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文物胜迹

大士阁(俗称四排楼)

山口永安古城遗址中央,因阁内供奉观音大士,故名。《中 国名胜词典》载:“大士阁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从建筑风格来看,有宋代建筑风格, 历代均有修建。该阁座北向南,建筑面积为234平方米,为亭阁式结构,六进三开间,前后 两座相连,中间无天井相隔,前座为九檩无廊木构架,后座为十一檩无廊木构架,立面分为 上、下两座,内部平面构造是统一的整体。整个建筑以后座的三进四柱厅为中心。木构架采 用穿斗式结合抬梁式,作榫铆连接,以穿枋纵横穿联各柱,连成一个完整的构架。全阁共有 36根木柱、72条枋,木柱下垫莲瓣石础。阁顶饰有双凤朝阳、二龙戏珠等雕塑解放后,大 士阁曾数次修葺。1980年重建。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窑窑群

位于福成乡宁海村下窑, 约12个窑堡,分布在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00米的 范围内,窑与窑之间相距20—30米,地面散布堆积有较丰富黄釉半陶瓷片,已裸露半陶瓷片、 砸钵、石槌和窑砖等,堆积深厚瓷片非常多样,制作精细,对于研究南方陶瓷艺术以及合浦 对外贸易有很大的价值。据考证为宋代窑址,保存较完整。1965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角亭

在廉州镇文蔚路廉州中学校园内。《海角亭碑记》:“郡故有亭日海角,盖因 其地在南海之角……故名。”亭约建于宋初建隆至景德年间(960一1004) 。原址在城西南半 里处,元代重建,后又毁。明成化(1.465—1497) 年间移建于城西,嘉靖(1522—1566)年间 又移于城西南,隆庆(1567一1572)年间又迁到廉州江西岸今址。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复又 重建,道光十年(1830年)又重修,光绪二十二年(1886)又再复修。亭建于天妃庙旧址,是为 纪念孟尝太守施政廉明、去珠复还的政绩而建。座西向东,呈正方形为亭阁式结构,重檐、 歇山顶,亭分两进,第一进为门楼(原天妃庙门楼) ,.门楼正中是大圆拱门,两旁有耳门, 耳门之上分别镌有“漱月”、“澈云”字样。正门两旁原有石刻对联“不到此亭那知象郡珠 崖关山万里,试观于海才见龙门冠岭云水千重”。此联为钦差工部尚书杜臻所书,书体笔力 雄浑,苍劲古朴。门楼内镶有古碑三块,为清乾隆年间廉州知府康基田所书,门楼正中的一 块“鹅”字碑,高约90厘米,宽约50厘米,整块碑只有一“鹅”字,一笔写成,字体潇洒飘 逸,为清代陶洽所书。

第二进是亭的主体建设,为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米红墙壁,琉璃碧瓦,牙檐高啄, 直凌霄汉离吻镇角,屋脊有双龙戏珠。亭成正方形,高台基四周有回廊,前后石级上迭;亭 前后敞开,左右两大门窗相对,造型古朴雅致。亭内石碑镶满四壁,亭正面的两条水柱镌刻 清光绪年间陈司耀题写的对联“海角虽偏山辉川媚,亭名可久汉孟宋苏”,亭内正中上方悬 挂着北宋大文学苏东坡书写的“万里瞻天”横匾,是苏东坡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从儋州 量移廉州暂住时写的,它为古亭增辉不少。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夏,由于郭人漳背约进攻起义军,而导致钦(州)廉(州)起义的 失败。钦廉之役后,同盟会会员赵声悲愤不平,就在海角亭宴请将士,席上赋诗:“临风吹 角九天闻,万里旌旗拂海云;八百健儿多踊跃,自惭不是岳家军”。“决战犹来堪习胆,杀 人未必便开怀;宝刀持向灯下看,无限凄凉感慨来。”

解放后,海角亭经过几次修建,196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坡亭

位于廉州大东门街合浦师范学校校园内。始建于何时失考。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重建,道光、咸丰、宣统年间又经过几次修建。民国元年九月廉州火药局爆炸,亭 被夷为平地。民国7年重建。抗日战争时期,亭子为日机炸毁。民国33年再在旧址重建。北宋 元符三年(1110年),苏东坡获赦从儋州量移廉州时下榻于邓氏园林清乐轩,两个月后,于同 年8月29日溯南流江北上, 抵梧州北归。后人为纪念苏东坡,在清乐轩和长春亭之间建东坡 亭。

