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趣读︱旧时光里的老广州
每一座城市,其所承载的历史都是独特的,都有道不尽的城市记忆和沧桑厚重,广州城也是如此。广州,旧称“广州省城”,历史悠久,自西汉赵佗开创至今,已有2000多年建城史。
在轰轰烈烈的历史长河中,民国的风采也给广州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民国时期的老广州韵味浓郁,作为近代中国中西建筑文化碰撞与交流发生最早与最激烈的城市之一,有着中西合璧、浪漫开放的特别风情。
而今民国时代已经远去,今日一起通过片段小文,重新打捞一段有关老广州的深邃绵长的民国记忆。
旧时光里的老广州
选自《民国趣读·老广州》
冯国梁:老城变迁
广州古城从兴建到拆城,经历了二千多年。随着各朝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古城也出现多次的变化。而广州古城绝大部分都在越秀区。根据古文献记载:“其城(指广州城)则周赧王时越人公师隅为越王无疆所筑,为之南武城,秦置郡县,属南海郡番禺县,南海郡尉任嚣拓之,赵佗据以自立为南越王,复增筑之,后世因亦呼为佗城。”南武城的确实地点虽无法查考,但任嚣任南海郡尉时,曾修筑的番禺城,俗称任嚣城。关于任嚣城城址,据北宋初郑熊的《番禺杂志》说:“在今城东,二百步,小城也,始嚣所理,后呼东城,今为盐仓即番禺县也。”据后人考证,宋代的盐仓在今中山四路仓边路以西的旧仓巷。这座小城,东起仓边路,西至北京路;南到中山四路,北至越华路。秦汉之际,继任嚣统治南海郡的赵佗,曾把这座小城——任嚣城扩大到周长十里的大城,俗称“越城”或“赵佗城”。东起德政路,西至广仁路、广大路,南到北京路的圣贤里,北至正南路的锦荣街。这些地段都属于越秀区范围。自三国至唐代的广州城,只有古越城的西半部,比宋代的中城(又称子城)南边还略小。宋代在北宋庆历四年(1044)修筑子城之后,北宋熙宁三年(1070)和熙宁四年修筑东、西城,与中城连接。东到今农民讲习所以东,西到今人民路,北在百灵路、越华路、豪贤路一线,南抵大德路、文明路。元初曾大毁天下城垣,元至元十五年(1278)广州城被拆,至元三十年(1293)始修复。明代广州城垣又进入大发展时期,明洪武十年(1377)前后,将宋时的三城合一,并向北跨到越秀山之上,向东伸延越秀路。
嘉靖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1565—1566),又在城南加筑外城,周长六里多。后人称明初所筑为“老城”或“旧城”,嘉靖时所筑为“新城”。老城南界为今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新城南界为今一德路、泰康路和万福路。新老城东界为越秀路(越秀路与中山路相交处为老城大东门旧址)。新老城西界为人民中路(旧称丰宇路)和人民南路(旧称太平路)。人民中路和中山路相交处,为老城的西门旧址,所以现称之为“西门口”。清顺治四年(1647)又在新城之南,增筑东西两翼城,直至珠江边,各长二十余丈,此后再没有扩展了。民国七年(1918)广州设立市政公所后,开始拆城墙,至民国十一年(1922)除越秀山至五层楼附近一段城墙外,已全部拆完。
从宋、明、清城内所辖的地区来看,除了文明路以南,文德路和德政北路以东一小部分地区属东山区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属越秀区。明代老城的七座城门,除正东门(俗称大东门)和定海门(俗称小南门)在东山区外,其余正西门、正南门归德门、正北门、小北门等五座城门都在越秀区辖内。
广州古城的变化,体现出城墙作用的扩大。唐代广州虽然是世界著名的商港,但城墙的作用大概仅是用来保护官衙,范围不大,商业区多在城外。宋代广州的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城墙也经过十多次扩建和修缮,主要商业区也列入城墙的保护范围。以后明、清两代城墙的作用更主要是保护商业区。
《广州市越秀区的沿革》
何炳材:大钟楼,见证广州百年沧桑
粤海关的原始办公大楼位于西堤沙面附近,距离十三行原英商会馆不远,建于1859 年(清咸丰九年)。楼高两层,占地面积4000 多平方米,在当时可算是广州市最高大的洋楼之一,令人瞩目。大楼南向濒临珠江,前面岸边建有海关码头,海关码头东边有几个商船码头,货轮、客轮均可靠泊。辛亥革命后,粤海关大兴土木,将该办公大楼(已有55 年老龄)重新拆建,建成现在模样的“大钟楼”。大钟楼于1914 年3 月28 日奠基,奠基人为当时粤海关之监督宋寿征和税务司梅乐和(F. H. Maze,英籍),1916年建成,耗资达12 余万两白银。楼高31 米,地下室和一楼全部用花岗岩砌筑,仅作储物用的地下室高出地面4 米,全楼按防洪防台风之高标准设计建筑,质量要求极高。顶层的钟塔本身高13 米,大钟是由英国著名钟厂制造,钟面直径约3 米,夜间有灯光照耀,四面可见,每15 分钟以音乐报时一次,风静时可传播4 公里之遥。大钟还有一条直径1.5 厘米、长约15 米的钢丝缆,吊着一个重约200 公斤的钢锤,每月由两名工人用手摇起重机将钢锤绞上,作为时分针运行和报时音响的机械动力。粤海关的大钟楼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有名的大钟楼之一,至今仍完好无损。
《粤海关概述》
刘文澜:四牌楼“搬家”
