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韩国文化宣传馆 展品艺术家介绍 - 申京均 신경균

艺术家:申京均 신경균

籍贯

1964 庆尚南道泗川市出生

经历

1992 釜山产业大学研究生毕业

1991 亲自考察《世宗实录地理志》当中收录的324个窑址

在庆尚南道机张群(现釜山市机张群)长安里建窑址

1989 釜山产业大学艺术学院工艺学陶器专业毕业

1982 釜山市立工艺高中陶器专业毕业

1977 入门至先父(故)申正熙工作室

展览

2018 朝鲜日报美术馆邀请个人展,“The Full Moon” That rose above Seoul

2014 首尔艺术LINK邀请展,艺术LINK,首尔

釜山天堂酒店个人展,釜山,韩国

申京均碗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部,巴黎法国

申京均邀请展,韩国文化院,巴黎,法国

2009 长安窑申京均邀请展,Elgala Hall画廊福冈日本

釜山新世界百货商店邀请展,釜山,韩国

2008 申京均个展,韩国艺术画廊,釜山,韩国

2006 申京均个展,现代、Dugahun画廊,首尔

申京均个展,H画廊,首尔

2002 申京均个展, 釜山天堂酒店,釜山,韩国

1994 申京均井户茶碗展,広島三越,日本

授奖

2015 釜山文化大奖文化艺术部门

2005 亚洲太平经济协会会议代表画家

收藏

2015 巴黎塞努博物馆吗,巴黎,法国

2006 NURIMARU APEC世峰楼,首尔

- 作品的诞生 -

△ 与自然一起烧制陶瓷的过程

一件陶瓷作品的诞生需要经过人工揉制和自然收尾两道工序。为了创作,申京均一年四季马不停蹄。在夏季,为给继承自己手艺的儿子收集铁华作品中所需的铁粉,他在雨季拿着磁石前往铁粉较多的溪边收集铁粉。

虽然忙乎一个夏天,收集的铁粉不过只有一小把,但是却可以呈现出市面上贩卖的氧化铁完全不同的浓重色泽。收集起来的铁粉过滤后用以制作铁华纹。豪放的笔触在短短几秒内便可画出,但在准备上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往柴窑里堆好陶瓷后,用黄土封住柴窑门的申京均

到了秋天则要准备烧柴窑所需的柴火。只有将松树木柴干燥上5到7年,才能保证烧制时不会火星四溅。未干透或者表皮没有完全脱落的木柴进入柴窑后,在高温环境下会四处飞溅,溅出的粉末就会粘在陶瓷上。虽有时会特意用这种方法来烧制纹路随意的花纹,但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表皮经过处理的木柴。

温度能够上升至1350°的传统柴窑并不常见。为了提高温度,需要的木柴是一般柴窑的好几倍。韩国的柴窑与中国穹形柴窑不同,是倾斜的登窑。登窑虽无法实现均匀烧制,但完成度偏差大,比起穹窑更能烧制出上乘的作品。从柴窑的第一格烧到最后一格,短则22个小时,长则需要72个小时目不转睛地看守。当然,火的温度需要凭借烧制者锐利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来掌握。有时,仅仅是1到2度的温差也会使陶瓷融化,因此需要在恰当的时候将柴窑里的火熄灭。之后陶瓷吸收灭火后的余温,渐渐变得结实,五至十天后就可以取出了。

釉料则要将引燃灶口所使用的橡树灰收集起来,像腌制泡菜一样亲手调制而成。在给陶瓷上底漆的时候,釉料的厚度要用手来确认。釉料搅拌后,观察在手背上流动的釉料和渗透至汗毛间的透明度,调整它的浓度。

陶车也不是用机器而是靠脚踩动工作的。一边踩动陶车一边用手的握力做坯 。用人手转出的陶瓷形态不会像机器做的那样整整齐齐,但这能展现出“非定形的定形”,制出可爱的线条。摩挲申京均的月缸,能让人完完全全地感受到陶艺匠人靠脚踩出的线条和他的呼吸,感受到自然线条之美。

