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西府出击与扶眉战役

我记忆中的西府出击与扶眉战役

文/安永成

西府出击与扶眉战役是关中地区解放战争中的两大战役,其主战场就在故乡高望寺一带。当时我已十岁,亲身经历了这两场战役,结合老人们的点滴讲述,逐渐对这场战争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为了铭记历史,记录历史,有必要将这段历史记录下来,供后辈们了解战争的残酷性,这对于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下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我记忆中的西府出击

1947年至1949年的解放战争中,家乡的战事不断,经常有军队经过、驻扎、搔扰,有国民党的正规军队,也有国民党的游兵散勇,同时谣言不断,人心惶惶,社会混乱,匪患、盗贼频繁,人民生命财产毫无保证。由于高望寺村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东西交通要道,经常有军队经过。为了避免被国民党军队抓兵、抓夫,家乡的青壮年大都或投亲靠友,或躲避在北乡一带老百姓家里,无偿帮助房东干农活、种庄稼。年轻姑娘和媳妇大都或躲藏在窑洞或高窑内,或投亲靠友,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记得堂姐秋儿姐就是在这种兵慌马乱中,匆忙结婚的。

从1947年开始,西北地区的解放战争主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领导下,与以胡宗南领导的国民党军队之间进行的。彭德怀司令员与胡宗南的简介见本文附件1“彭德怀与胡宗南”。

1948年4月17日~5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曾发动了以摧毁胡宗南后方基地宝鸡为目的的西府出击战。西府出击战的目的主要是搔扰胡宗南的后方基地,减轻陕北战场的压力,牵制敌人。记得解放军从北部麟游县永寿县旬邑县 ,直插扶风地区。攻打扶风县城时,胡宗南调来一个正规团的兵力增援,扶风县县长王绪也组织地方武装三个中队,约300多人企图顽抗,并先后强派民伕构筑工事,在城墙加筑掩体,在东城外构筑围墙,架设铁丝网,在飞凤山构筑了堡垒,派亲信陈斜子率兵日夜防守。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2、4纵队进攻至本县县城外,炮声一响,国民党政府军队不堪一击,纷纷败退,约两个小时,人民解放军就攻克了扶风县城,国民党县政府逃离。

在我的记忆中,当时高望寺村也有民夫被迫参与了扶风县城的防守,他们听见枪声,一枪都没有放就跑回来了。从1948年4月到1948年5月,大约有一个月时间,扶风县属于解放区,受共产党领导。西府出击战的详细战况,可参阅附件2“西府出击始末”。

从史料“西府出击始末”可以看出,“西府出击”战役并不是一场成功的战役,虽然打乱了胡宗南的战略部署,收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等战略物资,但解放军伤亡、损失太大,有成功,也有遗憾。

西府出击战中,故乡高望寺村也曾有过一段短暂的战斗。记得战斗打响时,大伯全家、十爷全家、佳鹿叔全家、我和母亲等十几个人全躲藏在佳鹿叔家后院旋井窑内一个 “高窑”中。高窑类似地道,据说是明朝清朝时期,为防止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骚扰修建的,是宽不过一米,高不过一米的拱形地道,长度大约有近十米,距离地面有五米左右。高窑口类似井口,深藏在一个隐蔽处。进入高窑时,先要下几米,拐弯后在上十米左右,这种方式称“鹞子翻身”,比较安全、可靠。高窑有通风口、观察口,是暂时躲避兵荒马乱的理想地方。西府出击战中,我们躲藏在高窑内,不敢高声说话,小孩不能哭,那种紧张、恐惧、无助的心情,没有经过战争年代的人是无法体会的。高窑内可以看见军队走动,能听见枪炮声,能听见军队的叫骂声。

战斗刚刚结束,国民党军队正挨家挨户搜查有无窝藏的解放军。大伯、叔父和我的母亲,担心家里牲口和财产安全,决定回家看看。他们刚一回家,就被一个国民党军队发现了,慌忙之下,他们就上了我家一个多年未上去的高窑躲避。国民党军队在下面喊叫,要他们赶快下来,他们不说话,也不下来。后那个国民党军队就由高窑口沿洞口爬上来了,发现洞内有人躲藏,但他只有一个人,又没有带枪,不敢上来,于是立即滑溜下来。院子里安静了一会儿,母亲果断地决定立即下去,回佳录叔家的高窑,大伯和叔父还有一点犹豫不决,母亲决定先向下滑溜,接着大伯和叔父也陆续滑溜下来,他们立即翻墙安全地回到了高窑内。他们被吓的魂不附体,出了一身冷汗,我们也为大伯、叔父、母亲安全返回而欣慰。

不久,那个国民党军队找来了四、五个同伙,检了几捆柴草,在洞口焚烧,没有多久,就看见高窑口,黑烟滚滚。国民党军队企图用烟熏的方法,将躲藏在高窑中的大伯、叔父、母亲逼下来。如果不下来,就有可能窒息死亡。四、五个国民党军队在下面等了一会儿,发现高窑内没有动静,就悻悻地走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后怕,如果当初不下来,后果不堪设想。这次母亲和几位老人死里逃生的历险经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扶眉战役概况

1949年7月的扶眉战役,使家乡从国民党统治下彻底得到解放,至今已过去了65年,但那场血与火的激战,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史料记载,1949年7月10日至14日,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与从西安败退的17万国民党军,进行了著名的“扶眉岐战役”,完全解放了关中。扶眉岐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他与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一起,构成了解放全中国的四大关键战役。著名的电影“进军大西北”,用了很大篇幅描写了这次战役的过程,其中罗局镇阻击战描写得异常惨烈。影片就是在罗局镇拍摄的,据说摄制组还特地搭建了场景,动员群众演员扮演支前大军。我有幸在北京看过这部电影,影片中也有罗局镇的牌子,非常醒目,看电影时倍感亲切。

