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凉亭老伞厂——一个特殊传统产业的兴衰起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就凉亭“老伞厂”的故事
小编之前写过一次
不知道各位还有没有印象
把链接放在下面
凉亭老伞厂的故事
从大家在后台的留言看
许多人,特别是在伞厂工作、生活过的人
对“老伞厂”仍然念念不忘
难舍的回忆和情感
溢于言表
今天
小编在这里再推送一篇
社区陈丙松先生
搜集整理的有关伞厂历史的文章
以期让“老伞厂”的面貌和历史
更丰盈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一个特殊传统产业的兴衰起落
在我们安徽省宿松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从西汉张何丹培育的“仙田瑞谷”开始,我们的祖先就用勤劳和智慧,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创造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源远流长的家肴美食,同时,也创造了许多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产品。除了御善雪枣、陈汉表纸、许岭陶器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曾经一度闻名遐迩的地方特色传统产业——凉亭雨伞。
笔者作为世代雨伞职业家庭的后裔,深为这一特殊产业的衰落流失而深表惋惜。因为我查阅了一下宿松所有出版的许多书藉,包括县志在内的文史资料,都对这一产业的兴衰起落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从而,眼睁睁地让她在历史长河中淹没,直至消失殆尽。
我的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古老的凉亭集镇,从事过雨伞制作的加工职业。所以,我深感有一种责任和义务为这一特殊产业的数百年历史留下一点痕迹,也好让后人从中捕捉出凉亭这块热土上曾经有过的辉煌。
第一任伞厂工会主席余炉清老人近照
凉亭雨伞制作到底起源于哪个年代?在我曾经多次听到过的传说中都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无从考证。今年92岁高龄的余炉清老人是从十多岁雨伞学徒开始的行业老前辈,也是宿松伞厂成立后的第一任工会主席。他同石启华、戴迎江、陈振中、石必真、吴自民等都是当年组织雨伞厂的核心人物和积极份子。1951年,从芜湖干校结业后,便直接分配到凉亭组建伞厂。虽然他从事了一辈子的雨伞制作,但也无法准确说出这段历史。根据老人介绍,从清朝到民国年间,雨伞一直是整个凉亭乃至宿松最热门鼎盛的行业。其热门的表现不仅仅是产品畅销,更重要的是因人员流动,供求往来,加深了人们与外界的相互了解和经济勾通。因为雨伞的原料几乎都要从外面进口,而成品又要对外销售。所以,一进一出便营造了商机,搭建了互补合作平台。譬如六安毛坦厂的皮纸、桐城青山革的染料、湖北浠水罗田的桐籽油、太湖九田的头毛线、陈汉西源的柿漆、潜山王河的伞柄竹等等,都是雨伞制作中必不可少的资源。除了这些,还有遍布全国的庞大伞业工人队伍,更形成了职业技术资源优势与外地的对接。
在宿松县党史“支援渡江战役”一章中 有文字写道:具有制伞传统工艺的凉亭人民,不分昼夜为渡江大军制作雨伞
在过去的凉亭,只要谈到小孩学艺,人们的第一选择就是做伞。对此,在当时的所有社会行当中,凉亭雨伞的从业人数远远超出其它职业的几多倍。如果用成千上万来形容这个数字,可以说一点也不夸张。至今在凉亭70岁以上的伞业工人还有近百名之多,由此可想当时从业人数的广泛。因为过去的这种雨伞都是依靠纸质桐油加工的。不仅工序复杂,而且没有机械,完全手工制作,且又容易损坏,所以,形成了庞大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融合的市场局面。包括挑着补伞担子在民间走村串巷的修伞人,都是这个行当的从业者,也是凉亭这个特殊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当时凉亭的雨伞又具备怎样的一生产规模呢?由于人多面广,谁也无法精准统计出这个数字。但起码可以说包括三五人的小作坊在内,生产厂商一定达到30—40家之多。
