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这里新增2个省文化示范村,快来看看是不是你们村~

近日,省文化旅游厅公布了浙江省文化强镇、文化示范村(社区)入选名单和复核结果。永康 江南街道园周村、芝英镇芝英七村被新命名为 浙江省文化示范村(社区); 古山镇金江龙村、东城街道高镇社区、龙山镇吕南宅三村、唐先镇石桥头村、芝英镇儒家村、象珠镇官川村、石柱镇前郎村、前仓镇后吴村、唐先镇龙山村、西溪镇桐塘村、象珠镇象珠四村、西城街道溪边村等12个历年创建的省文化示范村(社区) 通过复核。

园周村

园周村古称“水里莲花”村,地处南溪江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离城市不远,与自然很近”是园周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十多年前,园周村还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小村庄。借着省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机会,园周村开展村庄整治和农房改造工作,秉持“生态立村,环境兴村,旅游强村”的理念,走出了大美乡村建设的第一步。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园周村注重挖掘自身文化,将周氏特祠维修改建为村文化礼堂,定期开展道德讲座、政策宣讲、礼仪培训、文化活动。本着“村美,人更美”的初衷,投入3000多万元建造了园周村文化中心。中心还兼顾了办公室、展示厅、多功能厅、消控中心、休闲广场便民服务中心、银行、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接待中心等诸多功能。

根据轩辕黄帝石城山下炼铜铸鼎的传说,园周村在滴水岩凿山为洞,建成了容积20000立方米的滴水岩石窟,以典故人物为画,雕于洞壁之上,在工匠的精心制作下,壁中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进一步加深了游客对永康五金文化发源史的印象与了解,丰富和弘扬了永康五金文化。

村里还修建鸟坑绿谷2.5公里长的文化长廊,成立映湖书社、文艺表演队伍,定期举办书画班、摄影展、晚会等各种文娱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世界,营造出一个村风民风大和谐的美丽环境。

芝英七村

芝英七村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现存有思文公祠、尚德公祠、懋勋坊、留耕堂、古坊街等38座古建筑。其中思文公祠占地有2585平方米,建筑宏大壮观,梁、枋、雀替等木雕精美,内还设有农耕文化展示馆,是芝英千年古城的一张名片,成为不少永康人春节返乡探亲、清明回乡祭祖时的游览之地。

芝英七村人文底蕴浓厚,历代名人辈出,有郡邑乡贤应昙、王国懋勋应恩、州司马应道种等。近代有抗日将领应高岗,新中国成立后永康第一任县长应飞,早期中共党员应爱莲、应毓兰,应业芳等。

芝英七村还是中共永康县委的摇篮,早在1927年5月由叶岩襄、池长根、丁保良为首的第一个永康中共党支部在七村思文公祠(原培英小学)成立。同年在培英小学学生中又组建了永康第一个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以思文公祠为中心发展共产党员,开展党的革命活动的星星之火燃遍了整个永康,为中共永康第一届县委成立打下基础。

芝英七村文化氛围深厚,文化设施齐备,文化队伍活跃。文化礼堂由思文公祠、聘珍公祠、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舞台、液晶显示大屏、音响设备、电脑、农家书屋、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每天开放供村民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练养身操等,满足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农村精神家园。村里还有罗汉队、舞龙队、舞狮队、锣鼓队、太极拳队、舞蹈队等文艺队伍,常年开展活动,并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其中,做到文化活动“全民总动员”。

THE END

文章来源永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Hash:3145d610f631c52f1e4368dd982899244ad005ea

声明:此文由 东莞的风土人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