1949年6月,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和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代长官马步芳、副长官马鸿逵等部联合向进军陕西中部的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反扑,在咸阳、西安地区受挫后,被迫西撤转入防御。胡宗南以所属第18兵团部指挥第65、第38军位于扶风以南、渭河以北陇海铁路两侧驻扎(高望寺村周围驻扎的就是敌38军和65军)。以第36军(欠1个师)、第90军位于渭河以南眉县、金渠镇、槐芽、哑柏镇地区,以第57军一部

守备宝鸡,以第17、第36、第69军各一部控制西安以南至宝鸡一线秦岭北麓诸要隘。马步芳部第119军位于武功至扶风一线,第82、第129军位于长武彬县永寿地区。马鸿逵部第11、第128军位于崔木镇、麟游地区。胡宗南、“二马”两集团企图凭借有利地形,联合作战,阻止第一野战军西进和南下。

1949年6月下旬~7月初,由人民解放军总部直辖的第18、第19兵团由山西入陕,其中第18兵团由周士弟率领,第19兵团由杨得志、李志民率领,两个兵团改归第一野战军建制,使第一野战军总兵力增至40万人,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六月中旬,第一野战军决定成立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第一兵团由王震任司令员兼政委,辖第1、2、7军;第二兵团由许光达任司令员,王世泰任政委,辖第3、4、6军。

第一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解放大西北的战略部署,先钳“马”打“胡”,后钳“胡”打“马”的方针,决心发起扶眉战役,以1个兵团牵制“二马”集团主力,集中3个兵团歼灭位于扶风、眉县地区的胡宗南及马步芳两集团各一部,迫使胡宗南集团退往汉中,进而孤立“二马”。

其部署是:以第2兵团由醴泉经乾县、青化镇迂回至益店镇、罗局镇,切断武功、扶风地区国民党军西退通路,尔后向午井镇、扶风发动进攻。攻入罗局镇的解放军是许光达率领的第4军;解放军第18兵团(欠第61军)附第7军,由咸阳、兴平沿渭河北岸西进,歼灭武功、杏林镇一带守军后,向午井镇发起攻击,会同第2兵团聚歼罗局镇地区守军。

图3-4-1 扶眉战役作战图

第1兵团由王震率领(欠第7军)由户县地区西进,攻占周至、眉县,歼灭渭河南岸守军,策应渭河北岸作战,然后向益门镇、宝鸡发动进攻;以第19兵团附骑兵第2旅由三原进至礼泉、乾县地区,牵制“二马”所部;以第61军警备西安,并以一部兵力向西安以南子午镇方向出击,保障主力侧翼安全。

第19兵团先行进入阻击阵地,并以一部兵力逼近“二马”所部,修筑工事,佯示进攻。7月10日,第61军向子午镇地区守军发起攻击,歼其第17军第12师和第69军第84师各一部。11日,第一野战军主力发起进攻,第2兵团西渡漆水河,从胡宗南、“二马”两集团之间楔入,迂回至胡宗南所部第18兵团侧后,于12日晨先后攻占罗局镇和眉县车站,截断了国民党军退路。与此同时,第18兵团的一部分由东向西实施攻击,相继占领武功、杏林、绛帐等城镇,歼灭第65军第187师大部和第119军第244、第247师各一部;第1兵团一部在周至以南黑山寺歼灭第36军第123师一部,尔后主力沿渭河南岸西(安)益(门)公路西进,在哑柏镇、横渠镇及其以南地区歼灭第90军大部,并向眉县急进。至此,第一野战军从东、西、南三面完成了对扶风、眉县地区国民党军第18兵团部及第38、第65、第119军的战役包围。该地区守军仅第36军和第90军残部自眉县撤入秦岭山区。12日拂晓,被包围的第65、第38军全力向西突围,企图经罗局镇撤向宝鸡。第2兵团第4军顽强阻击,连续打退国民党军10余次轮番攻击;第3、第6军在相继攻克扶风县城和午井镇、高望寺诸要点后,即向罗局镇地区国民党军侧后攻击。至12日中午,国民党军3个军被压缩在午井镇以西、罗局镇以东、高望寺以南的渭河滩上。7月12日15时,第一野战军各兵团对被围之国民党军发起总攻,激战至20时,歼其大部,余部南渡渭河,被第1兵团歼灭于眉县地区。随后,第18兵团进至罗局镇一带,准备迎击“二马”集团反扑。第1、第2兵团乘胜西进,至14日,先后攻占蔡家坡、岐山凤翔、宝鸡和益门等城镇。退守永寿、彬县、崔木镇等地的“二马”集团未敢出援,后撤平凉地区。

第一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胡宗南集团3个军和马步芳部1个军共4.4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80余门、轻重机枪960余挺、骡马1500余匹,解放了陕中广大地区,完全割裂了胡宗南、“二马”两集团之间的联系,为尔后各个歼灭两集团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扶眉战役结束后,在人民解放军的追击下,胡宗南残余部队退守汉中,最后撤到成都。在解放大西南战争中,胡宗南在蒋介石的安排下,逃到台湾

