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洋古邑历史钩沉
“塔洋”是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时才起的名字,来源于镇上的聚奎塔与辽阔的大田洋。现在的塔洋镇范围,古称端赵都,得名于其境内的端山赵水之景(“端山耸翠”和“赵水凝香”分别为古时当地著名的“琼东八景”之一)。端赵都作为元(末)、明、清、民国时期的会同县(1914 年改名琼东县)县治所在地,历时600余年,历史悠久,遐迩闻名。关于县治的由来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图:塔洋古代地图
梁布县治
会同县,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划乐会县西北地区成立,县治建于永安都乌石(今大路镇内)。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土酋王高叛乱,烧毁县治迁治于太平都(今潭门)。元至正年间(1341年),会同县在太平都建县署时,系在大梁上的红布被突如其来的大风卷走,不翼而飞,知县认为,此乃天意示警,此处不利建治,而红布落下的地方必定是风水宝地,建县治定为大吉大利。于是,知县发布榜文告喻全县,出重金厚赏寻找梁布下落。几天后有人从端赵都端山(俗称牛角墩)的树枝上找到了红梁布,因此知县便决定迁治于端赵都的端山。
端山风景秀美,林木葱郁,是会同八景之一。南临赵水莲塘,塘中莲荷盈盈,鱼儿游嬉,彩蝶穿梭。当荷花盛开的时节,风送荷香,远闻数里,小舟游于其中,弥盖红衣,宛如身在蓬壶;西北那一片广阔的田洋,湓溪环绕,这里流水泻碧,浪花飞雪,稻花滚滚;当水稻成熟的季节,像金色的海洋,多异岭秀其东,奇峰十围,灵泉潺潺,拍天涛浪,环海恋眉,确是风水宝地也。
端山原是土邑长王源寿之地,红布示兆后,“公立捐出作为县治,创建衙宇,颂定皂壮(公差),召集居民,新邑盖翼翼哉”。王源寿为端赵建县治贡献卓越,功德无量,并被任为建治于端山的会同县第一任知县,从政18年,政声蜚然。
图:塔洋镇聚奎塔
县城的墙,历史的歌
端山建县治初时是没有城墙的。明弘治末年,强盗窜犯县署,抢劫县库。明嘉靖年间知县柯应风“环端山而城之”,建起东、南、北之门城楼,门楼之间筑土墙连接,并在土墙上种植荆棘竹木。隆庆年间,土墙被强盗推毁,知县唐仲用砖石筑起了城墙,高1.5丈,厚1丈,周长380丈城内面积约190亩。建三个门楼,东门称“宾蜴门”,北门称“拱极门”,南门称“萃和门”。穿过县的楼门就到县署,署门匾书为“裕后”。官府衙门设在城内,是县城的最高点,易守难攻。东段称城外,街两边除铺面之外,只有一条狭窄弯曲的“Y”字街道。而庙殿即有七、八座其中有圣娘殿,忠孝庙,婆祖庙,孟兰庙,黄帝庙。自端山建县治筑起城墙之始历经 600多年,这块风水宝地成为会同、琼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端山书院的创建更成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一个载体。
图:塔洋古邑风情小镇
端山书院,崇文尚仁
端山书院,原称“应台书院”,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3)会同知县叶中声创建,校址设在县城东关门外,崇祯十年(1637)知县夏铸鼎重修,改称“同文书院”。后多次移址更名,1732年知县钟琏捐资在城内重建。在正斋东西建瓦房各五眼,中间建八角亭讲堂,并美其名曰“端山启秀”。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县万师敬建书院后正房一间三眼,二十八年知县田浚卒通县绅士捐资二百余金,重修大厅一座,前建八角讲堂一间,外建西廊书房东西四间,大门一座,厨房家具备至。三十八年琼州府萧应植书题匾曰:“端山书院”,后年久失修,倾颓多处。嘉庆十四年( 1809)邑侯江秋会通邑士庶民捐钱一千四百有奇串,重新修葺;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琼东第一高等小学”。民国12年(1923年)府城第一高等小学改为“琼东县初级中学”。民国23年(1934年)更名为“琼东县简易师范学校”。日军侵略琼时,学校迁移于长坡良玖村上课。民国30年(1941年)为日伪维持会所逼,迁到嘉积大春坡,即现琼海师范前身。
1915年,海南地区党组织和革命武装的创建人之一杨善集考进了当时从南门进入就至县门,县门楼匾书为“光前”的琼崖最高学府—琼崖中学(今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杨善集在校期间除认真学好各门课程外,还阅读各种进步书刊,探索人生之道,辛亥革命后受护法倒袁运动影响,逐渐有了爱国思想,他邀有志同学王文明组织“青年观摩会”,讨论革命救国。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像春雷震动全国,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激发了杨善集的爱国热情。并积极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去,组织领导这场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同年秋,杨善集从琼崖中学毕业,受聘于琼东县福田夏试小学当教员,1920年春至1921年冬在琼东县三合振文高等小学当教员。1922年春,被琼东县进步县长王大鹏聘任为琼东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长。杨善集不辜负县长对他的信任,整顿校风,领导学生参加新文化运动,帮助县长推动新学制,破除迷信,整顿社会治安。1922年5月,杨善集辞去校长职务,考进广东工程学校,于1924年毕业,被党组织选送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和叶挺等同志被中国共产党旅莫支部吸收入党,从此踏上了伟大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道路。
图:塔洋千秋双庙
忠孝庙轶事连绵
在县城东门一条狭长的街道上,有许多殿堂、庙宇,其中最神赫的要数忠孝庙。庙中供奉的是一位“忠义大都督”神像,是会同、琼东县在任知县上任时又必拜谒的地方。各地信民到庙中拜祀络绎不绝,有求财的、求丁的、求官的,解危解难的,使得庙里常年烟火缭绕,香火不断。
忠义大都督何许人也?
