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里神秘的18栋别墅和有故事的老斋舍院士楼

毕冕传媒 2018-08-22 08:09:54

十八栋别墅群之所以闻名,在于那里面居住着代表了武汉大学文化、学术和气质的十八位教授。

武汉大学珞珈山腰东南、东湖之北,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十八栋老别墅,这些建筑中西合璧,巧极自然的大手笔为入住者营造出一个静谧从容、收放自如的私人空间。这就是武汉大学著名的“十八栋”。

英式别墅这十八栋英式别墅,建于上世纪30 年代初,当时居住在此的都是大师硕儒。当时各个楼栋之间都有精致的欧式小花园,几条铺满落叶的石阶小径静静地通往山下。每一栋别墅都格局不凡,自成体系。

1938 年武汉抗战期间,包括周恩来、郭沫若等国共军政要员都曾在此居住。抗战胜利后,武大又新建了3 栋洋楼,但这里仍统称“十八栋”。位于珞珈山南,东湖之北,一片红瓦白砖的小洋楼巧借山势而建,彼此青石相连,这里曾是周恩来、郭沫若等人的故居,武大师生口中的“十八栋”。21日,武汉大学周恩来故居历史文化教育基地揭幕仪式在十八栋27号楼前举行,旨在充分利用学校历史资源,追忆革命先贤的历史足迹,增强广大师生的爱校爱党爱国情感,将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红色文化育人的独特优势。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向与会嘉宾讲述了周恩来与武汉大学的不解之缘。他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全民族抗战指挥中心,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团和长江局的主要领导,携夫人于1938年来到武汉寓居,珞珈山十八栋27号。期间,周恩来不仅为武大学子做演讲,不少青年学生在他的引导和感召下投笔从戎,奔赴革命前线;还为军官训练团授课,组织政治部第三厅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周恩来将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赠送的樱花转赠了50株给武汉大学。

走进这栋修缮一新的小洋楼,墙面上挂满了各种珍贵的影像资料,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艰苦卓越历史的一点一滴。首批参观故居的是武汉大学的老教工,泛黄的纸页勾起了他们的青春记忆。79岁的肖崇文老人是武汉大学工学院的退休教师,他颇有感触地说,周恩来总理和蔼可亲的气质和人民公仆精神在他们那代人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故居中的照片和展品是对周总理光辉人生的再现,让后人能向老一辈革命家表示深切缅怀。

作为武汉大学校园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珞珈山十八栋表达了十八栋居住者们的思想追求、学术精神和文化气质。

故居的三楼举办了珞珈山“十八栋”老建筑群专题展,向游客展示十八栋的历任主人。上世纪30、40年代,当时有资格入住“十八栋”都是震烁一时的学者,包括武汉大学三任校长王世杰、王星拱、周鲠生,“珞珈三女杰”苏雪林、袁昌英、凌叔华等人。

珞珈山“十八栋”还有着“国共合作抗日小客厅”的美誉。周恩来曾在此会见了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等国际友人,并与各界民主人士、国民党高级将领等商谈抗日大计。“十八栋”别墅群于1983年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初,武汉大学决定将珞珈山“十八栋”改建为武汉大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代表名分很多人垂青这片人间乐土,据老人们回忆,当时教学区在老斋舍一带,从珞珈山南麓到老斋舍,以正常步速计算,至少需30 分钟,且一路翻山越岭。为了让住在18 栋的名教授们轻松上课,学校专门开通了定时往返的交通车。这在当时实属豪华。据介绍,解放前,许多教授都向往能住进山前一区十八栋,不光是为舒适、气派,更重要的是为了名分。

旧居历史周恩来旧居就在十八栋27 号,先前“一区27 号”的墨迹还清晰可辨。红瓦青砖,地基开阔,庭前屋后被参天大树环绕。别墅由两个哥特式风格的拱形门栋分开,楼栋之间有一精致花园。现居其中的两户教师人家,将花园伺候的十分滋润,红花绿草娇艳逼人,松木盆景遒劲苍翠,与这栋上世纪30 年代的老别墅相映成趣,古香古色。

跟着导航,我沿着山间窄窄的台阶上了珞珈山。在看到这栋掩映在树林中的研究院后,我仍不能确定这是否就是人们常说的18栋老别墅之一。

当看到这栋写着13号的楼时,基本可以肯定,这些建在珞珈山的半山腰上,树林遮蔽,以窄窄的台阶相连的英式乡间别墅,就是人们常说的18栋老别墅。

珞珈山上盘山路,这里也是校园中师生们锻炼身体的地方。这里的环境,跟森林公园无异。

这是樱花大道东侧的人文科学馆,也是我这次武汉大学校园闲游,唯一拍的新楼。

从人文科学馆向西走上樱花大道时,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出租司机给我推荐这条路的含义。等往西走过不到200米,看到这一联排旧式建筑,加上墙上的标语,才理解了那位司机的好心。

武汉大学内狮子山南坡的这一联排老建筑,百度地图上标注的名字有:天字斋,荒字斋,玄字斋,张字斋,宿字斋等,其实际统称为老斋舍。

老斋舍是武汉大学最早的学生宿舍,也是校园早期建筑群之一,于1930年3月开工建设,1931年9月竣工。有四栋宿舍组成,这四栋宿舍由三座罗马券拱门连为一体。以花岗岩的灰色为主色调,入口处修建有多层阶梯(百步梯)。

