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至今的苗族文化奇葩——凯棠苗族大歌

《凯棠苗族大歌》是苗族文化的奇葩,流传于黔东南州府不远的山村——距凯里城仅30公里的凯棠乡,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不被媒体、文化部门所关注与宣传,一直不被世人所知。近年来,在党的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政策的感召下,民间自发组织,经过艰苦的挖掘、整理与排练,终于冲上地方舞台,并一举夺冠:2008年7月参加“多彩贵州凯里市赛区荣获一等奖;2009年10月参加“天下西江贵州省首届老年人银球茶杯苗歌侗歌大赛”,荣获金奖。这种声调雄浑、气势恢宏的歌调是建国近六十年来第一次亮相舞台,算是一朵迟开的大葩,引起不少媒体、文化界的惊喜与置疑,对它的真伪与命名招来不少争议。2009年12月,由凯里市文联牵头,组织老年苗歌队传教给青年苗歌队,参加2010年“全国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凯里赛区演出,为苗族文化的保护、 宏扬工程开了一个传承的先例,使频临失传的凯棠苗族大歌后继有人,值得称赞。正因为这组大歌是一朵迟开的大葩,她的花瓣有多艳,根部有多深,人们还不太了解,为此,特逐层剖析如下:

一、近年登上舞台的《凯棠苗族大歌》是由凯棠地区的两种原生态元素组合而成:

第一种是“禧事大歌”,苗语叫“hxak khab hlieb”(直译为“大客歌”),也叫“hxak dad dlongd”(直译为“禧事歌”),民间用盘歌的形式演唱。苗族办大禧事(如男婚女嫁,立房造屋),酒宴开场时规定先由两对中年男子放声演唱几首庄重的“禧事大歌”,然后才开宴。大歌调开唱后,宾主在边吃边唱中才允许唱其他酒歌调和飞歌调,或猜拳行令。大歌调未开唱前,不允许唱其他歌调。苗族直接称此歌为“大”,是因为它在民俗活动中的首要地位。一些不甚了解苗歌的人说苗族只有“古歌”而没有“大歌”,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第二种是“祭祖大歌”,苗语叫“dlaod hveb niel”(直译为“咏鼓大调”),又叫“hxak liongx” (直译为 “祭师的歌”),也是由两对中年男子用盘歌的形式演唱。“咏鼓大调” 是过去逢“鼓藏节” 时(每十二年一次),举办大型祭祖仪式群体演唱的“祭鼓歌”,由祭师(苗语称为“liongx”)领唱, 一人领众人合,气势恢宏。苗族认为,祖先的灵魂都安息在鼓內(长形大木鼓), 祭鼓即是祭祖。自张秀眉起义失败后, 该地区人口所剩无几, 生产萧条, 再也办不起盛大的鼓藏节了, 此祭祖大歌被移植到各家的祭祖活动中:凡老人寿终正寝, 子孙守孝三年后, 首次垒坟(或立碑)、杀猪祭祀的酒席场上,由歌师演唱“咏鼓大调”,歌颂先辈业绩,迎接先灵为子孙送来富贵吉祥,消除忧伤,以示隆重,其意就是祭祖。解放后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三年祭祖的期限被改革、缩短为老人去世入土后的几天内,在亲友集中吊唁的酒席会上开唱“咏鼓大调”,目的是为孝子提前解除各种守孝禁忌,以方便日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所以,有人把这种“祭祖歌”译为“开禁歌”,开启富贵、解除禁忌之意,苗语叫“bok hxak”。但入土三年后垒坟大祭的习俗仍未改变,届时仍需补唱“咏鼓大调”,正式祭祖。以上是“咏鼓大调”的历史渊源及演变过程。

二、“禧事大歌”的歌词有三十多首,内容叙述:吉日选择、开樻取衣、新娘打扮、接亲送亲队伍所经过的山路,进入夫家,祝贺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富贵荣华,姻亲双方滿堂红。

“祭祖大歌”(即“咏鼓大调”)的歌词只有五首,内容为追悼祖辈一生功德,寿终归宗到姜央家(苗族传说中的人类祖先),赞美坟山葬得好龙脉,祝贺先灵为子孙送来吉祥安宁,人丁兴旺,富贵长久。

上述两种大歌唱的内容都是现行的风俗与节庆,与该片区的民间口碑巨著《十二路古歌》没有任何联系。从音乐的角度看,《十二路古歌》演唱用的是通行酒歌调,而上述两种内容演唱用的是严肃的大歌调,有一定的禁忌,两种歌调风格完全不同。

该片区的酒歌曲调属四声羽调式,旋律起伏不大,节奏舒缓,风格平和、流畅,有小调性质,音域只有五度,不受嗓音限制,易于上口,任何场合男女均可对唱(盘歌),不受任何限制。而“禧事大歌”曲调则属五声羽调式,音域八度,节奏宽广,旋律跳进多于级进,音调起伏大,风格庄重、浑厚、浓烈,一派男子气派。“祭祖大歌”(即“咏鼓大调”)曲调属五声徵调式,音域八度,节奏宽广,旋律同样跳进多于级进,音调起伏大,跳进中有上行、下行大滑音,风格庄重、肃穆,雄浑而豪放,具有宗教祭祀的敬畏感,在过去的鼓藏节盛行年代是祭师的专利。两种大歌调都分别有领唱与合唱,曲式属A B A三段体,虽调式、旋律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节奏宽广,旋法大跳,气势雄浑、豪放,而一般酒歌调只是齐唱,没有领唱,一段体曲式,风格平和、流畅。

