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永川这条风雨廊街

集街为市,廊檐之下的老街风情。

板桥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迄今三百余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水陆交通便捷,商贸物流云集,历为永川铜梁的边境重镇。

板桥老街的风雨廊街,历经沧桑,至今保存完好,与大足铁山老街、涪陵的大顺老街并称为“川东廊檐老街”的三大绝品或孤品。

板桥老街长约1000 米,两侧民居沿一条中轴线,对称分布。老街民居均为小青瓦盖成的廊檐,大多是前店后作坊,放眼望去,连成一片,颇为壮观,是众多研究川东古建筑学者眼中的珍稀标本

板桥老街把街道两侧前的屋檐向前伸至街道中心处,留出约1 米宽的间隙,用于屋面排水和自然采光,实现了遮风挡雨。

廊檐结构

廊檐结构为川东特色的穿斗梁架法式,用于支撑梁架的柱头为砖石结构,多为青砖垒砌,为清代维修时替换。部分则为长约丈余的条石组成,从风化状态来看,时代更为久远。条石之上,曾有不少雕刻,旧刻漫漶,早已难以辨识。细细查看砖柱,极少数居然为定烧的圆形砖,更显罕见和独特,隐约透露出当年居民的富庶。

在街面中部,则顺廊道挖掘砌筑一条沟渠,宽0.8 米、深1 米的用于自然和生活排水。

据当地街坊介绍,这条老街以前还有一个绝无仅有的设计,那就是在排水沟处有一道用砖石砌成约2 米高的隔墙,使得两边街道不能互通,一则为了防火,二则把集市商贸活动,人为分隔成两个自然区域,实现商贸功能分区。

为了方便行人来往和商贸便捷,在沟渠上每隔七八十米便搭一座平桥。这种独特的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了老街设计者的智慧。

时光催人老,风情仍如故。

板桥老街上的人老了一茬又一茬

房后的大树也青了黄、黄了青

但老街却依然保存着当年大致的模样

街巷如故,风情如昔

老街保留着百年的铁匠铺、榨油房、

酿酒坊、陶瓷作坊、缝纫铺等

巴渝最具民俗特色的传统手工艺

以古鉴今,老屋之后的故事悠悠。

老街的两旁,大多为清末民初的老建筑,一楼一底、小青瓦屋面、砖墙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梁架,与廊檐街市连为一体。

每一座老屋,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

那一个个剪影

总会让人想到时光留在岁月中的痕迹

曾经的往事被时间沉积成珍贵的化石

回视时总在记忆里熠熠闪光

板桥老街上的老屋,故事多多,大有来头。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原板桥邮电所、张王庙、禹王庙、石碉楼等建筑。

原板桥邮电所

原板桥邮电所位于板桥镇正街117 号,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4 年) ,最初为劝学所。

“劝学”可不能按字面理解为“劝人学习”,它其实源自清光绪年间开始推行的一项教育制度改革,即在只有科举制度的背景下,强制推进和普及基础教育。因此,“劝学所”其实是一个教育督导的官方机构,后改为教育局。

督学制后,才分为两个单位,左边为邮电所,右边为会春堂药铺,二楼是会春堂药铺的药库,实际是地下党组织所在地,1928 年在此就成立了“中共板桥区委员会”。

1938年4月,中共铜梁县委成立后,重建了中共板桥区委。1939年上半年,板桥区委建立支部6个,发展党员40余人。同时,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在党内外募集款项,开设进步书店,举办党训班2次。

共产党员谢伯龄在板桥镇街上开了“会春堂”中药铺,其门方上挂有传递信件的邮箱,延安重庆传来的抗日资料都经此转送,该药铺也因此成为了板桥区委的联络站。

张王庙

(滑动看更多)

位于入街口的供销社后。穿过一条约10 米的小巷,只见两间房屋联成一排,小青瓦屋面,台梁梁架,5 柱,面阔3 间9 米,进深1 间3 米,通高5 米。

驼峰、门对等保存较好,老式的门窗还依稀能见其昔日的光辉。在与之相连的供销社,高高的柜台上,几床踏花把一处雕刻掩住了一大半。

细细辨认,居然是传说中的“麒麟送子”,两侧还有两个文官,寓意吉祥,雕刻生动。

禹王庙

(滑动看更多)

禹王庙是板桥老街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清代,中西式结构,小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砖石墙体,长15 米,进深10.7 米,占地面积160 平方米,现为民居。刚解放时,禹王庙曾作为文化馆。

上世纪60 年代成立人民公社时,成了当时的板桥公社驻地。立于该处的语录碑承载了当时的记忆,碑体的石碑呈暗红色,由4 块大型石板组成,上部雕有灯笼等饰物。

在语录碑的对面街上,曾是高大的戏楼,语录碑的两旁则是看戏的阁楼,分为男书楼和女书楼。

如今二楼廊道还保存较好。语录碑和禹王庙之间的空坝上,有一株古老的黄桷树,枝叶散开犹如伞盖,把条石砌筑的石坝遮了一大半。在街边墙角处,有4 个硕大的柱础,似乎见证着此地的繁华和辉煌。

