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象山看新貌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我和好友再次登上雄伟壮观的韩城名山——象山象山行不尽,澽水去何长。象山海拔634米,位于韩城市新城西部,因其形状似大象而得名。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过多次攀登象山的经历,每次登山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从中印证了韩城改革开放四十年发生的巨变。春分过后,我们来到象山顶峰,一改过去满山光秃、荒山野岭的面貌,宽畅平坦的柏油观光旅游路直通景点,一座装饰一新的《象山森林公园》牌楼映入眼帘,新建宝塔、亭台、走廊等建筑物琳琅满目,被称为韩原八景之一古老庙洞上“朝霞映彩”四个苍劲有力的砖雕大字,与新建的庙亭遥相呼应,各种花木竞相开放,那像塔、如伞、有像蘑菇的刺柏、杨槐等风景树木,给象山披上了春意盈然的绿装,被风一吹,摇头哈腰,好似迎接登山者的到来。这是市政府与日本友人联合兴建“三山公园”的一个缩影。那正在建设中的各个景点,在机械的轰鸣声和建筑工人的紧张劳动中拔地而起,到处呈现出一派热闹繁忙、生机勃勃的沸腾景象。登山展望,晴空万里新城区高楼林立,街道四通八达,从而取带了过去空旷的田野,一座现代化黄河沿岸中心城市在韩城人民的“追赶超越”中正在迅速掘起。特别是太史大街西延大桥的惯通,好似一条巨龙将新城与象山联在一起,成为一道新鲜亮丽的风景线。

记忆中首次登象山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我当时还是十几岁的小学生。当时正逢喜迎党的“九大”胜利召开的大好日子,我们学校排练了一场大型舞蹈表演,集中到象山中学汇演。来到象山脚下,学生们被眼前巍然屹立的象山和当地流传着“象山十八弯,弯弯柏树长的端”的民谣所吸引,就萌发了登象山的念头。于是,在表演休息期间,我相约了几位同学,开始了攀登象山的活动。我们沿着上山的羊肠小道,凭着年轻气盛,不甘示弱,互相比赛,只用了20多分时间,就登上了山顶。我们举目观望,晴空万里,天高云淡,视野开阔,近看到身后的崇山峻岭,青天湛蓝,山下松柏、屋宇与阳光交相辉映,黛色可掬;远看南川北塬、古城、芝川口尽收眼底,大片空旷的田野和分布的村庄,一览无余;更远还看到了好似一条白线的黄河,宛如银链,熠熠闪光,真正感受到了到了站高、看远的境界。

又一次登象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电视图像摸糊不清,韩城矿务局决定在象山顶上新建一个电视转播台。当时上山没有大路,所需用的沙子、砖块、水泥等建筑材料只能靠人力背到山顶,每斤付一分钱报酬。在亲戚的介绍下,我为了能多挣点钱养家糊口,就谎称给亲戚家帮忙,向生产队长请了几天假,加入到上山背东西的行列。一开始,我背了20块砖(相当于一百斤),就快步上山,没走多远,就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只好靠在山上缓一口气。就这样每走一弯,就歇一歇,上山的路上洒遍了汗水。虽说是初春的天气,背到山顶后,浑身的衣服都湿透了。几次下来,累的腰酸腿疼,那时真正感受到钱难挣的体会。但一天下来跑七、八趟,能挣七、八元钱,相当于在生产队干十天活的收入,我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再次登象山是2008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韩城市委机关组织的“迎奥运、登象山”活动。上山途中,我被满山栽种的各种树木所吸引。登上山顶,山上原来的土窑被修建 一新,成为象山公园管理处的办公地点。盘山的柏油马路通上山顶,不用走路坐车上象山的梦想已变为现实。山上通上了自来水、电气化,为人们登山旅游观光、日常生活创造了便利条件。我国著名现代作家、韩城籍文人杜鹏程的墓碑设立在山南边的松柏之中,供游人缅怀思念,更增添了象山人文景观的灵秀之气。特别是杜鹏程的名著《保卫延安》,永远是韩城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书中描写的战斗场面,延安读书学习的场景等部分篇章内容,被雕刻在墙壁上,把游客们的思絮又带回那波澜壮阔、血与火的解放战争年代,使大家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进。著名作家王汶石有感于这部“英雄史诗”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欣然提诗:“战斗一生复何求,铁马金戈笔底收。一代元戊雄影健,十万甲兵争自由。纸罄洛阳书百书,文穷花复易春秋。纵使历路尽荆棘,千秋百载也风流。”高度评价了杜鹏程光辉的一生。

每次登象山,感受不一般。从开始登象山至今相距半个多世纪,回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从攀登象山的亲历中,真正领会了韩城今非昔比、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的巨大变化。

<End>

Hash:8afa51b3a559df3f073de91f7bfaaa2f751f6528

声明:此文由 韩城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