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称他“文武持衡”,此人任职襄城时完成三件大事 ‖窦永革

皇帝称他“文武持衡”,此人任职襄城时完成三件大事 ‖老家许昌

文‖窦永革

谭性教(1578—1635),字生伯,号笠石,明代山东莱芜县谭家楼(今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谭家楼村)人。又因归里后在莱城官寺土筑宅房后有荒埠,植松其上,花季风起黄花霏飘如雪,故得晚号“黄雪居士”。明代著名官员,史上以“文武持衡”留名。

谭性教生于明万历六年(1578)。15岁时入学,到泰安应试。当时监考者是长垣人、四川都督李霖寰。他看到谭性教文后甚感佩服,为此嘉赏其《蒙引》书一部。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参加山东乡试中第六名。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以第三甲205名考中进士。时年33岁的谭性教被授予河南陈留知县,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当时陈留濒罹河患,民贫赋重,“前令多以下考去”。谭性教到任后,接受前令考绩下等的教训,勤勉谨慎,认真考察,咨访贤士,励精图治,兴利革弊,境内大治,民以安居。因父卒归,守丧期满后,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补任河南襄城县令。

谭性教到襄城县任职后,首先考察学校。他来到县城官学中,见学舍破败,尤其是县学中的明伦堂,自明嘉靖叶县令顾奎修建后,六十多年间无有修葺者,以致于“瓦雀行案、风雨联床”,尊经阁也年久将圮。谭性教慨然以重修为己任,由县衙出资,招募工匠,限期开工。经过一月修葺,明伦堂、尊经阁焕然一新。

阁成之后,退职在家乡养老的襄城人张宁,主动捐出图书,有诸子和《六经》《十三经》《二十一史》以及古今阐道博物之书籍,共数万页,存放在尊经阁内四面书厨之中,以供学士阅览。

时任官学教谕的尚镰撰《尊经阁记》,对修葺学舍和捐献图书之事高度评价,并预言道:“吾于是而知,襄士久郁之气,得两公振作,必有蝉联科甲、驰骋皇路、以著经术之大猷者。”

谭性教走访县中耆老。有人告诉他,在县城西部、汝河以南,原先有一所汝南书院。兴盛时,书院中朗朗书声不断。后来,做官者把书院拆除,用其木材修葺县衙。

谭性教让人指引,前去寻找,只见辽阔原野中,只有几棵高大的柏树挺拔屹立,直指苍穹。谭性教伫立在古柏之下,此地稍微高出周围,远观“首山黛色翠阁眉际”,俯瞰“汝流湛湛近潆裾袖间”“曙堞映波、夕帆聚渚,桥上游人往来如镜中行,宛然一画图也”(谭性教《汝南书院记》)。

谭性教发现这是一块文风昌盛之地,于是捐出自己的俸禄,在原地重修汝南书院。万历四十六年(1618)三月开工,五月竣工。复建后的汝南书院,有讲堂三间。讲堂之后,有护厦,有静堂。讲堂前有耳房,有东西斋房,有大门,有二门。四周围以墙垣,墙垣靠近汝河方向处,在河岸用红石砌筑石堤,以防洪水冲刷。

书院建成后,房舍巍峨、错落有致,比原有规模更为盛大,引来许多人参观感叹。谭性教安置学生于其中,延请师儒充作教授。学子读书声又响起于汝河隔岸,时人称为一大奇迹。

谭性教兴办教育的举动,终于使久滞的襄城文风重新昌盛。万历四十六年,在河南省组织的乡试中,襄城学子井济名列举人之榜,使沉寂了三十三年的襄城学子看到了希望。十五年后,井济考中崇祯朝进士,后官至按察副使。

襄城县的东部,基本上是一马平川的沃野,是襄城县粮食的主产地,曾号称襄城的“东大仓”。但是,这一片田野属于县内最为低洼的地区。西边有麦岭岗、百宁岗两座大土岗,一逢夏秋淫雨季节到来,两座土岗的雨水东流而下,全部倾泄在这一大片土地上。

原先,麦岭岗、百宁岗东侧有两条季节性河流,还可以泄洪。后来,由于年久无人疏浚,河床早已淤积为平地。一到雨季,雨水无处排泄,蓄积在田野里,四周白茫茫的汪洋一片,庄稼被淹浸而死,有时甚至颗粒无收。但尽管这样,官府摊派的赋税却不曾减少。农户无奈,只得放弃土地,背井离乡。这片沃野因此成了野草丛生、狐兔出没的荒芜之地。

谭性教召集乡老,了解情况。谭性教问道:“为何不开挖河渠,排除雨水?”有乡老告诉他:“以前曾有一个叫方汝文的乡民,倡议疏浚河道,只开挖了六里长,就耗费了一百两白银。现在南渠、北渠合计长度有六十余里,这是一大笔费用。老百姓无力筹集,官府又没有出处,这有什么办法呢?”

