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却有个奇怪的名字,唤作紫庭山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也不叫庙,唤作紫庭山。

从杉坑桥口分叉出来二条路,往左那条通往大溪口,三港,缘溪行,可以一直到丽水,达温州,看见大海;往右这条通向松阳

过了杉坑桥,就是龙门洞,石门州。石门州不是州,就像是汤城不是城,不过是武义南部山区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小山村。龙门洞的山上有石大门,酷似宫殿的石大门。我从来没有爬到石门跟前过。据上辈的上辈传讲,石大门有神灵,石门通过可达天庭,不知是真是假。石门州村对面的山上就是六葱湖村,现在都叫六七湖了,想来是为了写时的简便吧。紫庭山就坐落在山顶,往六七湖村去的横路路口上。

每年的时令到了小暑,六七湖村都要举行祈福活动。活动期间,全村男女老少再远也要赶回来参加,为取得神灵的佑护,四季安康,六七湖的紫庭山也因有求必应的灵验之名而名闻四乡。

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便背了相机驱车前往祈福之地。梅雨过后的天空,难得在云层背后露出蔚蓝的底色。天是该放晴了,雨后的山水显得愈发的清新,空灵。穿过祝村满是荷花的田畈间,往右拐入杉坑桥,山顶的天然大石门依稀可见,山上的云雾开始聚拢,一会儿飘在半山腰,倏忽间又淹没了整个山峦。石门州村的水口,旧时公路上横卧了一个石造的大门,往左转便进入通往山顶的盘山乡村公路。因为时间充足,慢慢地开车往上爬,路边高高的芦苇已经开了花,湿答答地滴着,不知是雨水还是露珠,山涧里不时传来鸟叫的啾啁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脑子里忽然没来由的跳出这二句诗来,虽然现在的时令不是秋天,但今年的梅雨比往年的更加缠绵,更加粘人,梅雨成了霉雨。地气尚未热,小暑时节的气温,却真的还像是秋天的天气。慢慢地欣赏着一路的美景,弯弯曲曲的山路并不难行,在慢悠悠的行进中,葱葱郁郁的树木极为养眼,滋润得被手机辐射的疲惫眼眸瞬间明亮起来,心情变得沉静而安宁

经过蜿蜿蜒蜒,九曲回肠的爬坡,十多分钟后,车子拐过了最后一个大弯,就到了横路口。路边有八角石亭,名为紫新亭。亭边有一大块空地,算是停车场,方便祈福的人停车之用。亭的正前方,有三十一级台阶,“紫庭山”三个石刻草书大字赫然入目。

大香炉的香在袅袅地燃着,两旁的插烛台上,蜡烛的火光在微微的凉风中摇摆,间或发出“啪啪”的声响。庙里只有一个老人在整理着东西,显得静寂,空荡,远眺西舒方向的山上,那个有着两块耸立的大石头,还有一只形态酷似大乌龟的馒头山山顶,完全笼罩在云雾之中。

我问:今天不是做福吗?怎么没人?

回头看了我一眼,慢慢地说:已经起灯一会,到村里面去了,要在村里绕上一圈后吃了早饭才出来,估计也得一个半小时才会到庙里吧,要不,你先去村里去看看?

我说:没事,反正每年都来,你忙你的,我先四处看看。

我确实是每年的祈福活动只要有时间就会来,总是希望能拍到一些民俗活动的瞬间,但每次都没拍到满意的作品,想想也罢,最不济也算是留下民间民俗活动的一些影像资料,权当是星期天出来放松心情的收获。更何况每次来都是埋头寻找光影,抓拍祈福人的神情,无暇顾及庙宇旁边的景致,错过了许多自然的美景。今天梅雨过后初晴,山下有极大的概率出现云海。

我转身,四处转悠起来。庙宇并不大,前大门:草书,紫庭山,庙宇正中屋檐下悬挂着金色楷书大匾:有求必应。庙的左边有二棵大松树,一棵已死,还有一棵梓树,都有百年以上的年纪,树根底下被用石头砌成一个圆状围住,再往里就是一个厨房。庙的右边也是一棵梓树另加三棵大松树,树干龟裂,树枝横斜,在风口中挺立,公路正中上方有一桥,桥跨两山,名为紫元桥。

庙外的墙边布满了许多花岗岩的碑刻。碑上刻了紫庭山洞主庙重修的来历:洞主陈公元璋,山西龙门县,凡人也。乃神正气之化身,民得匡扶尊为神,尝百草,炼丹药,集仙方,治瘟疫,普济黎庶于达古,呼风雨,唤雷电,运神通,降甘霖,有求必应到当今,救世济民,恩泽四乡,辅正除邪,福祉众生,威灵显赫,万民敬仰。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秋月。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宣平知县李寿榛报处州府,重修,陈元璋为四乡庇护之神。

正中,端坐着二位神情安祥的老者,旁边各有一位夫人,并不是平常所见到的佛像,也不是道观里的天师尊者。其中一位应是洞主陈元璋,只是另一位不知是谁,案几边的二侧,柱上镌刻着:善有福恶有祸报应本无差,观无形听无声威灵自有感。中柱对联写着:忠言敬世直指人心归正觉,诚心辅教扶持神法阐玄风。最前面的柱子上刻有:庙貌辉煌人杰地灵千古秀,神灵显赫民安物阜万载春。有哲意也有赞颂更有期盼。

在我看向他们的刹那,阳光刚好从围墙的顶部斜射进来,照在他们的身上,整个庙的厅堂瞬间堂皇明亮,塑像前的案几上,两支红蜡烛突然跳动起来,发出“啪、啪”的脆响。这时,进来一位理着光头,穿着居士休闲装,右手上戴着一串佛珠,戴着眼境的中年人,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我愕然,问:你从哪里来?

