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和丧葬陵寝

古人崇信人死后在阴间过着如同阳间的生活,对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都应仿照世间。陵寝坟墓高大,丧葬礼仪奢靡。阴阳两界,可以沟通。所以,村名不仅关乎生者,抑且和死者有关。

河南很多地区以陵为地名,比如鄢陵宁陵。河南睢县有一处古村落,俗称磨盘村,原名夏陵,源于夏代守陵人。因守陵人而成聚落。夏陵村按照八卦布局,夏陵居中心,街道全部为迂回之路,称为磨盘街。山西晋城五行村,原为一座古城,相传北宋年间辽国萧太后率兵南征,在此地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方位扎五座营盘,后人改其音“五营”为“五行”。

沈阳有福陵、昭陵。沈阳市东陵区有一个前陵堡村,即守陵人后裔建村,康熙年间兴起。这里一宫两陵,前陵堡村原仅有几户守陵人。除了日常看护和修缮皇陵,守陵人最重要的事是祭典和接待皇帝。河北一座村庄叫守陵村,原本有一个汉代的古墓,墓主是中山靖王刘胜,此村的后山叫陵山,最早的村民就是守陵人。陵山和守陵村的历史也有两千多年了。

传统村名以陵寝为名者还有很多,如桂陵、马陵、阳陵、安陵、襄陵沅陵乐陵湖南尤多。黄陵(村),黄帝陵也,不是真有帝王陵墓,而是指山陵或丘陵。陵,本义土山,形声字,与土山、土地有关。村庄有时以陵园命名。太原黄陵(村),村庄为何以陵园命名?十三陵周围有十二个村庄,住的几乎都是守陵人,村子也以陵墓名字命名。北京十三陵有泰陵园(村)、康陵园(村)、长陵园(村)、万娘坟(村)。顺治元年设司香官和陵户,后逐渐成村,以陵为名。多数由陵令、陵监、寝庙令、园长、陵户等官职演化而来。思陵的村叫悼陵监村,康陵(村)以春饼宴著称,昭陵(村)还有关公庙。

民间宗教讲究坟山贯气。以坟为村名的全国有3300多个。如北京师大门外的铁狮子坟,原来是坟地。老北京有许多带“坟”的地名,如公主坟、八王坟、索家坟等。带“坟”字的村名不同于单纯墓地,大多是以坟主的姓氏命名的自然村落。多个村名叫王坟(村),曾是王家坟冢。人去世后土葬,名门望族留下许多带“坟”字的地名,有人移居,转化为村名。济南有个特殊的文化符号曰坟。如张公坟、坟台(村)。天桥区柳云村,村东有元代廉吏张养浩墓,又称张公坟(村)。济南文庄有老爷坟,原名坟庄。济南坟台(村),原是周王朝卢王的葬地,为祭祀卢王,修建了祭坟台。唐朝建村以祭坟台,命名坟台庄,简称坟台。济南张家林(村),原名张家坟。坟地栽树多了又称林,张家坟改名张家林。济阳秦家坟(村),明朝官员秦大人的灵柩安葬此地,遂叫秦家坟(村)。另有张家坟(村)、广王坟(村)、四府坟(村)、坟洼(村)、白家坟(村)、马家坟(村)。

山西洪洞韩家坟村,明嘉靖五年(1526年)户部尚书韩文死后葬于此处,并有专人看护坟场,后来迁来居住者渐多,所以习惯上称作韩家坟。

以冢作为村庄名,不见得不雅。因古代名人坟冢而得名的村庄,蕴含着逝去已久的历史信息。河北冀州后冢(村),村南是前冢(村)。河南扶沟三太冢(村),有一个大土堆,称冢子,传说唐代有个皇子及家人葬于此,村庄后面有三座大土坟。河南平舆万冢乡(村)。山东潍坊有黑牛冢(村)、青冢子(村)。山东微山县荆冢集(村),谱载,刘氏为南宋淳熙年间官员,初从江西迁密湖乡,后迁荆冢集。据说荆冢集系因荆轲的衣冠冢得名。也有说是因明代考生荆洪修的坟墓而得名。《济宁直隶州志》记载,乾隆年间有荆冢集。系荆冢集南、北村委会驻地。济阳曹冢(村),原名曹家冢,又称曹冢子村,源于村北墓冢,说是和曹操有关。曹家冢村,因墓而名,据说是曹参的坟冢。村庄自汉至元,所居都是曹姓。《德平县志》记载:“曹家冢亦称帝王冢。”文人雅士们还称之为“汉墓春烟”“丘陵叠翠”。

