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地下尖兵 铸革命忠魂

寻访红色遗址

中共冀鲁豫开封工委旧址

波光潋滟的包公湖,是我市的一个著名湖泊,中共冀鲁豫开封工委旧址就位于包公湖南岸的营街8号。抗战期间,中共冀鲁豫开封工委为打击日本侵略者建立了不朽功勋。随着岁月变迁和城市发展,当时的建筑已不复存在。

194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开展敌后大城市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党把开展敌后大城市工作,视为党的最重要的任务。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开封地区为了组织和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从1942年起,开封隐蔽战线上的地下尖兵搜集日伪大量重要情报,开展统战敌伪工作,配合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斗争,完成了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1942年10月,中共冀鲁豫西南地委和分区派李冠卿(化名徐景春)到陇海线从事敌伪情报工作。经过实地调查了解,在民权县内黄集成立陇海路汴商敌工站,李冠卿任站长。1943 年春,中共冀鲁豫区委五地委(以下简称五地委)敌工科指示陇海路汴商敌工站把工作重点转向城市,李冠卿进入开封,在新华街与人合办一家皮革厂为职业掩护,并将家属搬来在营街8号找到住处,将陇海站改为开封情报站。

开封情报站建立后,首先抓了建立交通线的工作。经过多方活动,共产党员管沛生于1943年春出任民权县人和区伪区长。接着,又派一些同志担任伪区队长、伪联保主任等职。人和区位于民权县西走廊,掌握这块地方的伪政权,穿越陇海线便有了安全保障。

随着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1943年12月,经五地委批准,开封情报站扩建为中共冀鲁豫开封工作委员会,李冠卿任书记。

1944年6月,中共冀鲁豫边区委员会根据《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的指示,决定将中共冀鲁豫开封工委改由区党委直接领导。派豫鲁办事处工委副书记李苏波兼任开封工委书记,李冠卿改任副书记。1945年4月,李苏波调离,区党委派丁一任工委书记。直至日本投降前,丁一未进入开封,由李冠卿代理工委书记。

中共冀鲁豫开封工委先后建立了多个交通联络站。由于交通联络的安全可靠,中共冀鲁豫开封工委在护送干部、传递情报和文件指示中,从未发生过问题。1944年秋,新四军四师政治部主任吴芝圃、冀鲁豫军区敌工部长李一非、五分区司令员昌炳桂等同志先后来开封,中共冀鲁豫开封工委均派交通员安全接送。此外,还护送“反战同盟”的朝鲜同志与进步人士上百人出入解放区

1943年春,冀鲁豫军区获悉日伪军准备扫荡冀鲁豫的消息。李冠卿从线人那里得知,要搞到日军行动计划这样重要的情报,只有打入日军驻开封的原田师团部参谋处才有可能。原田师团部戒备森严,周围500米内是戒严区,一般人员想要进去是很困难的。

情报站了解到,一位名叫菊红的女子与日军师团参谋部几个参谋军官有密切联系,经常乘坐日军小汽车出入师团部。经过引见,李冠卿见到了菊红。他先施以重金,再晓之以理,菊红勇敢地接受了危险而艰巨的任务。接受任务后,菊红进入原田师团部,结识并收买了专管保险柜的日军少佐,经过谋划,取得了绝密作战计划。李冠卿拍完照后还给菊红,让她放回原处。后李冠卿亲自将情报送回根据地,交给军区政委苏振华,受到区党委表扬。

1943年5月,李冠卿、王丹忱在李一非的指示下,积极争取伪省长陈静斋,使其为革命做了一定的工作。1944年年初,日军发起打通平汉线南段的河南战役之前,陈静斋参加了日伪高级军事会议。会后,他将日军为了集中兵力西进、要抽调收缩33个据点日伪军的重要情报提供给中共冀鲁豫开封工委,开封工委及时向军区作了汇报,使得冀鲁豫边区乘机扩大了抗日根据地范围。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冀鲁豫开封工委的主要活动是:建立安全交通线,护送干部进出敌占区;收集情报,策反伪军政人员;打入敌特组织,掩护党的工作。开封工委还掩护了我党来往人员,如吴芝圃、王国华等领导来汴,并先后派姜达生、王宝琪等同志打入伪省会警察署、三青团、开封执法队等处收集情报,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开报集团全媒体记者:康冀楠 实习生:崔禹尧

封面图:开报集团全媒体

视频:开报集团全媒体记者杨洁

配音:开报集团全媒体记者刘铚雯

见习编辑:李茜

值班编委:蔡小俊

Hash:e99460b0bb3d6b696c118f823683a3dca1b544f6

声明:此文由 中部城市生活指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