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栋百年老宅,简直成了爆改教科书

来源:设计联 ID:my-uapid

今年,设计师谢英凯接受《梦想改造家》节目组委托,带领团队为广州一座百年老宅进行改造,企图探讨家庭生活最温暖的体验,希望打开这家人最值得回味的记忆,以一种更鲜活的方式重新讲述这个家的故事。

1919~2017

改造前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委托人

冯老太太

改造委托来自于老宅的主人,耄耋之年的冯老太太。她一共有5个子女,现在与她同住的是四儿子夫妇和孙子。逢年过节,另外几个儿女会回来短暂居住。

百年老宅

房子位于广州的老中心城区,是一整条街上的第一所房子。冯老太太在1929年从马来西亚来到广州上学,就住进了这套房子。她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这房子里度过,从结婚生子到儿孙满堂。

陡峭楼梯

这家人每天的必经之路

老房是三层结构,冯老太太每天都要在狭窄陡峭的楼梯上上下下,她甚至清楚记得这条楼梯共有23阶。

封闭式格局

第一次到现场勘查,从一楼参观至天台,设计师一共打开了8道门

房子以前由两栋相对独立的楼房连接而成,彼此间没有太多连通,而且内部房间较多,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紧闭的门和间隔墙体。再加上房子形状狭长,导致屋内采光很弱。即使是白天,也常常需要打开灯源。

白蚁横行

还有一个非常困扰冯老太太一家的问题就是白蚁。设计师打开天花和老墙后,遍布的白蚁窝一览无遗。不仅仅是在木梁上发现了白蚁。在清拆表面的装饰层之后,房屋老墙内部也发现了白蚁。白蚁不仅会腐蚀家中收藏的书画家具等。也会对房屋的基础产生影响。

家族文化与藏品

家里至今还保留着老父亲书房的完整布置

这个家存有大量父亲留下的艺术作品和各种收藏

已经过世的老父亲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他是华南理工大学工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在工程学上颇有建树。也曾在日本美国留学接触绘画艺术,成为了他一辈子的爱好追求。受到文理兼通、热爱专研的父亲影响,他们一家在理工科或是艺术领域都有所成就。

另外,家人们提出改造的首要需求是希望这个家能合理收纳父亲留下的大量作品与家人的众多收藏,并且可以展示以供纪念。

分割的功能布局

都在家,却只在这里相见

家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娱乐空间,老太太爱在小偏厅,四儿子呆在工作间,儿媳则在卧室上网,一天下来,一家人见面的时间只有午饭和晚餐的时候。

打破房子的“界限”

让阳光和人们都可以在这里自由穿梭

从2015年开始,这已经是设计师谢英凯第三次为普通民居进行改造。在三年的改造中,有一点是设计师一直坚持的,他希望通过设计,让这个被称作“家”的房子能有更多可能相遇、可能相聚的空间,家人们能在有意无意中相见,发生互动。

这次改造的房子,原本居住人数多,需要的独立空间多,间隔自然也多。但现在常住人口变为4人,原来的间隔却把这家人都一个个隔绝开了。视线被隔开,交流也在变少。

于是,设计师提出了“打破界限”的设想。

首先从打破房子的封闭格局入手,设计师选择拆掉原有的三堵承重墙,再依次把相连的梁体拆除,用全新的钢结构改变整屋的空间布局,搭建出“无界之居”的基本框架。

重建房屋结构

再创造集中家人主要移动线路的核心筒(楼梯+电梯),把原本分散的房子结构进行归一重置,利用核心筒连接各个功能空间。同时,电梯可把老人的移动区域界限也打破,让即使高龄如冯老太太,也能在这个家轻松移动,感受曾经生活过的每个角落。

重核心筒集中家人的所有移动路线

此外,设计师通过加入错层设计和开放式空间设置,调整屋内视觉动线,增加更多屋内的视线交汇点,塑造家人间更为紧密的生活感。希望无论从物理空间还是心理感受,均可“无界”。

一起看看改造后的样子

外立面

# 一层 #

“吃饭在这里,写字在这里,看书在这里,健身在这里,总有一刻见到你”

(一层平面图)

原本的一层是两个房间间隔开的封闭布局,老人走动不便,空间利用率也低。设计师选择打破这种矩阵界线,重新融合创造了一个宽敞通透的新空间。

虽然是改造成一个完全连通、开放的公共区域,但通过不同家具的陈设,设计师为这个空间有序地定义了丰富的区域功能。

进门首先看到的大长桌子,是给冯老太太一家人进行写字画画,或是乒乓球锻炼使用。这里也被称作文娱功能区。

往右侧走动是这家人的客厅、餐厅还有厨房。厨房采用中西厨混合设计,通过移动悬挂挡板,可以任意变换成封闭式的中式厨房,或开放式西厨。

再径直向前看到的是一个户外花园餐厅,这里便是户外休闲区。厨房的操作台也延伸至此。天气晴朗时,老太太不用再躲在小偏厅,可以在这里泡上一杯咖啡,看看云,看看家人,甚至不用走动就可以看到对面大门处植物蔓延的样子,视线所及之处有时便是所到之处。

另外,一楼还设置了独立的健身、会客多功能空间。设计师把原有的跑步机安置其中,有时想独自一人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锻炼一下,也配备了相对私密的空间。

# 二、三层 #

“就算留在房间,也能随时看见彼此的生活状态”

(二层平面图、三层平面图)

冯老太太的卧室被安排在二楼电梯旁,方便其各层的移动。设计师把老太太非常珍惜的旧家具安排专人修复,然后重新利用到新卧室里。希望她回家后依然能生活在熟悉的一桌一椅当中。

