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牌楼,盛京故宫的忠实守护者

文德坊

武功坊

文德坊和武功坊是沈阳故宫内的两座牌楼,其一东一西纵列于大清门之南,在沈阳故宫整组建筑中担负着旌表与纽带的作用,是沈阳故宫,特别是清初皇太极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沈阳故宫唯一有历史纪年款识的建筑个体。两牌楼的明楼正中镌刻“崇德二年孟春吉日立”字样。

文德坊、武功坊建于清初崇德二年(1637年),据《盛京通志》记载:“大内宫阙,崇德二年建。……其外曰大清门,门之东西有奏乐亭,左阙门曰文德,右阙门曰武功。”当时,盛京城内纵横两条道路形成“井”字形,宫殿处于“井”字中心,路南建有东西奏乐亭、东西朝房、果楼等建筑,使得宫殿区在整体布局上被一条路分成南北两部分,而宫阙前的文德坊、武功坊将整个宫殿建筑群连成一体,既是南北建筑群的纽带,又因两座牌楼高大华美、庄严肃穆,在整体的宫殿群中承担着引导和以示尊崇的作用,既是盛京宫殿的起点,也是终点。

皇太极

皇太极建造两牌楼时,大清国已经确立,封建的等级制度、思想体系也已明确,而且这种思想体系已直接体现在清早期的盛京宫殿建筑上,坐落方位、体量及装饰形式等。虽然文德、武功两牌楼在皇宫的建筑群中属附属建筑,在建筑理念上起引导和结束的作用,但是它建筑体量高大,装饰华丽、威严,其使用功能亦应十分明确,应该是上下、尊卑、内外、主次的界限标志,是皇家宫殿外的阙门,其地位等同于北京故宫外的东华门西华门

来源:网络

Hash:8dad58d05f9b45c8161cdaa10850fb55a49f117f

声明:此文由 古瓷书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