石碉楼

(滑动看更多)

石碉楼位于与老街一河相隔的李家老院子。而板桥这处碉楼则为砖石结构,独具特色。碉楼四四方方,约4/5 的墙体为青条石砌筑。

碉楼上方约2 米的墙体,为青砖砌成。人在其下,抬头仰望,非常规整牢实。从相邻的一李姓人家进去,左侧有一门洞,里面非常黑暗。打开灯光,沉重的木门厚达10 多厘米,门上还钉有锈迹斑斑的铁皮,寻常枪弹不能射入。

沿木梯上行,楼道和梯步非常结实,没有岌岌可危之感。碉楼共有四层,摆放了床铺还有一定活动空间,阳光透过四周的射击孔斜射而入,人在其中不觉压抑。

老屋的往日,是最烟火的人间。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往事一壶茶。

坐在西洋式的拱门之下,品两口当地的土茶

听着老街坊们讲起本地庙宇历经的沧桑

碉楼曾经发生的战事

以及那些斗智斗勇的谍战故事

令人大呼过瘾

以桥闻名,桥上桥下皆是景。

板桥境内水域纵横,柳溪河一弯

环街而过,画出古镇万千风情

当年,小河两岸人群熙攘、阡陌交通

木板石板一搭便为一桥

虽然简陋,却异常方便

桥多了,风景也好,时间一久

人们就记住了烟柳之畔小桥流水人家的

美好景象

新拱桥修是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三孔古桥,桥长35米,宽5.6米,离水面6.3米,为三排一竖石头垒成,桥孔处被损毁的3个龙头还依稀可见。据史料记载,上世纪60年代,板桥镇曾遭受过一次特大洪水,大多数板桥都毁于一旦,唯有这座三孔桥纹丝不动,足见其坚固程度,也为曾经板桥连天的壮观景象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桥头处曾是喧闹异常的古镇码头

一路往上,每隔一段便有一座小桥

或拱或板,有时复杂

有时简约,各有风味

高洞子:重庆绝无仅有的宋代崖墓。

高洞子崖墓位于板桥镇高洞子村高洞子社。置身高洞子崖墓,这哪里是墓葬,明明是一座精美的地下宫殿。

这座弧形8 边仿宫殿式建造的墓葬,每面崖壁上都采用了浮雕技法开凿龛位。

高洞子崖墓

除此之外,这座地下宫殿更像是一张古代建筑样图。墓室四壁装饰的仿木构件,有枋、梁、斗拱、歇山式筒瓦屋面、半开门、棱格花窗等,重重叠叠,充分彰显出中国古代建筑形制特征,使观者如同置身于真实的的木构建筑之中。

仿木结构,当然没有真实的建筑空间,但高洞子墓葬却具有独特的三维效果。细细察看,这些仿木构件所表现的,均为建筑的外观。根据《营造法式》:“殿阁等外檐自八辅作至四辅作,内外并重拱计心,外挑出下昂,里跳出卷头。”

为了协调内与外、虚与实的矛盾,当年的工匠们改变了建筑的平面形态,使令拱突出墙面,形成前后的立体效果;再利用墓室穹窿顶内收的特点,使上层令拱向前突进,增加出跳幅度;同时,将原来处于平面的开间安排在一个闭合的墓室之内,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三维空间。

羽人

在高洞子崖墓的主墓室靠墓门两侧,一左一右雕刻着两个“羽人”,长约三四十厘米。向后梳起的发髻,很有几分唐朝仕女的韵味。和细长的身体相比,脸显得有些微胖。肩膀上长着一对大大的翅膀,后面还雕刻这云朵。

双手握在胸前呈“心”形,细长的身体拖着长长的尾巴,宛如让人怜惜的“美人鱼”,极具视觉冲击力。尚未完整幻化成人身的尾部前端,细细的羽毛处,还有两只细细的鸟脚。

四方神兽

四方神兽,反映了前人当年所接受的宇宙观、成仙风尚与来世观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在立柱与斗拱之间,8个壁龛均按上下两层,上刻牡丹荷花等吉祥花卉,下凿仙鹤、天鹿、麒鳞、天龙等祥瑞神兽。如此种种,所展示出的时代信息,内容之丰富,寓意之深刻,建造之华丽,极具艺术价值。

主墓正龛左右立柱上,分别阴刻有“南阳氏天凤郎寿堂”、“大宋开禧春造记匠(宜)”等字样。

考古界,永川板桥高洞子崖墓作为纪年墓葬,迄今为止,重庆市仅发现这一处,在中国南方也称得上晚期崖墓代表之一。

滑动看更多

这对于宋代墓葬的年代学研究具有标尺意义和标准型作用,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不仅如此,高洞子崖墓的1号墓葬,其门楣处还阴刻有一副对联,“山山水水重重复,子子孙孙世世贤。”

