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溪河畔的一颗明珠

莘田村位于花东镇,面积约6平方公里,下辖5个自然庄共14个经济社,总人口约3600人,其中庾姓占98%左右,其余还有李、林、陆姓。莘田村虽是花东镇最偏远的村,但其交通便利,贯通全境的公路直通省道,十多分钟就可到京珠高速北兴入口。

花东莘田二村庾氏宗祠

庾姓的大聚居地

庾姓在我国姓氏人口来看,确实偏少。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庾姓有5万余人,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看出,庾姓排名在姓氏300名以外。而莘田村的庾姓常住人口达到了3400多人,占全国庾姓约6%之多,可见莘田村是庾姓的大聚居地。

莘田村庾氏开基祖是文贵公。起初,公进公从东莞从化曲水,生二子为庾文福、庾文贵。为更好地发展,文贵公携妾及第三子宗玄于洪武初,外出做生意,走到莘田时,他认为这块土地地理环境良好,平坦广阔,人烟稀少,有山有水,靠近流溪河,利于发展农业,有发展前途,便定居于当时还隶属于番禺大田堡的莘田。在文贵公定居莘田之前,已有林、潭、黄姓在此居住。据说,村里现有的一棵大榕树就是林姓、潭姓的祖先共同种植的,至今已经有七百年的历史

讲究风水的庾氏大宗祠

庾氏后人勤奋上进,开枝散叶,发展很快。明末清初时,族人团结一心,共建庾氏大宗祠,至今已有400年历史。该祠三间三进,总面阔13.8米,总进深38.4米,建筑占地547平方米。

石雕

古人修建住房讲究风水,莘田村的房屋大多坐北向南,夏天有南风吹拂,冬天背向北面防寒冷。庾氏大宗祠修建时,族人商议专门请来有名的地理先生亲临指点,最后选择在全村村面中心,位于谢氏西厅至凝秀里之间的位置修建大祠堂。地理先生认为此地局势轩昂,属盘龙宝地。祠堂门口对着“两湖一溪”,“两湖”指鹅塘湖和西湖;“一溪”指流溪河。湖溪是有水之地,水可以养鱼,鱼水相依,有了鱼水就可以生机勃勃,繁殖快,兴旺发达。但后来又有人认为,庾氏大祠堂地理位置虽正,但存在美中不足,下沙靠庙园的小堂来守护,距离太远且低洼,守不住下沙,钱财自然流失,难大富大贵。又传清朝咸丰年间,清政府广东总督委派一名县令七品官到从化街口上任,途径莘田村时,站在石头钉最高点观望莘田村的风水环境,得出莘田村九虱岭一片空虚,无后主撑腰,村中定无大官。

同治年间,庾氏大宗祠的修建也让族人印象深刻。据说,当时族中的年轻人经常滋生是非,争强好斗,族长便与族中老人商议,请了一个地理名师,对庾氏大宗祠进行查看。最后,地理先生得出宗祠的前进屋顶过高,杀气大,应该降低两个周通(古时一种度量单位),大门口降低一个周通。族人最后商议决定,把庾氏大宗祠头进全部拆除,进行大重修,并按照地理先生的指点降低两个周通,中进和后进则保持原貌不变。

虾公

从庾氏的发展史来看,确实没有大富大贵人物的记载。不过庾氏族人勤劳上进,勇敢创业,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到莘田村办企业、建工厂,使风水一下子好了下来。族人认为庾氏大宗祠有了稳固的下沙,把族人的钱财守得紧紧的。如今莘田村一片欣欣向荣气象,村中不乏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再看如今的庾氏大宗祠,已经是仪态安然,景象万千。还没到达祠堂门前,便看到一口修建完善的风水塘。走近宗祠,其锅耳墙大气优美的弧线令人赞叹,虾公梁上的狮子栩栩如生,博古脊上的图案也已经恢复原样。祠堂大门嵌花岗岩门夹,石门额上阴刻庾京所写的“庾氏大宗祠”,上款“光绪岁次乙酉重建”,下款“新泰房裔孙京书”。大门左右两边墙上分别镶嵌有当代瓷砖彩图“百鸟朝阳”和“三星拱照”,色彩鲜艳,清晰可辨。保存较好的壁画有“教子朝天图”等。

