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这一家子四代人传承的非遗手艺,还将它搬上了央视

彩旗灯牌锣鼓开道,长竿灯笼引路,

首饰龙在前,乐清龙档随后,

末尾鼓乐队吹吹打打。

这是一年初始留在我们记忆深处难忘的

一派“火树银花满街舞”的盛景;

尤其是流光溢彩的乐清龙档,数十人抬着,

沿街游行,所到之处,令人叹为观止。

乐清龙档在游街。

“龙档”又称“板凳龙”,是具有浓郁乐清民间传统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据了解,乐清龙档这种民间灯彩工艺在乐清出现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因乐清地处瓯江口岸,经常遇到洪水泛滥,人们过去为了消灾避邪,用樟木等制作龙档,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目前在乐清,能制作整条龙档的著名艺人仅乐清市柳市镇“龙档世家”的第三、四代传人黄德清和黄北父子。2009年6月黄德清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龙档代表性传承人。

黄德清和黄北父子俩。

邂逅70年前的经典

上周末的下午,从乐清市区驱车开往柳市,经过好几个工业区,再经过一条商业街,沿着一条小巷走了二三十米,走进了一座两间三层的上世纪80年代的房子,这就是黄德清老师的家。还在门外,就已经听到木椎敲打刀柄的声音,透过窗户,黄德清老师手里拿着一个乐清龙档档板上的木雕初坯,伏案专注创作着。

这位78岁的手艺人,与木头打了一辈子交道,从事乐清龙档也有40余年,对创作的每个过程都了然于胸,但他专注的眼神并未熟悉而改变,相反,抛开一窗之外的繁华世界,静心于案台的方寸之间,也遨游于天地之间。

根据当地资料记载,清末民初乐清柳市雕花名手黄福昌,在乐清西乡雕刻龙档上的亭台楼阁,“更有独创之技”。

“黄福昌就是我爷爷,也是我们黄家第一代龙档制作人。”黄德清说,清朝康熙年间,乐清西乡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洪灾,老百姓深受其害,而舞乐清龙档祈福的活动就更加盛行。

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黄德清发现了其祖父黄福昌1920年雕刻的一条龙档。“龙档上的亭台楼阁中,摆着精致的人物群组,里面用手工雕出的木齿轮连接,摇动手柄,人物就能自如地运动。”

“这样精致而时代久远,并且保存得如此完整的龙档在民间存在的数量不是很多了。不少档板破损,修复成了首要任务。”看着眼前的这条龙档,黄德清的思绪回到了十几岁时,父亲黄尚枢在创作整条龙档,而他跟在父亲身边打下手,雕刻一些档厢上人物的场景。

经过两三个月的修复,跨越70多年的乐清龙档,重现昔日的精美。“乐清龙档跨越历史长河,再次以完整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受到了大家普遍的喜欢。”黄德清说。

黄德清父子雕刻的乐清龙档。

精彩故事搬上龙档

2002年,代表柳市上峰村的几位村民慕名来到黄德清家,要求雕刻一条龙档,对方提出的要求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内容丰富”。黄德清和黄北在制作完成整条龙档后,还制作了一条相同的龙档。正是这条龙档,让黄德清父子声名远播。

“当时想,这门手艺眼看着越来越少有人做了,给后人留个纪念品。”黄德清父子一般合作一年做两条,但这条龙档,足足花了父子俩近三年时间。

这是一条32米长的龙档,共24节,龙身上采用透雕、浮雕、镂雕等工艺技法,每节接合处由立体圆雕的人物故事镶柄连接,全档共由700多个人物、126个故事组成。这些故事几乎囊括了四大名著和中国民间传说。

“取自《三国演义》的故事有‘回荆州’‘凤仪亭’等;取自《水浒》的有‘野猪林’‘十字坡’等;取自《西游记》的有‘大闹天宫’等,还有《封神榜》《红楼梦》《西厢记》《白蛇传》中的大量典故。”黄德清说,单是《封神演义》中的奇兽,在这条龙档上就雕刻了“赵公明骑老虎”“黄飞虎骑五彩神牛”“姜子牙骑四不象”“郑伦、陈奇骑金睛兽”“闻太师骑麒麟”等。

