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五朝的马天官葬于许昌此处:随处见石碑,遍地是故事 ‖梁耀国
【周末,跟着老梁逛许昌】
第16 5站:朱阁镇马坟村
历五朝的马天官葬于许昌此处:随处见石碑,遍地是故事‖老家许昌
文·图‖梁耀国
朱阁镇马坟村,因明代吏部尚书马文升的墓埋在此地而得名。
第一次来马坟,是跟着许昌市诗词学会李国庆会长过来的。这一次吃独食,我只身前往。
一拐入马坟村的地界,即刻看到两个令人热眼的场景:一个是一位中年妇女在前面拿镰刀杀玉米秆,她瘦小的女儿蹲在后面剥玉米裤;另一个是几位妇女席地而坐,边唠嗑边分拣面前堆积如山的烤烟叶。之所以眼热,是因为这样的场景再熟悉不过,它使我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四十年多前的母亲,还有我。
下图:路碑。
一路下坡。背后似乎被人推着,一溜儿小碎步,眨眼功夫跑进了村里。(想看看上一站老梁逛了哪儿?欢迎点击以下链接欣赏: 号称“六口半锅”的许昌此村,有啥古今奇事?‖梁耀国 )
村当间有两处老宅,一处在路南,一处在路北。向途经这里的老乡刘木虎(音)打听得知,路南这处是付刺猬家的,一进二的宅子;路北那处是陈家焕家的,一进三的宅子。这两处宅子的历史,至少二百年靠上。
比较而言,路南的门楼保存完好。门头上的木雕甚是精美,图案有鱼跃龙门、麒麟屙金、鹿献灵芝、马到成功等,周围则装饰缠枝花卉。门墩是一对雕刻精美的石鼓。
下图:付家老宅门楼。
门口地上,倒着一通石碑,碑额题“永言孝思”,两侧碑联是:
有道福地安圣白
无伪心田活灵魂
碑文断断续续可读出以下内容:
清故国子监太学生
此茔癸山丁向许,地面由祖墓中间东西各五丈,南北五丈
卒于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十八日子时
民国十二年岁次重立
由此不难看出,这是一通茔地界碑。
起身往西走不多远,碰到了在街边说话的80岁的刘凤兰老人和76岁的冀改荣老人。据刘凤兰老人讲,马坟老寨从马天官一埋到这里就打起来的,主要用来防止土匪盗墓。隔一道河,河南岸的马坟新寨则是大财主陈家焕领人打的,差不多也上百年了。
下图:右为刘凤兰老人。
刘凤兰老人特别强调说,当年打新寨时他爹25岁上下,听说先将土起到篮子里,劳力们站在梯子上,一篮一篮往寨墙上递。当初,陈家给出的条件是,谁出钱出工,等新寨打成后,可优先在寨里盖房子搬进去住。谁知新寨打好没多少年便解放了,如今老寨寨墙扒的一干二净,新寨寨墙好歹保留下来一小段。
刘凤兰老人是马坟的老闺女,故清楚记得马坟的陈年旧事。她说东街有口老井,过去半截街的人都吃这口井里的水,吃着可甜。挨着这家院里有棵百年皂角树,年年结可多皂角。树下剥玉米的老太太,将近百岁,尽管耳背,身体可结实。老人用了一连串的“可”字,足以说明她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可。
走吧,我去给你指指老牌坊的位置,看看从上面拆下来的底座和柱子。说着,腿脚不便的老人在前边带路,来到一丛密实的扫帚苗前,扒开一条缝,果然露出一根粗、两根细、长约丈余的方形石柱,横卧其中。
牌坊大致就在这里。刘凤兰老人说,往北一直到坟地,路两边依次摆有石人、石羊、石猴、石马,以及石龟驮着的大石碑。58年前后,它们都被敲碎烧成了石灰。
下图:老人坐的地方即为老牌坊的位置。
听到我们的说话声,在平房上晒粮食的老乡插话道,自牌坊到马天官罗圈椅形的墓地,将近一里地,像梯田样,一台比一台高,共三台。每台上面建的有房子,还有青砖垒的院墙。李自成的部队曾经在上面扎过营,他不是仇明嘛,临走把房子点了点,把坟挖了挖。
我们下面这道沟里,当年住了一户人家,十几口人,个个都是教师爷(会武术的人)。这家人自以为武功高强,跟李自成的部队打了半个月,十几口人跟人家成千上万人硬顶,结果活活累死,家也绝户了。
