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天宝潭山竟有这么多古井,然而你知道几个?

水是生命之源,一个地方的水源是生活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自古以来水井是人们的取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之处,江西宜丰县天宝古村有四十八口古井之说,现收集了天宝、潭山(上天宝)古村大部分古井,仅供大家参考,如有错误之处,还请留言指出。

▼ 三观殿井

三观殿井座落天宝古村东门三观殿,建于大明初期,有个典故:古天宝按当时建屋堂风水学为船形,船停靠船头船尾必须要定位的竹篙,那么三观殿井为船头竹篙,届下谌家井(下文有介绍)为船尾竹高。三观殿井水质上乘!清澈甘田!几百年来水质都未变!由此可见证当时人们的聪明智慧!养育了成千上万的人们!

▼ 街下井

街下井,建于清康熙年间,座落宗公祠后面,这口井是天宝古村水质最好的井,清澈甘田,用这里水酿成的酒,酒味甘淳,色泽金黄,酒香浓郁,现在天宝做罗酒大多取用此井之水。

▼ 倜世井

倜世井,建于民国八年,座落古村天地公祠旁。

▼ 孝子亦公井

南门孝子亦公井,建于明洪武年间,光绪7年重修,座落天宝古村郎官地。

▼ 三公井

三公井建于明永乐庚寅年。“三公”是居住在井附近的刘巡礼、刘约礼、刘延礼三兄弟。他们的家产分别有庄田千亩、森林千顷,为当时的大财主,也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仁慈厚道,义薄云天。他们对自家的长工、佣人从不以下人看待,平时都是同桌吃饭,逢年过节备厚礼相送。遇灾害年对佃户据收成情况实行减半收租或免收租粮,对待讫讨穷人都会慷慨地施舍钱、粮和衣物,知道谁家有困难都会热情相帮。三兄弟一生行善积德,儿孙满堂,都高寿而终。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义举如同甘醇的井水滋润世人,故将此井定名为“三公井”。

乌鱼

松溪乌鱼井,座落松溪建于明未清初

罗家井

罗家井建于明代永乐年间,顾名思义是古村内罗氏族人喝水的井。传说原罗家井在进罗家巷口一场地,刘家一祖屋旁,罗家人到井中去打水,刘家祖屋内神祖牌位就会自然翻倒,影响了天宝屋场的风水和龙脉。后经罗、刘两姓人商议,填埋了该井,并请来法师罗真人作法重新择地选井址。选井址时罗真人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打坐念咒作法,许多农户在晒谷,罗真人叫农户赶快把谷子收起来。念咒作法后倾刻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随着两道金光,大地一声霹雳,地上随即裂出一眼泉水,雨后村民在泉水中发现了两条金丝鲤鱼,认定是罗真人请来了鲤鱼仙下凡,罗氏族人即在此处修建了罗家井,此井与颇有灵气的仙姑潭相通,有缘的人现在有时还能看见两条金丝鲤鱼。

此井是古村内最深的一口古井,井水上乘、清澈甘甜,罗家人用此井水酿成的酒,酒味甘醇,酒香浓郁,色泽金黄,即为遐迩闻名天宝特产,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罗酒”。

▼ 文馆井

该井建于明宏治年间,为翰林刘让衣锦还乡后创办文馆(学校)而兴建的,主要为当时文馆取水之用,故得名“文馆井”。井水清澈、水质上乘,相传此井又名“聪明井”,成人喝了此井水神清气爽,才如泉涌,孩童喝了此井水,聪明灵利,鱼跃龙门

其井旁刻有碑记“此围墙水井及挑水行路俱系隙选己地所控地,后子孙不可阻塞”。意为水井处较狭窄,以围墙为界,后代子孙不可在此搞其他建筑,破坏水井,阻塞通道。展现了先人的超前意识,按现代的话说“可持续发展”思想。

此井外圆内方,意为刘让教育自己的学生外要处事圆滑,内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做个方正之人。

元宝

这口井叫元宝井,又称进士井,建于明洪武年间,是古村里最古老的一口井。据传说:元宝井有仙气,缘由为明洪武年间一中秋夜,一道金光自天而降,视之为一个硕大金元宝落陷于此处,村人挖宝,宝下陷变成清泉,逐建成井,得名元宝井。

古井井水上乘,村人喝此井水后耳聪目明、神清气爽,读书郎学业优异,举人进士代代辈出,故又称“进士井”。我们现在对水进行了检测,发现“锌”含量很高,锌元素是促进大脑发育的,我们这里出了这么多人才可以说和这水是密不可分的。

本地有句谚语“万载的爆竹,浏阳的伞,天宝的妹子不用捡(挑)”,是说天宝的女子不用挑选,随便一个女子,都是美丽聪慧的。一方水养一方人,我们这里的水喝了养颜又聪明。

柏树下井

柏树下井,建于明洪武年间,座落柏树下(大燕窝)

▼ 后街井

后街井,建于清同治年间

▼ 大西门井

大西门井,建于明未清初

▼ 燕窝井

燕窝井,建于明洪武年间,座落潭山燕窝里

▼ 趵突泉

黄檗趵突泉

▼ 晖公井

晖公井,建于清乾隆年间,座落晖公旁

桂花井

桂花井位于天宝松溪村,始建于元末明初。井深近十米,为圆锥形,上窄下宽,井口宽径不到一米,底部宽径3米余。井壁为天然土,自古至今,从未崩塌,十分神奇。据传说,此井与平溪村靴井、潭山庙下的谌家井相通.端午节龙舟时,在三个井口同时可听到赛龙舟的锣鼓声。

建此井处原为一棵桂花树蔸,传说是三个仙女下凡到此作法而成,故取名桂花井,也叫“桂花仙女井”。井水冬暖夏凉,清澈甘甜,养颜健身,尤为与仙女有缘的女人喝了此井水,会出落得貌美如花,娇媚可人。这口井还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水量大,几百年来这个有着几百人的村基本上都用此水,直至如今。

▼ 靴井

平溪靴井

▼ 谌家井

▼ 彬公井

彬公井,建于清乾隆年间,座落魁元爽宫旁

▼ 注木塘井

注木塘井,建于明万历年,傍边还有一个10平方米的洗漱池,是泉水池,能同时供100多人洗衣,洗菜,水不会混浊,可见泉水之大和排水设计之巧妙!

▼ 泉下井

泉下井,建于清乾隆年间,座落庙下汽车队前方

新屋下井

新屋下(千只屋树落地,刘魁元建)井,座落潭山粮管所前方

▼ 档铺里井

档铺里井,建清同治年间,座落逸公前方

▼ 勉公井

勉公井,建于朝同治年间,座落勉公背后

▼ 谢家井

谢家井,建于明万历年间,座落潭山下谢家

▼ 致公和下井

致公和下井,建于清同治年间,座落致公和后院

▼ 熊家井

座落潭山熊家尾屋堂内

▼ 熊家井

熊家井,建于朝万历年间,座落潭山熊家尾,老街头

▼ 谦公井

谦公井,建于清乾隆年间,座落潭山谦公祠

▼ 官山角井

官山角井,座落四季公祠旁,建于清代

▼ 上禾堂井

上禾堂井,建于清代

▼ 锥下井

锥下井,建于清未民初

莲花井

莲花井,座落莲花陈氏宗祠前方,建于明洪武年间。

▼ 洑溪井

洑溪井,座落洑溪吴氏宗祠旁,建于明未清初

▼ 早田井

投稿邮箱 :1396691922@qq.com

素材来源:秀美潭山

Hash:df497ff08b8bdc1d6ff9c3e04975baa01ae07481

声明:此文由 乐游宜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