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白龙洞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大的猿人洞

十堰地区是古猿人生存的伊甸乐园。先后发现了郧县学堂梁子、梅铺龙骨洞和郧西县龙洞黄龙洞四处早期旧石器时代遗址,表明这一地区极可能是中国早期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

其中白龙洞猿人遗址位于郧西县安家乡神雾岭(海拔500米)东坡徐家洼山麓中。上距神雾岭山脊约50米,下距河面近60米。属石炭纪泥灰岩溶洞,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时期(距今约6000万年)。坐西向东。洞口高约2.4米、宽2.6米,洞底平坦,洞室曲折。洞内有“四室一厅”,洞口一厅宽20平方米,高3米,为泥质灰岩结构的弯窿顶。厅后四室,每室宽10多平方米,高3米,都是泥质灰岩自然构成的墙积蒙古包式的园形尖顶,顶部有渗水管状孔和流积的钟乳石。各室之间,有不规则的门洞。门洞深处还可掘进,或许远不止“四室一厅”,这有待于继续发掘。

白龙洞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大的猿人洞。洞内各层为新生代第四纪( 200-60万年前)的堆积物,洞里出土的猿人和古动物化石为中更新世(60万年前)遗存。洞内为堆积物充填,上层为棕褐色粘土层,厚0.2米;中层为浅棕褐色含粗砂粘土层,厚0.8-1.5米;下层为黄色砂质粘土。其中中层含化石最丰富,并发现用火的痕迹。此外,上层下部和下层上部发现有少量化石。

1977年、1982年和2007年,包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对白龙洞进行了三次发掘,共发现5枚人类牙齿,加上1976年采集的3枚,总计8枚,其中前臼齿5枚,臼齿3枚,并发现猩、犀、熊、獾、鹿、牛、豪猪、大熊猫、剑齿象、剑齿虎等19种伴生动物的牙齿、头角、骨骼、粪便化石及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片、石核等200多件人工打制的脉石英石制品。后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鉴定,距今约50-100万年。早于北京周口店猿人,为我国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198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郧西香口乡黄龙洞还发现了四枚猿人牙齿化石,经鉴定为距今4-10万年早期智人化石,表明郧西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据《郧西县志》记载:距今3亿5千万年,上古生代陆地又开始下沉,至石碳二迭纪海浸范围扩大加深,郧西县内土门至郧县白桑关地区,沉积了灰岩。地质运动造就了这一带众多的溶洞,仅五龙河流域就有青龙洞黑龙洞、黄龙洞、白龙洞、金鸡洞、穿心洞、通天洞、响水洞、潮水洞、玉泉洞等57个之多。众多的洞穴,为古猿人的生存提供了避难场所。

白龙洞古人类遗迹与“郧县人”和郧西智人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现代人是由中国古猿人直接演化而来的说法,对于研究中国现代人的来源与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链接

众所周知,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均与大江大河有关,中国文明也不例外,尤其是湖北境内的汉水流域地区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至于有人说,汉江是汉民族的母亲河,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汉江万古流,汉江孕育了汉民族的血脉。

由于史前时代汉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加之水源充足,物产丰富,洞穴发育,使得湖北地区环境非常适合古人类生存与发展,这里成为人类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地。

湖北境内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不仅有可能处于南方古猿或能人阶段的建始人(或建始直立人),而且还有早期智人(长阳人)和晚期智人(郧西黄龙洞人),极大地丰富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体系,揭示了湖北是远古人类及其文化演化的主要地区之一。

据统计,湖北经考古发掘和调查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前-1万年前)遗址约200处(点),主要分布在郧县、郧西、房县丹江口神农架襄阳、长阳、五峰、建始、宜都枝江以及荆州大冶咸宁武汉等地。其中早期遗址有四处:十堰郧县青曲镇学堂梁子、梅铺龙骨洞;郧西县白龙洞、黄龙洞;神农架犀牛洞建始县巨猿洞。中期有长阳钟家湾、宜都九道沟、大冶石龙头(今属黄石);晚期有荆州鸡公山、房县樟脑洞、丹江口石鼓村后山坡、双树及汉阳纱帽山等地。除房县樟脑洞和丹江口石鼓村两地为洞穴堆积外,其余均为河流台阶地带。在这些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珍贵人类化石和大批共存动物化石和打制石器。而且旧石器早中晚不同阶段文化发展序列较为完整和清楚,对于研究湖北人类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郧县直立人

位于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学堂梁子。1989年和1990年先后发现两具早期人类头骨化石,发现石制品300多件,并出土似手斧的两面器。距今97万年。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命名为“郧县人”.“郧县人”头骨化石现存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郧县亚种人

位于郧县梅铺杜家沟村寨梁子山北麓的龙骨洞内。为石灰岩溶洞。洞口朝向西北,高4米,宽8米,洞深约46米。洞底平坦。1975年在此发现三枚猿人牙齿化石和20多种动物化石以及人工打制的石器。经鉴定距今75万年。时代早于北京周口店猿人,是继北京周口店猿人、陕西蓝田猿人、云南元谋猿人、安徽和县猿人之后的中国第五处猿人化石发现点,开创了鄂西北旧石器考古的先河,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郧西人

位于郧西县安家乡神雾岭东坡。俗名白龙洞。1976年、1977年在此发现8枚猿人牙齿化石和用火的迹象。距今约100万至50万年。为中国第六发现猿人化石的地方。为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郧西智人

位于郧西县香口乡。2004年在香口乡黄龙洞发现四枚牙齿化石。距今约10-4万年。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提示:关注 游十堰 微信公众号:yousy0719 (长按复制此号码,进入微信搜索添加即可)精彩内容,等你来阅

Hash:92aa543bc9d4350e29a745248bb91d194b6c4919

声明:此文由 游十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