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着上海记忆的工业仓库,如今变成了这样

古今中外

历史码头街区的发展

往往是港口城市与其文化演变的缩影

外滩沉淀了160余年的航运历史

黄浦江边的装卸码头及仓库

对推动上海经济繁荣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为上海留下了一笔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今这些历史足迹已成为了一种特色城市资源

记录了辉煌的昨天

也见证着独特的今天

公和祥码头仓库旧址

大名路687号

公和祥码头仓库

由英商建于1929年

谢隆洋行设计

沿街道作“一”字形排列

立面以窗间墙作简洁的竖向构图

复合式壁柱

顶层中部沿口耸立一对装饰性山墙

檐口有细部装饰

花岗石砌外墙

颇具早期现代派风格

又不乏简约新古典主义韵味

马登仓库

杨树浦路155号

马登仓库

原是英商茂泰洋行的仓库

1929年由英籍建筑师马登设计

故称“马登仓库”

马登仓库是20世纪30年代

国内早期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工业建筑

沿街立面简洁

显露框架结构

柱间为钢制横窗

端正典雅

库内结构设置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水泥梁架

排列十分雄伟

还充分考虑到采光、通风、卫生、消防等设施

构思精致,设计巧妙

气势雄伟,规模庞大

整体建筑带有欧式风情

是近代上海优秀仓库建筑之一

现为“马登仓库”创意园

集聚国内外创意类、设计类企业

成为企业品牌打造的理想之地

也是设计师们交流、成长的舞台

不知这幢独具匠心的建筑

是否能激发新设计师们的创作灵感

内门洋碱公司仓库

长治路701号

卜内门洋碱公司

英国人卜内与门氏合伙创建于1873年

总部设在伦敦

主要生产、经营纯碱、化肥等产品

1900年

卜内门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分公司

仓库便设在了东长治路上

仓库由两幢相对独立的房屋组成

一幢为六层砖混结构建筑

另一幢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

两幢建筑呈L型半围合式

改建过程中保留了一部有百年历史的电梯

Hash:eeeb2e72e5654f60a45701148271fa9d334e499a

声明:此文由 虹口提篮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