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坛 | 杨晓军:读“灰堆”

渭南文坛 | 杨晓军:读“灰堆”

近日,在读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作者在开篇就肯定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客观上给中国文脉的顺畅传承奠定了基础。统一文字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延续,提供了载体。据明代《渭南志》记载:“秦焚书灰堆遗址仅存土台一座,东西约45米,南北约38米,高约9.5米。” “灰堆遗址”是当年秦始皇焚书处,也叫“焚书台遗址”,位于渭南市区东南,湭河东岸,秦文化遗址公园内。

我有幸生活在这个秦文化遗址公园附近,每当闲暇时,总习惯沿着湭河岸边散步,一直往南走到遗址公园的门口。经常会在广场停留,看一看南塬的铁路上偶尔呼啸而过的火车高速路上奔驰往来的汽车,会在向往远方的那种期待中,写一写文字。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是知道这个灰堆遗址的。上高中的时候,我和同学游玩,登上了那个高高的土台,无比豪迈地眺望四方。当时周围还是农田,是一个比较荒凉偏僻的地方,对这个遗址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感知。

想一想古代的四大文明,“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至今都成了废墟里的绝唱,湮没在了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时光漫长,我们在春意盎然的原野上深耕民族的希望,那是渭水春涨的远古呼唤;在荷塘月色的夏夜里感悟清凉的舒畅,那是湭水夜月的绝美画卷;在层林尽染的秋意中畅享收获快乐,那是丰原秋眺的喜悦心情;在瑞雪普降的河畔勾勒独钓的孤影,那是风门堆雪的无尽欢欣。

可以说“秦”这个字,源于血脉,刻于风骨。秦人英壮,以气概胜。诗经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在关中平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秦人繁衍后代,传承文明。历经无数战乱、灾害,在孤寂漫长的时光中磨砺着顽强坚韧,在生硬冷冽的酒香中积淀粗犷直爽,在咸辣鲜香的美食里诠释着热血豪迈。

夏夜的遗址公园小广场里,常有一群老人在唱秦腔。每当遇到的时候,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留恋其中。偶尔揣摩明白一两句戏文,便有一些满足的快乐和飘然的心情。也许对我来说,唱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浓厚的氛围里,感受那种熟悉亲切的韵味,体会秦人对生活荡气回肠的热爱和豁达通透的感悟。

我经常会想起那些已经故去的老人,牵着我的手,小心翼翼地穿梭在乡村的戏台旁边。在拥挤的人群里,穿过时空岁月,我依然能闻到食物的香甜,还有停留在口里爆米花的酥脆,依然能感受到那一份紧紧牵着我手的余温,永远停留在掌中……

今天,掌中的余温尚在。大秦的晚风从远古吹来,拂去了我心中的尘埃,大秦的鼓声从远古传来,惊醒了我懈怠的状态。在寂寥的冬夜里,我又听到了战马的嘶鸣,触摸着铠甲的温度,用一笔一画的方块汉字,书写未来。

来源:渭南日报·黄河周末

Hash:5a909f68c54a0cbf5d1e85d0ac2338b082690c1c

声明:此文由 渭南文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