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洮水而命名的广西最古老的县,其洮水在哪里?

编者: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蒋廷瑜曾撰文《 广西地区最早的县——洮阳》(原载《学术论坛》1981年第6期)。洮阳县即今日桂北全州,其名来源于洮水。但今洮水是不是古洮水?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邓跃华原创

华南五岭间,湘桂走廊是连通湖湘与八桂的大动脉,古代更是中原进入岭南唯一的水路航道。湘桂走廊乃至广西地区最早的建制县,是全州境内的洮阳。《汉书·王子侯表》云,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 封长沙定王发之子狩燕为洮阳靖侯。据长沙马王堆等汉墓出土的地图、木牍、印章推断,洮阳的建制可以追溯到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前,比“元鼎六年置”的常见说法前推了五十七年。楚国吴起平南后,于此设城戍,逮郡县制出现的秦汉时即为县治,至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止,洮阳有着千年的建城历史。洮阳故城遗址,在永岁镇梅潭村后山,而以其命县名的洮水在哪里?

幽谷清溪(邓跃华 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洮水出洮阳县西南,东注于湘水。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洮阳废县,(全)州北三十五里, 汉置县,以洮水经其南而名。杜佑注《资治通鉴》云,洮水在清湘县北。清湘县即今全州县城所在地。由此而见,洮水就在洮阳城南与清湘县北之间,即永岁境内。时人多以为,洮水就是永岁镇的左江与黄沙河镇的右江汇聚而下双桥的河,而洮阳古城在这条河的南面,与“水北曰阳”明显不符。有演绎《史记》中“汉将破英布军洮水南北”故事者,把全州城东南邓家埠对岸的灌江风景照配作洮水插图,令人啼笑。

湘山峡谷口的水库(盘海波 摄)

2015年我到永岁工作,曾反复察看比较洮阳古城南面的水,主要有永岁、沙子湾两条溪水。从地理位置看,经永岁村的溪流距洮阳古城最近,与“洮水”最为相符。这条水自西边的湘山村委背后越城岭山脉中的几条峡谷汇流而出,往东,中流段为永岁与石岗两个建制村的界河,从322国道和湘桂铁路桥下横穿过,经有明建筑燕窝楼的石头岗村前田垌,此时距东北方向的洮阳古城四里许;再而下,曲流东南,经永岁村黄家入湘江。但它同样让我疑惑,原因是:1.它现在的模样,除了春夏汛期,河床时常干涸。2.如果峡谷源头段不计入内的话,从湘山到湘江的整个流程不到二十里。这样一条枯瘦的溪流,实在与史书中的大名不符。

湘山峡谷口的水库(盘海波 摄)

到永岁这几年,我因工作繁忙,这个疑一直没解。近期俟假,我邀全州几位文友,进行了田野考察。暑日炎热,我们赶了个早,从永岁集镇往湘山村委进发,过泉南高速天桥,几分钟就开车到了井头与石脚尾两个自然村,田垌间有从西边的越城岭山系蜿蜒而出两道清浅的溪,我们选择了一道当地人叫“湘山源”的主峡谷探源,在岭背水库坝首边绕进山。峡谷里尽是鹅卵石,河床几近干涸,两边有小水渠和几根水管,溪水原来被它们引走了。进山约三里,见一小水电站,左右各一山谷,资深驴友、人称“盘盘”的海波兄查阅了地图,知右峡谷上边蓄有小水库,而左峡谷稍大,我们缘左上行。溪谷中石头色彩斑斓,粲然可观;碧潭各色小鱼,让人记起柳子厚的《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且闻前方水声,潺湲如乐。续行四五里,见小瀑布,攀岩而上,蓄水池有粗细不等的几条水管自此接引山泉;拄木援藤,逶迤蛇行,又见几处小瀑布如白练,水声益隆,清凉扑面。再行三四里,有一断崖处,石壁间裂口如圈椅,山溪飞流而下,成梯级瀑布,上面茂密丛林,仰头望去,不知什么树有红叶,片片点点,映衬在蓝天白云下。我们只背了包带了相机,没有爬山工具,决计不再冒险上行,就在这深谷幽涧耍水,嬉闹甚欢。至此,我们一行恍然醒悟:上面就是洮水的主水源!这里水源尚丰,水质颇佳,只是不再往中下游的河床自由流淌,被不断截流,作饮用、灌溉和蓄水发电去了。当地人叫“湘山源”,其实就是洮水源,再加上其它几处谷里的山溪,常年的流量应该不会小!然而现在,已经萎缩到认不出它曾经的模样来。

飞瀑探路(盘海波 摄)

邑人蒋冕(字敬之,号湘皋,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元老,历任吏部及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首辅)所著《洮水考》,开门见山:“洮阳为县属零陵郡,载在《前汉书·地理志》,《后汉书》所志亦同。《史记·本纪》有‘汉将破英布军洮水南北’之说,实高祖之十二年(前195年) ,则洮阳正以破布军有闻于时而以名县。”文章旁征博引,考证《史记》《通鉴》中均提及的汉将破布军的洮水在“吾洮阳”,非“淮南”“江淮间”,更非“陇西洮水”,一扫“注汉诸家”之缪,明确了《史记》中的刘邦打败淮南王英布的洮水位置,就在全州北。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事,史书虽未详载,但在民间还是有痕迹的。距洮水不远的沙子湾村周家与武家的浦婆山上,有紫云道观,当地俗称“婆婆殿”,据说即为这场大战中的游魂野鬼超度之所,至今犹在。这么说来,洮水名头自然不小。

耍水(刘衡 摄)

《洮水考》文末云:“洮水视湘水虽小,而县以洮名,顾在湘水未名县之先,至汉至隋皆然。”冕公另有诗《洮水名县最先》:“零陵置郡初,洮阳已为县。湘本大于洮,源深流亦远。洮非用武地,名岂得先显?”洮阳县治的得名,从文献中推测,应是源于汉高祖平叛之战事罢。蒋冕,这位曾任人臣之极的全州前贤,对洮水情有独钟,赋诗作文再三,其《洮水行》怀古,桑梓情深:

英徒破走长沙国,吴臣诳诱亡奔越。

汉军追击到湘中,布兵大破洮南北。

史记高皇十二年,特书本纪司马迁

汉将不因来此胜,区区洮水名谁传?

后来武帝建吾邑,逐以洮阳定疆域。

由汉相沿直至隋,阅历年华几千百。

洮水东流营水西,九嶷山与楚云齐。

咫尺舂陵路非远,寻源我欲溯濂溪。

嬉戏(刘衡 摄)

楚南桂北地,千古洮阳城。隋以后,湘江上游的万乡河畔建湘源新县,洮阳旧城逐渐荒芜,“洮水”将历史使命交付与“湘水”。洮阳废县,洮水式微,千余年前的人文履迹渐行渐远渐无书,庶几湮灭。

编者注:据《全州县志》记载:“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于今县(全州)地置零陵县,治所在今县城西南39公里处。属长沙郡。”在全州设立的零陵县应该比洮阳县的设立要更早。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可转发朋友圈分享,但未经作者同意,其它媒体请不要随意网络刊发。

桂北全州永岁令人震撼的古窑:破碎的美丽 沉寂的文明

美丽的北海银滩,还收费吗

Hash:7fd18b3aee160df7d3377b248deb547b14fbe22f

声明:此文由 探秘桂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