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清代武状元的地理分布

武状元是我国古代武科举最高一级考试即殿试之后对武进士中选定的一甲第一名赐予的特殊称谓,也就是通过武科举选拔出来的全国第一名。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集各朝各代封建制度的精华于一身,武科举作为一项为国家选拔优秀武备人才的制度在满人定鼎中原后不久就被继承下来,使得武科举制度更加完善,但是作为封建传统产物的武科举终究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寿终正寝。

有清一代,历代统治者共举办了武科举109次,那么相应的武状元也就有109位,是历史上武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武状元是通过武科举选拔出来的优秀武备人才,它与武科举相始终,伴随武科举的废止,武状元也从此告别历史舞台。本文重点研究的是清代这109位武状元的地理分布,通过分析109位武状元的地理分布状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清代状元群体、科举制度以及清代人才地理分布规律。

1清代武举概况

(一)清代武举的建立。

武举又称武科,是我国封建统治者选拔武备人才的主要方式。武举最早设置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据《唐会要》记载:“长安二年正月十七日赦:天下诸州,宣教武艺,每年准明经、进士贡举例送。”此后,武举作为常科,与当时流行的明经、进士等科处于相同地位。清承明制,武举制度在清代也很快被继承下来。满人在定鼎中原之后,即可建立武举制度,顺治元年(1644年)在顺治皇帝的即位诏书中规定:“武举会试定于辰、戌、丑、未年,各省直乡试定于子、午、卯、酉年,俱照旧例。”于是顺治二年(1645年),在兵部主持下于当年十月举办武举乡试,清代武举正式开始。

(二)清代武举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因清承明制,清代武举考试程序与明代基本相同,但是靠马上得天下的清代在对武举重视程度上要比明代强很多,这一方面与清军入关后全国政治军事形势的不稳定,急需军事人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满族自身骁勇善战、重视骑射、有着尚武传统有关。正是由于清代统治者对武科举的重视,使得武科举制度得以完善,并发展到历史的最高峰,这主要体现在清代武举考试的基本程序和内容上。

1、清代武举的基本程序。

清代武举考试的基本程序包括武童试、武乡试、武会试、武殿试四级。武童试为资格考试,是武举考试的第一关,通过了武童试的人称为“武生”,具备了“武生”资格才能参加后面的考试。武童试是清代新增加的一级考试程序,所以清代武举考试是四级考试制度,但是在参加武童试之前,还要依次通过县试、府试、院试、岁试等一系列考试,通过者才能继续参加武童试,可见清代武举考试程序的繁琐。清代第一次武乡试于顺治二年(1645年)举行,武乡试为武举考试第二关,每逢子、午、卯、酉年在省城举办,称为“正科”,通过者称为“武举人”,第一名称为“武解元”,除了“正科”如果遇到新皇帝登基、帝后寿辰等大典时常会举办“恩科”,遇到紧急需要时还会开设“加科”。武会试每逢辰、戌、丑、未年在北京举行,时间一般为当年九月。武会试一般在武乡试的第二年由兵部主办,所以清代的武会试始于顺治三年(1646年),武会试通过者称为“武进士”,第一名称为“武会元”。参加武会试的“武举人”不管通不通过会试,都有了做官的资格,通过者可以参加殿试,进行更高层次选拔,落地者可以参加兵部的拣选,一、二等任“营千总”,三等任“卫千总”。武殿试为武举考试最高一级考试,清代以前殿试未形成稳定制度,直至清代建立即可将其制度化。武殿试于武会试之后的十月举行,一般由皇帝亲自主持,可见武殿试规格之高。武殿试其实就是将入选的武进士分出三个等级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获“赐武进士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武进士出身。

