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吴大路之古村印象篇(二)

跟着镜头,

发现大辂历史遗迹……

至德祠即吴氏宗祠,处于东口,座东北朝西南,气势辉弘,外观雄伟,古朴的风格令人眼前一亮,是为纪念先祖之所。据记载,明万历年,吴守浙、吴守章二位先贤慷慨解囊,修建祖宗家庙,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后随着时间流逝、木材渐朽,因而大规模修复四次,而最后一次乃是2009年,祠堂四周用石垒坎加固,建筑材料和建筑格局保持故有风貌,现今格局仍旧令人称赞。

那么为何吴氏宗祠叫至德祠呢?

这里有一个典故。

相传在距今3100年前的殷商末年,周太公有意立第三个儿子季历为王,泰伯序长理应成嫡长子继承王位,但他为遵父意因而三次辞让王位,千里南奔江南荆蛮之地,建立吴部落,他的后人在此基础上成立吴国。

泰伯让王的行为,流芳百世,成为千古佳话。孔子在《论语》中称赞他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因而吴氏宗祠又称至德祠,也叫泰伯庙了。

泰伯既是古吴国的创建者,也是吴文化的创始人,对他的祭祀与崇拜在吴地源远流长。现存最古的宗祠为无锡梅里泰伯庙,建于东汉永兴年。到了北宋元祐年间,朝廷赐泰伯庙“至德”额,泰伯的形象提升为礼让天下的圣贤,也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吴氏子孙。

暘曙堂是大辂农耕时代群居的典型民宅,初建于明嘉靖年,拥有600余年历史,其结构造型考究,建筑规模宏大。按四合院的规制计,前后七进,总进深长达一百多米,两厢廊道各两米宽,至今灶头猪栏茅坑阴沟尚存。厅堂圆柱方樑,木雕花纹鬼斧神工,在金华地区极为少见。古建文化爱好者定然不能错过。

暘曙堂不仅建筑恢弘且人文荟萃,堂内子孙世代谨遵家训,耕读齐家,诞生众多进士举子,乡贤名人代代相传。现今留存的堂前旗杆所立者——贡生吴士伟,一度是远近学子的偶像存在。

Hash:26711c16f33ab111a31d6dfb4b8b54b59f7b3209

声明:此文由 乡旅报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