谭性教选择了一个日子,带着随从,骑马来到百宁岗和麦岭岗东侧,实地勘察地势高低和南、北二渠的走向。

南渠叫马滥河,也就是今天的马拉河。此河西端发源于百宁岗西北的榆孙村东部,向东流经西坡方村。此处有一个大湖,夏季各处雨水汇积于湖内,向东溢出,东经麦岭镇、姜庄乡南部,流至河北王村,再东流出襄城境,流入郾城县境内。

北渠,当时的名称叫柳沟,发源于麦岭镇,流经姜庄乡中部,最后流入临颍县境。考察两渠后,谭性教觉得,虽然两渠工程量不小,但如果不及时开挖,必然会对百姓的生存和地方的稳定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谭性教决定先疏浚南渠马滥河。他让以前曾筹资开挖过一段旧河、积累有一定经验的方汝文总理此事,并对他说:“其财费一取于官,不以累汝。”以刘尚礼平日分管这片地区,熟悉这里的民情民力,让他召募民工,丈量尺寸,核实每日工程量,发放谷米。谭性教对他说:“每一夫,每日要开挖五尺的长度,然后发给米一升三合,作为工钱。你要核实准确,既不能漏核,也不能滥核,我将暗中督查你的工作。”同时选派李士论、崔竹、张贞教等有威望者四十五人,为分段工长。让刘尚礼给每位工长召募二十名民工,每位工长要完成二百五十丈的开挖工程。选派冯莲幕为总督工,巡视河段,监督工程质量,奖勤罚懒。

一切分派停当,开挖马滥河的工程于二月二十一日在西边从方家庄(今坡方村)、东到郾城县王家庄全长十九里的河段上全面开工。

马滥河堵塞淤积已经一百多年,多数河段已成平地,并且故河床中塞满垃圾石块,虽然说是疏浚旧河,但其工程量甚至要超过开挖新河

由于调派有序、督导有方,并且根据每日开挖的工程量付给民工米粮作为工酬,日清日结,民工的积极性高涨。

谭性教时常来到工地,查看工程进度和质量,“时时躬自劳之”。至四月初三日,一个多月时间,一条长十九里、宽一丈三尺、深九尺的主渠开挖工程全部完工。除此主渠外,又在来家庄(今姜庄乡来坡村),新开挖支渠两条,长六里,以便导引附近的雨水流入总渠。对于原先修筑在马滥河上,但已倾圮的九座桥梁也进行了维修,并新建了三座新桥

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大规模且配套设施齐全的农田水利工程,只花费了白银二百七十多两。这些费用全部由谭性教筹集,不向地方摊派一分一毫。完工之后,谭性教对参与河工分别予以奖赏。

取得了对南渠马滥河全线开挖的成功经验后,谭性教决定乘士气高昂,一鼓作气开挖北渠柳沟。柳沟的淤塞比马滥河更为严重,有些河段的河床已不能辨认,需要勘察地形,重新划出新河床。

谭性教仍以方汝文为总负责人,总掌其事。刘尚礼协助进行,招募柳沟附近的农民为役夫,每日核定所必须完成的工程量,经验收后,发送粟米作为工酬。有出耕牛助工者,牛每出两个工折抵人力一个工,照样付给粟米以酬其劳。每一个工作日的工酬为一升五合,较之南渠,每个工多出两合米。

一个多月后,北渠柳沟的开挖工程也全部竣工,并且修葺了原有桥梁,建设了新的桥梁。

两渠及分支渠合计总长度为一万一千三百四十丈,折合七十五华里,加上桥梁维修和新建,全部工程均于麦收前完工。当年夏季,天大旱,南北二渠中有流水淙淙,农民可就近浇灌田地、按时播种。秋季,又遇阴雨连绵,十几天不见阳光,田间的积水即时排入渠中,东逝而去。

南北二渠之功效,于当年就显现出来了。于是,“东南之民,式歌式舞,曰‘吾民之废耒耜于此也,久矣。自吾侯为此,吾民其有起色乎!百亩齐作,黍稷用勤,灌莽之区,变为膏腴。今而后,居此土者,其乐于奉公,可知也。’”