2、清代武举考试的内容。

清代武举考试一般都是在文举考试结束后进行,每一级考试的内容都分三场进行,第一场测试马上射箭,纵马三次,共发九枝箭,中三箭为合格,方可继续参加下面的考试,在乾隆年间,马射之后还增加了一项“马射地球”;第二场测试步射和技勇,步射需距离靶子三十步,连发六箭,中两箭为合格,合格者可以参加技勇测试,主要测试开弓、舞刀、掇石,弓分为八力、十力、十二力三个号,刀分为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三个号,石头也分为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三个号,乾隆年间规定,“弓、刀、石三项技勇,必有一项系头号、二号者,方准合式,遂为永制。”第一、二场考试也称“外场”,第三场称为“内场”第三场为考文,当时叫“程文”,相当于文化课考试。由于参加武举的人对于文化课不是很重视,为了选拔到武备人才,清朝政府对考试内容改革很频繁。顺治时定位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乾隆年间又改为策一篇、论一篇,直至嘉庆年间废除策论,只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即为合格,通常为一百字。上述考试内容为武会试一级,武童试和武乡试与会试大致相同,只是二场弓、刀、石的分量有所降低,武殿试与武会试唯一不同的就是先考内场,再考外场。

综上看来,清代的武举考试文武兼备,程序层次分明,制度完备已经达到了很高层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步入了近代,面对外来侵略,武举考试的弊端开始凸显,洋人的“船坚炮利”宣告了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清廷内部开始有人提出废除武举,但是当时的慈禧太后顽固保守,对此无动于衷。甲午战败后,清廷内部出现废除武举的一次高潮,于是在内外压力下,清廷据顶废除武举,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颁布谕旨:“武科一途,本因前明旧制,相沿既久,流弊滋多。而所习硬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自应设法变通,力求实济。嗣后武生童试及武科乡会试,著即一律永远停止。”至此,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二百余年的武举考试正式推出历史舞台。

2清代武状元的地理分布

要研究清代武状元的地理分布,首先要了解清代武状元的人数和他们的籍贯,只有弄清楚这两个方面才能进一步分析武状元的地理分布。

清代在科举考试上虽一再标榜“文武并重”,而且清代前期的几位皇帝也的确重视武举,但是历来由于“武以安邦,文以治国”,“重文轻武”思想在清代后期越来越严重,武举与文举相比,始终逊色一筹。“在清代,文科举殿试揭榜后,新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及其名次都要郑重其事地刻在‘进士题名碑’上,这些碑至今还完整无损地保存在北京国子监旧址。此外,官私刊印的《馆选录》、《鼎甲录》和《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一类书籍很多,差不多随处可见,因此清代文科的进士情况非常清楚。”但是武举却没有像文举这样专门的记载,既没有“进士题名碑”,也没有书籍记载,使得我们对清代武举的情况知之甚少。但是,近人朱彭寿对清代武举鼎甲者做了统计,并记录自己的著作《旧典备征》一书内。朱彭寿曾在光绪朝内阁任职多年,掌管规章规制、凑章,辛亥革命后还认过北洋政府的秘书,跨清、民国两代,多年从事文案工作,对清代的朝章规制、职勋科甲、人文掌故比较熟习,因此此人所记内容史料真实,可信度高,如今关于清代武状元人数和籍贯的统计大多依据朱彭寿的《旧典备征》,这可以说也是本文的研究基础。

清代武举会试从顺治三年(1646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历时二百五十二年,共开科一百零九次,也就是说产生了一百零九名武状元,为历代武状元之最,这一百零九名状元中,有籍贯可考者为九十五人,现根据相关史料将九十五位状元情况制表如下,便于直观分析:

表1 清代武状元分省地理分布情况表

序号

地区

人数

序号

地区

人数

序号

地区

人数

1

直隶

28

7

山西

5

13

陕西

2

2

山东

13

8

广东

3

14

江西

2

3

浙江

8

9

顺天

3

15

京卫

2

4

江苏

7

10

福建

3

16

四川

1

5

汉军八旗

6

11

满洲八旗

3

17

贵州

1

6

河南

5

12

甘肃

3

在此要说明的是,上表所列地区均是产生过武状元的地区,未列举的行政区域如湖南湖北安徽云南蒙古八旗均未出现过武状元,因此未列入此表。由上表可以看出,清代武状元中,直隶地区最多,多达28名,出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其次是山东,有13位武状元。此表值反映出的清代武状元地理分布最大特征就是“北多南少”,武状元多出自北方,北方武状元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三。如果将清代文武状元的籍贯作对比,可以看出清代文武状元的地理分布格局是南文北武,为了便于分析,现将清代文状元地理分布情况制表如下:

表2 清代文状元分省地理分布情况表

序号

地区

人数

序号

地区

人数

序号

地区

人数

1

江苏

49

7

江西

3

13

四川

1

2

浙江

20

8

福建

3

14

陕西

1

3

安徽

9

9

湖北

3

15

山西

0

4

山东

6

10

广东

3

16

云南

0

5

河北

4

11

湖南

2

17

甘肃

0

6

广西

4

12

江南

1

由此表可以看出,江苏地区的文状元是最多的,清代文状元多集中在南方地区,将表1和表2对比可以看出,在武状元人数上领先的直隶和山东地区,在文状元人数中却未能保持领先,恰恰是在武状元中排名靠后的地区在文状元中后来居上,最明显的就是安徽地区,清代安徽地区未出现过武状元,却出现了九名文状元,还有甘肃地区出现过三位武状元,却没出现过一位文状元。

综上看来,清代武状元多出自北方,文状元多出自南方,我国文武状元的地理分布格局是南文北武,那么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此,我们把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军事因素:北方自古多战事,据统计,清代北方与南方战事的比例接近4:1,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起,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两千多年间,共有重要战役721起,其中北方548起,占76%,南方只有173起,占24%,全国战事北方约占3/4。正是北方频繁的战争不仅使得北方百姓成了军队的主要兵源,而且也塑造了北方人骁勇善战的尚武性格,从而北方比南方的武风基础良好,武状元多出自北方。

(二)地域因素:处于某种特殊地域的人群为了生存会去适应当地的地理特殊性,我国北方既有农耕的汉族,也有游牧的少数民族,而且北方历史上多处于政治统治中心的地位,使得北方战事不断,从而间接促成了北方人群的剽悍、善战的性格。正如《后汉书·虞诩传》所称:“谚云:‘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关西地处农耕的汉族和西北游牧部族交错分布的地区,为了应付不同民族之间时常发生的流血与冲突,当地民间“修习战备”,遂形成了勇武善战的区域风俗及剽悍的人群性格。正因为如此,在清代武状元中,甘肃、陕西才榜上有名。

(三)政治因素:北方良好的尚武风气,为培养优秀的武备人才提供了丰富土壤,正因为如此,清代统治者利用武举选拔人才时对北方极为重视,这体现在清代对武举乡试和会试录取名额的规定上,康熙二十六年(1687)定制“略视各省文闱之半,”“综计顺天中额百十,汉军四十,奉、锦三十,江南八十一,福建六十三,浙江、四川各六十,陕西五十九,河南五十五,江西、广东、甘肃各五十四,山西五十,山东四十八,云南四十二,广西三十六,湖北三十五,湖南三十四,贵州二十五。”武会试的录取名额,康熙三十三年对区域中额作了具体规定: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为“北卷”,取中五十名;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为“南卷”,取中五十名,后来为了照顾武风基础好的省份,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定制:“嗣后考取武进士不必拘定额,”“计省之大小、人之多寡,照考取文进士例按省酌定取中。”

(四)经济文化因素:自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局以后,南方经济一直处于优先地位,加之战事较少,社会安定,南方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南方的文化教育水平也相应地提高,南方的文化代表了清代文化的最高水平,也是其文化的浓缩,清代许多文化现象都发生于此,如大型图书的修纂、乾嘉考据学派、清代小说等等,我们从本文表2清代文状元的地理分布就可以看出,文状元多出自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如江苏、浙江,而从反面分析,在武状元榜上有名的甘肃、山西地区,却没出过一个文状元,这与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离不开的。

— END —

扫码进网站输关键词

Hash:f29b0c1f6c88333309523872ddd3094598c1a8c0

声明:此文由 海宁中学地理组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