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忘根,记重庆老祖宗巴人的丧葬习俗,如今依然影响着我们

清明节,正是缅怀先人之时,而作为重庆人最远古的老祖宗巴人,我们也不能把他们忘了。

巴人的丧葬习俗,时至今日,依然在影响着川东广大地区。

那么,作为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人种,他们在丧葬文化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

巴人雕像

一、重庆的老祖宗巴人

巴人的起源,最远可以追溯到2万年前,1986年在巫山县大庙区庙宇镇龙坪村的龙骨坡,发现了2件人类化石,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远古的人类化石,史学家称他们为“巫山人”。

后来又在铜梁发现了以铜梁地区为中心的远古铜梁文化圈,包括铜梁郭张二塘遗址、丰都烟墩堡遗址桂花村遗址、主城区大堰村和马王场遗址

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也不少,包括合川沙子梁,江津王爷庙和燕坝,巫山大溪、江东嘴、大昌西坝、双堰塘,忠州的㽏井沟,南岸干溪沟渝北朝阳河嘴等。

这些先民,慢慢形成了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几个族群。

巴山

巫峡大巴山和巫巴山一带发展起来的巴人,以各部落为中心区域,四面出击,通过不断的融合,原来的濮、賨、苴、共、奴、獽、夷、蜑之蛮及原来的巴族,人们统称其为人。

殷商时期,巴人还未立国,殷卜辞称其为“巴方”。

殷商末年,周武王举兵讨伐商纣,巴师为其前锋,因为巴师英勇,立下战功无数,牧野之战后,周武王赐“姬”姓于巴人,分封为姬姓诸侯。

从此,巴国立国,建都江州(重庆渝中半岛)。

纣王墓

《华阳国志》中记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

战国后期,巴国被秦将张仪和司马错率领的秦军攻灭。

巴人一部分汉化成汉人,一部分演变成现在的苗族土家族

所以说,巴人是重庆人民最远古的老祖宗。

二、人类丧葬文化的形成

中国的丧葬文化的形成,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

远古时期,先民们聚居在山洞中,有人死后,便将其埋葬在山洞中,并在周围撒上殷红的赤铁矿粉,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这便是中国最早的墓葬。

更早的时期,人死后他们是像动物一样,随便将其抛弃,还是作别的处理,我们不得而知。

但从发掘出的最早的墓葬推测,山顶洞人这种丧葬方式,便是可考的最早的墓葬形式。

随着等级观念的出现,阶级产生了,贫富差距也就有了。

之前人人平等的墓葬也开始出现了差异性。

原始人生活场景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得出了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组成的这一结论。

他们认为,肉体可以死亡,但灵魂是永远不死的,他们会去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

这便是灵魂不死。

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想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于是,慢慢便形成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

既然人死后,还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那他们在人间所享受的东西,在另一个世界也应该继续 享受。

于是,人们开始往墓葬中放入随葬品。

古墓

最开始只是将他们身前的用品放入墓中,到后来,为了显示墓主人的身份,也是彰显其后人的孝心,随品越来越丰富。

甚至帝王们将全国一半以上的财宝器都带入了墓中。

当然,这也就催生了盗墓贼这个行当的兴起。

三、巴人的丧葬文化

巴人主要生活在长江嘉陵江沿岸,以及其它的河流周围,因为农业不发达,主要以打猎捕鱼为生。

受此影响,巴人的丧葬习俗也比较特别,人死后,往往放入船棺进行埋葬。

船棺,顾名思义就是像船的棺材。

船棺

活着以打渔为生,死后到了另一个世界,就继续打渔吧。

这种墓葬形式,考古专家曾在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和广元昭化宝轮院有大量发现。

对于船棺葬,《重庆通史》一书中有比较具体的描述。

巴人的船棺葬,一般是以巨大的楠木掏空制成船形棺材,下葬时,将船头正对河流。

尸体并不一定直接放入船棺内,一般的人,将尸体和随葬品一起放入船棺内;讲究一点的人,会在船棺内靠河一端另置一个小棺,专门用来放置尸体和比较小的随葬品。

大一些的随葬品比如陶器、铜器以及竹木漆器纺织品、兵器等,则放入船棺内。

船棺葬

前面已经说,船棺葬主要是针对以打渔为生的,靠打渔为生的,当然是普通民众了。

王公贵族们则不会用这种方式安葬。

他们和中原汉人习俗一样,使用土坑木棺。

毕竟巴王室已经跟着周武王姓姬了,姬姓是汉人,巴王室当然要向中原汉人靠拢了。

考古专家在重庆云阳县故陵和涪陵小田溪发现了大量的巴王族古墓群,他们所使用的墓葬方式就属于土坑木棺。

而且用的还是漆棺椁,是又重棺,这和中原墓葬是一样的。

不守,也不是所有的巴人都这两种方式进行安葬,毕竟那个时候比较封闭,不同地域形也成了不同的丧葬文化。

土坑木棺

除了船棺葬,还有悬棺葬、幽岩葬和岩穴葬等。

悬棺葬是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其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

而且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

这还真是有点难为后人。

悬棺葬很地方都有发现,只说在重庆境内,主要分布在三峡地区。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十四:"五溪蛮父母死……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大柩,弥高者以为至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岩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

这里的五溪蛮,就是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巴人。

悬棺葬

幽岩葬单地说就是将死者葬在岩洞中。

但这种岩洞一般都在山脚下,便于人进出,没有悬棺葬那么为难后人。

岩穴葬则是选择悬崖上的洞穴作为置棺之所,也有人工凿的,和幽岩葬不同的就是一个在山脚下,一个悬崖上,而且幽岩葬一般为群葬,就是一个族群的人葬在一处。

《重庆通史》中说:“巴人死后,举行葬礼时,多击鼓、跳歌,场面或庄重而悲怆,或隆重而热烈。”

笔者是渝东南的彭水县人,当地有人死后,坐夜那天,敲锣打鼓,吹唢呐、舞龙灯、腰鼓、舞狮、乡村乐队唱歌跳舞耍杂技,鞭炮用货车装回去炸,好不热闹。

这一习俗,便是古代巴人遗留下来,几千年,依然在影响着他们的后人。

对于丧葬习俗以及清明节习俗,你有什么要说的呢?

欢迎留言讨论。

Hash:27bb0291c763fdf47261ba2fcb367f260f49b474

声明:此文由 巴蜀秘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