工艺最复杂,也最为精致的是龙头。这条龙档龙头采用镂空雕刻,其中龙头口中的龙珠分为五层,每层都可以转动。在龙头和龙尾配有七座亭台,每座亭台中的人物都可以活动。最大的一个亭台高60厘米,长70厘米,分为五层,亭台前面的两条缠在柱子上的龙可以转动,亭顶上一对龙凤也会随着飞舞,亭台底边是一艘游船,游船可以在亭的四周游动。更为绝妙的是,游船内部最精致的人物不过两三厘米,照样栩栩如生。

“传统的乐清龙档上的故事,都是单个,最多只有两个人物构成。”黄德清说,但这条龙档最大的特色就是故事的多样性,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采用多个人物构成一组故事,同时融入大量的山水花鸟,场景热闹又接地气。

经典故事搬上龙档。

飞入央视走出国门

回想起第一次带着乐清龙档参加省级展览,黄德清的脸上带着一份自豪,正是从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起步,乐清龙档开始走向更高的舞台,甚至“飞”出国门走向世界。

2005年7月,黄氏龙档做成不久,首届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开幕前夕,温州市文化馆馆长找到黄德清,看了这条龙档之后当即表示,“那么好的精品,一定要展出。”这也是乐清龙档第一次作为艺术品展出。

一年之后,这条龙档被运往北京,参加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我们乘坐加班的火车赶往北京展览,通常24小时的路程,我们坐了38个小时,到达北京已是晚上。”黄德清和妻儿连夜安装,一直忙活到第二天早上五六点才把整条龙档安装完成。

流光溢彩的乐清龙档一经展出就吸引了无数艳羡的目光。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详细端详龙档20多分钟后,立即向黄氏父子明确提出收藏意向。在此之前,龙档从未受邀入藏过博物馆等官方机构,而龙档也是所有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的作品中,唯一被收藏的展品。

“收藏,那时候哪懂得什么叫收藏,中国艺术研究院说要买乐清龙档,我们特别高兴,也就意味着民间的这门手艺被国家认可。”2006年3月17日,这是一个让黄德清终身难忘的日子,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乐清龙档捐赠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隆重举行。

2007年,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上展出,当老外看到这条金灿灿的“长龙”时,都被其高超的制作技艺所征服,对其制作者竖起拇指。一起创作的黄北说,很多参观者在乐清龙档前驻足拍照留念或者抄写介绍乐清龙档的文字说明,还有不少老外则向他询问了解乐清龙档的制作工艺、历史及其所包含的文化意义。

2009年,乐清龙档亮相CCTV-元宵节特别节目《中国手艺》,由王小丫和撒贝宁主持的节目让全国观众领略了乐清龙档的独特魅力。乐清龙档的传承人黄德清、黄北父子和著名主持人撒贝宁抬着乐清龙档,一起在央视演播室来回盘旋欢舞。

经典故事搬上龙档。

创新中的变与不变

一件作品能在央视专题展出,还能代表祖国站在国际最高的舞台上,那是无比的荣耀。但黄德清并没不满足现有的荣誉,他总是兢兢业业地伏案创作,力求拿出更加精美的作品。这从他一路创作的乐清龙档中就能看出,尤其是近几年对乐清龙档传承中的一次重大创新,更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贡献。

在黄德清创作室的二楼,一条3米长的乐清龙档摆放在案板上。与往常的乐清龙档相比,这条龙档“缩水”到十分之一。从30多米长的庞然大物,变成只有3米的迷你龙档,黄德清费尽了心思。

“别看这条比原来小了这么多,技术难度反而提升了,尤其是人物表情的雕刻,需要更加精准的刀功,没十来年下来,是极难操作的。”黄德清比划着说,整条龙档共分7档,全部采用黄杨木材质,共有50多个人物组成,但与传统人物不同的是,档板上更多的故事是近代的故事,取自《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都是当代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黄德清介绍,“这些经典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也能找到一代人的回忆。”黄德清拿出档板上的一组作品《智取威虎山》,“放在档板上的所有个体,组成了一条完整的龙档,但拆开后,单独的作品也是一件完整的作品,这也是这条龙档最大的创新之处。”