忠义大都督王河,生于乐会县永安都(今塔洋镇红庄水头村)授土官。仁宗皇庆初,王高作乱,暴寇攻占县府,县主被掳,王公独马救主,而被斩下其头级,但公仍提剑勒马而未坠。当马载公身回到家时,家人闻其马嘶声出来迎接时,公身乃坠。县主临丧哭祭表其忠义,并详文咨部奉旨敕封忠义安邦大都督,“忠孝庙”缘是费公币,择官地,建厥于县治所在地,即会同县城东门。供全县人民钦仰其灵,县主亲临主持拜谒,每逢旱涝疾病,有求则应,是忠孝灵神也。
相传忠孝庙有件轶事。在某年深秋,府中有位在任的县官贪污腐败,劣迹斑斑,被乡绅举报,上峰准备派巡按巡查,县官惧怕丑事暴露,人到死时也为善,便到忠孝庙在神像面前举香忏悔,并在庙的后殿自缢身亡,三天无人认尸。
公元1913年会同县因与湖南省沅道会同县同名,更名为琼东县,1950年琼东县治迁往嘉积,“忠孝庙”失去了管理。由于受飓风侵蚀,墙体倾颓,无忘圣恩,经王氏父老商议,集资迁往嘉积里邦村重建,更名为“忠义廟”。
图:北坛祭祀碑
清官赞
端山(今塔洋镇)自1341年会同县从太平都斗牛乡(今潭门镇)迁于此成为县治,至1913年易名为琼东县,1950年琼东县治迁于嘉积和乐会县合署办公,这里历经600多年的沧桑,在这县署大厅办公视事的知县有223人(含知县代理知县),其中会同县知县173人,琼东县县长50人,在这些知县、县长中不乏清官廉吏。塔洋镇上曾出土一块200多年前树立的碑石,经清洗,碑文字迹清晰,右面刻“公讳字方山,号敬斋河南卫辉府延津人,冰清玉洁,莱柏召棠”,中间刻“特授会同县正堂加三级纪录十次张邑侯遗爱碑”;左面刻“五载膏泽,四民不忘,乾隆二十七年仲夏月毂阖邑民仝立”。碑的出土惊动了全镇,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观赏。有几位村民自发捐款,请来水泥匠,明师指点后,将碑石在原处竖立起来,设置了祭台,供放祭品,燃烧香烛祭拜。自那以后,每逢佳节,人们都自发地购买祭品摆放祭祀,香火缭绕,常年不断。
为何这块碑石会引起这么大的效应?最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人民群众对清官的情结。千百年来“清官情结”深深地沉淀在人民群众心中,已成为一种世代相传,影响着老百姓的思想行动。
一个地方官为官一任,是清正廉明,或造福一方,还是固循守旧,廉碌无天?甚至鱼肉百姓,中饱私囊?这是清官与贪官的区别。老百姓心中有杆秤,是功、是过、是罪、待后人去评说。正如河北省献县县委书记朱惠民1985年在《得句庐联存》中写道:“一官在任,辞多溢美,盖畏其势而讨其好地,及其卸任,是非功过,始所得言,人去后有政声,是真贤也,而任欲知得失,问其左右莫如闻于民众,正襟危坐莫如茶饭闲谈,不经意之言始是真言,故余尝有联: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
Hash:52a1b1e2f6dbe5c874a5af00bfed213f4fad000e
声明:此文由 宝岛海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