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嵩山 记载着史前人类历史的具茨山岩画

具茨山位于河南中部中岳嵩山东南麓,地跨新郑新密禹州等市,主峰风后岭海拔1160米左右,距新郑市西南15公里。具茨山岩画就分布在400~600平方公里的具茨山上,记载着史前人类的历史

具茨山岩画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见诸于新闻媒体。2008年始,沉寂千百年的具茨山,因其隐藏的3000多幅岩画成为国人关注焦点。研究表明,具茨山岩画形成于距今4000年前甚至更早,而这一期间,炎黄子孙的祖先黄帝曾在具茨山活动过。具茨山岩画,在一定意义上跟文字起源有关,和处于中华文明的萌芽时期的黄帝时代也有重大关系。

2009年07月5日禹州市向各新闻媒体发布消息,称继发现岩画之后,在禹州市具茨山所属的九里山、崆峒山、大鸿寨、荟萃山等山上,又发现了大范围的远古巨石建筑遗迹。有关专家称,这在我国是首次发现重大古代巨石建筑遗迹,可能比西方国家的远古巨石文化更久远。”遍布岩画等文化符号的具茨山跨越禹州、新郑、新密三地,其中山体大部分在新郑、禹州两地。6日上午,新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宣布:新郑具茨山新发现一批巨石文化遗存。从此,禹州、新郑、新密三地爆发了旷日持久“岩画归属地之争”。cctv10百科探秘的提法是“禹州岩画”。

具茨山岩画的特点

具茨山的岩画研究内涵丰富,除岩画外,还包括巨石、祭坛和石构建筑遗址,是目前可以确认的中原地区的比较完整的大规模的古代石构遗址群,是近年来考古文物界的重要发现之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岩画数量大。在先后进行的四次调查中,共调查到岩画2000多幅,有岩画个体近万个。这些岩画极大地丰富了中原古文化的内涵。

(2)岩画分布面积广。在面积400~600平方公里的具茨山中都有分布,山间的岩石像一张张纸片散落在具茨山间,为记录古人的思想和生活提供了天然载体。

(3)岩画类型丰富多样。具茨山岩画有单凹穴、多凹穴散落分布、双排凹穴、梅花状环凹穴、方形凹穴、沟槽、网格、字符形、具象人形等多种类型,内容丰富多姿,岩画大多具有意象特征,具象的内容较少。这是具茨山岩画与其他地方岩画的最大差别,也为研究中原古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资料来源。

(4)岩画的刻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众多的具茨山岩画中,出现了许多一排6个的双排凹穴和梅花状环凹穴。但相互之间又有明显区别,在双排凹穴的上下或是左右或是中间,往往还有一到两个单凹穴;而梅花状环凹穴四周的凹穴个数也从5到11个不等。

(5)岩画年代久远。在2008年底的岩画调查中,发现了两处红褐色古土壤覆盖下的岩画。据研究周原黄土的专家、中国科学院的周昆叔研究员介绍,这处覆盖在约36厘米深的土层下的岩画,年代在距今约4000年以上。但就世界岩画研究中心及国内著名岩画专家对世界凹穴类岩画的研究结果看,具茨山凹穴类岩画的年代可能要出现在10000年以前,这充分说明了具茨山岩画历史的久远。

发现岩画能很好地认识黄帝文化

黄帝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时期,而是代表了中华文明的萌芽形成时期,所以叫人文始祖。人文就是文明,所以有人文始祖,我们就认识到黄帝所代表的就是我们祖先的智慧和能力的结晶。具茨山岩画的发现,我认为是对黄帝文化和中国远古传统文化认识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这次论坛的标题“信心·创新·复兴”,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各位一定会充满信心、继续创新,使我们的祖国文化得到更快地振兴。我也确切地相信通过具茨山岩画的发现,以及今后更多、更丰富的发现,今后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都会到新郑、到具茨山,因为这个地方是中华文明、黄帝文化的中心和发源地,这一定为新郑、为郑州、为河南带来新的进步和繁荣。

具茨山岩画可能是“和上天对话”龚田夫(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认为:原始艺术作品包括岩画应该都是与原始巫术有关的,古人类为了制作这些道具可以说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其实像具茨山岩画就是古人类巨大的“三峡工程”。具茨山岩画又为河南增添了一个亮点,不仅是新闻界和文化界的话题,也是新郑市奉献给全国人民的又一件新国宝。我在具茨山看岩画的时间相当短,了解得还相当有限,所以在这儿只能提一些问题,或者提一些思路供大家参考:

(1)可否认为具茨山岩画不是单一文化时期的产物,其制作时间可能延续了数千年。因此具茨山岩画应该不是单一族群制作的。

(2)将岩画集中刻在某个山上,这种现象在国内并不少见。可否认为在具茨山岩画制作者的思维中,也许具茨山应该是能与天沟通的圣山。具茨山岩画特点是图形基本与天平行,国内其他遗址的岩画画面基本与天垂直,可否认为与天平行的画是给天看的,与天垂直的画是给人看的,因此具茨山岩画制作的内容可能是与天的对话。

(3)根据岩画的类型,中期的为连排的点状穴,晚期为方格,包括疑似古文字的图形。因为具茨山岩画断代肯定是一个大难题,但是并不妨碍对具茨山岩画进行分类和分期,用类层学的方法将具茨山岩画分期是十分必要的。

(4)从具茨山岩画文化形态来看,在岩画遗址附近还应该有祭坛崇拜,应将这些看作一个整体的文化作综合性的研究。

在对具茨山岩画的科考过程中,专家们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考古类型学的比较研究来看,新郑具茨山上凹穴岩画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同类岩画非常相似,尤其是与江苏将军崖岩画和巨石遗迹有着考古类型学上的一致性。专家们表示,下一步将对具茨山凹穴岩画进行更详细的研究,以确认岩画的相对年代。

Hash:11ea19edf08aff5a539d4736ad8f6e1dcb448d19

声明:此文由 中原正能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