坚守传统却不守旧,与时俱进仍不忘本,这是新时代的创新,黄德清做到了。仔细去看黄德清创作的30多条乐清龙档,每一条龙档身上,都有着他不同时期创作的特点,也有着与时俱进的标签。

一直以来,乐清龙档采用的材质是樟木,一条大概有30多米长,但从这四五年黄德清创作的龙档来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对龙档的改变大部分是对作品的题材进行创新,更符合当下人的审美观,真正从材质和比例上的改变,源于前几年的展览。”

传统的乐清龙档一般都有40米左右,要展示这样一件庞然大物,自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且摆放起来非常占用地方。

“龙档能做大,为什么不能变小?如果能变小,就能走进百姓人家,也能被普通人收藏了。”黄德清和黄北很快开始了黄家微型龙档的构建与创造,经过两年多的创作,一条17米长的龙档诞生了。

17米的龙档比原来缩了一半,创作难度也增加了,但黄德清的终极目标并不在此。能缩小一倍,就能缩小5倍,缩小10倍!

在接下来的四五年时间里,黄德清创作了10米长的乐清龙档,也创作了3米长的乐清龙档。

“如当初想的一样,通过不断地改变和创新,迷你版的龙档很受市场青睐,不少客户都慕名而来预定。”黄德清笑言。

这位一辈子跟龙档打交道的手艺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并没有沉浸于昔日辉煌中,原封不动地固守原有技艺和创作方法,而是不停地求新求变,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工艺水平。

黄德清伏案专注地创作。

坚守是一辈子的承诺

乐清龙档在黄德清的重塑下,找回了昔日的辉煌,黄德清也因为乐清龙档,收获了多个荣誉。2009年,黄德清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乐清龙档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在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上也荣获金奖;同时,参加第三届、第四届、第七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作品分别荣获特等奖和金奖;在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2018中国(温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第六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以及第十届温州市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等均获得金奖。

整个采访过程中,黄德清老师都面带和善的微笑,但当被问到现在学龙档的人多不多时,他却收起了自己的笑容,面容严肃。

思索良久,他很认真地提出了两个概念:学生和徒弟。

在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不会去分辨这两个词的差异,但是对于在传统行业打磨的人来说,这就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

学生学习木雕是一时兴起,是爱好,木雕于他可有可无。

徒弟学习木雕是以此为生,是传承,木雕于他如同生命。

“20多个人跟着我学龙档,能坚持下来的几乎少之又少,除了现在还在我工作室的一个江西的徒弟,另一个就是自己的儿子黄北。”黄德清说,会有很多的人慕名而来,因为一时的兴趣开始学习,但是真正能坚持学习的已经很少了。

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要做到心平气和地花上半辈子时间,学习一门“不怎么挣钱”的手艺,绝大部分人都是做不到的。

所幸,黄北选择了子承父业,将父亲全部的技法都了然于胸。但走这条路是对是错,父子两个至今仍争论不休。黄德清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在乐清能制作整条龙档的还有10多人,到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黄北自己也曾有过反复,中途在其他地方上班,但最终还是没能舍弃雕刻这门爱好。

“如今在创作一条龙档上,我们分工明确,在确定故事后,先由黄北绘图,两人一致通过之后再开工雕刻。”黄德清说,最重要的是,就算这门手艺没有了传人,后人也能根据这些图纸重新做出一条龙档来。

坚守、传承、创新,黄德清用自己的一生向人们诠释着乐清龙档的魅力。与黄德清老师五六个小时的交谈,似乎时间都慢了下来,时光悠悠地过去,在树木上留下年轮,而在他身上,留下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来源:乐清日报(中国乐清网)全媒体记者 郑剑佩 文/摄

Hash:a9cbbb9ccab4b27faf64b4ddeab3d82e615fd157

声明:此文由 乐清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