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故宅曾占据半个黄城,告诉你中国真正大户人家的豪宅是什么样

美丽的胶东半岛曾在坊间流传有这样一首民谣:“黄县房、栖霞粮、蓬莱净出好姑娘”。民谣中的黄县房就是名扬全国的丁氏故宅。

丁氏故宅是清朝乾隆年间,山东大富豪丁百万家族遗留下的宅居,在人丁兴旺、家大业大时期,丁氏故宅曾占据半个黄城,房间数达到3000多间,遗憾的是现如今只存有243间,但其富庶家族的阔绰与豪气依稀可辨。

丁氏故宅又名丁氏庄园,位于山东省龙口市黄城西大街,是目前我国规模宏大、举世闻名、保存姣好的“四合院”式建筑群。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定为博物馆对外开放,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老百姓讲究关系的和谐一致,是谓门当户对,殊不知,丁氏庄园将门当户对的建筑释义表达的淋漓尽致。中国古代建筑学中的门当指的是大门两旁的石墩或石鼓,户对指的是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大门顶部,起到装饰门框的构件,通常成对出现。丁氏故宅在门当户对方面严格遵循我国建筑学和谐美学的内核,突出对称美、稳定美。

丁氏故宅由爱福堂、履素堂、保素堂、崇俭堂四路和清代私家园林漱芳园组成,五进四合院落呈中轴对称布局,凸显浓厚的京城府邸与胶东民居融合之美。

从这个视角望去,门框左右两侧均匀布置绿植花坛,屋顶覆以仰合鱼鳞青瓦,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依稀能看出主人家曾经富足的生活。

华丽精美的马车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难觅踪影,陈旧的拉绳好似逆风而上般挺立在抬杠两侧,时光如白驹过隙,却没有过分为这些文物留下太浓重的印记,殷红的车体还是那样鲜艳夺目,一如策马奔腾时的红尘潇洒。

为什么丁氏家族又被称作“丁百万”呢?原来,丁氏家族是以当铺起家,受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固化观念,发达后的丁氏家族“以学入仕,以仕保商,以商养学”,使得官、商、儒三者有机结合,这也是为何丁氏家族能够保持如此庞大的支系、亨通的财运。

穿梭于重重门院,漆金的楹联琳琅满目、文化深厚,教人应接不暇。这些楹联大都由清代中期的历史名人所书,文字康健有力,内容深刻醒目,不仅是丁氏家族的育人理念,也是整个康乾盛世的艺术呈现。

整个丁氏故宅处处体现着中轴对称之美,从任何一个豁口都能望向宅院的尽头深处,似乎一眼能望穿这座古宅的前世今生。

尽管这里曾荣光百年,随着现代社会的演进,丁氏故宅并未延续辉煌的过去,穿过尘封的门墙,只有几株古老的树藤散落在宅院的一角,散发出孑然洒脱的美丽。

与高大宏伟的正方相比,下人居住的厢房则显得狭小、昏暗,东厢房西侧是猪圈与茅房。家大业大的丁百万仍然没有忘记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中国老百姓骨子里的朴素个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当年丁氏家族的当铺、钱庄遍及全国11个省市,用现在话说,坐拥资产约合白银5400两,颇有“富可敌国”的趋势。所以,丁氏故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私塾、花园书房、更道一应俱全,堪称一座微缩小镇。

丁氏庄园主体建筑以五脊六兽为饰,正脊两端有龙吻,四条垂脊排列着五个蹲兽。平常老百姓家一般只有两条排山脊,五脊六兽只有达官贵人、家财万贯的人使用,可见丁氏家族显赫的程度。(图/文 落榜进士​)

Hash:9df7cb81361abfa60e38f5e409b7fffb8d6cda74

声明:此文由 落榜进士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