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陕西榆林的明代镇北台,为什么被称为长城三大奇观之一?
顾名思义,“镇北台”就是镇守北方的军事建筑设施,这是一个撂在地上都能砸个深坑的名字。
榆林城北的红山位置险要,居高临下,是南北节点的咽喉地带。山顶上的镇北台,是明长城重要关隘和军事瞭望台,也是明代长城体量最大的建筑遗存,与嘉峪关、三海关并称为长城奇观。
明代陕西三边总督、延绥巡抚、兵部右侍郎刘敏宽曾经在一个秋色苍茫的上午巡察镇北台,留下了“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还从沙漠来。戌阁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绕地维回。凭高极目狼烟靖,恍是逍遥莨苑偎。”的慨叹。
史载,战国时期榆林为秦国上郡地。秦灭六国后,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郡,这里仍然属于上郡辖治。在浩大的长城修建工程中,作为边塞要地,长城必然要经过这里。秦代以后,历代都把这一地区视作边关重镇,布设要塞。
明代初年,延绥镇由绥德迁至榆林,并在延绥镇以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地设立贸易市场,方便了与蒙人的交易,文献上有“每年正月过后择日开市”的记载。
为保障边城安全,明成化十年(1474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历时4个月,在隋长城基础上筑起延绥镇长城。同时,为配合红山市的贸易,修筑了汉蒙互市场所——“易马城”和蒙汉官员进行洽谈、举行献纳贡仪式等场所——“款贡城”。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四月至七月,延绥镇巡抚涂宗浚又在款贡城的西南侧——长城南北显要处的红山顶上筑起镇北台。镇北台居高临下,俯瞰南北,便于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
镇北台和款贡城从此成为与明长城建筑并行、互为补充的珍贵文物遗存。
镇北台平面呈矩形,内筑夯土,外甃砖石,共四层,通高近三十米。底层为墩台台座,北边长为八十二米,南北长为七十六米,东、西各长六十四米,周长二百八十六米。四周围以垣墙,内墙高约四米,女墙高约半米,外墙高达十米;东墙南侧辟劵门,东南内侧置砖铺马道,北墙与长城相连,层台逐级内收,自下而上各层分别高10.2米、11米、4.1米、4.4米。逐层内收12米、5米、3米;层间辟劵洞甬道,以石踏跺上下通连。
各层台顶四周砌1.55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瞭望口,台面铺设青砖海墁。底层周围原有屋宇环列,为当年太守台戍卒营房,配备有旗帜、鼓、弩、软梯、礌石、铁铳、火药、柴草等,现仍存遗址。第二层台南侧劵洞额嵌涂宗浚书“向明”石匾;北面原嵌“镇北台”石匾已毁,现“镇北台”三字为当代书法家魏传统所题。第四层台顶中央原建有砖木结构方形瞭望哨棚一间,于清末坍塌。
镇北台依山踞险,扼控南北,是长城沿线气势最为宏大的建筑物之一,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登台可望见东北侧的“款贡城”遗址和西侧的“易马城”遗址。款贡城遗址,周长668米,占地约2公顷;易马城遗址,周长逾2000米,占地约6.5公顷。
镇北台巍然挺立,北依茫茫大漠,南蔽三秦大地。它既是明代重要的军事设施,又是大明王朝和蒙古商业贸易互通交融的产物,它见证了边塞的苍茫烽烟和友好和平的历史。它犹如时光册页中的一尊无字碑,承载着前人的智慧之光。
2001年6月25日, 陕西榆林“镇北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ash:fbc2e7f42ab5c064216baecd85669b8868c0922b
声明:此文由 小卫说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