百姓感念谭性教的惠政,把马滥河称为“谭公南渠”,把柳沟叫做“谭公北渠”。时任襄城教谕刘论作《谭公南渠记》,张宁作《谭公北渠记》,介绍了两渠的开挖过程。两篇文章被收入乾隆版《襄城县志》中,流传至今。

谭性教在襄城任职期间所做的第三件事,就是修纂《襄城县志》。这也是一件足以使其流芳后世的大事。

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区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地方物产、学校教化、官吏设置、人丁田亩、钱谷之数、军役盐法、地方典籍的综合类百科全书。它是一个地区地方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不至于湮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载体。

襄城县第一次修志,是明嘉靖三十年(1551)。时为襄城县儒学教谕的林鸾,感叹襄城虽为中州名邑,但名邑无志,诚为缺典。于是他组织搜集明朝前期襄城人李敏、许廓、辛访、王锦等人的文章,摘抄国史中有关襄城县的记述,辑录当时县府文卷中有关县域政治、经济、文化现状的档案资料,编纂成上下两卷《襄城县志》,并刻版印刷,传于后世。

谭性教到襄城任职时,距离第一次编纂《襄城县志》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这六十多年间,襄城县的一些历史沿革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详细叙述,关于襄城县的一些文献典籍也有许多流失散佚,如若不及时进行抢救性搜集整理,编汇成书,以后恐怕将永远成为襄城地方志上的一段历史空白。谭性教和地方文人士子探讨研究,决定重修《襄城县志》,并将这个任务交给襄城籍退职官员张宁。

张宁,号载寓,进士出身,曾担任过江都县令,敢于和京城派来负责采矿的太监分庭抗礼。后来升任四川蘷州道兵部副使,因昭雪当地土司的冤案,与同僚和上司意见不合,愤而辞职,隐居于灵武山芙蓉涧,一边读书,一边教育子孙。

张宁对谭性教在襄城的所作所为十分佩服,两人的关系也处得很融洽。谭性教将修志的任务交给张宁后,张宁也感觉吃力,推辞不允后,还是接受了这份差事。张宁自述:“余自受事后,曲搜旁萃,左摭右採,又得三四俊髦,共订其事。考星躔以准分野,定封界以次疆城。”(张宁《襄城县志序言》)。

耗时四个月,《襄城县志》成稿。此志共八卷三十九款,较为完备地记述了明万历四十六年以前襄城县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情况。此书按张宁的自我评价,“虽非直笔,亦信笔哉”。

由于治理地方政绩卓著,谭性教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调往京城任职。离开襄城时,襄城士民夹道欢迎。百姓感念他的惠政,遂刻石为碑,由张宁撰写碑文,制作了“邑侯谭公去思碑”,树立在汝河南岸、红石桥南端的官道通衢处。这通碑至今已历经四百年,仍巍然屹立,昭示着谭性教为民造福的精神永垂不朽。

泰昌元年(1620),谭性教升任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天启五年(1625)升任稽勋司郎中,天启六年(1626)升任陕西按察司副使,整饬宁夏兵粮兼摄学政。他不仅治理地方有政绩,而且治军有儒将风范。

当时岁荒兵骄,军队严重缺粮,供给不足,“时辽东告急,司农悉索敝赋,全注关门。宁饷缺至一十二万,又岁荒兵骄,脱巾呼癸,无日无知。河州、临洮固原同时鼓噪”。他出督戎马,虽极劳险,而所部军士无一哗溃者。

他实行屯垦养田措施,“知军利在屯,屯利在水”,疏通两条淤塞的汉唐水渠,用以灌田,取得丰收。由于军粮充足,稳定了军心。

有一次军情紧急,士兵来不及吃饭,空腹出征而去。他立即让人购买胡饼数万,追送给士兵,士兵感激泣下。

宁夏西塞长沙窝之捷,他亲与巡抚宁夏的御史焦馨椎牛斟酒,慰劳兵士,鼓舞士气,督战士杀敌。“花马池、长沙窝之捷,皆有其抚辑规划之力”。因政绩显赫,朝廷于崇祯元年(1628)封谭性教为中宪大夫,其父、母、妻等同时受封赠。

当时,阉党首领魏忠贤权势熏天,人人争为其建生祠。而焦馨与谭性教所在的宁夏,坚决不为,表明了谭性教的人品和气节。

崇祯二年(1629),谭性教借患足痿之症请归引退,此时“军民庶留,哭送者数万人”。辞官归里后,他在莱城官寺一带购古冶场废弃之地筑黄雪山房隐居,邀朋聚论,研讨古文,饮酒赋诗自娱。

