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惧严寒|绿色生活暖冬季,节能降碳华能行

今日大寒,严冬将尽

《节气歌》中唱道: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大寒是这一年里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潮南下频繁,是中国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天气寒冷,阴寒布满地面。风鸣树,寒野苍茫,寒气砭骨。虽冻到了极点,却开始有了消融的迹象。冰雪染尽万物的颜色,勾勒寒冬的边际,大地悄悄回暖,春天的消息已在路上。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大寒”。据《中国天文日历》显示,1月20日10时39分,我们迎来大寒节气。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大寒”过后年味儿越来越浓,人们准备年货、除尘洁物,数着日历上的数字,等待着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老家灶上飘香的肉味,奶奶做的糟肉,妈妈炸的丸子、带鱼……这些熟悉的“乡味”,萦绕在舌尖心头。

香气四溢,寒冷有尽,花开有期。光阴流转,一年又一年,愿温暖度过每一个寒冬。

身若温暖,何惧严寒

在这天寒地冻的采暖季,人们更愿意温暖舒适的待在家中,靠着暖气、喝着热茶、温暖的被窝。过去的农村地区,房屋保温效果不佳,炉具燃烧不充分,也容易有安全隐患。

如今的农村地区可大变样,不论是村道、采暖条件、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兰州华能刚刚实施完成的会宁兴村“四改”项目,让会宁五个红色村过上了幸福新年

绿色生活暖冬季,节能降碳华能行

太平店镇青江驿村、郭城驿镇红堡子村、杨崖集镇陇西川村、新添堡乡新添堡村、翟家所镇张城堡村5个红色村,总规模2441户,一期实施完成910户作为示范点。“四改”包括了改暖、改炕、改厨、改厕。

改暖:采用太阳能+生物质清洁炉具清洁供暖系统,替代百姓传统小煤炉取暖。降低百姓采暖费用,减少污染气体排放,系统可通过大数据服务系统,实现手机操控、远程服务,节能减排数据统计监控等。

改炕:采用智能远红外电暖炕或智能恒温水暖炕,替代农村传统土炕。耗电量低,温暖舒适,干净卫生,消除炕烟异味。

改厨:为百姓配备集成不锈钢厨柜、智能数控油烟机、双头热管电灶、太阳灶等。改善厨房卫生环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无烟厨房,清洁健康,明厨亮灶”提升百姓饮食健康。

改厕:选用新型无害化卫生厕所,替代农村露天户外厕所。方便百姓日常生活,消除粪便对水源环境的污染,增强百姓卫生意识,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四改”项目整套系统每户总费用2.4万元,会宁县政府补贴1万元,“万企兴万村”企业帮扶8000元,兰州华能让利3000元,农户自筹3000元。

翟家所镇张城堡村70岁的老人张学连说,前院的房子里今年没有生煤炉,现在用太阳能循环取暖,房子里很暖和,比过去干净了很多。他也算了一笔账,“前后两个院子的房子,安装上三四个煤炉子,一年怎么样要烧两三吨煤炭,按今年的煤炭价格,就要七八千元的煤炭,现在用太阳能循环取暖,至少节约两三千元。”他笑容可掬地说,项目暖了心也暖了,还是党和政府更贴心!

兰州华能生态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强表示,兰州华能生态能源既是“万企兴万村”的参与者,也是甘肃“光彩事业”的推动者,能在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会宁县的五个红色村实施由政府牵头,企业献爱心的“四改”整村推进项目意义重大。他表示,这不仅是为农村群众办实事、改习惯,而且是为改变老区人民的生态宜居环境作出企业应有的责任。

Hash:d031f795aa29e4624977e4c1a07384b533a2ca32

声明:此文由 华能生态科技股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