曹县莘冢集村有莘冢集东等六个行政村。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相传是商代名相伊尹的故乡。夏朝莘仲君墓和莘国故城遗址位于莘冢集村南。旧有禹母祠、禹王庙、阿衡祠等。史籍记载:“崇伯鲧为黄帝二十九世孙,娶有莘女修已生禹。”所以该地为大禹母亲故里。后人建有禹母祠和禹王庙。山东曹县以宗教、庙宇建筑得名的村庄很多,如礼拜寺、玉皇庙、蚕姑庙、天齐庙、玉帝庙、火神台、铜奶奶庙石香炉牛王庙、土地庙、三官庙、火神庙、大庙陈、地藏王堂、老君王、赵堂、观上、前王阁、前耿寺、曹观庙、关帝庙、石佛寺、文昌阁、大义集(先有大义寺)等。

说到庙,庙也属于祭祀死人范畴。人死后,灵魂暂时栖身土地庙,亲属到土地庙报告死亡消息,俗话叫报庙。一些地方人死后要去五道庙报庙。

除去村以庙名以外,中国乡村也有庙以村名的例子。杨庆《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说,这种情况以江苏浙江为多见,譬如护村庙、太常庙、田家庙,奉祀各种神灵。无论庙以村名,还是村以庙名,寺庙都显然具有社会生活凝聚力,充当地方宗教崇拜中心。在村中,人们可以在寺庙里安排聚会、典礼仪式和饮宴的场所,寺庙里还备有瓷碟碗筷,属于集体所有。

河北井陉,有村名窦王墓,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战死牛口峪,葬于此地,故名窦王墓。

北京门头沟区有村名太子墓。传说明代太子巡幸西山,其嫁接之树被称为太子木。文人则雅称之为太子慕。太子死后葬于此,遂称太子墓,久之成村名。和顺东皇墓(村),相传是唐朝一公主葬于此。河南林州西皇墓村,有龙泉寺、天地雷音寺,皆林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4年,权臣高欢自立为孝静皇帝,年号天平,定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境),自任丞相,建立东魏。林州时称林虑郡。传说高欢西行,看到寺庙众多,乐不思归。高欢的女儿突患暴病丧命。高欢得知这一带有二龙戏珠(盘龙山、卧龙山、珍珠山)、凤凰展翅(凤凰山)、金牛望月金牛山)等多处风景名胜,便将女儿安葬于二龙山上。北齐天保元年(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当了皇帝,便称坟墓为“皇墓”。后取名“皇墓村”。墓东者称“东皇墓村”,墓西称“西皇墓村”。

将军墓村同名村庄有:河南鹤壁将军墓村,山西晋中将军墓村,山西忻州将军墓村。山西原平将军墓村,传汉朝一将军在村北阵亡,安葬于此,尚存遗址,后人到此定居立村,起名将军墓。

以碑为名的村庄,湖南道县塘碑(村),村边池塘有一石碑。福建汀州彭屋碑(村),皇碑(村)。河北省高碑店,古时有一通高碑,上有四个大字:燕南赵北,故此叫高碑店。千年古村高碑店是辽金时代的漕运码头、皇粮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偃师寺里碑(村),又名“四女碑”。北宋时为抵抗外族入侵,该村四位烈性女子率众抵抗,被俘后就义,后人立“四女碑”以纪念。该村岳姓相传为岳飞幼子岳霖后代。记载该村的四通碑是北魏时的平等寺,寺内的四通造像碑,碑上刻佛像龛,该村遂称寺里碑。

村名尾词为“社”的,有2000多个。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村社,社会的基层组织,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结成的民间乡村组织。社是土神。村社,犹村落。“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图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旧唐书·文苑传下》)山西翼城县有张言社(村)。

村名尾缀为“祠”的,有1800多个。祠,春祭,供奉祖宗、鬼神的房屋。祠是为纪念伟人先贤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山西平遥西源祠(村),禹王时该村泉水涌流,叫神池,名其庙为“源祠”。后有些住户迁到村东,取村名为“东源祠”,该村遂改名为“西源祠”。晋祠(村),太原著名村名。祠堂又称宗祠、祠室、家庙。不少村名来自祠堂堂号,有的村名以宗祠为名。祠堂记载历史,更有村名直接为“祠堂村”。平顶山诸葛庙(村)以祠名沿袭下来。潮州文祠(镇),清初当地有一祠,名文章祠,后以“文祠”为地名。湖北十堰明家祠(村)。白交祠又名白蛟祠,厦、漳、泉三市交界的行政村。

河北蓟州许多村名以城堡、店铺、阁桥、楼亭、营房、佛塔、寺庙命名。因“阁”得名的村庄,如玉皇阁、宏阁(村)。玉皇阁是供奉玉皇大帝的神庙。阁,类似楼房的建筑物。村名为玉皇阁(村)的,山东淄博、湖北随州、河北石家庄河南南阳、山东潍坊、湖北随州等多地可见。浙江乐清南阁(村),是历史文化名村,村内有明代牌坊群。河北平山县王母村,有王母阁。传说王母娘娘就是村里的桑氏之女。

来源:《寻根》 2018年第6期

Hash:38e4fe9666330c9fbb39df7f2020f62fc043ef9a

声明:此文由 考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