谭性教为人厚道,勤俭持家,因深知做官的难处,时常告诫子孙今后尽量不要为官。晚年,年老体弱的他因遭亲丧悲哀过度,以致危及生命。

五十八岁的时候,他亲手写下了自己的墓志,有语:“吾十有五进于学,三十三而仕,五十二而退,五十八而逝。功不足及人,名不足垂世,生无可述,死无所系。”孰料在自撰墓志铭五十八天时而逝,与“五十八而逝”甚是巧合。

崇祯八年(1635)三月二十八日葬于莱城西曹村祖茔,墓表由兵部尚书梁廷栋撰写。崇祯九年(1636),为表其一生为国尽忠、致力民族团结、发展祖国边疆的功绩,皇帝敕命在莱城城东关铁板街南首修建牌坊一座。牌坊坐北朝南,正面是皇帝御笔“文武持衡”,背面是“恩荣奕世”。

谭性教才华横溢,少儿时即能作诗,青年则擅长古文,“苍劲秀雅,为时所宗”,甚至有后来者称“莱芜有古文,始谭性教”。所遗书稿《诗文杂稿》《两县谳语》《金陵谱游》《黄雪山房集》12卷(其中文9卷,诗3卷),其诗收入《山左明诗抄》。遗有“改修七星渠”(在宁夏)碑文及文、记、序、表、传等文章十多篇。

在襄城县任职期间,谭性教也写下了许多诗篇。现把其中的《总宜园山阁》《葛仙观》和《袁家沟赠袁生》三首诗加以解读。

在《总宜园山阁》一诗中,谭性教写道:

悬磴通峰杪,孤亭拥树纹。

引泉时放瀑,移石带来云。

地胜惊初到,谈清快未闻。

铛炉俱道韵,花气晚氤氲。

这首诗见于谭性教修、张宁纂的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襄城县志》。“总宜园”俗称姚家花园,其遗址位于襄城县城“姚家大院”西后方。据民国二十五年《重修襄城县志》载:“总宜园,在城内西街路北。明姚尚书继可建,为襄城第一名园。清初,总兵高第拆之。乾隆初,犹存八卦洞遗址。今西街迤北,俗仍呼姚家花园,盖其故址也。” “山阁”是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姚继可(1534—1608),字又轩,襄城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初任南陵县(今安徽繁昌县境)知县,累迁仕至工部尚书。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宦游40余年,先后在宣、大、甘、凉、川、陕等地总督军务。凡所调度,悉合机宜,宣抚所至,边患宁息,边民乐业。著有《关宁奏议》《河工覆议》《贺兰集》《公余漫录》等。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表达了谭性教对总宜园的喜爱之情。诗的前四句写到了总宜园山阁的美景:石桥通到了假山的峰顶,孤亭和高大的树木相拥,引来的泉水瀑布般从高处流下,移来的山石带来了云彩。“悬磴(dèng)”指石桥。“杪”音miao,一般指树枝的细梢。

诗的五、六句是议论性的句子,指出初次来到总宜园的人都会惊叹这里的美景,就连自己以前也没有听说过,间接赞扬了总宜园的美妙景色。

诗的最后两句继续写景,写到了总宜园内的铛炉颇有气韵,就连晚上的花气也像烟云般弥漫天空。“铛(dang)炉”指用金属制作的焚香烧炭之器,多用作生活、燃香用具或佛前供器。“道韵”指气韵、气质。“氤氲(yin yun)”指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或指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在《葛仙观》一诗中,谭性教写道:

驱车问俗夕阳斜,

仙翁深沉覆落花。

满谷绿荫晴带雨,

临门丹井夜生霞。

云连海岱思千里,

烟冷村原忆万家。

我亦惨为勾漏令,

救荒无计转灵砂。

葛仙观又名仙翁观(或仙翁坛),位于襄城县仙翁山上,是晋代著名道士、医学家葛洪筑庵炼丹之所。唐以后,葛仙观屡毁。明正统年间(1436—1449),道士王守益、康志玄为求名山胜地,养性修真,游至襄城,遂立重修之志,使之重现昔日盛况。

该观依山就势,占地30亩,由山门、乐台、丹井亭钟鼓楼和老君殿组成。山门巍然屹立,顶砖雕重檐斗拱,下开左中右三个拱形门洞,气势雄伟。老君殿为三间单体高台建筑,卷棚歇山顶,高深宽敞,四面斗拱三十二攒,殿内有老君神像,庄严肃穆。左右跨院置厢房、钟鼓楼

