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女性人体油画背后的悲情人生——法国学院派大师威廉•布格罗

文 | 大雨798

“……对于艺术家来说,即使是漂浮在天空的云彩也有它独特的形态,这种灵感帮助他思考,给予他快乐。”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

他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裴尔)中对拉裴尔绘画继承、发扬最好的画家。

法国19世纪学院派画家阿道夫·威廉·布格罗以严谨的人体造型风格,唯美的画境、朴素的画面色彩,创作了八百多幅古典主义油画作品。其画作多是以世俗人物为模特的宗教题材,所描绘的女性形态稳健、玉颜恬美,深邃传神的眼睛寄托着画家洞察这个世界的美好。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Adolphe-William Bouguereau(1825-1905),生于法国大西洋比斯开湾沿岸滨海夏朗德省,有着迷人风光和悠久历史港口城市拉罗谢尔。父亲老布格罗是做葡萄酒橄榄油生意的小商人,虽然卖力经营,但也只能勉强支撑家庭的生活开销,无奈只能将小威廉送到波尔多附近做牧师的弟弟家抚养。好在这个叔叔——尤金·布格罗非常喜欢小威廉,教会他读书写字,将他带入罗马希腊神话的世界,并教会他阅读《圣经》中的历史故事。

《荷马与他的护卫》

1838年,叔叔送13岁的威廉上了当地的中学。在这里,小威廉有幸遇到了为他开启艺术之门的启蒙老师路易·萨奇(Louis s age),这位美术老师是法国著名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1780-1867年)的学生,所以小威廉绘画教育的起步阶段已然比常人高出许多,加之他自身的勤奋、对绘画的极大兴趣,在校三年,经过名师的培育、专业的训练,小威廉打下了坚实的绘画造型基础,有着很明显的安格尔绘画的影子,这在他以后的绘画作品中可窥一斑。

在威廉上学这三年,父亲老布格罗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并在波尔多市建立了自己的小企业。1841年,为了帮助父亲分担忙碌的工作,威廉搬到了波尔多与家人团聚。为了能继续学习绘画,他白天在父亲的厂里帮忙,晚上到法国风景画家让·保罗·阿劳(Jean-Paul Alaux)的工作室上“夜校”。

虽然只是业余时间跟随老师学画,但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他绘画方面的才能逐渐凸显,作品也逐步达到极高的水准。

1844年,年轻的威廉因为作品《圣罗琦》获得了最佳历史一等奖,这对于一个19岁的小伙子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鼓舞。威廉·布格罗决定将自己的未来投身到艺术的洪流中去,而要继续在绘画上取得更好的进步,就必须到艺术之都巴黎去深造。这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彼时父亲的生意上出了些问题,无法支撑他的这一梦想。于是,威廉开始接一些设计方面的工作,以赚取自己的路费及生活费此时,疼爱他的叔叔尤金·布格罗再一次帮助了他,为他联系了给教区教众画像的工作,经过努力,他终于攒够了900多法郎,加上亲友资助,威廉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1846年,通过老师让·保罗·阿劳的引荐,21岁的威廉得以进入巴黎美术馆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弗朗索瓦·爱德华·皮科特的工作室。导师弗朗索瓦是擅长宗教、神话及历史题材绘画的顶级画家,这正是威廉所梦寐以求的理想,弗朗索瓦是他心目中的偶像,能够进入佛朗索瓦的工作室,是许多有抱负的画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而威廉得以如愿,真是欣喜若狂。

弗朗索瓦·爱德华·皮科特的工作室的专业课教学是典型的学院派风格,有着一套多年积累下来的严格的专业要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将这些学生培养成为古典主义画家。许多年轻的画家觉得无法忍受这样的严苛要求,而对于威廉来说却是如鱼得水,也许是从小受到牧师叔叔的影响,使得他对古典主义的宗教画派有着独特的喜爱。

