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亚细亚的文明瑰宝
大美亚细亚
“多元文明并置,古今文明相通”,让我们一起走进亚洲文明展,鉴赏部分文物,追寻各文明之间对话、交流的轨迹,聆听亚洲各国文明互鉴、终和且平的新乐章。
中 · 国· 部 · 分
刻辞卜甲(商代)
占卜用的龟甲,多用龟腹甲,也有用背甲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验辞等文字,即为甲骨文。从个体到族群,所有的情感、知识、思想、经验,通过文字,一代代流传下来,中华文明得以塑造与传扬。此刻,我们写出的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划地刻在骨头 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曾侯乙”铜尊盘(战国)
尊盘由上尊下盘两件器物组成,铸造工艺复杂,采用了陶范法、失蜡法、钎焊、铆接等多种工艺精工制作而成,全器造型优美,纹饰繁复。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之一。
铜诏铁权(秦代)
这枚铜诏铁权是衡(天平)上使用的砝码, 一侧镶嵌一青铜诏版,其上铭文写明秦始皇“法度量”,是秦代统一度量衡法令得以实施的直接证物。
五层彩绘陶仓楼(汉代)
▲2009年河南省焦作白庄汉墓出土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东汉陶仓楼作为当时建筑的实物模型,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水平和技艺。此陶仓楼,其造型古朴,气势雄伟,技艺高超,内涵深厚。
鎏金银壶(北周)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银壶腹部由三组画面构成:前面是青年帕里斯将金苹果送给爱神阿芙罗狄蒂,左侧是帕里斯在爱神帮助下抢劫美女海伦,转到右侧海伦已经回到丈夫墨涅拉俄斯身边。古老的希腊故事跨越千山万水,出现于中国北周大将军的墓中,正是文化融通中西,将军也有柔情。
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唐代)
琉璃瓶呈淡黄透明色,无模吹制成形,肩部与腹部外壁用不同颜色及形状的玻璃丝缠贴装饰,制作精美、纹饰华丽,其制作不仅吸收了古罗马和波斯帝国的玻璃生产工艺,又融入了早期伊斯兰文化风格,为典型萨珊工艺品。
三彩载丝骆驼(唐代)
▲1963年河南省洛阳关林出土
该骆驼通体主施白釉,头顶、驼峰、颈下、前肢上部及驼尾施褐釉。骆驼呈昂首嘶鸣状,牙齿和舌头的刻画栩栩如生,四肢劲健有力。骆驼背垫彩毯,峰驮兽囊,载有水壶、食品、丝绸等物,执着跋涉于“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交流。
缂丝山茶蛱蝶图册(南宋)
图案为盛开的山茶花,一蝴蝶萦绕其间。朱克柔,南宋高宗时期云间(今上海)的缂丝艺术家,以摹缂名家绘画作品而知名。此幅以高超的缂织技术,纯熟的绘画技巧完美地再现了原画精神,画面生动逼真。
焦秉贞《耕织图》册页(清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古代中国以农耕为主,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桑蚕和农耕。焦秉贞依楼璃《耕织图》样,用西洋画法绘制了耕、织图各二十三张后,康熙皇帝亲自为其作序作诗,命刻板印发。《耕织图》是用绘画艺术反映农桑劳作过程的一大创举,被称为“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
国 · 外· 部 · 分
彩陶盘(公元10-11世纪)
▲亚美尼亚阿尼遗址出土
亚美尼亚历史博物馆藏
该釉陶( Faience )盘中央装饰了飞舞的人面神兽,其身后沿着盘子口沿装饰了一圈如柳条般的植物纹,整体流畅且动感强烈。釉陶是古玻璃的前身,釉陶的制作技术源于两河流域,在古埃及发展至顶峰。
石雕象头神伽内什坐像(公元10世纪)
▲印度中央邦出土
象头神迦纳什( Ganesa ),印度神话中的智慧、财富之神,在普通百姓中人气极高。他一支象牙折断,据传是在记录广博仙人口述《摩诃婆罗多》时神笔用坏了,拔下一颗牙齿继续书写所致。而他正在用象鼻享受罐中的蜜糖,很是怡然自得。
陶来通(公元前247年224年波斯时期)
来通是Rhyton的音译,是一-种酒杯的形式。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古代伊朗已经开始制造陶瓷来通杯。此杯为砖红色陶胎,表面涂有一层黄褐色化妆土。杯身主体绘有红褐色几何图案。杯子未端是一.只长角山羊或源羊头部。来通杯在帕提亚艺术中很常见,在伊朗及其周边地区均有大量出土。
埴轮陶扛锹男俑(公元6世纪)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埴轮是出土于日本古坟内的一种土偶殉葬品。埴轮多为土制,虽经烧制,但火候不够,又不上釉,表面缺乏光洁度。有趣的是,埴轮的造型是由规范化了的各个局部组合而成的;可是组合在一起时,却又各不相同。如这尊扛锹男俑,刻画简洁,笑容可爱。(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葳Image: TNM Image Archives )
高143厘米、宽158厘米
马赛克又称锦砖,译自MOSAIC,发源于古希腊,原意是用镶嵌方式拼接而成的细致装饰。坯料经半于压成形,窑内焙烧成锦砖。马赛克是古希腊、罗马时期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它繁复而美丽,诉说着历史的兴衰。这幅马赛克镶嵌画表现了亚历山大城的景观。
灰片岩佛立像(公元2-3世纪)
▲犍陀罗国遗址出土
巴基斯坦考古与博物司
巴基斯坦的西北部是古代犍陀罗国的核心区域。犍陀罗地区崇尚佛教,希腊化时代的艺术也曾传播于此。佛教和希腊化艺术在此相遇,诞生了犍陀罗风格的佛像。这尊佛像五官深刻,双目有神,长袍层层褶皱,身体躯干多以线条的方式体现,是比较典型的古希腊雕塑的表现手法。
竖琴(当代)
在缅甸,竖琴被尊称为弦乐器之王。在骠国时代(公元前2世纪-公元10世纪)被广泛使用。一般弦乐器可弹奏五声音阶,但缅甸竖琴却可弹奏七声音阶。其共鸣腔由花梨木制成,琴颈与琴箱交汇处的形状酷似黄兰叶片,船型琴箱的尾部呈碗状。琴颈顶端即为琴头,呈菩提叶状。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版权请联系删除。
Hash:0d4bd763957c2b52e801f6f1b44a6bfea9f07414
声明:此文由 安徽省中国旅行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