三、演唱以上两种大歌有以下禁忌:①在办禧事或祭祖活动的场合,规定由男子来演唱,妇女只能听不能唱。②演唱的歌师或歌手,必须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子,且具备“四全”身份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子孙有男也有女,称为“四全”,苗语叫“deil dins xent”),不是“四全”的男子来演唱,主人不欢迎。现改革开放了,在一些娱乐场所有些中年妇女开始学唱“禧事大歌”,但正式举办大禧事的人家,主人还是拒绝妇女登场开唱此歌。③除了祭祖活动(如垒坟、立碑),平时不准咏唱“祭祖大歌”(即“咏鼓大调”),凡学唱、教唱此歌只限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其他时间不能教唱。正因为有这些忌讳,会唱大歌的人越来越少,有的村寨因为无人学唱而失传。如旁海镇的翁项片区及凯里洗马河街道的各村寨,近几十年来的各家祭祖活动就取消了演唱“祭祖大歌”的仪式。

在凯棠、革一地区,凡是垒坟、立碑等祭祖活动,这两种大歌都连在一起来唱。先唱“祭祖大歌”(即“咏鼓大歌”),追悼祖宗业绩,赞美坟山风水,祝贺子孙平安富贵,气势庄重,肃穆,此曲一结束,立即接唱“禧事大歌”,曲调焕然一新,全场由悲入喜,由悼念转入赞美,宾主交杯敬酒,飞歌四起,最后以浓烈的祝贺声达到高潮。苗族就这样把白喜事当作红喜事来办,宾主满堂红。

因现在的祭祖仪式提前举行(不等三年),并与去世老人的葬期靠近,有人即把这种祭祖曲调和老人去世入土当天唱的《焚巾曲》等同起来,说成是唱死人的歌,这是一种误解。《焚巾曲》(又叫“开路歌”)唱的内容是巫师引导亡灵按古道回到远古老家与祖先姜央共居,即送祖归宗所经过的路程(很多地名),曲调凄凉、悲伤,与歌颂祖宗功德、赞美坟山风水、迎接富贵,庄重、肃穆的祭祖大调完全不同。由于该片区的大歌师、大巫师和理老都去世了,现在演唱的中年人很少知道该“祭祖大歌”的历史渊源与演变。

四、以上两种大歌,流传于与凯棠同种服饰的凯里市东北部台江县西北部,含凯里市的凯棠乡全部村寨,旁海镇的绝大部分村寨,三棵树镇的北部村寨,洗马河街道的东北部村寨,台江县的革一乡全部村寨,台盘乡大部分村寨,人口约十二万。这两种大歌,不论从演唱的内容、曲调的风格、演唱者的身份,或从它的历史渊源、与民俗的关系及现时的流行情况等诸方面来考查分析,都属于“大歌”性质,而非古歌类型。因该片区还流传有《十二路古歌》长篇巨著作对比,两者特征悬殊很大,概念不可混淆。

需要说明的是:黔东南苗族地区有两种典型的大歌调:一种是“黄平大歌调”,流传于黄平、施秉两县及凯里市的湾水镇、炉山镇和万潮镇。另一种是“凯棠大歌调”,流传于凯里市东北部和台江县西北部各乡镇。名称相同,演唱内容不同,曲调不同,演唱习俗也不同。“黄平大歌调”演唱的全是黄平的《十二路古歌》,只能在室外唱,不能进室内唱,演唱者主要是青年后生。而黄平酒歌调却不用来唱《十二路古歌》。

“凯棠大歌调”演唱的不是《十二路古歌》,而是现行的风俗、节庆内容,室内室外均可唱,演唱者主要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子。而凯棠的《十二路古歌》却用通行的酒歌调来演唱。以上的“黄平大歌调”和“凯棠大歌调”因地域、服饰和方言的不同,曲调风格也完全不同。

有人说苗族大歌实际就是苗族古歌,这用来解释“凯棠苗族大歌”则完全错了,这是没有深入调查造成的误解。

苗族演唱长篇古歌(诗词意义上的内容)有没有真正的古歌曲调呢?回答是“有”。远在台江、剑河的高山地区,那里的人们演唱古歌用的古歌曲调与酒歌曲调略有差别。

五、以上两种大歌(指凯棠的“禧事大歌”和“祭祖大歌”)在民间祭祖活动中是连在一起来唱,其结构是先唱“祭祖大歌”,后唱“禧事大歌”,过去全由中老年男子来演唱。近年正式登上舞台的《凯棠苗族大歌》,突破传统,加了女声部,并对原声部组合进行了调整:把“禧事大歌”放在前面,“祭祖大歌”放在中间,最后回到“禧事大歌”收尾,形成A A三段体。

考虑舞台的时间限制,在保留原生态曲调的基础上,对冗长的歌词进行大量的压缩。用两个声部把部分歌词处理成轮唱(滚唱),互相对答,以体现民间的盘歌形式;再加上原始低声部烘托,加强其浑厚、雄强的气势,组成一首完整而统一的多声部合唱歌曲,无伴奏、无指挥。合唱的男声部属五声羽调式,女声部属五声徴调式,两调并行,终止于6与5构成的小七度音,理论上似乎不协和,这正是此歌的奇特之处。主旋律在男声部,领唱与合唱、轮唱与对答、朗诵调与旋律始终交织在两调式的同音之间,不协和中有统一,体现一种强劲的冲动与民族豪迈之气韵。加上宽广的节奏、大跳的音调、衬词滑音与强音的使用,婉如黔东南的高山与流水,起伏迭宕,时而低逥婉转,溪流潺潺,时而排山倒海,气势磅礴,展现出一幅大调气质的精彩画面,给人以强烈震撼。

演唱此歌的苗语与衬词,必须用凯棠方音,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地方特色。

Hash:807b88f89e7667070d9c3c69103c28f0e9649a97

声明:此文由 凯里人论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