文章找到了墓地。
顾公野王赞
此墓一直位于苏州石湖南岸的下舟村,该村因为建造苏州国际教育园而全部拆迁。幸运的是,建造校园时,校长在推土机下发现了此墓,墓地得以保存,未受影响。
顾野王墓上分布大大小小十余块石头,其中有两块不仅体积大,石质、色彩亦不同,颇为奇特。东侧斜卧的一块长六米、宽三米,平均厚度超过一米的浅黄色石英砂岩巨石,北侧平卧的是两米见方的铁褐色石英砂岩石块,石上依稀可辨镌有清代嘉庆八年(1803年)一代儒宗钱大昕所书“陈黄门侍郎顾公之墓”。据传,这几块巨石绝不是人力所能搬运,应为陨石,当地老百姓不知道顾野王,但亲切地称呼此处为“落星坟”,形象而贴切。
顾野王墓
清顺治九年(1652年),顾氏后裔顾炎武至上方山谒顾野王墓,有《同族兄存愉拜黄门公墓》诗序有曰:“卢襄《石湖志略》曰:‘墓上有一巨石横卧,可二丈许,石上古松一株,似盖,湖上望见之,即知为野王坟。’”可见当年有棵亭亭如盖的古松巍然屹立守护着这一方古墓,现墓上松树为后来补种的。
晓庵墓
吴江最有名的学校是震泽高中,这所名校旁藏着一座名人墓,著名天文历算学家王锡阐(1628—1682,号晓庵)的墓地就在这里。
那天,冒雨步行从震泽镇最东面赶到最西面,穿过一条条幽静的小巷,沿着一条小河往南走,拐了几个弯,忽然看到前面有一座小石桥,古色古香,后来知道这就是晓庵桥。
走过石桥就是晓庵墓园,里面有王锡阐纪念馆。门虚掩着,馆里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引领我们径直穿过大厅来到纪念馆,熟练地开门开灯。这是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老屋,三开间,落地长窗,一眼望进去,就是王锡阐的雕塑,上有“学究天人”的匾额。他侧身坐着,头微微朝西仰视,双目炯炯,凝神思考,仿佛在瞭望西边神秘的天空。
王锡阐雕塑
王锡阐生于明末清初,正逢乱世、改朝换代的他始终保持气节,一生誓不仕清,着明朝冠服,不用清朝钱。与同时代著名学者顾炎武、张履祥、吕留良、朱彝尊等以志节相砥励,潜心经史,不随俗浮沉。
王锡阐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天文学上的卓越贡献,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他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天学卷》中是这样评价王锡阐的:“对于王锡阐的著作就值得作一番研究。这位天文学家是有才华的人,他至少了解中国的天文学,知道二十八宿是赤道的分段,比耶稣会传教士知道得多。” 王锡阐一生关于天文学的著述甚多,有《大统历法启蒙》《历表》《历说》《晓庵新法》等,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应是《晓庵新法》,后来被收入《四库全书》。
晓庵墓园
纪念馆西面有一小门,门楣上刻有“南服英贤”砖雕匾额。院内一座用花岗岩石块围起来的圆形坟堆,墓碑上刻着“王晓庵先生之墓”,墓后围墙上镶有一块砖雕题词“江天白云”,不由想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之句,躺在这江天白云之中仰望星空,想必也是他的心愿。
原创作品,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则一律不录用)。
Hash:4faa97a86bfed591c541bbbe17c797199a451939
声明:此文由 苏州档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