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报德祠
明朝洪武年间,小楼腊布村赖氏家族接到皇帝朱元璋签署的诏令,为家族翘楚赖麒卿兴建了“报德祠”。这座祀祠屹立于增城北部小山村,经历风雨,雄峙默立,寒来暑往,已有632年,成为赖氏家族乃至增城和广州百姓祭奠赖麒卿、在心中忆念各自先人、寄托新希望的慰藉之处。
多次前来瞻顾我敬仰的赖麒卿祭奠胜地报德祠,我没有深深地被吸引到全祠三大部分建筑没有用一根铁钉的思维苑囿中,也没有为其儒学、释学、道学三教合一的神奇结合而困惑,我不停思考的是:赖麒卿为什么能享有明朝开国皇帝钦令建祠祭飨的哀荣;报德祠,要报什么恩德。
报德祠建造为祀祠,所激发人们思考的,不仅仅是全祠用木头支撑却不用钉子,尚有其特殊价值:是五岭之南广阔地域里唯一的集佛学、道教、儒家三教于一体的迥异性。
赖麒卿于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出生于增城崇贤都腊布村。《明史·义士传》记载,他“少负奇志而勇于义”,从小有志向,有追求,有毅力,并且能秉持正义之心来行事。言简意约的八个字,是国家史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准确地实录赖麒卿个性和生平的真实写照。
接下来,史籍记载,赖麒卿在十六岁时离开家乡腊布,负笈于增城新塘求学,拜湛若水的高祖父湛怀德为师,学习儒家经典。二十一岁时,赖麒卿渡东江,负笈南渡,到东莞茶山圆头山村拜何真为师,学习孙子兵法和曹操兵法,研习武学。很显然,在赖麒卿身上,凝聚了能文能武、儒家入世、道学出世的儒道思想品质和行为内蕴。
二十三岁那一年,赖麒卿学有所成,回到腊布村。成家立业之后,他就过着耕读生活,进而参加武科增城院试,录为武秀才,称为地方团练教头。在公干之余,他能集训地方武装,保家护国,维持安定,他更能坚守一份宁静,不生事,不惧事,危难关头敢挺身而出,困急之时能为民做主。于是乎成为百姓眼中的保护神、乱贼眼中的肉中刺,也就不在意料之外。
如此看来,赖麒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美德,也洋溢在、充盈在、贯穿在“报德祠”三字的寓意里。
根据史籍记载,北宋之前,腊布当地已经建造了佛家寺庙,名字叫做“积因寺”。毫无疑问,所供奉的就是释迦牟尼信徒们必供奉的尊神。在元朝初期,百姓们又在庙宇旁边空坪处,另加建造了仓颉圣庙,以祭奠我国汉字创造之祖仓颉。这就使得那地段拥有了儒家的浓郁气息。
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即赖麒卿以身殉国的第五个年头,开国皇帝朱元璋御笔诏令来到腊布,当地赖氏家人为接受朝廷匾额,在仓颉圣庙、积因寺旁边,为受匾主人赖麒卿建造了报德祠。报德祠的仪门是红色的,祠堂的门槛明显高于仓颉圣庙和积因寺,而且全部涂染以红色油漆,来代表和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
我踱步于积因寺、仓颉圣庙和报德祠,为整座建筑那种三教合一的神奇结合、迥葩契合而欣慰。
腊布村百姓奉诏为赖麒卿建造祀祠,是在明朝洪武十八年,即公元1385年。朱元璋诏令地方建祠祭飨赖麒卿,是大明王朝给予的最高礼节与寄托哀荣的表现,这也证明在这一年之前,赖麒卿已经不在人世间。
赖麒卿是地方上的一员武士、大将。元末那一年,他率领腊布村一带所组成的义兵三千余,溯增江而下,到东莞中堂的圩场一带抗击湛翠村的村民苏友兴及其叛军。获得胜利之后,赖麒卿在返回家乡时途经增城三江水域,在湾子洋村遭遇叛军苏友兴他们的伏击,被暗杀而以身殉国。
此事发生在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其时赖麒卿方才五十一岁。
大明王朝在建国初期出现了国家英雄,皇帝朱元璋展阅旌表奏章,欣然名御笔,诏令天下,准允增城崇贤都(即原来的腊布乡)腊布村赖氏家族,阖族建祠以祭奠国家英雄赖麒卿。朱元璋似意犹未尽,又下诏赠谥赖麒卿为始兴候。封建时代,对国家杰出人物往往授予公侯伯子男五级勋绩称号或追谥,侯为第二级。“始兴候”一谥,对赖麒卿之义举的褒扬,不言而喻,毋言而明。
朝廷大计,皇帝连诏,无不环环相扣似地凸显了赖麒卿解民危困、纾民急难、为国戡乱、以身殉国的美德。腊布村赖族命名那座祀祠为报德祠,其意所喻指,不难挖掘。
按理说,赖麒卿已然拥有了志向远大、目标坚定、文武兼备、独善其身、广济天下、以身许国这些品德,不负于“报德祠”三字,不负于德行高超,“德”的深意,可谓显豁。
漫步于报德祠,回想于赖麒卿,我感觉到三教合一不是神奇的唯一,而受匾主人赖麒卿文武兼备、以身许国的形影,则会永远凸显在祠堂的正前方和迥远的高空中。
作者:黄蔼北
Hash:3f9b8870a0bc35f8cf602a293848ee78500e594f
声明:此文由 增城日报_cf1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