东坡亭为单檐, 歇山顶结构,座北面南,分前后两进,环以回廊,建筑面积约160平方 米。第一进为别亭,第二进为主亭。别亭两侧有两大圆门,主亭正门上方悬“东坡亭”三字 大匾额,为铁禅和尚所书。主亭前面和左右山墙各有古朴的大圆窗,亭四周回廊相通,亭内 外镶有许多碑碣,碑碣书体楷、草、隶、篆俱全。亭的正面壁上有一幅苏东坡阴纹石刻像, 在东坡像上方有“仙吏遗踪”四字,亭左侧回廊镶有苏东坡在廉时写的全部诗作。亭的内外 还镶有历代骚人迁客题咏的碑刻。

悬挂亭内的一联是“沧海遗珠品重南国, 雪泥旧迹人仰东坡” ,与此联相对的一联是 “就地建亭,共怀前世文章伯;有人载酒,要访斯州山水乡”,为胡汉民所撰。侧边的另一 长联是“两朝政绩,人间威风祥龙,浩气岂随春梦去;一代文豪,海角蛮烟瘴雨,谪星曾感 夜光来”。为广西著名学者马君武所书。另一联“岭峤归程颖滨旧约,方以扁舟出世宜兴田 好素心违;惠州宅圮琼岛祠荒,只余万里瞻天海角亭高遗物在”。此外,还有一联是集东坡 诗句的“最宜月白风清夜;正是橙黄桔绿时”。东坡亭建在东坡湖中小洲之上,湖水荡漾, 芰荷满湖,小堤上绿树成荫风景绝佳。196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龙珍珠城遗址

位于营盘乡白龙村,距县城36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 ,清 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城成长方形,南北长320米,东西宽233米,面积约74676平方米, “合浦珠还”的传说便发生于此。城墙内外砌青砖,中间约每隔10厘米铺一层黄土,一层珠 贝,层层夯实。城原有东、西、南三门,城门有楼,城内设采珠公馆,珠场巡检署及盐场大 使衙门和宁海寺等建筑。明代洪武(1368一1393)年间,倭寇入侵极为猖狂,故建白龙城驻军 守护。白龙城为钦州龙门港至雷州水道之咽喉,既可防范倭寇,亦可保采珠太监的安全,历 代采珠官都驻扎于此。

珍珠城的大部份城墙,于抗日战争时期拆毁。城南30米处,尚有两方大石碑,一是《李 爷德政碑》,另一是《黄公去思碑》。这两方石碑是因李、黄两知府弹劾采珠太监,人民为 他们立的纪功碑。

1962年春,我国著名戏剧家田汉曾到珍珠城视察,并为珍珠城赋诗两首。1991年,白龙 珍珠城旧址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

在廉州镇南郊三公里处,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塔为八角叠涩重檐的 楼阁式七层空心砖塔, 高约34米。塔基外径约8.1米,壁厚约2.75米,塔的造型稳健挺拔, 宏伟壮丽。

文昌塔每层原有阶梯直上顶,从底到顶层皆有风门壁龛,层与层相接处嵌有白色莲花浮 雕花边,塔顶上的枣红色葫芦、塔的角边及风门,均涂朱砂,塔身为白色,红白相衬,既朴 素又美观。1981年曾修葺一次。1982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爱桥 又称金肃门桥,俗称旧桥.在廉州镇西门江上。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明崇祯八 年 (1635年) 和清康熙十八年(1677年) 曾重修。光绪十三年(1887年) 毁于火。清宣统元年 (1907年)廉州绅商募款重修,宣统三年(1909年)落成。该桥设计者为当地木工匠蒋邑雍。桥 东西走向,为三铰拱人字架结构。拱脚支承在东西二石砌桥墩上,桥墩两侧各有一砖拱形泄 水孔。其跨度各4.4米。桥身用坤甸木建造。桥的上部是用四根边长为40至50厘米大的方木 构成两个人字架,人字架的顶端各衔咬一根垂直下竖的木柱,而形成两个并列的三铰拱。桥 面没有拉杆,而是通过木竖杆将桥面梁悬吊在两个人字架下面。桥体系用榫接组装,连接点 都是燕尾榫和方榫。桥跨度为26米,净跨度为18.4米,桥面宽2.75米,桥体通高5.64米。桥 顶复盖瓦面,以防雨水从杆件的上端渗入。惠爱桥结构独特,浑厚古朴,为全国罕见。1982 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桥身损坏,1989年依原样重建。