我指着旁边貌似高粱的庄稼问叫啥名字,老乡告诉我当地人叫它椒(音jiao)草,俗称接骨草,只是比高粱穗小、穗稀、籽秕。假设牛腿、羊腿瘸了,捋把椒草籽一炒一喂,不几天就接上了,可效验。禹县遍地是药,拿你身边的扫帚苗来说,身上出痒疙瘩了,或是过敏痒,折些枝条熬成水,一洗马上好。
下图:残存的墙基。
云里雾里扯了会闲话,我把话题重新拉回到马文升马天官身上。
《明史‧马文升传》这样写他: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吏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溏罢,倪岳代。溏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qian),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以上不难看出,明史给予马文升极高的评价。
马文升,明宣德元年(1426年)出生于禹州市区奎楼街,死后葬于马坟。他历官五十六年,一生功勋显著,先后辅佐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薨后获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谥号端肃,后加赠左柱国、太师。
马文升著作等身,现有《马端肃奏议》、《西征石城记》、《抚安东夷记》和《约斋集》等数十卷流传于世。关于诗文,他主张“为文不事雕琢,若大羹玄酒,自有喜味。声诗无 媟嫚语,皆自忠爱中流出。海内之士,得其篇章者乐诵之。”
怀着对马文升这位出将为相、文武兼资者的敬重、敬佩、敬仰,我拨开祭文碑前茂实的杂草,细读着上面的文字:
丙申清明,祭祖焚香。
缅怀吾祖,名垂万方。
功德赫赫,执政朝纲。
五朝元老,世代颂扬。
爱国惜民,赈灾济贫。
垂德尚才,礼仪安邦。
文武兼备,平定四方。
百姓疾苦,上书奏章。
为官清正,肃雅端庄。
天子股肱,国家栋梁。
朝端柱义,吾祖主张。
德配天地,举世无双。
神州百姓,人人敬仰。
汪直刘瑾,乱政朝纲。
诽谤吾祖,诬陷忠良。
痛心疾首,悲愤满腔。
年事已高,告老还乡。
高尚品德,传承弘扬。
先祖遗训,铭刻心上。
回首往事,历尽沧桑。
三中全会,惠风和畅。
华夏宗亲,认祖归宗。
先祖恩德,山高水长。
遗留财富,子孙共享。
九泉有灵,福佑安康。
泪水盈盈,大地苍茫。
告慰吾祖,敬献沁香。
秉承祖志,续写华章。
祭奠吾祖,伏惟尚飨。
十五世裔孙金声马佩珷撰文携众裔叩拜
丙申仲春下浣二十六日金声奉礼
绕过齐人高的乱草,便可看到重立的墓碑和马文升高大的墓冢。墓碑碑文是:
明少师吏部尚书谥端肃马公文升墓
下图:祭文碑。
史料显示,马文升未有加赠“少师”之说,难道碑文有谬误?
登上墓冢后面的高台上,我突然记起老家郏县的明代诗人王尚,来此拜谒后所作的那首诗:
展墓春风一望多,
杏山湫水入吟窝。
少师功业穹碑在,
千载行人仰付波。
诗中同样提及“少师”一词,王尚和马文升既为同乡,又同朝为官,显然不会出错。颠来倒去一分析,我错的可能性更大。找出《明史‧马文升传》再看,果真找到了证据。“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这句,不就是他为“少师”的最好明证嘛!
下图:马文升墓。
正打算离开墓园,忽听到后边的烟地里,有油子(蝈蝈)的叫声传来,在寥廓空寂的山野间,格外清脆,格外响亮。由于打农药,许昌周边好几年没有油子可逮了。为了验证我逮油子的水平,我决计一试身手。
我蹑手蹑脚走在枯草如毡的田埂上,慢慢朝油子叫唤的地方靠近,边挪边判断它的方位:是卧在齐腰高的烟棵上?是卧在烟垄间的红薯叶上?抑或是卧在地头丛生的构树上?