祠堂后进屋顶是龙船脊结构,堂内有“万寿图”,“诒谷堂”的堂号醒目可见。后进左中右堂被两堵墙隔着,据说这里曾做过学堂。庾氏族人重视教育,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由村统筹集中在庾氏大宗祠办第一届小学,设一、二、三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20人左右,并一改从前只学八股文的惯例,开始选用新的教科书,同时还设有体育设施,包括有单双杠、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等,每天学生在操场集中做操一次。而后进的中堂,据村中80度岁老人庾玉昆讲述,这里曾放置有玻璃罩着的金鱼池,池内摆放着涂有金色油漆的精美木制工艺品鱼、虾、蟹等,喻村中庾氏族人如鱼蟹生猛,发家置业。后破四旧的时候,鱼池被打烂,木制被夺走,至今不知所踪。

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古时人们娱乐活动少,但每逢佳节,大家便聚集在一起进行庆祝活动,久而久之就变为约定俗成的民俗活动。庾氏的传统文娱活动丰富,体现着岭南文化特色,其中舞龙、舞鱼灯等是庾氏隆重而又精彩的活动。

舞龙的龙头、龙尾都是用竹片编织而成,龙身用大花布和竹圈制作,另外还有一个彩球。舞龙活动每隔几年进行一次,以此祈求村民兴旺发达。舞龙的前一天半夜,需到外地野岭采摘神灵,一路上任何人不能出声,到达目的地,等待雀鸟或兽类的叫声,便采摘神灵,锣鼓即刻齐鸣,然后把龙舞回村里。在回村路上,每隔100米需要放置8个鸭蛋,表示龙生蛋,龙蛋生龙子龙孙。等龙回到村里,进入接龙楼,从北闸巷到三多里、十紫坊,又聚龙里到南向,再到祠堂门口舞走四门,摆龙门阵,寓旺祠堂,佑庾氏子孙兴旺。

舞鱼灯是庾氏旧时每年春节必须进行的活动。每年除夕前几天,人们用竹子、纱纸编制好喜欢的鱼灯。年初一,村民就拿着自制好的鱼灯齐集到村东南边的庙地广场。伴随着人越来越多,现场一片欢腾。五颜六色的鱼灯形成火海,随后有秩序地以海龙王坐镇,大鲤鱼、鳌鱼引路,形成一条浩浩荡荡的火龙向北方行进,沿着村边东向绕过金庄回到北闸巷、塘窝巷、三多里、十紫坊、聚龙里,直到大宗祠,轮流敬拜祠堂。

庾氏的舞龙灯因场面浩大而声名在外,经常被邀请到周边关系好的村落去巡游表演。1946年元宵节,村民庾玉泉就带头组织一支180多人的大型鱼灯队伍到广州市游艺场(现文化广场)巡游表演。当时这支队伍鱼灯品种齐全,有海龙王坐镇,鳌鱼、大鲤鱼各两条,鲤鱼仔89条,金鱼28条,左口鱼2条,龙虾2只,蚌精8个,田螺精8个,排灯1个。其中打头楹联上书“花县欢声传粤海,莘田鱼火照羊城”,乡下人能作出如此好的对联,实属难得。当时用几条大帆船运载鱼灯,舞龙队则坐着几辆大汽车,敲锣打鼓进入广场,吸引了众多人观看,场面甚是宏大。而观众对鱼灯的翻斗、排阵表演,更是啧啧称赞,都说看过许多鱼灯表演,都未曾观赏过如此精湛而又高超技术的鱼灯表演。从此,莘田村的鱼灯表演声誉便传遍粤海。

庾氏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除此之外还有“扮色”,即打扮成古代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角色进行表演;武术表演,村里曾经开有武术馆,年轻人喜欢习武;烧炮,在大年初七人日进行的活动等等,但这些独特的民俗活动现在已基本失传或停止进行,而舞狮活动却延续至今。庾氏的狮子也很有特色。在庾氏大宗祠,放置的狮子全部都是黑色。老人解释说,黑狮代表年轻旺盛,所以庾氏选择了用黑色的狮子。