我记忆中的扶眉战役

扶眉战役是在1949年夏收之后进行的,6月下旬,我因病去黄家沟,找李明中先生看病,离家时就有部分国民党军队在用白灰标记行军路线,我刚看完病,就发现周围村子全住满了国民党军队,我已无法回家了,无赖只能在黄家沟李明中家暂时躲避,等待机会再回家。母亲担心我的安全,放心不下,于是下午请我的大伯到黄家沟找我,我就跟着大伯回高望寺老家,一路上发现附近地区已全驻扎了国民党的军队。由于怕被国民党军队抓兵、抓夫,家乡的青壮年:湖水哥、同生哥、积贤哥、开泰哥等大都或投亲靠友,或躲避在北乡一带老百姓家里,无尝帮助房东干农活、种庄稼,家中只有老弱病残留守。

当我回到家时,家里已经为国民党军队腾了一些房子,供他们住宿、作饭,十爷家的西厦房住着一个李连长,总共大约有不到十个官兵。正规的国民党军队一旦驻扎稳定,还是有纪律约束的,不像散兵游勇那样坏。我那时已十岁,这些国民党军队与我的关系还可以,他们有时改善生活,有好吃的东西,还要送给我吃一些。

据史料记载,胡宗南的第38军177师,沿漆水河岸,左翼与244师衔接,在西北农学院附近配置第一线阵地,师部及529团驻阳陵;55师就驻扎在高望寺、安老庄、安上庄、东方庄一带,形成第二线阵地。177师、55师各一团归军部直接指挥,在小寨、南窑、罗局镇以东地区,配置预备阵地,38军军部设在豆村。驻扎在我们村的国民党军队应属胡宗南的38军55师。

解放战争年代,胡宗南的38军在老百姓心目中,口碑很不好,形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凶恶、残暴、不讲理时,就经常说:“看你瞎得象38军一样”。由于胡宗南的38军大都是湖南广东浙江一带的兵,口音很重,老百姓听不懂他们的语言,称胡宗南的38军为“湖广广”。胡宗南的38军军纪与人民解放军相差很大,一些散兵游勇经常抢老百姓的鸡吃,抢老百姓的粮食吃,抢老百姓的油、盐、酱、醋,打人骂人,欺负老百姓,老百姓对他们没有好印象。

正规的国民党军队也有纪律,经常出操、训练。有一次一个国民党军队的士兵违反了纪律,强奸了农村妇女,于是将所有部队集合在村北的地里,进行了严肃处理 ,以便教育其他士兵。

扶眉战役前夕,按国民党军队统一部署,7月12日是进行实弹射击、打靶的日子,提前几天已作出了决定,并作了很多准备工作。这个消息有可能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侦察兵侦察到了,于是决定利用实弹射击(打靶)的机会,发起扶眉战役。

7月12日早晨,国民党军队就开始作实弹射击的准备工作。当人民解放军从北部打响后,枪炮声不断,当有人询问时,他们总是回答:那是实弹射击的声音,军队仍慢腾腾地作实弹射击的准备。当解放军一直进攻到我们村北料地村时,国民党军队才知道是解放军已进攻到眼前,匆忙集合应战,毫无作战准备,被人民解放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7月12日下午,战争最激烈的地方是罗局镇、小寨、眉县火车站以东、强家沟以西地区,这时解放军已完成了对胡宗南的主力部队38军、65军的包围,西边罗局镇由二兵团第4军固守,北部由二兵团的第三军、第六军向午井镇、高望寺地区进攻,南边是王震率领的第一兵团,东边是解放军的第18兵团。

为了摆脱被包围、歼灭的困境,胡宗南命令主力部队38军、65军必须向罗局镇进攻,夺取罗局镇,打开向西撤退的通道。镇守罗局镇的二兵团第4军必须固守,才能完成整个作战部署,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拉锯战,据目击者讲,一会儿,大批国民党军队蜂拥而来,解放军边打边退。退到罗局镇后,又组织第二次反击,将国民党军队赶回原阵地;稍微休整后,国民党军队又组织第二次攻击,就这样反反复复,敌我双方进行残酷、激烈的拉锯战,谁也输不起,谁也不敢输。由于敌我双方都采用人海战术,因此伤亡惨重。

据时任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的张宗逊上将(即现任中共中央军委付主席张又侠上将的父亲,祖籍陕西渭南,在我军历史上,是唯一一家两代上将的家庭)回忆,胡宗南当时坐镇汉中指挥,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给解放军设计的“口袋阵”反而成为装自己几个军的口袋。他急忙令第38军、第65军、第18兵团沿陇海铁路线向宝鸡撤退。他们进到罗局镇就遭到人民解放军第4军的顽强阻截。坚守罗局镇就成为这次战役成败的关键。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向部队发出号召:“寸土不失,与阵地共存亡”,第四军第10师、第11师连续打退敌第38军、第65军的十次轮番冲击,打得敌人横尸遍野。

经过半天激烈战斗,胡宗南的主力部队第18兵团第38军、65军,在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二兵团的夹击下,已全线崩溃,被歼过半,处于四面包围、进退维谷的困境。下午三时,解放军发起总攻,首先占领了李家塬,将残兵败将压缩至午井镇以西、罗局镇以东,强家沟、高望寺以南之渭河滩,除一部分泅水南渡渭河外,余敌有的被歼,有的被俘。当日晚,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与第二兵团在罗局镇、午井镇地区胜利会师,至此,扶眉战役基本结束。

时任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的王政柱曾赋诗称赞扶眉战役:

扶眉战役,威震秦川。歼敌主力,胡蛮丧胆。

关键罗局,四军受赞。胜利大军,浩荡甘兰。

扶眉战役的关键时刻,正是我国西北和关中地区的雨季,也该国民党胡宗南军队倒霉,7月12日那天渭河水猛涨,给国民党胡宗南军队泅水南渡渭河增加了很大的困难,也帮助了人民解放军,给全歼国民党军队创造了条件。渭河虽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冬季、春季枯水期,有简易桥可以通过;夏季、秋季雨水期,水流潺急,简易桥必须拆除,由船夫撑船渡过,涨水时,渡船也无法通过。据当时站在塬边看热闹的人讲,国民党军队手拉手泅水时,眼看已经快到南岸,解放军为了阻挡国民党军队向秦岭方向南逃,从地势较高的李家塬集中炮火轰击渡河点及渡口,一发炮弹打过去,一片国民党军队就被大水冲走。有的军官家属骑着战马,抱着小孩,炮弹打过去后,战马惊慌失措,逃跑中将军官家属和小孩摔下马,立即被大水冲走,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在扶眉战役最激烈的七月十二日,母亲和我及十爷一家、大伯一家,为躲避战火躲藏在十爷家后院的窑洞内,外面激烈枪炮声不断,老人、小孩胆战心惊,不知所措,跪在地上向神灵祈祷,祈祷神灵保佑全家平安

直到黄昏,枪炮声停止,战事基本结束,人民解放军开始挨家挨户,检查有无国民党残余部队。大概有四、五个解放军战士,一边敲门,一边喊叫,“老乡!快开门!不要怕!我们是人民解放军!”大家商量的结果,由年龄最大的十爷前去应付。十爷将大门打开,已有机关枪架在门口,解放军倒是比较客气,询问家里有没有国民党军队?回答没有国民党军队后,他们就离开了。

战争结束后,罗局东边、强家沟西边的主战场惨不忍睹,血流成河,尸体遍地、伤病员的伸呤声、求救声,声声催人泪下,怎赖主力部队已去追击逃敌,无力清理战场。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天,人民解放军开始清理战场,牺牲的战士,不论是解放军战士,还是国民党军队,都就地掩埋,能找出姓名的战士作了记录,并动员老百姓用担架将伤病员抬走,进行医治。

战争结束后的两三年内,凡是掩埋尸体的地方,尸体发腐、糜烂,庄稼长的特别旺盛,由此可以判断,这是掩埋尸体的地方。我在庄稼地里就曾捡拾过许多子弹壳,这都是战争留下的遗迹。战争过后,战场还留下不少手榴弹、炮弹、子弹等,那时人们对这些武器的知识了解很少,不少人应拆卸这些武器发生爆炸而丧失生命或留下残疾。

窑庄街东头油房院的窑洞里,遗弃了五、六个国民党的伤病员,疼痛难忍,日夜哭喊,悲惨凄凉。处于同情心和怜悯心,二妈、六妈等老人还曾经给这些国民党伤病员端饭吃,送水喝,最后几个较重的国民党的伤员,伤口糜烂,臭气熏天,最后死在油房院的窑洞里,后被就地掩埋。

扶眉战役共消灭国民党军队43620人,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伤亡4600余人,壮烈牺牲3000余人。1955年9月27日,经陕西省宝鸡专员公署批准,在眉县常兴火车站附近修建了“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动员干部、群众,经调查核对,安葬烈士623名,凡留有姓名者,在墓前立一石碑,镌刻了烈士姓名。

在“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内埋葬着一为名叫栗政通的烈士,他就是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栗战书的叔父:栗政通生于1917年,河北省平山县北冶乡杜家庄村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侦察员、连指导员和营长等职。参加过陕北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和闻名于世的“南征北战”,属王震司令员领导的“359”旅,在“扶眉战役”中属西北野战军王震司令员领导的第一兵团,主要是在渭河以南地区完成歼敌任务。在完成追击、歼敌任务中,栗政通同志英勇善战,冲锋陷阵,猛追猛打,在围歼眉县马家山逃敌的战斗中,光荣牺牲。

1950年出生的栗战书同志在2000-2003年担任陕西省西安市市委书记时,曾与他的姑姑等专门来“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瞻仰过栗政通烈士的墓碑。历史有时就是这样的巧合,65年前,陕北红军的创始人习仲勋协助彭德怀司令员组织、指挥了著名的扶眉战役,栗战书同志的叔父栗政通烈士为解放大西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65年后,习仲勋的儿子习近平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栗政通同志的侄儿栗战书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成了习近平的“大管家”,习、栗两家两代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成为历史佳话,并将彪炳千古,激励后人。

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园区内松柏挺秀,绿草如茵,环境优雅而肃穆,在苍松翠柏丛中安葬着烈士的忠骨。花岗岩群雕包括彭总雕像、烈士雕像、将军雕像以及战役群雕。“扶眉战役烈士陵园”是扶风、岐山、眉县及宝鸡地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三县县委和人民政府都要组织中、小学生进行祭奠,缅怀先烈,教育后人。

图3-4-2 彭德怀夫人浦安修(左二)与1982年10月10日参观扶眉战役烈士陵园

图3-4-3 每年清明节期间,扶风县、眉县、岐山县党政军领导组织群众,

在扶眉战役烈士陵园悼念革命先烈

图3-4-4 位于眉县常兴火车站附近的“扶眉战役烈士陵园” 外景

“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石碑上镌刻的碑文是:

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全国解放战争中,我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遵照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日,解放了西安,蒋介石不甘心失败,急令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纠合青海宁夏马步芳、马鸿逵部,妄图反扑西安,阻我西进,我第一野战军第一、二、十八兵团、十九兵团,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的指挥下,运用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思想,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实施“钳马打胡”的作战方略,于七月十日在以扶风、眉县为中心,东起咸阳、西至宝鸡,北涉西兰公路,南临秦岭北麓的广大地区,向胡宗南主力发起总攻。经四天激战,一举歼灭了国民党一个兵团部,八个整师零三个整团,共计四万四千余人,解放了眉县、扶风、岐山等九个县城,于七月十四日解放了宝鸡。至此扶眉战役胜利告捷。

在这次战役中,我军指战员英勇杀敌,浴血奋战,为夺取胜利伤亡四千六百余人,其中三千余人壮烈牺牲。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西秦大地,烈士的英名将永载共和国史册。

在扶眉战役中,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光荣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我与老魏佚事

解放战争年代,驻扎在我家的国民党军队中,有一个国民党军队的李连长,他有一个马伕老魏,河南省人,二十多岁,对人很和善,与我的关系很好,经常与我们一起玩耍,溜马时总会带我们一起去,他还懂一些医药卫生知识。

有一次我和天明叔、岐周哥,在一个雨后的上午,去崖上打麦场玩耍,岐周哥检了一个瓦片砸在碌石上,瓦片四下乱飞,其中一片正好碰在我的小腿上,砸了一个小口子,鲜血直流,吓的我们不知怎么办。后来老魏知道后,从部队的卫生所要来了一些外敷药,血也很快止了,也没有发生破伤风,伤口很快就好了,至今我的小腿上还留有一个痕迹,也算是扶眉战役的一个纪念吧。

扶眉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被打散,老魏觉得关中地区,物产丰富,气候温和,民风纯朴,比河南省强的多。解放后,老魏转辗来到岐山县罗局镇定居。大概是1951年的夏天,我在家门口发现老魏挑着一个医药担子,叫买西药,我立即认出了他,并请他到我家吃了一吨饭,感谢他当年对我的帮助,从此以后我们成了好朋友。

岐山县罗局镇是我姐姐家的地方,是我经常去的地方。罗局镇每逢农历单日是“集”,“集”相当于小型农产品交易会,罗局镇地处扶风县、眉县、岐山县交界处,是历史悠久的古集镇,街上有商店、药铺、菜贩、卖豆腐的、卖凉粉的等,罗局镇的凉皮是当时很有名的小吃。赶集是购买蔬菜、油、盐、酱、醋等日用品的日子,我经常背三十斤左右的麦子,到“集”上卖掉,再买一些蔬菜、油、盐等日用品,再到姐姐家去吃饭。那时,老魏在有“集”的日子,在“集”上卖药;没有“集”时串乡卖药,生意还挺好,我们经常见面。后来他将他媳妇也带来了,租了一间房,并有一个小孩子,日子过得很好。但他是不是当年的老魏,我们一直心照不宣,这层纸从未捅破。

有一天,我终于鼓足勇气,冒昧地问了他一句:您是不是当年驻扎在我家的老魏?他笑着点了点头。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串乡卖药,经过我们村子时,我会请他来我家吃饭,我有些小病,他也会无尝地送我一些药。这种友谊关系一直到1956年我离家去西安上学为止。老魏什么时间离开罗局镇,我已无发考证。我与老魏的这段美好的友情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附件1

彭德怀元帅与胡宗南

彭德怀元帅(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湖南省湘潭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1950年,临危受命,领导了著名的抗美援朝战争,迫使美帝国主义签定了停战协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第一任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提出批评,遭到批判,职务被免,继而被软禁,1965年任西南局“三线”建委副主任,“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遭到残酷迫害,1974年在北京去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其平反昭雪。

图3-4-5 彭德怀在西北战场作战斗动员报告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1947年3月初,国民党军胡宗南等部20多万人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时,指挥仅2万余人的陕北部队和后勤机关,同十倍于己的敌军作战。

图3-4-6 彭德怀同志部署西北战役

在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后,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采取拖疲敌人的“蘑菇战术”,伺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一个半月内连续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后又在沙家店歼敌两个旅,挫败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扭转了西北战局,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在其他战场的作战。

1948年2、3月间率部在宜川、瓦子街一举歼敌五个旅,于4月22日收复延安。彭德怀出奇制胜,以劣势兵力战胜优势兵力的指挥艺术,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1949年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形势下,亲自指挥著名的扶眉战役,歼灭了国民党胡宗南集团有生力量,用军事斗争方式,先后解放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用和平谈判方式解放了新疆地区。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胡宗南(1896~1962)国民党军将领。原名琴斋,字寿山。浙江孝丰(今安吉县)人。1896年生于浙江镇海(今宁波市)。1925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后历任国民党军排长 、营长 、团长、师长等职。1932年率部入鄂豫皖苏区“围剿”红军。1933年进驻陕西陇南,封锁陕北苏区。1935年率部入川“剿共”,1936年任第一军军长兼第1师师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曾率第一军参加淞沪抗战。后升任第十七军团军团长。1938年移驻关中,参加兰封、信阳对日作战。1940年任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入晋对日作战。1942年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十四军团总司令,代理军委会委员长行营西安办公厅主任。1944年改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在郑州主持日军受降仪式。同年被授上将军衔。1947年3月率部进犯延安,以失败而退。后改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曾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掌控西北军事实权,被称为“西北王”。扶眉战役后,率部由汉中撤往西南地区,逃到台湾后,胡被任命为“江浙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兼“浙江省政府主席”,又被调任澎湖防守司令等职,旋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研究员”等职。从此完全失去往日“西北王”的威风。1962年2月14日,因心脏病突发病逝。

