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老街900岁了,被誉为“最美老街”,藏着无数人的怀念……

每座城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一栋老房子、一条老街都留藏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更迭变化。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总有一条泛黄的老街抹不去,而在年轻人的童年里,总是听着关于老街的故事长大。

这些关于老街的记忆与故事,承载了无数人的童年欢乐和生活乐趣,更是昆明百年历史以来的一个缩影。

老街是体现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地方,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全部记忆,走进昆明老街,便能感受到旧时的老昆明韵味。

从繁华的正义坊步行街转入景星街,一阵古朴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恍惚间有种时空交错的错觉,让人以为误入了时空隧道

独具年代感的老房子,古色古香的巷弄,复古怀旧的房檐、墙角,眼前的一切都在告诉你:这就是昆明老街。

昆明老街地段极好,位于昆明历史城区的核心,东起正义路,西至云瑞西路(市府东街),南起景星街,北至人民中路,占地约22公顷,是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唯一保留下来的老街区。

昆明老街历史悠久,老街上的街巷格局形成于明清两代,房屋建筑多以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为主。

街区范围内拥有文保单位和各类历史保护建筑112处,老街上的一砖一瓦,都保留着昆明人的回忆与情怀。

街区内的每条老街巷,每个老地名,都写满了故事,钱王街、文明街、文庙直街、景星街、光华街、甬道街六条街道交错相连,构成一道独具韵味的城市风景线。

踏入老街,走一走石板路,摸一摸斑驳的墙面,似乎一切都快不起来,每个人的脚步都会变得缓慢。

保留着历史印记的光华街,依旧彰显着它最风光的过往。

无论是闻名云南福林堂,还是昆明的标志性建筑酒杯楼、抗战胜利纪念堂,每一个都有一段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

最有老昆明市井气息的景星街,长约400米,街道两旁的老房子,还依稀能看到当年的影子。

1983年开张的景星花鸟市场,陪伴了很多昆明人长大,在大多数昆明人的记忆中,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既不是游乐园,也不是动物园,而是景星花鸟市场!

因清代时是云贵总督衙门出入通道而得名的甬道街,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米,但却印证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一事实。

甬道街里不仅有着聂耳故居、云瑞公园等标志性建筑,还曾有昆明最有名的二手书市场、古董市场。

当曾经的繁华褪去,只剩下老房子斑驳的残影,唯一不变的只有道路两旁高大的梧桐树,依旧是老昆明人躲阴凉的好地方。

昆明老街之中,每天都有无数的故事上演,你能听到好友相聚的欢笑声,你能看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恩爱老夫妻,你能遇到含饴弄孙、共享天伦的父母。

老街就是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只要你踏入老街之中,就能感受到那些发生在老街的故事,自己也就变成了老街故事中的人。

行走于老街之中,时光不由得变得缓慢而又柔软。翻新过的街道,还是一副古色古香的模样,在阳光的照射下,鲜活地诉说着新生。

繁华的老街上商家云集,店铺鳞次栉比,任意一个转角处,都具有惊艳时光的能力,仔细逛逛,还能找到不少“老字号”带来的惊喜。

福林堂

位于昆明市光华街31号的福林堂,始创于清朝咸丰丁巳年(1857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云南现存“年纪最大”的药店。

福林堂地理位置绝佳,地处两条路的交叉口,建筑风格颇具地域性与时代特色,中式的三层土木结构楼房,院门、房檐、墙角,无一不透露着别具一格的历史韵味。

意在“福泽杏林”的福林堂,自创办一个半世纪以来,皆保持着创建初心,高尚的医德、妙手回春的医术,在昆明声誉极高。

马家大院

来到昆明老街,不得不提的还有位于钱王街小银柜巷的马家大院,现又被称为“金兰茶苑”。

马家大院始建于1923年,至今已有97年的历史,这里曾是滇军名将、昆明第一任市长马鉁先生的住所。

大院面积很大,共有1146平方米,是一栋白族传统的"三坊一照壁"式民居,为昆明市区内保护最为完整的白族民居建筑。

几经沉浮过后的马家大院,如今白天可以喝茶,晚上可以看戏,在充满风韵的院子里看戏,更加能够品味到过往历史的风云变化。

聂耳故居

甬道街73、74号,从外表来看,是一座典型的“一颗印”式四合院结构二层楼房,与甬道街上的其他楼房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

其实,这是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诞生与成长过的地方。1905年,聂耳父亲聂鸿仪携全家从玉溪迁至昆明行医,在甬道街租下一间铺子,经营药铺“成春堂”。

时间转到1912年2月15日,音乐家聂耳诞生,这个并不算大的空间就成了聂耳生活、学习的地方。

聂耳在这里度过了他幸福而又充足的青少年时期,直至1930年离开昆明去往上海

作为聂耳在昆明生活的历史见证,聂耳故居经过全面修缮后面向市民展出。

修缮过后的聂耳故居,屋外的药铺牌坊,屋内的陈设,床与柜子的摆放,都一一还原了聂耳一家人居住时的样貌。

漫步在老街上,看到的不仅是年代感十足的老建筑,更多的是感受到老街热闹与静谧并存的氛围。

顺着几条街游荡,除了地标建筑存在感极强,知名美食老店也是应有尽有,来到老街,一定要吃个尽兴而归。

三碗豆花米线

米线是昆明人的日常,这家开在老街上的米线店更是藏着老昆明的味道。

风味十足的豆花米线是店家的招牌,纯手工磨制的嫩豆花,鲜嫩爽滑,带有丝丝香气,再搭配上Q弹有劲的米线,一人吃两碗都不为过!

除了豆花米线,扎实有料的炸豆腐与甜而不腻的甜白酒,也值得一尝,最关键的是价格便宜味道好!

赵老倌卷粉

赵老倌卷粉是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店,可以称得上是光华街最火的一家店了,到了饭点来吃卷粉的人就会自动排起长龙!

全手工制作的凉卷粉是进店必点,卷粉十分有弹性,吃进嘴里的那刻便能感觉到卷粉的软滑,嚼起来却韧性十足。

一碗好吃的凉卷粉,搭配的佐料是关键,赵老倌家的卷粉酱料来自于自家的独家秘方,甚至醋也是自家酿的,难怪吃起来酸爽可口,根本停不下来!

傣舍小吃研究所

傣舍小吃研究所是一家正宗的德宏傣味,小小的门店有着二三十种傣味小吃,柠檬撒撇、卷粉、米凉虾、乳腐洋芋稀豆粉米线,光看着菜名,口水就止不住的分泌!

其中游叔最爱柠檬撒,店里的柠檬撒分为苦撒和酸撒两种,一份柠檬撒份量超级足,牛肉片满满当当地铺在米线上,还没上桌就能闻到柠檬撒独特的香味。

柠檬撒吃法很简单,将米线夹进汤汁里,搅拌均匀后就可以大快朵颐啦,吸饱了汤汁的米线酸辣可口、Q弹润滑,味道层次感很丰富。

随着城市发展的车轮不断往前进,那些城市里留下的岁月痕迹,不可避免的逐渐消逝,如今的昆明老街,虽然旧貌换了新颜,可那些回味无穷的故事与传奇依然存在。

恰好今天天气好,带上朋友和钱包,去昆明老街逛逛吧,去细细感受一下旧时光里的老昆明吧!

来源:昆明全接触

文案:圆子 摄影:阿斌 后期:阿杰

如有侵权请联系公众号:云南楼市观察(ID:ynlsgc)修改、删除。

Hash:65315f9967e501cc01f9b33d8ccd1b37d8899601

声明:此文由 云南楼市观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