他答道:上天竺,知道吗?杭州灵隐上面。

我当然知道,上天竺是佛教禅宗圣地,建于上世纪10世纪,五代吴越王时,原名天竺看经院,清乾隆时改名法喜寺,是中国白衣观音的起源地,在灵隐寺南,已有千年历史。为天竺三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

何为紫庭山?他又问。

是啊,道有观,佛有寺,而这个高山之巅的小小庙宇为何取名为“紫庭山”呢,以山来取庙名恐怕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其实全称应为“紫庭山洞主庙”。我曾问过村里年长的村民,却无人知晓,只说是上辈传下来就这样。是因洞主设庙,还是先有庙再入洞主陈元璋?紫庭有二个意思,1.帝王宫庭。2.神仙所住宫阙。三国魏嵇康《代秋胡歌诗》,受道王母,遂升紫庭。西周周成王创作的《紫庭歌》:成王援琴而歌日:凤凰兮于紫庭,余何德兮以感灵,赖先王兮恩泽臻,于胥乐兮民以宁。

我想这紫庭山的庙名或许跟道教也有关,洞主陈元璋或许就是得道高人。世人多知有一部道教丹书《黄庭经》,却鲜有知道其实还有一部《紫庭经》,《紫庭经》录于《翠虚篇》,乃南宗第四祖陈泥丸著。《翠虚篇》中所述,皆为内丹功诀,《紫庭经》也不例外。《紫庭经》论述丹经要旨唯在铅汞,以“身中一亩为家园”,炼精化气,气凝成神,便可无为而通灵。紫宫天子统乾乾,乾龙飞上九华天。天中妙有无极宫,宫中万卷指玄篇。篇篇皆漏坐圜旨,千言万句会一言。教人只在合心肾,二物采入鼎中煎。夜来火发昆仑山,山头火冷月光寒。曲江之上金鸟飞,仙娥已兴斗牛欢。揪之炼之未片响,一气渺渺通三关。三关往来气无穷,一道白脉朝泥丸。

山上古木参天,山下风云际会,依稀的传闻因当年寻找三天无果,最后安卧于此安然无恙的神牛而开辟的福地不正是神仙所住的宫阙、南宗静心修身、寻药炼丹的绝佳场所?那是老子的青牛现身,来此寻找的护佑一方百姓的紫庭山吧!

风吹来有些微微的凉意,天上又堆起了乌云。山下,云雾不断聚集过来。远处,隐约传来了鼓乐声和鞭炮声,庙里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是四乡的村民还有香客。台阶下,一位村民右肩上背着香炉单脚跪地,神情肃穆,迎接洞主巡视回来,台阶上,早布满了鞭炮。鼓乐声越来越近,紫庭山的大旗转眼间就到了台阶下,前面是提着祭品的三位村中老者,头上扎着红绸布,着道士装束的主祭是竹客村的祥和,口中念念有词,后面跟着蜿蜒的龙虎旗,伞盖,最后是四个大汉抬着的安放着洞主老爷的轿子。锣声,鼓声愈发的欢快起来,节奏越来越急,台阶上,点燃的鞭炮一路欢跳着向庙门窜去,升腾的烟雾迷漫了整个台阶,向旁边的松树群弥漫开来,人群拾级而上。簇拥在庙门前,鼓乐手在洞主公的塑像前用粗壮松树剖开做的长条凳上依次坐下来。迎神入庙的时刻,那边,供神祈福的乌猪同时祭杀,在一片众声群喝声中,祈福仪式接近了高潮。

背着相机的我和戴着手串的上天竺僧人站在紫元桥上,轻声的交谈着有关禅宗的话题,尔后各自想着心事。庙里受着香火的神像、桥上风中的僧人、背着相机的我,忙碌的村民没有谁知道我们在想些什么。山下的云雾已慢慢汇聚成海,从山谷底部随风迂回升腾,飘渺着从眼前掠过,在神像入庙,众人的震天喝彩刹那,云隙间忽然洒下万道金光,这光打红了远处的云海,照亮了隐逸在高山间云雾里的神奇石门。

满山烟雨紫庭山,是道、还是禅?

作者简介: 韩剑锋,浙江武义农村商业银行柳城支行行长,爱好摄影书法、写作。

Hash:08ee082d52cfc0b98f8aaf92d25010287bea5515

声明:此文由 新锐散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