附件2

西府出击的始末

彭德怀元帅戎马一生,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无役不予,为建立和保卫共和国,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在军事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战役典范。然而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彭德怀元帅在其辉煌的军事生涯中,也留下了为数不多的遗憾,西府战役便是其中之一。

改变战略,挺进西府

1948年3月,西北野战军取得宜川大捷之后,彭德怀鉴于当时西北敌我两军的形势,为了歼灭胡宗南部有生力量,并解决我军远离后方作战粮食和给养困难等问题,决定发动黄龙山麓战役。

3月4日,彭德怀、张宗逊、赵寿山等西北野战军领导向全体指战员发布了作战命令:为截断延安到咸阳的公路、消灭分散之敌、夺取小城市、扩大解放区,野战军司令部(简称野司)决定由张宗逊率领一、四纵队,进攻陕西中部和宜君,三、六纵队进攻洛川。彭德怀实际上是打算通过围城打援来调动敌人主力在运动中歼灭之,并相机收复延安。

3月9日,西北野战军三、六纵队到达了洛川城下,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洛川守敌国民党整编第61旅依仗着强大的火力和地形优势,拼死顽抗。西北野战军由于缺乏攻城的重装备,数次爬城均未能奏效。敌我两军在洛川城下形成了对峙。

胡宗南收到洛川告急的电报后,立即命令在豫西的第5兵团裴昌会部去解洛川之围。而裴昌会因为害怕在运动战中被歼灭,滞留在合阳澄城白水及其以南地区,不敢轻易北上。

彭德怀在围城打援两个目的均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及时改变了战役部署,决定乘胡宗南部主力集结在渭河以北、洛河以东地区,而后方兵力薄弱之机,大踏步向西府(西安以西,泾河与渭河之间的地区,古称西府,首府凤翔。包括今宝鸡、咸阳等地,地处关中、汉中和四川的咽喉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挺进,进一步调动、分散洛川、延安守敌以及裴昌会兵团,在运动中捕捉战机各个歼灭,并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和武器弹药,解决给养,改善我军装备。然而这是远离解放区,深入敌人后方作战,敌众我寡,彭德怀对此还是深有顾虑的。赵寿山也表示:部队是在胡宗南和青马(马步芳)的结合部作战,不宜深入的过多,否则有一定的危险。经过反复权衡,在请示中央并获得同意的情况下,彭德怀最终还是下定了西进的决心。

4月13日,彭德怀在马栏镇召开西北野战军旅以上干部会议,一针见血地指出,此次西府战役是调虎离山,我们威胁胡宗南的战略后方,搞他的补给基地,他就顾不上延安了,可以迫使敌人不战自退,撤出延安。只要能把敌人调过来,就可以在运动中消灭他。根据野司部署,西北野战军三纵继续围攻洛川,二、四纵队为左路,一纵为中路,六纵队为右路。渡过泾河后,左路和中路目标直指宝鸡,右路切断西安至兰州的公路,监视并抗击马步芳部随时可能的来援。16日,西北野战军三路大军同时开拔,揭开了西府战役的序幕。

宝鸡不保,徐保命亡

西府战役打响后,西北野战军主力突然间从北起职田,南到高王庄30多公里宽的正面上,在胡宗南与马步芳两个集团的结合部,以雷霆万钧之势,长驱直入,席卷南下,先后攻克麟游、扶风、岐山等9个县城,切断了西兰公路。兵锋直指宝鸡。

有西北王之称的胡宗南,多年来已经将宝鸡这个重要的战略交通枢纽经营为他的军事供应基地,在这里建有兵工厂等相当一批军事设施,并储存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守将徐保与刘戡、严明等人同为胡宗南手下的悍将,异常骄横。

老巢告急,胡宗南像热锅上的蚂蚁乱了手脚,接连电令裴昌会部分三路驰援宝鸡。洛川被围的时候,胡宗南就考虑收缩防线,放弃延安,调国民党整编17师南下。然而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一直没有下这个决心。

整编17师师长何文鼎与胡宗南是黄埔一期同学,1947年10月奉命守备延安。而此时的延安已经是孤城一座,何文鼎虽然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但是该部与后方的联系仅有一条漫长的毫无保障的补给线,从延安到洛川100多公里的路上,连一只像样的警备部队都没有。一旦西北野战军倾力来攻,城破军亡只是时间的问题。出身黄埔一期的何文鼎对自己所处的形势看的非常清楚,多次向胡宗南提出撤离延安,但是都被否决了,何只好坐守孤城。待彭德怀大军兵临宝鸡城下之际,胡宗南再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了,命令整编17师南下。何文鼎接命令后如蒙特赦,4月20日接到命令,次日凌晨,即率部队仓皇撤出延安,逃向洛川。

被国民党军占领了一年一个月又三天的革命圣地延安,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整编第17师到达洛川后,没有进城,而是和洛川守敌一起继续南逃。一路上遭到西北野战军的多次打击损兵折将,丢弃了大量装备和物资。5月1日,到蒲城才站住脚。5月10日,蒋介石在西安太乙宫接见了何文鼎等人,当面怒斥何:怕死,无耻!并将其撤职查办。我军收复延安给予蒋介石在政治和心理上的沉重打击由此可见。4月26日,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解放洛川。