《芝诺比亚在阿拉克斯河边被牧羊人发现》1850年

1850年,25岁的布格罗凭借画作《芝诺比亚在阿拉克斯河边被牧羊人发现》赢得了罗马大奖。

这促成了他1851年前往意大利罗马的美第奇别墅(1803年罗马法国学院入驻其中)留学进修的机遇。

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别墅(1803年罗马法国学院入驻其中)

这期间威廉·布格罗环游意大利,浸淫在文艺复兴杰出艺术大师的艺术氛围之中,完成了《兄弟爱》等名作。

《兄弟爱》1851年

1854年,威廉·布格罗返回巴黎,他的画展在巴黎艺术沙龙成功举办,并且获得许多奖项。唯美风格的画作广受公众与评论家的欢迎, “布格罗先生有一种源于自然的天性,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人体的自然美,这种艺术流派重现了远古和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 随着他逐渐声名鹊起,画作被销售到英国美国等地。

两年后的1856年威廉·布格罗与结发妻子玛丽·奈利·蒙恰布隆(Marie-Nelly Monchablon)完婚。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威廉·布格罗的受到追捧的同时,收入不断提升。他在巴黎著名的艺术街区蒙巴纳斯(Montparnasse)购买了一座大房子作为自己的绘画工作室。

《收获中的小憩》1865年

在威廉·布格罗与妻子玛丽二人21年的婚姻生活中,共生育有三个儿子:乔治、阿道夫·保罗、威廉·莫里斯,还有两个女儿,亨丽特和珍妮·莱昂廷。

然而,上帝似乎并未眷顾这位虔诚的艺术家信徒。

一连串的不幸接踵而至……

先是在1866年,5岁的小女儿珍妮·莱昂廷夭折;

9年后的1875年,16岁的大儿子乔治早逝.

接连的打击,让夫妻俩悲痛欲绝……

1876年,威廉·布格罗在儿子乔治死后不久完成的作品《彼塔》被认为是以米开朗基罗大理石雕像《圣母与基督》为原型所绘, 画中圣母玛利亚怀抱死去的耶稣,极其痛苦而忧郁的目光直抵观者的心灵,丧子之痛使得画家将巨大的伤痛倾注于作品之中,令人为之震撼。

《圣母子像》(Pieta)1876年

大儿子乔治去世刚刚两年后的1877年,不幸再次降临,妻子玛丽在生最小的儿子威廉·莫里斯时赫然离世,7个月后这个最小的儿子也夭折。

一连串的不幸,几乎令威廉·布格罗崩溃,这位虔诚的天主教徒默默地拿起画笔,再次将无限的悲恸倾注于他的画作……

威廉·布格罗1877年创作的《安慰圣母》正是为怀念妻子玛丽和仅仅在来到这个世界7个月便离去的小儿子威廉·莫里斯所作,在作品中,身穿黑衣的安慰圣母在白色大理石宝座上,侧举双手,坚定的眼神凝视上天,一位因丧子之痛而悲恸欲绝的年轻女人匍匐在她的怀中,脚边逝去的婴儿,让人为此而感伤……坚定地信徒威廉·布格罗也许是在用此画来抚慰在天之灵。

《安慰圣母》1877年

在妻子和另两个孩子不幸离世之前的1869年,布格罗以12岁的女儿亨丽特和她刚出生的弟弟阿道夫•保罗作为模特,画了一幅两个孩子的油画,这幅作品被命名为《姐姐》(The Elder Sister)。坐在岩石上的亨丽特,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婴儿戴着红色帽子的头靠在姐姐的臂弯,懒洋洋地睡着了。亨丽特以淡定且略显成熟的眼神直视着我们,微笑。纯净且略显忧郁的脸庞,让人心生爱怜。宁静的乡村,一切都是“完美的”。布格罗巧妙地运用了各种颜色的混合,朴素的服饰色彩与环境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静怡而令人动情的画境。

《姐姐》(The Elder Sister)

