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门里的民族风情——来看看侗族的寨门文化

关注一起来宣讲 了解民俗风情

苗侗寨门

却绽放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高耸的寨门

虽静默伫立

如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即将进入县城的地方,就见那高高的寨门及芦笙斗马城雕,粗犷的苗族风情扑面而来,令人心为之一动。又如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也有一座寨门横跨209国道,展现了侗乡人民的好客之心与迎宾之礼;在吊脚楼前,巍峨雄伟的大门飞檐翘角、雕龙画凤,与吊脚楼相得益彰。

融水县城的苗门

苗侗寨门 寄托希望

在苗山侗乡常可看到寨门。可以说,寨门是进入侗寨和苗寨的第一道门槛,彰显着侗族、苗族文化的特色。

三江塘水村寨门

侗寨、苗寨的寨门是公共木式建筑,立于寨子出入口处。寨门形状各异,有的如亭阁,有的像堡垒,有的似宅门,门框上方飞檐翘角,框边雕龙画凤。

▲ 三江归斗村寨门

三江县侗族研究学会会长杨永和介绍,在古时候侗寨寨门作用有三:一是与村寨的围墙连在一起抵御外来侵略;二是在春耕时期防止各家各户的禽畜离村损害作物;三是正门象征一个村寨的脸面,在此迎接宾朋好友。有些寨门,还有亭廊供人休息。

杨永和说,在古代之时的侗寨,一扇门到四扇门的寨门都有。一般来说,寨门高4至5米,一扇门的寨门一般宽1.5至1.8米,二门的共宽4米。四扇门的寨门一般是一个大门加两个小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对门的高度与宽度已没有限制,各村寨根据自己的情况建设寨门。

▲ 三江高定寨门

在古代,寨门还分吉祥门和夕阳门。吉祥门为前门,夕阳门为后门。当寨子中有人去世时,只能走夕阳门。而一个寨子,可以有一座寨门,也可以有两座寨门,甚至东西南北四个寨门。但最多的是前门后门、南门北门

侗寨和苗寨往往是多个姓氏人家聚居的寨子。从古代到现在,苗山侗乡新村和老寨对寨门都十分重视。

据了解,侗寨比苗寨的民族元素更多。侗族寨子有五大主要民族元素,分别是鼓楼、萨堂、巷道、井庭和寨门,其中鼓楼是侗寨的灵魂和核心,巷道为石板路,象征迎接阳光。在其他一些寨子,还有篱笆墙等元素。而著名的风雨桥被喻为“生命之桥”,一般建在寨子外面,在寨子的下游,寓意拦截风水

寨门变化 见证兴旺

如今,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寨子的扩建,古寨门已存不多。

据《三江文物》记载,三江古寨门有岩寨河西门、平寨寨门、亮寨寨门、寨卯东寨门、八协寨门、守昌南寨门、唐朝东寨门等。其中年份较久的是寨卯东寨门,建于1918年。该寨门坐西朝东,穿斗木结构,攒尖顶,三层檐瓴,飞檐翘角,正面呈八字开,六角形,边长3米,高6.3米,集寨门与凉亭为一体,美观大方

▲ 三江岩寨村寨门

随着时代变迁,现在有寨门的村寨一般只有前寨门和后寨门。而唐朝、八协、林略等寨子以前都是四座寨门,目前只有梅林乡梅林村梅林屯有三个寨门。

由于人多,房屋分散,一些寨子就在远处建设一个象征性的寨门。侗寨的门和其他侗族木制建筑一样,都不用铁钉,只用木钉或竹钉。

随着民族文化的融合,一些本来没有寨门的汉族、瑶族等村寨也建了寨门,但其村寨的寨门多是钢筋混凝土建成的。而寨门不论地势如何,一般是朝东或者朝南。

▲ 三江高友旧寨门

杨永和介绍,寨门承载着人们对于富裕的期盼,如果有人注意看,会发现寨门的柱子是正的,但板子是斜的,呈“八”字形。在古代,由于村民文化水平低,寨门是没有对联的,多挂个“福”字,或挂柚子谷子等。唐朝以后寨门就有了对联。如今的对联让寨门添辉,对联写得龙飞凤舞,内容也是充满正能量,或赞美好政策带来的新变化,或叙事教育后代感恩做人,或描述风光抒发情怀。

▲ 三江良口上寨寨门

随着侗族文化保护热潮的兴起,各级政府纷纷重视寨门的修缮与新建,各式巍峨壮观的新寨门拔地而起。据统计,现在三江共有大大小小512个寨子269座寨门,这些寨门不论新旧,无论大小,都在青山绿水间喜迎各方宾客,见证乡村兴旺。

▲ 融水青山寨寨门

资料丨柳州日报

作者丨董明

Hash:6b2d751aeafe69670480e899f906c0498aac18c9

声明:此文由 一起来宣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