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故事:彰武境内的柳条边与彰武台边门

彰武”县名,出自彰武台边门。养息牧河古称彰武台河,“彰武台”即“章古台”,是蒙古话的音译,意思是有菱角的地方。清朝在今彰武地区设立柳条边门时,在彰武台河畔,叫彰武台门。设县时因在彰武台边门外因此叫彰武。

柳条边示意图

柳条边是咋回事呢?

清朝为了保护“龙兴重地”,在今辽宁吉林西南修筑了柳条边墙。柳条边墙始筑于顺治初年,至康熙中期完成。它是清朝设置的一条标示禁区界线的柳条墙。

据《奉天通志》记载:“清起东北,蒙古内附,修边示限,使畜牧游猎之民,知所止境,设门置守,以资震慑”。《柳边纪略》一书记载:“自古边塞种榆,故曰榆塞。今辽东皆插柳为边,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中原)之竹篱,而掘壕于其外,人呼为柳条边,又曰条子边。”其修筑方法是:“用土堆成宽高各三尺的土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条三株,各株间再以绳连结横条柳枝。土堤外侧挖掘深八尺、宽五尺、口宽八尺的边壕,以禁行人越渡。”以边为界,故至今尚有“边里”、“边外”之称。清柳条边墙分作“新边”和“老边”。新边,康熙九年至二十年(1670—1681年),为了和内蒙古科尔沁诸部牧区划分界线,在今吉林省境内修筑了一段柳条篱笆,因其修筑时间晚于盛京边墙,所以称作新边。老边,也称“盛京边墙”。因辽河分为东西两段,东段自凤凰城(今辽宁凤城)东南海滨,向东北行经兴京(今辽宁新宾),折转西北开原威远堡 (今开原县城东北)。西段的修筑,始于顺治五年(1648年),划分盛京与喀尔喀蒙古牧区的游牧疆界,大体沿袭明代辽西长城(边墙)的走向。自威远堡向西南穿过辽河东岸明代辽东长城,跨越辽河,经今辽宁省法库、彰武、新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与黑山县交界的白厂门,同明代辽西长城相接,沿明辽西长城内侧向西南至山海关北,接明蓟镇长城。从顺治八年到十一年(1651—1654年)陆续设置柳条边之各边门。柳条边老边全长近 1000公里,至顺治末年全部完成。

彰武柳条边

清柳条边老边在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境内自西山、后窑、清河门老镇、朱家屯东折,再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伊吗图、卧凤沟、新民、国华、富荣镇、苍土、十家子、泡子等乡镇南缘,从兴隆山村折向东北,进入彰武县新民市界之间,沿彰武县两家子、西六家子、东六家子等乡镇南缘,进入法库县叶茂台,伸向东北。在阜新境内全长157.5公里,遗迹依稀可辨。清柳条边在阜新地区留下了清河门、白厂门和彰武台门三道边门,清河门区和彰武县即由此得名。

彰武东六家子镇位于彰武县东南部,东邻法库县叶茂台乡,南隔柳条边为新民市于家乡,京沈公路(北线)穿镇而过。清初这一带为养息牧场右翼牧群范围,因有六户蒙古族牧民在此放牧,以地处养息牧河东岸,故名东六家子。乡级公路东六家子镇和新民市于家乡交界处,一条弯弯的河套静静地穿过公路,这就是养息牧河,河上的小桥叫彰武台门桥。这养息牧河是辽河右翼支流,和清代养息牧河(今柳河)本是同一条河,清代光绪初年养息牧河改道,在彰武镇北杨家附近形成一条新河道,称新开河,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时期始通称柳河。柳河故道上游淤塞,下游仍在,就是这条养息牧河。

养息牧河

河西行不远,有个村子,几十户人家。这个村子叫侯家围子,属新民市于家乡,村北就是清柳条边墙。村北二里来地,田野上有一条长约几十米的壕沟,壕沟东百米外有一道不到半里长东西走向的土堤,堤上长着一行古老的弯弯曲曲的柳树,枝干遒劲,绿叶疏朗,远远望去,好像一排在田野里扭着秧歌的老人。土堤北不远就是养息牧河,河床宽阔,流水却不宽,浑浊的河水缓缓地从西北流向东南,河对面绿雾蒙蒙的柳林后隐隐约约地露出几户农舍。这壕沟就是残存的柳条边断壕,土堤就是柳条边墙,多年前栽植的柳树已成行,边墙北为彰武县,即清代的养息牧场;边墙南为新民市,而彰武台边门就在这养息牧河那边,地处彰武境内,解放前由于养息牧河发大水,已经被冲毁淹没了。河东柳林后的村子就是养息牧门屯,是彰武县东六家子镇陈坨子村的一个自然屯,老百姓都叫它“门脸屯”。