《姐姐》(The Elder Sister)局部

《姐姐》(The Elder Sister)局部放大

造化弄人,对布格来说,1870年代是他一生中最为悲恸的一个时期,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接连去世,对他造成极大的打击。在那痛苦的十年里,他唯一感到欣慰的事情是当选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并获得荣誉爵位,这是法国艺术家的最高荣誉,是对他艺术成就的最大肯定,也是支撑他精神世界的最大力量;此后他又被比利时西班牙政府授予荣誉爵士、荷兰皇家美术学院的院士。布格罗一生都是学院派的坚定捍卫者,学院所代表的一切以及当选为艺术院院士的荣誉都是他所珍视的。他写道:

“……成为学院的一员……是我唯一真正想要的公众荣誉……”

《坐着的女孩》

“从整体上来说,在完美的和谐中,一个天生的艺术家必须具备特别自然的本性,对视觉形态和色彩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和自发的冲动。如果一个人缺乏这样的感觉,他就不是艺术家,并且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朝着绘画这种方向努力对于他来说就等于在浪费他自己的时间。而这种特殊的感觉和能力是通过研究、观察和实践才能获得的;它可以通过不断的工作而得到改善,但是艺术的天分终究还是一个人天生所固有的。首先,一个人必须全身心地热爱自然,花一些时间去学习研究和赞美它。……对于艺术家来说,即使是漂浮在天空的云彩也有它独特的形态,这种灵感帮助他思考,给予他快乐。”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

《年幼的乞丐》

布格罗自1875年起在巴黎的朱利安美术学院(Académie Julian)教授绘画,这是一所当时少有的允许女性上课的男女同校的美术学校,布格罗扎实的造型绘画功底与精湛的油画技艺,使他赢得了学生们的追捧,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简·加德纳(Elizabeth Jane Gardner 1837-1922)的学生更是对他的艺术造诣与人品无比崇拜,对当时健在的师母也是照顾有加,与布罗格的家人相处的很好。

1877年妻子玛丽离世之后,52岁的布格罗与母亲和幸存的两个孩子——女儿亨丽特、儿子阿道夫·保罗相依为命。

《故事书》1877年

美丽而善良的伊丽莎白对于老师家庭的不幸感同身受,悲伤之余,默默地做了许多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渐渐地,相互敬重的师生之情转变为相互依赖的深深爱意。为了方便伊丽莎白更好地融入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布格罗把打算与伊丽莎白结婚的想法告诉母亲及女儿亨丽特商量,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此事遭到了自己母亲的强烈反对,这位虔诚的清教徒历来就对儿子宗教题材画作中大量的普通人裸体颇有微词,一听丧妻不久的布罗格说要再娶小他12岁的女学生,并要与孩子们同处一个屋檐下,当即大发雷霆。

《鞭挞我们的主耶稣基督》1880年

不知所措的布格罗只得表面淡化他与伊丽莎白的关系,处处谨慎行事,低调地度过了整整20年的岁月,直到1896年,这位保守而严厉的母亲去世后,暮年布格罗与伊丽莎白才举办了婚礼,终成眷属。

此时布罗格已经71岁,伊丽莎白也已59岁。

《自画像》 1879年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度过四年短暂的幸福时光……

命途多舛,造化弄人。 1900年,悲剧再次降临这位已经75岁高龄的老人——他三十岁的二儿子阿道夫·保罗突然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苍老的布格罗再受重创,这次,他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而且罹患心脏病。

尽管如此,威廉•阿道夫•布格罗仍然顽强的带病继续坚持创作。

就在在距他80岁生日还有几个月的时候一病不起。

《天使之歌》

1905年8月新古典绘画的守护者——威廉•阿道夫•布格罗在他出生的小镇拉罗谢尔威尔第街的家中去世。

临终前,他描述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

“……每天我都满怀喜悦地去我的画室;晚上因为黑暗不得不停下来的时候,如果我不能把自己献给我心爱的艺术,我几乎等不及第二天早晨的到来,我真的很痛苦……”

「 唯美品鉴 」欢迎大家留言点赞+关注,谢谢!

Hash:6f495e1ed4ca19ad986297a3ca3edb5c68f186bb

声明:此文由 唯美品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