下图:村里随处可见的石碑、石构件。
油子很机灵,稍有风吹草动,它就憋住不吭声。我比它更存气,它不叫,我不动。它叫,我往前挪一点,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我耐着性子,围着发出叫声的地方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发现它在构树叶上卧着。因油子的颜色和构叶的颜色非常接近,的确难以发现。
油子和其它昆虫一样,只会往前蹦,不会往后跳。基于这个特点,逮油子必须站在它的前面,逮住的几率才大。依此经验,我身子前倾,手指并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然将其扣进手掌间。谢天谢地,这只油子没能逃脱我的“魔掌”,它将被我带回家里,从此不再挨冻,不再挨风刮雨淋,不再吃单一的红薯叶。取而代之的,是我给它准备的恒温笼子,吃的有蔬菜、水果,还有蛋黄。它将在我的精心呵护下,度过严冬,直至老死。
我掐了带梗的红薯叶,小心将油子包裹其中,然后用红薯梗轻轻一别,油子不但跑不了,而且还有它吃的,一举两得。
这只油子无疑是马文升马天官,送给我马坟之行的最好礼物,笑纳便是。
下图:马坟新寨寨墙遗址。
回到村里,有老乡告诉我,和马坟一个大队的湫水庙村有座湫水庙,是座老庙宇,既然大老远跑来了,不妨也去瞅瞅。
二尺见方的湫水庙碑,立于康熙四十二年。
关于此庙,新勒的石碑上是这样介绍的:
湫水庙位于朱阁镇马坟行政村湫水庙自然村东部,犊水河西岸。湫水庙始建年代不详,北宋神宗熙宁年间重修大殿。该庙规模较大,现存一、二、三进院大殿,二进院东配殿和湫水井一眼,清代碑刻一通,庙内遗存建筑为清代风格,砖木石构件雕刻精美,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立于大清同治九年四月的湫水庙庙规碑,简洁明了地规定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一终死贪人不得移尸诈财;
一不得与贼分赃禾熟乐花下窃花;
一不得逞刁才一赌;
一不得唆贼证良;
一不得结党聚众抢人树果田禾;
一无赖游徒不得恃众讨要喜忧事故什伯成然入宅赴席;
一该社庄村凡古庙闲房空洞地保兴各社首。
下图:立于康熙四十二年的湫水庙碑。
另一通石碑为《重修湫水殿广生殿各屋门窗垣墙并戏楼台碑记》,内容如下:
吾乡旧有湫水殿广生殿,修补屡屡,建补屡屡,乡先生之颂扬。神德者无不,可考焉,后学似亦不必再渎耳,但思湫水为孚泽圣帝,大旱则祈祷有灵。广生则职司生民,则报应我仪图之,亦觉不禁难忘。客岁,陈王君,房屋将破,垣墙将颓,遂谋义举,而诸善士亦乐勷勷焉,妥刷贞珉以书。诸善士之后之有意,神德者可
郡儒学生王绍武撰文榜丹
光绪三拾
此碑由于风化缺字严重,意思只能明白五六成,其他四五成只能靠猜了。
看我在那儿抄抄写写,住在旁边的王二欣老先生趋到跟前,说湫水庙的庙产曾有二十多顷,东到犊水河,西到岗半坡。湫水庙西,隔条小胡同,是座土地庙。土地庙前后殿,相距不过二三尺宽。
随后,老先生话锋一转,说一殿和二殿门口石柱上的对联,来的人看罢都说写得不赖,你最好也抄下来。
一殿石柱上的对联是:
日月争辉庙貌与嵩山并峙
阴阳合德神庥偕犊水长流
二殿石柱上的对联是:
杏岭峰高云霭六盘气宇古
犊泉远达脉通三井恩波长
下图:湫水庙一殿石柱上的对联。
抄毕,我问,湫水庙过去老碑应该很多吧?老先生应声答道,可不嘛,光俺家墙基上就垒进去好几块,要不我带你去看看。
老先生的家是座老式的青砖平房。前去一看,发现根脚皆石柱,过门石皆老碑,其中最东边那通为《大王正殿金妆全神及铸钟修盖戏房记》碑,其碑文内容大部分被遮盖住了。
我赞道,幸亏你把这些碑砌进了墙里,才得以妥善保护,不然恐怕早已毁掉。老先生尴尬地笑了笑,说我可没这保护意识,这所房子是我前些年从大队手上买来的,主要用于养羊。
我笑道,千万别扒,这所房子只会越来越值钱。
值啥钱?五万块钱我卖给你吧。老先生突然将了我一军。此话由此引发我的深思:这些承载历史的石碑在趋利的时代真的值钱吗?
下图:王二欣老先生和新勒的湫水庙碑记。(文首图:残存的墙基。)
【作者简介】梁耀国,现就职于许昌市房产交易租赁管理处,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 “老家许昌”优秀作者君山专辑:
为此,钟爱许昌文化的我们,于2016年1月申请成立了志在宣传许昌文化的微信公众平台——“老家许昌”:“老家”随身携带,情感永不落下。截止到2020年10月16日,“老家许昌”微信公众平台已刊发原创文章5000余篇。
注:1、 本文原题:《遍地故事的马坟村(游记)》。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砸稿时,请注明“原创首发”)
Hash:361e49aa39252a93a0d60e7f0b71c38edbfb2817
声明:此文由 老家许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