据老人们回忆,在解放前凉亭镇的雨伞行业中,规模较大的要算陈育宽伞店。他的品牌出口可以免检,驰名沿江各省市。其次还有戴呤江、陈济美、陈育春、段育文、陈祥友、陈作之、陈育松、石福寿等等。像我们家的小作坊,可以说城乡处处比比皆是。
类似这样的规模计算,应该说当时的年产量起码可达30万把之多的生产水平,按照民国年间一块银元一把伞的价格,一年下来无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所以,相对全县而言,还真无法找到一个相提并论的产业。这对当时一个近百户居民的凉亭小镇,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和创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逐步形成,凉亭雨伞的所有个体工商户也在社会变革中得到了统一改造,全部材料逐一登记入股,当时的这种股金证也同供销、信用社一样,一股2元面额。每一个体工商户都有从十到百、从百到千不等的股金。经过这样一个合并整理的程序,便形为了凉亭后来的公私合营雨伞企业。 1953年,正式取名为凉亭伞业社。开始的厂地在太阳坂上的滴滴屋,三年后迁居集镇,也就是后来的宿松伞厂。
然而,庞大的伞业工人不可能全部进厂,对此,在这样的环境下,除了一部份改行停业外,还有一部份人员被全国各地大量聘用。包括本省各地的雨伞行业,都少不了凉亭师傅的存在。尤其是青阳、石台,以及本地周边各县的伞厂,基本都是宿松人协助建立的。如夏家的吴杏美、青竹的贺学喜、紫庵的熊志民、社区的陈祥武、趾凤的贺天宝、东山的贺财友等等就在东北、新疆和江西湖北、江浙等地筹建过雨伞企业。我的小叔陈祥禄就是从瑞昌伞厂应征入伍的,一直从部队退休军转后才回到凉亭故居。今年94岁的凉亭镇紫庵村退休老人冯丙保是1943年从太湖一家伞店走上抗日道路的。后来,又参加了解放舟山群岛和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部队复员后从宿松伞厂转入太湖直至退休还乡,怡养天年,成为凉亭唯一健在的抗战老兵。东山的贺友财是在新疆佳木斯伞厂成家立业的。下放后,夫妇二人因交通不便和经济拮据的原因,硬是花了4个多月时间,艰难步行万里之遥才回到宿松。至今还有许多伞业工人的后裔仍然落户于异地他乡,在那里繁衍生息。仅在我们社区内的陈咀自然村,就有一大批定居在江南和四川各地的家庭,只因诸多原因,一直无法获得有效信息,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从70年代开始,雨伞这个传统的工业产品也在时代的变革中逐步转型升级,从过去单一的纸伞向油布伞发展。直至80年代末,逐步形成了晴雨伞、折叠伞的市场局面。并在改革开放后与上海五华伞厂联营合作,开创出宿松雨伞发展的空前规模。年产值近300万元,曾经作为全省“工业学大庆”的先进单位受到省有关部门的表彰。时任厂长王夕水同志也曾被授予安徽省“劳模”荣誉称号。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宿松伞厂,这个计划经济的时代产物,同样也被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所逐渐淘汰。所有产业工人除了退休的老人外,其余只能选择下岗谋业,打工分流。好在睛雨伞的制作基本达到机械化的水平,多数工人在当时都有一技专长,所以,依然是劳动就业路上的佼佼者。最让我记忆犹新是,在当时的《宿松报》上,我曾以《寻找新的人生坐标》为题,发表了一篇详反映广大伞厂下岗工人劳动再就业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也让广大的下岗人员从中认识到加强职业培训的时间感和紧迫感。
到2007年,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推进,宿松伞厂正式宣告破产。从此,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地方传统产业,终于在岁月长河中画上了一个落寞的句号,7000多个平方面积的厂房演变成了现在的北斗农贸市场居民小区。(作者:陈丙松 校对:孙良高)
欢迎点“在看”和留言
Hash:cfaea2aca7578a3f4afce26ef4ec06bad08b9596
声明:此文由 凉亭之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