壁画

庾氏特别重视尊老的优良传统。旧时族里曾有规定,凡是本族男性达到90岁高龄,要到达宗祠“诒谷堂”为他祝寿,并做捧猪头酒仪式,即是奉送老人猪头一个,米酒两埕,贺礼利是一封,祝福他“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以前能得此大礼的人不算多,解放后,庾氏出现的寿星越来越多,据2015年统计,90岁以上的寿星有20几人,其中男性最高寿96岁,女性103岁。

庾氏的民俗文化颇具特色,也有团结族人、增加感情的作用,族中老人期望,年轻一辈的庾氏族人能够重视传承发扬本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代代相传下去。

洪山公的神奇传闻

莘田村有间北帝古庙,始建于明末,此地后称庙地,庙的规模较小,只有几十平方。清朝康熙年间,村民认为庙宇离村太近不好,而且有碍凝秀里门楼风水,就把它拆除,搬迁到现在庙园这个地方重建。但此地白蚁甚多,几十年后,所有木柱都被白蚁蛀烂,变成了危房。据说北帝古庙曾重修过三次,其中1948年春,把古庙全部拆除,进行了一次大重修,并把原来的北帝古庙石牌匾和门口两边的楹联石板重新嵌上。竣工之后,当年十一月入伙,连续三天举行了盛大庆典仪式,来自几十条村的兄弟、宗亲前来祝贺,庙门口鞭炮声,锣鼓声响震天,群狮共舞,热闹非凡。

莘田村的北帝古庙,既供北帝,同时也供奉洪山公,据说洪山公是村里的先人请来的一尊神,而且他比北帝更灵验,关于他灵验的传说还不少。首先,能呼风唤雨。过去,每逢遇到天大旱时,村民就抬洪山公出来求雨,家家户户拿祭品去祭拜,之后不到三天就风雨一齐来,所以附近的村民只要听说莘田村在求雨,就说快有雨下了。其次,洪山公能消除虫害。田间若出现虫灾,村民就会晚上抬神像巡游,驱邪治虫。当晚的场景是,洪山公像在前,村民提着火篮(旧时装炭取暖器具)跟在后面撒火粉。两天后,虫害会逐渐消失,禾苗恢复正常生长。更玄乎的是,洪山公还能诊病治病。村民患有疾病,患者家属会雇人抬洪山公回家,有神的相助,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

庾氏宗祠内景

慢慢地,洪山公灵验的消息传到外地,还有人请他去除妖治邪。据说增城新塘有条村,每晚深夜巷里都会出现怪叫声和脚步声,却不见人影,吓得人心惶惶,认为有鬼作怪。该村村民听说莘田村洪山公十分灵验,特意派人来请洪山公去治邪治鬼。洪山公到达该村当晚,巡游了全村各条巷,怪叫声、脚步声果然都听不见了。人们安枕无忧,当地群众说莘田洪山大神真灵。还有一个传闻,增城有条村原来也有个洪山公,但是不灵。他们的洪山公神像与莘田村的洪山公神像一模一样,两座神像放在一起,难以辨认。有天晚上,两座神像都被抬出来巡游,这条村的村民乘人不备,故意将两个神像交换了位置,想看看莘田村的人是否能认得出来。当晚,有一个负责抬神像的莘田村村民做梦,梦到洪山公对他说:你们走之前先向两个洪山公各插三支香,拜三拜,见鼻孔有烟雾喷出的,你就抬回去。后来莘田村的人果真用这个方法选择了自己村的神像。那条村的村民看到神像调换了位置,莘田村人都能认得出来,更是感到神奇。后来,该村每年出生的婴儿都来莘田村向洪山公拜契,望神灵庇佑。

--------------------------

(文/郭利群 图/刘兆江)

编辑:小狼

Hash:e3f4b4e26392b098c706debf810ec7e1e9771bc1

声明:此文由 花都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