据《彰武县志》记载:清柳条边在彰武县境南端,西南东北走向,经赵祥岗子、马德窝堡、左家、甘九窝铺、养息牧门等村落,计长45.5公里。彰武台边门西至白土厂边门81公里,因边门外有杨柽木牧场(即养息牧场、苏鲁克牧场),因此也叫杨柽木门、养息牧门。当时是盛京通往热河都统府(民国改为热河特别区、热河省,省会承德,阜新县隶属于热河)的大道。边门旧址在今养息牧门屯和彰武台门村(今属新民市于家乡)两村中间,距今县城25公里。当时是内通盛京外通蒙古的重要边门。彰武台边门属广宁城守尉。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设笔帖式一员。康熙十八年(1679年)防御移驻。边门除满洲防御一员、笔帖式一员外,另有领催一员,满汉八旗兵丁39名。后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除原有铁甲16副外,又添鸟枪10杆。

彰武台边门从清初设置到清末裁撤,延续了260余年。据盛京内务府档案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曾有“俄兵闯入门衙,将公署档案及军器焚毁”。光绪三十年(1904年)三月时“有边门洞一座,图记档房三间、配房三间、堆房三间。只是因年久失修,间有渗漏,门洞及堆房瓦片脱落,墙垣已坍颓”。是时,署彰武台边门防御事务广宁正白旗骁骑校连兴曾向省公署呈报:“拟在沿边一带铺商筹款修葺边门。”后未准。1923年初,奉天省公署训令:“凡旧设立协领、佐领、章京等旗缺,一律裁撤。”当时,彰武县公署曾派人去该地实查,边门防御衙门已不存在,仅剩破草房三间,坍塌不堪。据称早于1912年即已裁撤。

边门外,除衙署外,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称为“门街”。据当地居民口碑: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时,大街长约四五里,两侧皆有店铺及住户,大约有900来户,人口3000多人,皆为满族。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养息牧河涨水,门街被冲毁,住户四处逃散,遂有今之彰武台门、养息牧门、侯家围子、四大门、五大门、六大门、双坨子等村屯,其居民多数为原彰武台门街的老住户。

位于西六家子蒙古族满族乡甘九窝铺村南的清柳条边壕遗址。这一段边壕笔直,东西走向,土堤上柳林漠漠,土堤外田地平坦,然而由于解放后兴修水利,将边壕扩展为水渠,已不再是本来面目。两家子镇左家一带柳条边遗址保存较好。可喜的是,养息牧河畔的清柳条边墙和甘九窝铺村附近的清柳条边壕遗址,已于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柳条边不似前代的长城,没有军事意义,实质只是一条标示禁区的界线,边门只是稽查收税的封建关卡和交通孔道,但是,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不是柳条边能够完全阻隔的。蒙古族人民需要关内的粮食、铁器及其他日用品,汉族人民也需要蒙古地区的马匹、皮毛等。加之清军入关后,在华北大量圈占土地,产生了大量无家可归的“流民”,而地旷人稀的东北和蒙古草原就成为这些流民心目中的理想家园。特别是当关内发生战乱和饥荒时,往往出现大批汉民逃到关外谋生,有的从南向北,越过长城独石口、喜峰口、张家口山海关闯关东;有的从东向西,越过盛京柳条边墙,进入原哲里木盟所属的辽河流域从事农耕。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东北放垦弛禁,柳条边也随之废弛。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养息牧场试垦;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养息牧场开禁招垦,一时间边里垦民便越过柳条边大量涌入,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场很快成为人口密集的农耕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朝廷在养息牧场设县,因地近彰武台边门,故名彰武县。

甘九窝铺村南的清柳条边遗址地处彰武与新民交界,国道丹霍公路(304国道,丹东霍林河,)跨过边壕横穿两地,道路宽阔,车水马龙。如今已有两条高速公路、两条国道穿过彰武境内的清柳条边墙,县乡村级公路更是四通八达,彰武县乃至阜新市已经融入沈阳经济圈。长城和柳条边,大漠与雄关,旌旗与号角,战火和烽烟,这一切都已远去,成为永久的历史。(《彰武故事》编写组)

版权声明

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将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1298082188@qq.com

Hash:a48b070dfbed6c2d03f8808124f44ea854fa8928

声明:此文由 五峰之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