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李渡口村,与其说是古渡口,还不如说是古建筑博物馆

河南,有许多村镇因水而兴,比如社旗镇、北舞渡镇,都曾因水运而曾经及其繁荣,随着近代水运衰落,这些古镇俨然已经逐渐褪去昔日的水运辉煌。

偶尔造访郏县李渡口村,发现这个因水曾经繁荣的村子,倒是与上述名镇有所不同,令人意外。

第一个意外:昔日的渡口仍在,蓝河已经干涸

进入李渡口村,远远的就看到一座高大的牌楼伫立在村口,上书“李渡口”三个金字,两旁对联云:渡口俭居听雨声,蓝河逸风观帆影。

好有诗意!

只可惜,要不是路边一块巨石上书“渡口”两字,我还真不知道旁边这条干涸的深沟就是蓝河。遗憾!

关键是,这水都跑那里去了?

带着疑惑,我驱车来到寨前,寨墙高筑,寨门高大,好有气魄的古寨!

令人意外的是,到处可见正规景点的文字介绍。

看到寨门旁边的导游图,更确定了我心中的怀疑,蓝河,果然是干涸了!

第二个意外:这个古村古建筑修复得很好

登上寨墙,看寨墙内外,举高远眺,视野开阔!

李渡口村寨墙高三丈,宽八R,长10米,用于打更、巡逻、护寨。宅墙外有四丈宽寨沟,内有活水环寨而过,寨内按照五行八卦布局,设有八个瞭望台,各装备土炮1们,磙木雷石若千,有效地护卫了一方太平

东寨门阁楼上刻有“朝阳二字,西寨门阁楼上刻有“迎龙”二字,寓意生机勃发、祥光普照、风调雨顺和盛世太平之景。

虽然不收费,但可以感觉到,李渡口对开发旅游资源是认真的。从进寨门起,大街边的所有住宅建筑都是经过精心打造的。

走在街上,仿佛回到百年前。

上图是清朝监生李义仁故居。李义仁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个监生,在郏县县衙供职。清乾隆年间,黄河决堤,朝廷下旨修堤治黄,李义仁负责郏县段治黄工程。

他领导有方,郏县工程提前完成后,又协助刘统勋顺利完成决口的最后合围工程。李义仁被乾隆皇帝封为“天下第一监生”,任工部侍郎,晋升三品大员,主管全国的河道水利治理工程,并受赏一辆车辇和一件黄马褂。

沿着大街,我们走到了一处大宅院门前。

据介绍,这座宅院主人名叫李朝永,为清咸丰年间的秀才,曾供职汝州知府衙门。

门楼上方木雕工艺精湛,左边雕鳯,右边雕鹿,寓意“俸禄”,表示主人对美好前景的期望。

门下是一块八尺多长的铺门石,行内叫“丈石”,寓意有仗势。

大门外方内圆,体现古语“无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全家规矩做人,规矩做事。

没想到,这个秀才的确是个讲究人,院子竟然设计得如江南园林,有假山,有曲水,有竹林。更可贵的是,房子整体结构很完整。

这是主人客厅“福寿堂”,中间这个门据说就是二门,封建社会“大门不出 二门不迈”,指的就是这个门。这个二门也只有家庭大事才能开。

木雕显示了房主当年的奢华生活。

进到后院,这个二层楼房显然也是当年的豪宅。二楼自然就是小姐的闺阁。

二楼中间木雕大窗精雕细琢、别出心裁,令人印象深刻。

一楼石雕的卍字窗令人感到很别致。卍字为古代一种符咒,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

用在这个建筑上也有镇宅辟邪之意。

回到街上,仿佛还在那个久远的时代。

穿梭在村子中,古宅、古树玲琅满目。随处可见的稀罕物也令人惊喜。

这条瓷片大鱼是不是很新颖别致!

这是李渡口村清代寨首李冠儒老宅,李冠儒(1899年-1948年)是李渡口的大地主、寨首、郏县东的大绅士,他组织了修复寨墙、防匪御盗。

还开办了一家80多人规模的机制卷烟厂,生产“哈德门红利航”等品牌香烟,产品远销武汉上海

此宅房屋的房檐全部封闭,椽子不露房檐,窗棂全部是铁条与木条复合制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徜徉在古村,想象着李渡口的前世今生,慨叹人生的短暂。

村子中的路标,仿佛又是指示者人生的方向。

临走,在村头吃了碗正宗的郏县饸饹面,吃得大汗淋漓,好不过瘾!

李渡口!好令人意外!

Hash:2ddb86516050aecb9bb970806c5ae57e7d16bafc

声明:此文由 闲悠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