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遗韵——汉中洋县傥骆古道

原标题:历史的遗韵——洋县傥骆古道

傥骆道,因南口位于洋县傥水河口,北口位于周至县西骆峪而得名,又叫骆谷道,与陈仓道、褒斜道、子午道并称为汉中四条蜀道,是沟通长安与锦官城(成都)的古道,也即国道,长约240公里,是穿越秦岭古道中最快捷也最险的一条。

傥骆道的经地大体是:由长安向西南,经户县周至,转西南30里从西骆谷入秦岭,越骆谷关,循黑河支流陈家河上游翻越老君岭,沿八斗河、大蟒河河谷上行,溯黑河西源越秦岭至都督门,进入汉江支流湑水上源,再向西南翻越兴隆山至酉水上游的洋县华阳镇,由华阳镇向东南沿酉水经茅坪过八里关,又越贯岭梁经白草驿,出傥谷口;或由华阳镇向西南,越牛岭顺酉水支流八里河至八里关;或由八里河谷的黑峡、大店子越岭过四郎出傥谷;也可由牛岭折西南至铁河,循傥水河谷至洋县。由洋县沿汉江北岸渡湑水,经流王城城固县柳林镇达于汉中。路线全长约765里,其中谷道约500里,较之散关道、褒斜道、子午道等其他通往陕南的驿道较为捷近。

傥骆古道的南端地处亚热带低地山区,气候湿润,降水丰沛。海拔2000米山区,年平均降水超过1000毫米,即使气候变暖,暖冬持续,降水减少,这里的雨雪增减量也不是很大;因而,秦岭南坡和大巴山区,成为汉水最为可靠的水源地。古道的北端,在秦岭北坡的骆峪中,虽然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但山谷中仍是草木葱茏,溪水奔流。秦岭北坡的山势陡峭,与秀丽幽深的南坡比较起来,这里的景色更壮观一些。

傥骆古道属于现洋县华阳景区,与华阳古镇相邻,在你领略历史足迹的同时,还可以游山玩水,看风光秀丽的自然美景

洋县除了美景

当然还有不能错过的美味佳肴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洋县美食哦!

华阳腊肉

洋县秦岭南坡华阳一带山区,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保持了色香味俱全的特点

枣糕馍

枣糕馍是汉中洋县地区传统名点,名满陕南。枣糕馍是用绳串成串串提着,是走亲访友,馈赠待客的礼品,洋县枣糕馍洁白没有裂纹,外酥里软、韧、松、甜,存放时挂在风凉处不变味,存放上三、四个月,还能恢复原来的软度,好像刚蒸的馍,在没有保鲜、冷冻技术设备的年代里,是不可多得的面制食品。

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以洋县本土坡地洋芋为原料,经文火蒸煮至烂熟,晾凉,放在枣木碓窝用木锤反复捣杵数时,至能拉成一条线后取出,佐以特制调味料食用。

浆水面

浆水面,在洋县可算是家常便饭,但以“马畅浆水面”最负盛名。据老人们回忆,清代前盛行“梆梆面”,现在叫“阳春面”或“酸汤面”。民国时期才盛行浆水面。

菜豆腐

豆腐又称菜豆腐粥,是洋县地区汉族传统小吃,菜豆腐不仅爽口不腻,而且营养健康,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面皮

洋县的面皮历史悠久,民间就有北宋时大文学家苏轼的表兄文同任洋州太守时在群众家里吃面皮的传说。因为贪食美味狼吞虎咽,才落了个“馋太守”的笑称,洋县的面皮在制作、调料、花样、口味诸方面多有独到之处,风味别具一格,而名噪市井。

熬肉

洋县熬肉是传统家常菜,将几种完全不同的菜放在一起烹煮。洋县熬肉的味道,虽不及火锅那般热辣刺激,营养也不及珍贵食材烹制的菜品出彩,可就是这么一道菜,却让几乎所有的洋县人情有独钟。随着时间的推移,却一直在洋县人的餐桌饭食间,扮演着沉稳浓厚的角色。就好像洋县人民热情质朴的性格,温厚饱满,不华丽却足够充盈。

神仙豆腐

说到洋县华阳的美食,这里的土生土长的人们会给你带来另外一种惊喜,一个属于大自然的馈赠。古时,当地人用一种名叫“神仙树”的植物茎叶加工制作的特色食物----“神仙豆腐”。

说了这么多

你是不是已经隔着屏幕垂涎三尺了

快趁五一,一起和家人朋友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自驾游吧~

来源:洋县文化旅游y

Hash:09e2830ebd4f6c1b3a1016f3a7071e2eafc228b4

声明:此文由 汉中在路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