胡宗南为保住后方补给基地宝鸡,忍痛放弃了他损兵折将得来的延安城。可宝鸡最终还是被西北野战军于4月26日攻克了。4月24日,胡宗南电告徐保,已令马家军星夜增援,要求他以现有的兵力固守。25日深夜,西北野战军一、二纵队主力向宝鸡发起了猛烈进攻。至26日上午,一纵、二纵相继攻入城内。徐保见情况不妙,将师部转移到铁甲车上,准备西窜。但是开出不远,即因铁路遭到破坏,无法继续前行。据国民党整编第76师少校参谋武乃栋回忆,当时有人建议徐保迅速弃车,徒涉渭河南逃。徐对参谋长袁致中说:“眼看大势已去,我先撤出,你在车上继续指挥作战。”袁以在西安的家小相托付。徐保生气地说:“那么你突围渡河去,我留在车上,一个革命军人还怕死么!”袁致中听后只好劝徐先走。徐保换了士兵服,刚打开铁甲车门,即被我军炮弹击中,重伤倒地。被俘后不久即丧命。国民党守军土崩瓦解,我军解放了重镇宝鸡,缴获了足够使用两年的弹药物资。

徐保和刘戡、严明等数名国民党高级将领接连毙命,在很大程度上撼动了西北国民党军的士气。蒋介石到西安召集胡宗南部下的将官们在翠华山祭奠刘戡等三人时,曾说到:“我们今天还能在这里祭奠他们,如果你们作战不努力,恐怕我们死后,就没有人来掩埋,更谈不到祭奠了。”其凄惶之心,可见一斑。当时在西安城里的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刘戡戡‘内乱’,‘内乱’未戡身先死”,下联是:“徐保保宝鸡,宝鸡不保命也亡”,横批是:“纪律严明”。这是群众对国民党政权及军队腐败无能的蔑视和嘲讽。至此,彭德怀在马栏镇军事会议上提出的调虎离山的战略意图,已经基本上得到实现。

在这一阶段作战过程中,国民党方面也逐渐认识到,西北野战军主力大举西进远离后方,应当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彻底以大军轻装尾匪穷追,不使稍有喘息之能力,尤应不分界域越境追击,马继援部应协力向西南堵击,务将匪军完全歼灭”。在蒋介石的严厉督促之下,胡宗南集中了西北国民党军主力共10多个旅的兵力,向宝鸡杀来。负责陇东防务的国民党整编第82师马继援部也奉命日夜兼程向长武等地急进,截击西北野战军。

彭老总临危不惧

此前,彭德怀数次围城打援均未能实现,这次终于将敌人调动起来了,他决定在运动中再歼灭一部敌人。根据野司命令,六纵教导旅在长武、彬县地区转入机动防御,保障我主力右侧后的安全;四纵以及二纵的独六旅在武功至凤翔地区转入机动防御,保障我主力左侧后的安全。

几乎与一、二纵占领宝鸡同时,裴昌会部在扶风杏林镇突破四纵的防线。四纵在既未请示上级又未通知兄弟部队,即自行撤退到岐山东北的山地,致使裴部长驱直入,直逼宝鸡。与此前后,马步芳的整编第82师也突破了教导旅在长武一线的阵地。

据原国民党将领韩有禄、马尚武回忆,长武之战前后,马继援接到赵寿山的一封信(赵和马曾是国民党陆军大学将官班同学)。信的大意是:解放军主力已接近马的防区,因为有同学之谊,所以奉劝马退回青海,或者投向解放军。希望马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要再为蒋介石充当炮灰了。若能如此,全国解放后,一定会有光明前途。如果同意,可派人来联系等等。马继援却执迷不悟,反而企图以此来向蒋介石表忠心。在马步芳的授意下,他将原信转送时任国民党西北行辕主任张治中处。他还对记者说,赵寿山让我派人和他联系,我派骑八旅和青保骑一团去了,没有找到他。今后我还要派更多的人去找他。

风云突变

西北野战军主力陷入了敌人左右夹击的不利形势,一、二纵更处于背水侧敌的险境。敌人来的很快。4月27日这天,彭德怀率领野司机关驻在凤翔南的屈家山村,与胡宗南部相距不过几十里,前线的枪炮声不时传来。彭德怀遇事不慌,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指挥着部队的行动。他命令一、二纵将兵工厂、军火库以及来不及转运的军事物资统统炸毁,两纵队主力于28日拂晓前全部撤出宝鸡,迅速摆脱敌人。

但是,当时攻克宝鸡的我军部队正在分散做群众工作、转移军事物资。彭德怀命令电台马上联系每个纵队,由他亲自布置撤退路线和集结地点。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特别关照一、二纵队,集中一个团,撤一个团,集中一个旅,撤一个旅。天色将晚,枪炮声越来越近。野司警卫部队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正在挖工事,随时准备痛击来犯之敌。由于有一支部队还没有联系上,彭德怀坚持要将电报发出去,自己再走。面对着战友们焦急的催促,彭德怀向警卫员要来左轮手枪,带在身上,说:“只要部队撤出去,我个人没什么,我还可以带警卫营打游击”。一直到和各纵队联系完毕,彭德怀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率领野司人员顺利地摆脱了敌人向北转移。

在西北野战军左右两路相继打援失利、攻克宝鸡又迅速撤离的情况下,国民党整编第82师马继援部相当猖狂,再次袭击六纵教导旅,4月29日攻占旧永寿县旬邑等地,切断西北野战军和陕甘宁根据地的联系。马继援占了点便宜之后,狂妄之极,对外宣称:我们不能把陕北的共军消灭完,否则老蒋会把我们调到山西战场去。蒋介石和胡宗南也借此机会大造舆论,还组织了一个中外记者参观团到战区参观采访,大力吹捧马继援。胡宗南在给马继援的祝捷电报中称: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兄足以当之云云。

