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大的方形围屋,客家人的防御堡垒,至今200多年历史

客家围屋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之一,也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其历史非常悠久,唐宋时期就已出现,明清时期最为兴盛,只要是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就会有客家围屋的存在,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圆形围屋外,方形围屋在江西赣南一带格外流行。

在赣南众多客家围屋中,有一座堪称代表,它就是“关西新围”,坐落在龙南县关西镇的新围村,它是国内现存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客家方形围屋,如今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关西新围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清嘉庆3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其面积非常大,占地约11亩。围屋的外墙非常高大且厚实,远看宛若一座碉堡,这也是当时建造围屋的初衷,家族聚族而居在一起,同时围屋也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四角皆建有炮楼,墙壁上有火枪眼。

从空中俯瞰关西新围,可以看到其整体造型为方形、“国”字形,也可以感受到这座围屋的面积之大,而它的建造在当时也是历时了近三十年时间才完成,主人是当地富商徐名钧,在家中排行老四,人称“徐老四”,因家中子女增多而耗资百万建此围屋。

关西新围内部建造布局十分严谨,以家族祠堂为核心,沿中轴线分布,祠堂是整个家族的核心,也是最为神圣的地方,素有“圣殿”之称,这是我国古代时大户人家常见的建筑布局,与皇宫类似,因此关西新围也被大家称之为“散落在民间的皇宫”。

关西新围的正厅大门口有一对石狮子,这在古时名门望族家门前也多存在,一般都是一公一母,公狮昂首张口格外凶猛,母狮端庄肃穆,且石狮的雕刻格外精致,造型惟妙惟肖。

相比江南的私家宅邸,关西新围给人的感觉更朴素一些,处处所见的基本上都是与生活相关的事物,毕竟这里是家族聚居之地,生活气息更为浓郁,大宅中流行的雕刻在这里并不太常见。

不得不说,走进关西新围,若是没有导游的带领,一不小心就会迷路,关西新围内的建筑通过长廊、甬道相连,宛若一座大型迷宫,这在当时或许也是防御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许多古镇也多宛若迷宫般,即便有敌人侵犯进来,一时也摸不清内部的结构。

虽然是家族聚居之地,但这里的房屋功能布局还是非常完善的,除了各家的居所外(私人财产),还有公共财产,比如祠堂、厅堂、水井、土库等,像仓库一样的房间大多集中在走马楼,大约有19间。

整个关西新围确实不简单,尤其是其布局的严谨,功能的完善,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之高深。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或听说过江西龙南的关西新围?对这座方形围屋有什么印象?欢迎留言评论。

Hash:0dad7d9fdb13baecfa50b717767e9f4dcf678367

声明:此文由 冷月印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