观内现存有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两河宪使蜀玄明山人汤绍恩书写的“紫云仙境”石碑和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修三官殿石碑各一通。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意思简单明了,容易理解。诗中,谭性教描写了葛仙观的美妙景色,表达了自己一心为民的赤诚之情。

诗的第一句写自己因救荒无计,故在一个落日的黄昏来到葛仙观求告仙翁,指出了这首诗写作的背景。二至四句描写了葛仙观的落花、绿荫、丹井等景色,指出了葛仙观美妙动人。

诗中的“丹井”为葛洪炼丹之井,共有两口,或称二泉。两泉相距2米,水面距地面1.5米,水深2米左右,泉底相连。一泉汲水,另一泉附和波涌。一泉色碧有酒香,谓“酒泉”。一泉色淡味甘,饮之似乳,名“乳泉”。因此,二泉又称“乳酒二泉”。古时井很浅,称“两镜”,井内之水旱时不涸,涝时不溢。井上原建有双亭,木构六角,飞檐尖顶。

诗的五、六句是过渡性的句子,写自己触景生情,由远望所见“云连海岱”和“烟冷村原”之景,想起了因灾荒而陷入困境的百姓。诗的最后两句是议论性的句子,表达了自己作为百姓的父母官,面对灾荒无计可施的惭愧和无奈心情。

“勾漏”亦作“勾屚”,山名,在今广西北流县东北。有山峰耸立如林,溶洞勾曲穿漏,故名。为道家所传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二十二洞天。汉置勾漏县,隋废。《晋书·葛洪传》载:“(葛洪)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址出丹,求为勾屚令。”“灵砂”指以水银和硫黄为原料、经人工加热升华而制成的丹药。

在《袁家沟赠袁生》一诗中,谭性教写道:

前路近高栖,樱花入谷迷。

移家因水竹,借姓与山溪。

听瀑裾常润,看云杖自携。

怪来诗句好,乘兴画中题。

“袁家沟”遗址在襄城县首山东南麓,今湛北乡姚庄村之北一公里处。袁生,字国观,袁汝楫之子,曾随从谭性教编修当朝《襄城县志》。明万历二十年(1592),襄城教谕、山东武定州(今山东省济南惠民县)人袁汝楫钟爱首山景色,将家迁至樱桃涧居住。之后,袁汝楫迁升湖南岳阳县令,留家宅交儿子袁国观管理。二十五载过去,这里称袁家沟。

这年阳春时节,樱桃花开,盈谷烂漫,清香可人。作为袁家山东老乡的谭性教来此探望,赠诗相慰,留下了这幅乡情交织、清丽自然的山水画轴。

这首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谭性教描写了袁家沟美妙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袁家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的一、二句写自己来到袁家沟,为这里烂漫的樱桃花所吸引,并为之着迷。“高栖(qi)”指隐居。“樱”指樱桃树。三、四句写袁汝楫一家当年由山东迁徙到樱桃涧的原因,是因为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移家”“借姓”指袁汝楫一家迁徙到樱桃涧的往事,间接赞扬了袁家沟的美妙景色。

诗的五、六句写在这里居住、生活的情景,听瀑、看云悠然自得。“裾”音ju,指衣服的大襟或衣服的前后部分,泛指衣襟。诗的最后二句指出了写这首诗的背景,因为诗句好,所以自己乘兴将其题在画中。

综上所述,作为明代著名官员,谭性教心系朝廷和百姓,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了朝廷的褒扬。在襄城县任职期间,更是一心为民,竭尽全力造福百姓,成绩卓著,为襄城百姓所赞扬和怀念。同时,他的这种为民情怀在他的咏襄诗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今天,我们阅读和欣赏这些诗作,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体会,我们每一位襄城人更应该加以借鉴和学习。

2019年12月22日完稿

【作者简介】 窦永革,男,汉族,1967年4月生,河南省襄城县人,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许昌市作家协会理事、襄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襄城县诗词学会秘书长、襄城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副主任。从事业余创作20多年,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余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类报刊,出版有散文集《漂浮在汝水上的心灵》,部分作品被转载收录、获奖评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老家许昌”优秀作者君山专辑:

为此,钟爱许昌文化的我们,于2016年1月申请成立了志在宣传许昌文化的微信公众平台——“老家许昌”:“老家”随身携带,情感永不落下。截止到2020年11月5日,“老家许昌”微信公众平台已刊发原创文章5000余篇。

注:1、 本文原题:《谭性教任职襄城》。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砸稿时,请注明“原创首发”)

Hash:9aaa52d32ee0c57a1797c94021977ac397bff0e5

声明:此文由 老家许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