彭德怀准备寻找战机,歼灭整编第82师一部或大部,狠狠地打击一下这股敌人的嚣张气焰5月6日在马头坡遭遇战中,我军将马继援的乘马(据说,这是马步芳最喜爱的一匹新疆大青马,在马继援赴陇东作战前夕送给他的)击伤,马本人几乎毙命。但是裴昌会兵团改过去密集方阵推进的作战方式,实行几路并进长追不舍的战术,为避免兵力分散,所过之处均不留兵守备,企图依仗数量上的优势围歼西北野战军主力。我军寻歼马继援部主力的计划再次落空。

在敌人重兵“围剿”之下,彭德怀等人率领西北野战军主力,从5月5日开始历经屯子镇、荔镇、肖金镇、三不同、东平镇等数次苦战。于12日转移到老解放区马栏、转角、高王镇地区,终于摆脱了敌人。

西府战役至此告一段落。此次作战,西北野战军转战1500多华里,深入敌人后方,连克重镇,彻底打乱了胡宗南的部署,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收复了延安,战果辉煌,但同时损失也较为严重。因此野司决定彻底开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民主的检讨经验教训”。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5月26日,彭德怀在洛川土基镇主持召开了西北野战军前委第二次扩大会议。贺龙、林伯渠、习仲勋、王维舟等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彭德怀首先对西北我军的春季攻势做了总结。他指出我军经过长时间的连续作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缺点和某些错误。在谈到西府战役时他说:出击西府的方针是正确的,光复延安,夺取洛川,扩大并巩固了黄龙分区,歼敌2.1万人,一度攻克县城14座,摧毁了西北敌人补给基地宝鸡,在相当范围内扩大了我党我军在国统区的政治影响。

接着彭德怀率先承担了战役后期失利的主要责任。他说,战役领导机关战役直接指导者应负责任,也就是我个人应负更多的责任。彭德怀认为之所以造成失利、被动的局面主要有三点:首先,出发前准备不充分。其次,对个别纵队内部情况了解不深刻。对四纵队党委中存在严重的自由主义,对干部放任,内部不团结,斗志不坚强等问题没有深刻了解。第三,对敌人估计不足。在敌情判断上,对胡宗南能在短时间内集结11个旅增援宝鸡估计不足,对马步芳部实力缺乏充分认识,特别是对胡、马两部能积极配合认识不深刻。由于敌大我小的客观情况,主观上想利用敌人阵营的若干矛盾,过分强调利用敌人矛盾才吃了亏。说到这里,彭德怀用手指着自己的脑门说:彭德怀呀彭德怀,你的马列主义就是没有学通,只看到胡、马闹矛盾的一面,忽视了胡、马两军在反共反人民这一基本点上完全一致的一面。打了礼泉应该观望一下再打出去,没停。打了扶风,应该背靠麟游,钳制马军,消灭胡军一部,可是我们又前进了。说到这里,彭德怀感慨万千,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哪,‘悬崖勒马’是不容易的。”

彭德怀毫不留情地严厉批评了造成战役被动局面负有直接责任的部队负责人。他说:四纵队负责同志采取严重的自由主义态度,已影响其内部团结,以致邪气抬头正气遭到压制,发展到不执行命令几次丧失有利战机,放弃与放走可能与应该消灭的敌人。他声色俱厉地说,这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从给革命造成的损失说,应该是砍脑壳的。接着又质问四纵队干部:你有电台,完全可以请示报告,敌人力量大抗不住也可以报告。而你既不抗击于岐山之东,又不抗击于岐山之西。你撤,既不通知友邻部队,又不告诉我们,总该打个招呼吧。部队在行军路上住老乡的房子,走时还给房东打招呼嘛。你们的组织纪律性哪里去了。你不恨敌人我就恨死你。战争是流血的斗争,要求各级军事指挥员、政治委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能丝毫疏忽。指挥员失职,必然带来意外的损失和不应有的流血牺牲。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到土基镇后,同各纵队首长广泛交谈。经过调查研究后,他在5月31日讲话中指出:西府战役“彭总的决心是正确的,我们缴获了不少弹药、武器、汽车和物资,特别是因此收复了延安,对全国全世界影响都很大。但是在实现彭总这一正确决心的过程中,某些将领出了毛病,造成了美中不足,……至于不执行命令,那是平时治军不严造成的,党纪军纪所不容。问题在下面,责任在上头,纵队首长要负主要责任。”

四纵队指挥员在会上做了深刻检讨。会议对因不执行命令造成整个战役失利负有直接责任的个别旅团干部给予了纪律处分。彭德怀的严厉是出了名的,个别同志表示不理解。为了做通这些同志的思想工作,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土基会上的发言中,意味深长地说:彭德怀同志有德有怀,有威可畏呀。彭总有坦荡的胸怀,你愈是了解他,甚至受他的批评越多,便越能深刻的感受这一点。经历西府一战后,赵寿山副司令员也感慨地说:彭总忠诚感人,他能打大胜仗,也能打好败仗,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真正的大将军。

西北野战军根据前委扩大会议决定,于六、七月间在黄龙、韩城地区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政治和军事整训,开展了评斗志、评政策、评工作、评作风、评功查过的“四评运动”,对西北野战军严肃军纪、提高战斗力起到了重大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原载“炎黄春秋”)

Hash:ade618d0eb0203b9e633a396c9ca6647ef74d6d2

声明:此文由 扶风百姓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