跟了老太太几十年的衣柜和床都重新运用到了她的卧房内

站在老太太房门处可以透过窗户看见对面儿子房的书桌位置,这是设计师特意创造的视线交叉点,在保证私密的情况下,让房子的界限不再那么严密明晰,让家人们能有意无意地相见。

老太太房门处可以看到儿子房

儿子的书房可灵活变换多种使用模式,可无界可有界

三楼是小孙子的房间和备用客房。考虑到小孙子已到适婚年龄,未来组建家庭的空间需求,设计师把他的活动空间独立安排在了三楼。

三楼冯老太太孙子的房间

小孙子的房间紧连着的是独立卫生间和一间备用客房。两间房的门可以双向开合,如若以后空间需求变大,可以把两间房连通成为一间。

另外,这个家每个人的卧室都会与一个或两个中空相连,这不止是为了引入更多光照,人只要把窗帘打开,就可以看到整所房子里不同角落的场景。每个隔层之间的视线交流不受影响,但又享有一定的独立性,一家人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面对面谈话或是简单的挥手示意。

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制造更多视线交错点,打造有趣的无界之居

# 四层(天台) #

“曾经我的小宇宙只有5平米,现在是整层楼,还分户内外”

顶楼被设计成了天台花园和冯老太太四儿子的专属“小世界”。里面设置了音响聆听专区,电子产品鼓捣区和午睡休息区,把他的兴趣爱好,作息习惯全都完美安放。同时前后都设置了窗户,解决通风采光问题。

这个家

藏着你走过的路,

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前文有提到,逝去的老父亲对于这个家是非常特别的存在。他曾在国家陷入战乱时选择从海外归国抗战。明明是工学院的高材生,在岭南画派中却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他的许多精神在几十年来,一直影响着这个家的每个人。

“这个房子更重要是用来纪念我们的爸爸”,这也是四儿子告诉设计师的诉求。

跨越二三楼的纪念空间

于是设计师在这所房子的核心位置设计了一个专属于这个家的“纪念空间”,用以纪念这位父亲和他带给这个家庭珍贵的记忆和传承。

一家人平日可以聚在这里,用投影看看过去的家庭影像,或是一同鉴赏老父亲的画作,再跟儿孙们讲讲以前的趣事。

六十年前的苏联老钢琴也安放在此,指不定某日可再传来年轻时的悠悠琴声。

这里还设置了非常多的展示性层架,满足了家人希望存放、展示父亲藏品的心愿。同时,这家人长年生活下来的有趣珍藏,也可以在这里摆放展现。

旧物之光,爷爷辈的家具修复

老奶奶一家不仅住的房子是上个世纪的,里面用的家具也是非常珍贵的“爷爷辈海归”。它们在民国时期购置,部分从海外进口,是老奶奶最珍视最常念叨的事物,它们身上记录了太多关于这个家庭的回忆。

设计师精选其中27件,委托有多年修复经验的家具师傅进行纯手工翻新。希望这些椅子桌子们,能从“新”开始,陪伴这个家走过下一个百年。

老父亲的转椅(酸枝木)

套几(鸡翅木)

冯老太太的单人椅、圆几(酸枝木)

老父亲的书柜(坤甸木)

项目名称:无界之居

项目地址广州市越秀区

项目类型:住宅空间

项目面积:375 ㎡

设计时间:2017

完成时间:2017

设计单位:汤物臣•肯文创意集团

设计总监:谢英凯

参与设计师:于娇 / 余江垿 / 叶剑昌 / 丁瑶涵 / 王靖 / 宋玥宸

空间摄影:黄早慧

谢英凯 Thomas Tse

社会职务:

汤物臣·肯文创意集团 执行董事/设计总监

法国国立工艺学院(CNAM)工程与设计元素管理硕士

广州美术学院客座讲师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九(广州)专委会执行会长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中国室内》杂志编委

羊城设计联盟会员

法国室内设计协会会员

「七+5」公益设计组织联合创办人

社会荣誉:

2016 德国 Iconic Awards 设计奖

2016 德国IF设计大奖

2015 美国Best Of Year Awards冠军

2015 日本Good Design Award优良设计奖

2015 英国SBID设计奖

2015 意大利A’Design Award设计大奖

2015 台湾TID设计大奖

2015 金堂奖-年度最佳展览设计奖

2014 英国Restaurant & Bar Design Awards设计奖

2014 香港APIDA设计奖

2013 iC@ward-金指环全球设计大奖银奖

2012 Hospitality Design Awards美国酒店空间设计大奖

2012 金堂奖-年度公益设计奖

个人简介:

谢英凯先生于2002年在广州成立汤物臣•肯文设计事务所,并提出“公共性 开放性 趣味性”这一设计理念,强调用设计改善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汤物臣·肯文设计事务所是一间创新的设计企业,用设计解决社会当下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找到释放生活善意的设计手法,创建善意空间,致力成为不断改善生活理念的社会型企业。谢英凯先生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多个优异且具影响力的项目,并多次荣膺国际奖项,其中包括英国美国Best of Year Award 2015 展览类别冠军、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2015、德国 iF Design Award 等。

代表作品:

广东中山博达·外滩销售中心

2014 广州设计周 On Off Plus

锦绣君悦酒店

湖南长沙堂会

第二期户型优化设计大赛正在筹划中.......

第一期优秀作品,群内共享

Hash:11177baca37fc4ab9c5e1444d5a6b6d987941222

声明:此文由 顶尖设计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