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生在西吉的五次重大战事!!

西吉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文脉深远,又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文化大县。从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曾创造了人类文明。

典型的“齐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先民就聚居在这里。西吉县还有“三漓水”新石器遗址。战国秦长城、好水川之战、万城之战,汉墓群古城堡、石窟艺术等众多著名的历史遗迹文物遗存,曾有多个民族居于此处。先后有猃狁、西戎、义渠、鲜嫩、鲜卑、羌、回纥、党项、女真、蒙古、回、满、汉等几十个民族在这里生活,很多帝王将相与西吉这片热土有缘。汉武帝刘彻,北魏孝文帝拓拔元宏、唐太宗李世明等曾“巡牧观马”于西吉;元世祖成吉思汗曾驻足西吉古城——羊牧隆城三年之久。

在西吉古代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大的战争,有些战争甚至影响、改变了当时政治格局,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小编收集整理了古代曾发生西吉这块土地上的五次重要的战事。

一、 得胜寨兵变

宋仁宗时,朝廷对西北边地将士抚慰不足,兵情怨怒,军兵粮饷不济,生活艰难。得胜寨(注:县志记载为今天的夏寨,据考证实际为今硝河乡)寨主姚贵杀死监押崔绚,劫宣武军骑千余人,发起兵变,南进攻打羊牧隆城(今将台堡镇火集)。当时,泾源路都监王珪镇守。事发后,镇戎军都巡检赵滋单骑驰羊牧隆城,说降变兵800余人,姚贵溃散。

古城上的哨所

二、好水川之战

好水川之战,是北宋与西夏在公元1041年于今西吉县境进行的一次重大战事。

宋庆历元年(1041年)春,宋廷欲发径源路(治所在渭州,今甘肃平凉)和富延路(治所在延州,今延安)兵,征伐西夏。诏令侍卫马军都虞候任福到径源(今平凉)与正在视察边事的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商议进军事宜。

此时,夏主李元昊谋犯渭州。在折姜(今同心县预旺之东)点集兵马十万余,挥师西进,经三川(今固原县彭堡西南),直逼怀远城(今西吉县偏城)。韩琦急奔镇戎军高平(今固原),调拨径源路及镇戎军驻军一万一千人,渭州驻瓦亭(今固原瓦亭)骑兵二千人,六盘山以西各堡寨守军数千人,并新招募勇士一万八千人,总计三万余人。命任福为行营总管,驻镇戎军城都都监桑怿为先锋。铃辖朱观、都监武英、王圭等,各率所部由任福统一指挥。

一天,宋军到达三川时,夏军已过怀远城而兵分两路,一路南下(诱敌部队);另一路西进(主力部队),到得胜寨(今西吉县硝河)后,沿葫芦河南下。次日,任福引轻骑数千尾随夏军去怀远城南,在捺龙川(今西吉县马莲川东)和镇戎军西路巡检常鼎、刘肃会合,与夏军战于张家堡(今固原县张易堡)南,找回夏军首级数百。夏军弃马、羊、驼佯逃,沿好水川(今兴隆镇马家咀、姚杜、杨茂等村)西下。时宋军兵分两路追击不舍。

薄暮,北路朱观、武英屯笼洛川(今隆德县观堡乡);南路任福、桑择屯好水川。此时,元昊己将十万精兵设伏于好水川口(今西吉县兴隆镇附近)等待宋军。翌晨,朱观、武英沿能家川(今西吉县什字路河)西进,任福、桑择追击至笼竿城(今隆德县)北,迂夏军循好水川西去,距羊牧隆城(今西吉县将台乡火家集村)五里结阵。宋军堕入伏兵圈后,夏军以信鸽为号。伏兵四起,铁骑驰冲宋阵。彼此短兵相接,自晨酣战至暮,最后宋军大败。任福、桑泽、刘肃及任福之子怀亮均力战身亡。同日,朱观、武英、王圭率部在能家川与夏军激战,除朱观外,武英、王圭及所属部将多人战死。这次战役,宋大将任福营下数十名战将阵亡,士兵战死达一万零三百人,受伤、溃散者甚多。消息传开,“关右震动,军须日穷,三司告不足,仁宗为之盯食,宋痒请修撞关以备冲突”。

战马和士兵遗骨今天仍然可见

庆历二年( 1042 ) ,西夏军连续取得三川寨(今彭华乡隔城子)、好水川(今西吉县兴隆镇)之战胜利后,李元吴又率军进攻镇戎车。宋廷命葛怀敏领兵从渭州(今平凉)出师至瓦亭寨(今将台堡镇)屯兵,调集瓦亭寨都监许思纯,环庆都监刘贺、天圣寨主张贵、缘边都巡检向进、刘湛、赵瑜会剿。初时,葛怀敏将兵力部署于今马莲川一线,闻夏军已至壕外,议定伏击。后督师系安边寨,葛怀敏先驰开远堡(今固原开城)以北二里宿营,后奔养马城,通知镇戎军曹瑛、径源都监李知和、王保、王文、镇戎都监李岳、西路都巡监赵询等组成联合军抗敌。夏军后撤诱之,葛怀敏欲挥军追击。赵旬建议“贼远来,利速战,宜依马拦城布寨,扼敌归路,固守镇戎以便晌道,仪其衰,击之可必胜”。葛怀敏不听其言,分兵四路进定川寨。