四牌楼,是地名也是街名,即今天广州的解放中路。60 多年前(20 世纪20 年代),那里称为归德直街,1929 年拆旧城建马路时改称中华中路,1949 年10 月广州解放,1950 年改名解放中路。
四牌楼是惠爱坊、忠贤坊、孝友坊、贞烈坊四座石牌坊的合称。若加上纪念海瑞的盛世直臣坊,共有五座。但人们叫惯了,只称四牌楼。四牌楼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这些牌坊虽然有封建意味,但都为纪念历史名人而设。惠爱坊是为纪念自中原来粤、有惠民德政的地方长官,如秦时首任南海尉任嚣、汉时南越王赵佗、东晋时广州刺史陶侃、唐时潮州剌史韩愈等67 人而立;忠贤坊是纪念广东历代地方贤良名流如高固、邓宓、杨孚、陈献章、伦文叙等49 人而建;孝友坊是为表彰孝亲爱友的人物如董正、罗威等54 人而设;贞烈坊是为旌表贞节烈女如陈南妻戴氏、符凤妻玉英等55 人而树。
广州史地志虽未明确记下各牌楼建立的年代,但东莞井简氏族谱中提到:“嘉靖十三年(1534)甲午广东御史戴公璟为坊于广州之通衢,额曰‘孝友’,是则四坊均同时立矣。”可见四座牌楼建于明代。
各牌楼从北到南分竖于闹市中,每座相距二三十米不等,建构大致相同,均以石柱、石梁、石幔、石匾、门前石圆辘座等制凿刻件叠架而成。上有盖,飞檐高翘;下为题刻横石匾;再下是石门,当中大门较宽高,可通过中型汽车,两旁为对称的较矮小侧门,只可过人力车。
广州城市的发展和汽车的出现,亟须拆城扩建马路,而四牌楼横跨通衢大道上,发生过撞坏汽车事故,影响交通,便于1947 年相继拆迁,分别移竖至现越秀山南麓(2 座)、儿童公园和中山大学内。
《四牌楼风物琐记》
秦启泰:平南王府话今昔
清初顺治七年(1650)一月,被清廷封为“平南王”的尚可喜,率领数万清兵围攻广州城,广州军民拼死抵抗,坚守孤城长达10 个月之久。尚可喜命清兵大量砍伐城北景泰坑一带的树木,沿城构筑几十个比城墙还高的炮台,向城内发动猛烈的炮击。广州军民终因弹尽粮绝,于同年十一月被尚可喜攻陷。尚可喜因广州人顽强抵抗清兵而大怒,下令屠城,重演了清兵“扬州三日”的惨剧,广州街头到处是被杀军民的尸体,据史载,广州军民被杀戮10 多万人。
尚可喜攻入广州后,占据庭院森森的明朝提督府作为自己的府第,并大兴土木加以扩建楼台,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平南王府”。尚可喜在这里用铁血政策统治广东人民长达十三年之久,广州平南王府就成为当时广东最高权力之地,几多横征暴敛、草菅人命的法令,就出自这座平南王府。
尚可喜还不满足于已攫取的权力,与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勾结发动叛乱,这就是有名的“三藩之乱”,战火烧遍半个中国。清康熙二十年(1681),派遣官兵几经大战才平定了三藩之乱,削去平南王封号,改为轮换的“将军制”,重新任命了“广东将军”。于是平南王府改为“广东将军署”,这是清廷驻广东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在平南王府南侧新建一座将军楼(今广德路、将军东路、将军西路就是当年威严的将军楼遗址)。将军楼和今广东迎宾馆是连成一片的,广东将军署的大门向南,中山六路16 号小红棉饭店(现已拆),就是将军署的大门,今广东迎宾馆是将军署的后院。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咸丰十一年(1861),英国强迫清廷把将军署北侧,即今广东迎宾馆碧海楼、白云楼一带,划给英国做领事馆用。英国人占据此地长达67 年之久,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广州国民政府与英国几经交涉,才收回此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广州市政府决定将原平南王府改为净慧公园,以示纪念净慧寺(六榕寺前身)。在公园南侧兴建民众教育馆(后一度成为广东省教育厅);在公园北侧兴建迎宾大楼(就是今天碧海楼前身)。但净慧公园的寿命很短,不久就改作“广州迎宾馆”。民国三十八年(1949)初,国民党中央政府从南京迁至广州,代总统李宗仁就住在迎宾楼,这里事实上成了国民党的“总统府”。李宗仁与白崇禧等桂系首脑多次在此楼的西花厅聚会,研讨时局和对策。
《尚府楼台几度新——广州平南王府今昔》
△部分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本文摘自:《民国趣读·老广州》
编者:民国趣读编委会
出版: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1
定价:49.80元
►►内容简介
老街老巷、走在时代前列的广东人、中西合璧的羊城文化、大买卖小生意、美味珍馐、娱乐休闲、大人物与小人物、广州印象……片段小文生动有趣地展示了老广州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鲜活地再现了老广州城及老广州人的生活。
唯有了解老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才能真正领会这座城市。
ID:wspress1980
Hash:fdbf57edf3044e269fbb8d66c21ff2c70017ff25
声明:此文由 中国文史出版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