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在八个汉字中有六处使用了叠词,由景及人,由物说理,既有对人世轮回的思悟,也蕴含着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盼。

时间回溯到1987 年9 月, 永川三教区文物普查分组, 在高洞子村发现了一处南宋“开禧”年间的崖墓。县文物普查组技术骨干王昌文当即对该处崖墓进行重点调查。

滑动看更多

该崖墓共三座, 编号M1 —M3, 分布在长约12 米, 高2.5 米的浅红色沙质石岩壁上, 呈横向一字排列, 墓口均向南。

墓室通高2.5 米左右,宽3.5 米,长4 米左右,墓室的平面构造呈极为罕见的八边形,与重庆地区乃至全国的墓葬在空间结构上都有很大区别。2000 年9 月,高洞子墓群被重庆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M1 为主墓,宽1.8 米,高1.5 米,墓室为弧形八边形仿木结构,穹窿顶,高2.6 米。M2 和M3 形制相当,体量明显小于主墓,只在三壁开龛,但雕刻仍算精美,不失古朴简约之风。两者的细微区别,在于其藻井式墓顶,其一有圆环形花卉图案,两侧有祥云。在高洞子墓群的墓室底部,凿刻有规整的排水沟,总体保持干爽,墓室内部没有明显的风化潮湿等隐患。

本尊寺 :密宗祖师柳本尊传道之所。

本尊寺据板桥场镇约4 公里。当地村民口口相传,该寺始建于晚唐时期,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了,为四川佛教密宗第六代祖师柳本尊弘法修行之地,故而名曰本尊禅寺。

柳本尊

姓柳名居直,生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 年),五代时自创四川地区金刚界瑜伽部密宗(近代学界简称“川密”或“柳教”),建道场于弥蒙镇,布道行化于成都四周,屡显神异,信众甚多,后获“唐瑜伽部主总持王”称号。

据本尊村当地居民讲,柳本尊自幼聪慧,后入仕为官,清廉爱民,但广受奸人排挤,终看破红尘,虔心理佛,游历天下,最后来到永川,被板桥古镇不落凡尘的宁静致远之风感染,遂驻足开设道场,宏扬佛法,阐述佛学奥秘,顿时盛名鹤起,成为一代名僧。当时,四川各地寺庙禅院都以有其佛学著述而引以为荣。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以其法名命名了这座禅寺。

本尊寺的十余大殿均已被毁坏,数十尊铜佛像了无踪影。只有“千佛殿”保存了下来。岁月沧桑,让人感叹。如今,即便是“千佛殿”,也是清代仿唐本尊寺的样式所重建。现有的其余两处殿堂,则为最近十多年所修建。

在本尊村塔湾村民小组的小山上,有3 座舍利塔与本尊寺遥遥相望,相距仅几里。3 座石塔呈“品”字形分布。

中间的石塔保存较为完好,塔基为青条石砌筑,正前方尚存三级宽大的石台。塔基上雕宝装仰覆莲,塔身浑圆呈覆钵状,内部中空,当初曾雕有座佛一尊,最上方的塔刹残缺不全,塔高现存约4 米。左右两侧,各有1座石塔,形制较小,只存塔基座。

舍利塔在永川尚属首次发现,可谓孤品,对研究当地佛教、历史、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短短数言,写不尽老街风华

道不完古镇沧桑

如今的板桥古镇

依然信守着自己最古老的信条

保持着自己最纯真的风貌

享受着最宁静真实的生活

板桥镇位于永川北部,建场于清康熙六十年,因场内桥多,又多为木板桥而得名。

板桥镇曾属铜梁县管辖。

1953 年4 月,撤板桥镇,建板桥乡和柳溪乡。

1953 年4 月15 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铜梁县第六区辖地划归永川县管辖,编为永川县第十区,区公所设在板桥场。8 月,板桥乡划分为板桥、四合两个乡。1956 年,四合乡复置板桥乡,属板桥区管辖。

1958 年,板桥、柳溪两乡组建板桥人民公社。

1961 年10 月,板桥公社划分为板桥、柳溪两个公社。

1983 年板桥公社更名为板桥乡人民政府。

1992 年撤区并乡建镇,板桥、柳溪两乡合并建立永川市板桥镇。

2003 年11 月,撤销寿永镇、花桥镇,两镇部分辖地归入板桥镇管辖。

2009 年5 月,将板桥镇小安溪河以东区域,涉及30 个村民小组划归茶山竹海街道。

板桥镇幅员面积60 平方公里,总人口3.6 万人,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永川区中心镇,辖区内的农业部食品工业园区加快建设,世行融资建设的村道被誉为西部最美乡村公路。

END

来源:永川区融媒体中心、《永川历史文化遗存探寻》

编辑:王雪琴

主编:王冬梅吴艾玲

监制:杨洪波 涂山

Hash:cae1df9c2c456ebe97ddd027bd03e583ac199f5c

声明:此文由 永川头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