- 艺术家故事 -

△ 传统反映时代

作为再现井户茶碗的陶艺家——长如申正熙的儿子,申京均自十五岁起就开始向父亲学习制陶。

申京均的父亲重新发掘了朝鲜后期就失传的大碗的传统,而后申京均对之进行了继承。申京均曾一度想要出家,如今的他已将制陶之路当作出家修行,用制陶来诠释自己的生命。为了找到自身独有的制陶方法和技巧,他选择直接去看、去用、去接触。首先,他探访了《世宗实录地理志》中所记载的韩国324处窑址中的300余处。大雨倾盆时,陶瓷碎片会被雨水冲得滚来滚去,他就会把这些碎片捡回来作为样本。长期辗转于中国和日本的陶窑间的他练就了一双慧眼,遇到值得学习的物件,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买回来。在日本如果发现了壬辰倭乱时的朝鲜陶瓷,即使是残破的,他也会花大价钱买下来。这些残破陶片是推测泥土种类和釉料厚度等信息的重要历史资料。它们对申京均来说,是理解传统、研究自身独有技法的好老师。申京均还曾在不通电的庆州山谷里住了三年多,不与人来往,只专注于工作。在寂静中聆听自然的声音,一心埋首于陶艺。

在一旁默默注视父亲申正熙(右一)陶瓷作品的

幼年申京均(右二)

然而,申京均并不喜欢用“传统”二字来概括这一过程。“我用现代的方式来解读自古流传下来的过程,并按照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进行创造。虽然大众称之为‘传统’,但在我看来,‘传统的’这一表述本身就存在问题。陈旧的标本并不能被称为‘传统’。所谓传统,是需要不断进化、不断发展的。一百年后,只有可以被称为2010年代陶瓷传统标本的作品才会被留存下来吧。”

< 皎洁月光下的涟漪 2> 48x49cm 白瓷月缸, 2015

△ 不断学习的陶艺家,光柴窑搭建就是七次

申京均的陶瓷作品变化无常。从瓷碗到大碗、花瓶、器皿、月缸,从白瓷到粉青瓷、青瓷、药土等,他不断进行各种形式的创作。使用的泥土和做出的形状也不相同。曾经有人向他提议,“比起费时费力失败率又高的月缸,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瓷碗上吧”。但是申京均表示,利用传统技法制陶的艺术家中,不敢说全部,大部分人都固守在自身熟悉的领域中。他们觉得在自己的领域已经轻车熟路了,继续做下去会做出成绩,所以只想着着眼于熟悉的领域,舒服地按照那种方法继续。但他自己不是那样的。

申京均一边制陶一边搜集样本,竭尽全力地在中国、日本等地购入朝鲜时代的瓷碗和古代美术工艺品。陶瓷就是生活中的容器。不单单是将其作为艺术品来观赏,只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充分理解传统文化。陶瓷工匠不能只满足于当一个单纯的技工,要充分理解我们的文化史。不仅仅是只关心陶瓷史,还要涉猎各种民俗和美术史的相关书籍。

他亲自参与陶窑的搭建。依托自身丰富的经验,修建最上乘的陶窑。虽说倾尽一生来修建一座陶窑都实属不易,但至今为止申京均已换了七次窑址。他总是依照历史记录搬至泥土和环境都不错的地方修建陶窑。陶窑也是有生命的,时间久了就无法使用了。陶艺家会亲身感受和判断陶窑的气息和陶瓷的生命。

釉料风干后,进行作品修整的申京均

另外,在没找到《世宗实录地理志》中所记载的泥土前,他绝不开始月缸的制作。几年前终于找到了适合做月缸的杨口白土河东白土等,从那时起才开始创作。月缸虽说是白瓷,但却泛着奇妙的青色和黄色。青白色的流转如实地展现出了月缸特有的温暖。

到柴窑里进行堆放月缸的申京均

<Constellation 3>, 40x38cm, 白瓷月缸, 2017

△ “传承文化是一场艰辛的劳作”

申京均的长安窑每年只开三次工。7年前打算在釜山机张郡的长安邑为陶窑选址时,那时窑址处人迹罕至。每次开工的时候,周边黑色的炭灰就会像雪一样飘落下来,风大的时候会更严重。因为这个原因,申京均总想去人烟稀少的山中工作。现在长安窑周边商业街得到了发展,人也多了起来,导致每次开工的时候都会与邻里产生摩擦。现在就连在一向重视传统的日本,传统柴窑也因这个原因在不断衰退。陶艺家把制陶的过程看作是一种文化遗产。为了不让陶瓷的传统消失,他们觉得需要对其进行保存和保护。申京均表示,“比起复苏文化,更难的是维持和发展文化”。

申京均I Shin Gyung-Kyun

Hash:2663c9653fc4124ee97ac962dbe511320b69f5f2

声明:此文由 驻上海韩国文化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