时闻夏兵已穿塞,葛怀敏依保定寨列营,夏军遂断宋军归路,围之绝水。环庆都监刘贺率兵与夏兵交战,不利众溃。葛怀敏以中军屯于寨东,曹瑛等保东北偶。夏军先犯中军未克,又转击卿瑛之阵。天黑时大风骤起.宋军乱奔,避于城下,夏军箭射中四瑛面部,落入沟壕。葛怀敏几死,奔至翁城后苏醒,保守门桥,赵殉等选精骑防御,夏军稍退。

夜间,夏军纵火,兵临城西北,赵磷、李知和等结阵直去镇戎军,以赵磷为先锋,刘贺与许思纯为左右翼,李知和部断后,听中军鸣鼓而行。至卯时未鸣鼓,葛怀敏独驰,挥执辔者去劝,将其杀之,军兵大奔,葛怀敏率众突围至长城壕(今将台),路被夏军挖断,伏兵四起,全军覆没,死战将 16 人,兵士9400 余人,战马 600 余匹皆为夏军所俘。葛怀敏之子宗晟与赵正、郭京等及步兵幸存者返回保定川。

石城之战,是明朝宪宗成化四年(公元 1468 年)发生在今西吉县境的又一次重大战事。时震朝野,影响后世。

元末豫王下属把丹仕元平凉万户,“雄长西睡”。明洪武初,徐达、俞通海西征逐豫王,把丹率众归附,官平凉卫正千户,部众数千被编为民,仍号“土达”。把丹令孙满俊(行四),人皆以“满四”所称。

世居平凉府开城县固原里满家营。家产殷富,以强力称雄于诸族,有众数千人,皆晓勇善骑射,平素扶危济困,仗义疏财,在当地土达、回、汉、蒙古等各族人民中享有很高威望。

明成化三年( 1467 ) ,固原守将“髻御失德”,横行乡里,唆使官府衙役掠夺土达马匹鹰翎等物,捕其首领,激怒土达。成化四年四月,首领满俊、李俊号集诸土达及隆德安定(今定西县)杂居军民数百人,劫官府苑马寺后,揭竿造反,聚众盘踞石城(今西吉县火石寨乡禅窑村)。相率尊称满俊为招贤王,李俊为顺理王。满俊布署帐下,以火四、火能为腹心,马冀、南斗为股胧,咬歌、保歌为爪牙,满能、满玉为羽翼,组成义军领导核心。

义军伐木结栅,牛革做帐,并在石城周围的炮架山、七里宝山将军山照壁山等峻峰布防设卡,于要道处设置滚木雷石为障。义军初聚数百,旬日千余,半月之间,拥有四千余众,披甲执锐,与明军对峙。

义军主动出击甘州卫、固原千户所,明军参将刘清自靖虏来援,中义军伏击溃逃。义军顺理王李俊不幸阵亡。刘清惨败消息传至陕西,镇守太监刘祥慌忙与巡抚陈阶、宁远伯任寿会商,即令军都指挥邢端、申澄率部讨伐。义军再与明军战于石城之下。义军将士奋勇迎战,丢盔弃甲,军资尽丧,大败而逃。是役,明军用缴获武器装备自己,军威大振,民无业者多从之,不到月余聚众数万。

五月,明廷软令陈价、任寿与宁夏总兵广义伯吴琼、巡抚延绥都御史王锐、参将胡恺等分率各路兵鸟计三万众会讨石城,屡战失利。

七月,明廷又救令太监刘祥为监督,巡抚陕西右副都御史项忠为总督军务,刘玉为总兵,伏羌伯毛忠为副总兵,大理寺卿马文升为指挥,参将夏正等率京营及三边七郡马步精兵五万余众投奔石城复讨。

十月初,项忠、马文升率师先后到达固原,兵分七路围攻石城,百战未能攻克。是役,毛忠及其次子毛海、孙毛锭皆败死;平虏副将刘玉中矢负伤,指挥申澄、周玺亦败死。项忠道:“贼自叛逆以来,前后大小三百余战,杀我一伯、三指挥,官军死者数千人。”

十一月,明军“募得‘敢死士’数千,密间谋,出奇计,断其水道,蟠其积聚”,在义军“城中食尽,人马多渴死”的困境下,始得克平。义军被杀七千余,被俘二千余,满俊及其家眷等二百余众被解送京师伏诛。城破后,义军余部在满能、毛哈喇等率领下分头突围慧帚山、青山洞一带,继续坚持斗争,直至次年正月十四日,遂告失败。

明正德十年,北虏(蒙古族)大举入侵中原,先侵固原、彭阳。五月入侵隆德及静宁。七月二十九日进入西安,斩杀西安府同知。此次入侵十州县之广,驱掠生民数十万,牧畜数万,八月六日,入侵者北返,十千里村落处处空虚。

嘉靖十七年(1538 ),北虏鞑靼吉囊部2 万余骑入侵固原,进攻黑水苑(今固原黑城乡)、固原及硝河(今西吉硝河)等地。固原总制(改总督)刘天和令诸将于乾沟(今硝河半个堡的乾沟)山间阻敌归路,同北虏展开激战,斩北虏200多人,并俘首领于此。

Hash:cc0b95ec4274cd20262be18cfce2d7e72c4505f8

声明:此文由 西吉万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