老斋舍三个券拱门两侧墙面上的标语,提醒着你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段难忘的历史。

这块碑刻清晰的写着,这栋联排古建筑老斋舍始建于民国19年(1930)年。

暮色开始笼罩武汉大学,教室里的灯火已经亮起,远处的建筑是宋卿体育馆。

武汉大学篮球场前小池塘边,春英诗社开张了。离开大学许久的人,又重新找回了大学校园特有的书香气息。

在珞珈山上一共修了50栋院士别墅,没有土地费用,仅花了1亿。目前,15位全职院士和10名文科资深教授已经正式搬进去了,包括全职的邓子新院士和朱玉贤院士。同时,剩下25栋院士别墅预留给未来10年新当选院士和新引进院士。武汉大学预计未来10年全职院士到达30-40名。

邓子新院士别墅

黄陂曾氏宗圣祠:名门望族,如烟往事

红色的祠堂虽气势犹在,但“就像一个被扒光了衣服的人”,很羞怯,很无奈。

黄陂区蔡榨镇的曾家大湾,有一座保存得相对完好的祠堂,这座祠堂非常特别,不论是外形,还是它背后隐藏着的历史,都让它在众多的宗姓祠堂里“鹤立鸡群”。这就是“曾氏宗圣祠”。

曾氏宗圣祠所在的黄陂区蔡榨镇,历史上一直被称作“黄陂东乡”,这个地方住着八大姓氏,而曾氏一族被当地人称为“望族”,这个称呼一点也不夸张。

百年宗圣祠宗圣祠并不难找,进入“桃元乡”之后没多久就看见一座红色的大砖房,很是气派,一座座灰色的三层楼中,这座祠堂显得“鹤立鸡群”。宗圣祠坐西朝东,取“紫气东来”之义,东西长40 多米,南北宽14 米,总面积588 平方米。

宗圣祠依山而建,分为上、中、下三段,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在里面。祠堂外墙全部用红砖砌成,大门上方有一方石雕桃园小学”,门前周围的道路几乎不见泥土,都是用青石板铺就而成,因此一百多年过去了,祠堂仍显得纤尘不染,古韵十足。

虽然现在祠堂已经成了荒宅,曾家后人闭上眼睛还能记起祠堂的内部构造:前厅大门一打开,两侧是厢房,给看祠人住的;天井里面有两棵很大的桂花树,桂花一开,远远就闻得到香味;中殿是会议室,是宗族长者开会的地方;上殿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和圣人。“每逢正月十五,所有姓曾的都要来这里上香,我们小孩子就是凑热闹,玩灯,放眼望去,哪儿都是黑的,灯笼一照,红色的房子很好看。”

红砖,唯宗圣祠可用红色的祠堂一般极为罕见,普通的宗祠只准用白石砌造,只有宗圣祠可以用红色,在中国历史上,曾子(曾参)凭借其在儒家学说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儒家的重要建树,得以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齐名,并称为“四圣”。只有这四个姓的家族才能用红砖造祠堂,因为皆出自圣人之脉。在这里,这四个姓之间一般是不能通婚的,因为“都是一家人,都是亲兄弟姐妹”,结亲就有会“有乱纲常”。

青山红房子:看上去很美一代一代 的武钢人 在红房子 中长大

武钢最早正式住宅区从青山建设八路向南走过去,左手边依次是武钢十、九、八街坊(十街坊现已经拆迁)。这里就是武钢有名的红房子,清一色的红色三层楼、四合院式的格局、以及如铅垂线般笔直的街道,让人仿佛置身一个迷宫,转来转去都是一个样。1956 年,这些“红房子”建成,成为了武钢最早的正式住宅区,也是当时武钢最好的居住小区。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工人和家属陆陆续续搬了进去,为了让从外地来的人们尽快安心下来,红房子全部按照鞍山市的办法以X 街坊X 门X 号来编排。

融入中国元素武钢生活区是由苏联专家提建议,中国工程师具体实施。工程师管立青按照苏联人提供的图纸设计了现在的红房子。设计中,他还加入了一些中国元素,比如在楼房山墙顶端上有中国传统装饰风格的“悬鱼”。由于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为了节约投资,房屋的内墙是用细竹片做筋,做成的“装配式轻型混凝土隔墙”。和当时中国的很多房子一样,红房子也是按照团结户的方式分配,两个10 多平米的房间加上一个厕所和厨房为一个“团结户”。

苏式建筑有弊端很多武钢第一代老工人一辈子都居住在红房子里。红房子属于苏式建筑,是按照苏联地区的环境来布局的。四合院的设计也是以保暖、防风为目的。对于居住在武汉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弊端。一到热天,不透风的房间里便很闷热。用竹片筋做的内墙,也容易掉墙灰。对于红房子的去留,八旬高龄的管立青老人心情复杂:不能很好地适应人们的居住,或许被取而代之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政府部门提出了《青山“红房子”片历史地段保护规划》,据说有几栋红房子也将保留下来。

(本文摘自 毕冕传媒 大鱼号)

Hash:8bd3d569a6b96e650efa94af3883b3b971e9755c

声明:此文由 武大生活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