牛屎环塘新石器时代遗址

合浦县城东南27公里的沙丘上, 面临北部湾。遗址出水面 约5米, 有丰富的陶片出土,其中以夹沙陶较多,也有不少几何纹软陶,硬陶最少,没有发 现石器。该遗址为五六千年前,原始公社人类居住地。出土的陶器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古代 文化艺术、经济的宝贵史料。198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魁星楼

原名奎文阁,俗称钟楼。在廉州文蔚路廉州中学校园内。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建,乾隆六十年(1795年)被毁。道光元年(1821年)在旧址重建。阁内祀奎文星君。该阁为方 形尖顶三层亭阁式楼阁,高15米,底边长4.75米,占地面积约22.6平方米。底层为条石基脚。廊四周有檐柱。南北有两个拱门,二层四壁开方窗,三层东西开方窗,南北开圆窗,均为陶 质蓝釉窗。楼内:育清代石刻2块。琉璃瓦脊、四角翘檐,翘檐置座狮,座檐立倒凤凰,阁 顶冠以葫芦。

魁星楼 临江而立, 楼之南原有凝波轩,东有逝者亭、漾江轩和浮碧榭,西有观海楼和 砥柱亭等建筑。1981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字山炮台遗址

位于环城乡八字村,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台高1丈,周围 12丈,有门楼1座、官署3间、兵房8间,火药局1间,2千斤炮2尊,一千斤炮2尊,伍百斤炮4 尊。遗址呈长方形,四周用条石砌筑,中间填黄土。1984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康古城遗址

在石康镇顺塔村境内, 该城在宋、 明两代均为石康县城。宋建隆四年 (963年),廉州领合浦、石康二县。城呈长方形,长393米,宽约5600米。据志书载:宋欧阳 晦夫曾任石康县令,苏东坡移廉时,欧阳晦夫曾往廉州看望他。明成化八年(1472年)石康县 被广西大藤峡义军攻陷。又因该城累受南流江洪水威胁,故将石康县并入合浦县,该城遂废。196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合浦县委旧址

在廉州镇石桥街14号。1931年2月,中共合浦县工委在此召开工委扩 大会议,成立中共合浦中心县委。196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钦廉四属党组织联络机关旧址 在廉州镇阜民北路12号。196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中共合浦中心县委领导机关旧址 在自沙级宏德村。1940年5月中共合浦中心县委在此重 建。1984年被列为县级重点:史物保护单位。

中共合浦县特别支部成立旧址 在廉州镇阜民路52号有生号。1938年4月中共合浦县特别 支部在此建立。1984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合浦中心县委机关旧址 在廉州镇儒家巷蔡屋。1939年2月成立中共合浦中心县委后, 县委机关设在此,196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学宫大成殿 在合浦县委大院内。1981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龙雕 在廉州镇青云路孔庙后崇圣殿前。196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廉泉井 在县体育场内, 据《广东考古辑要》载廉泉为汉代遗物。1984年被列为县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铭枢故居 在合浦县曲樟乡樟嘉村、岐山背村。1984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位于县城东南78公里山口镇英罗村左侧。保护区面 积7.3平方公里,区内共有红海榄、木榄、秋茄、角果木、.桐花树、白骨壤等21种红树植物。以上植物组成了结构、形态各异的木榄群落,是广西乃至全国大陆海岸中发育良好、面积大、 结构较典型、保护较完整的红树林区之一。红树林生态系,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高生产力 的海洋生态系之一。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红树林,为林内和附近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 发育、生长、栖息、避敌场所,其大量的凋落物又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保护 区附近水域还栖居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儒艮。红树林植物皮含单宁酸,是鞣料的良好原料。它的提浸物可治疗脚癣等疾病。木材可制作高级家具乐器,树叶可做绿肥和饲料。它还能 抑制浮土,沉积淤泥,扩展滩涂,挡浪护堤。

千岛湖 位于县城西北24公里的洪潮水库, 因库区内有大小岛屿1026个,故名千岛湖。湖内山青、水秀、石美,岛屿迂回相连,山环水抱,烟波浩渺,水鸟翱翔;湖的四周及岛上 树木葱郁,山花烂漫,百鸟唱鸣;泛舟湖上,游鱼可数。

各岛湖水质好,水温及光照适宜,开发后可建天然浴场垂钓区以及宾馆、疗养院、娱 乐场等。部分岛屿可作候鸟保护区和饲养珍稀野生动、物专用岛,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史方志

Hash:2a10bb15461f44e878be0b2cfed6b7f0213299e8

声明:此文由 探秘桂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